首頁 / 中華典藏 / 遁甲符应经 / 导读在線閱讀

导读

遁甲符应经

-

〔杨惟德〕

《遁甲符应经》,题宋杨维德等撰,真实作者尚待考证。尽管如此,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的《遁甲符应经》,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奇门遁甲术历史可能殊为悠久。传闻黄帝是它的发明者。《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但从现在看来,这段记载多半是汉以后好事之徒的编造。然而,汉代却实实在在有了奇门遁甲术。《后汉书•方术传序》云:“又有风闰、遁甲、七政……之术”。又注云:“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南北朝时,奇门遁甲更趋发达,《回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考汉志所列,帷风后六甲、风后孤虚而已,于奇遁尚无明文。至梁简文帝乐府,始有三门应遁甲语。《陈书•武帝纪》遁甲之名遂见于史,则其学殆盛于南北朝。”

毫无疑问,《遁甲符应经》乃是对前代遁甲术的整理和总结。

奇门遁甲以十干之中的“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因为十干中的“甲”最尊贵,不显山露水,“六甲”隐于“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仪之中,而不占宫(与此相反,三奇和六仪置于九宫之中),故称“遁甲”。方技家以九宫为本,而纬以三奇、六曜、八门、九星,视其加临之吉凶,以为趋避。

奇门遁甲之术,其源既久,至宋朝愈为发达,传演者甚众。杨维德撰《遁甲符应经》就是奉仁宗敕而为,仁宗还亲自为之制序,可见当时遁甲术的兴盛。

奇门遁甲本来就极为离奇,在它的传演之中,后人又将道家符?之法搀杂进去,好奇者更是用它来谈兵,使得它越来越怪诞不可究诘,而它的面目也就愈来愈神秘、奇特了。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北宋杨惟德等撰。3卷。遁甲或称奇门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十个天干中,以“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的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奇门”;十个天干中“甲”为魁首,但贵而不显,“六甲”常隐藏于“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六仪”之内,三奇、六仪分布九宫,而“甲”却不独占一宫,故名“遁甲”。该书解释说:“遁者,隐也,幽隐之道;甲者,仪也,谓六甲、六仪在有直符天之贵神也,常隐于六戊之下。”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内容极为丰富,有“阳遁布局法”、“阴遁布局法”、“九宫吉凶”、“奇门路应”等,并已掺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如“真人闭六戊”、“真人步斗法”、“六甲阴符”、“履阴符令敌兵不起”。遁甲之术盛于南北朝,逮至宋代,好事者援之以谈兵,故该书亦“以遁甲论行军趋避之用”,直至“履阴符令敌兵不起”。明人王巽称该书“亦兵家之枢机,义与孙子兵法相符”,可“合而用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