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栻 /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台夜歸得五絕 其四
拼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台夜歸得五絕 其四》

張栻 〔宋代〕

人來人去空千古,花落花開任四時。白鶴泉頭茶味永,山僧元自不曾知。

复制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台夜歸得五絕 其四 - 賞析

張栻

作者:張栻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張栻其它诗文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菊隱》

張栻 〔宋代〕

不肯競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題品,愈覺風味高。

复制

《次韻趙漕》

張栻 〔宋代〕

中宵憂歲不成寐,一雨為霖敢自虞。

應是行台借余潤,故教均澤及樵蘇。

复制

《賦周畏知寓齋》

張栻 〔宋代〕

知君隨寓即能安,久矣家山詠考盤。

幕府漫遊從鬢禿,竹作寄傲有書觀。

此身詎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閱萬端。

俯仰周旋皆實理,未應只向寓中看。

复制

《和擇之韻》

張栻 〔宋代〕

舊說峰頭寺,真成杖屨來。

卻尋泥路滑,更喜野雲堆。

寒積三冬雪,陽生九地雷。

城中幾親友,為說看山回。

复制

《過上天竺寺》

張栻 〔宋代〕

上竺諸天近,中林萬木低。

迥超塵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參龍角,行將混鹿麋。

何年釋簪紱,於此獨幽棲。

复制

《和德美韓吏部筍詩》

張栻 〔宋代〕

籜龍春雨後,得勢類乘軒。

驟長寧嫌速,駢生詎厭煩。

錯連非異族,蒼老見玄孫。

色並蒲葵扇,香侵老瓦盆。

靜依花影轉,新帶蘚文昏。

外美看彪炳,中虛驗晏溫。

出欄俄競秀,侵徑恍孤騫。

穎脫錐囊見,森嚴武庫存。

風回飄粉霧,龜拆露坤垠。

生理知無息,神功本不言。

牙籌誰數個,玉斧莫傷根。

錯立環兵衛,周羅儼埋藩。

危岑遙寸露,睹浪忽驚奔。

勁節回青眼,齊觀壯小園。

嚴凝難奪志,霢霂合知恩。

蛟鱷蟠深宅,牛羊隱半垣。

委蛇隨戶牖,撐拄動荃蓀。

愛惜茲千畝,高低辨兩番。

藐真應莫稱,著譜欲重論。

豈止同苞茂,真成後嗣繁。

兒童防戲折,口腹謝空飧。

深夜共椽燭,清朝列戟門。

於菟真筆楗,季子屢髯掀。

北海雖頻設,南山可盡髠。

深培資後賞,獨倚莫消魂。

看取炎歊候,清陰蔭午墩。

复制

《十二月乙卯登岳陽樓丙辰再登》

張栻 〔宋代〕

維舟徑上岳陽樓,風雨排空暝不收。

明日重來天色好,君山元自翠光浮。

复制

《城南雜詠二十首·船齋》

張栻 〔宋代〕

窗低蘆葦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綸,游魚不須避。

复制

《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懷伯承兄賦此以寄》

張栻 〔宋代〕

披雲得新腴,煮泉聽松風。香永味自真,不與餘品同。

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鍾。念昔湘濱游,年年擷芳叢。

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落磑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

朅來七里城,日月轉飛蓬。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復無窮。

复制

《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

張栻 〔宋代〕

公來使湘州,氣象日淳美。不為察察明,自謂平平耳。

未須走原隰,但使心如水。儻無耳目蔽,庭戶即千里。

頃聞上封章,便欲返桑梓。其如矍鑠姿,難著湖山里。

春風一札下,趣往覲天咫。新淥渺滄洲,揚舲一何駛。

士方處遠外,憂國抱蘊底。寧應立君前,輔車有或柅。

煌煌四門開,側席問民疻。百慮願畢陳,高風泚餘子。

复制

《送楊廷芳 其二》

張栻 〔宋代〕

昔人忘言處,可到不可會。還須心眼親,未許一理蓋。

辭章抑為餘,子已得其最。當知鄒魯傳,有在文字外。

复制

《正月強半梅猶未開黃仲秉作詩嘲之次韻 其二》

張栻 〔宋代〕

水邊疏影幾人知,尚喜詩翁到未遲。怪得尋花心眼別,去年曾賦上林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