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華岳 / 游天台山賦
拼 译 译

《游天台山賦》

華岳 〔宋代〕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情之壯麗矣。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絕於常篇,名標於奇紀。然圖像之興,豈虛也哉!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俯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永托茲嶺,不任呤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太虛遼闊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而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實神明之所扶持,蔭牛宿以曜峰,托靈越以正基。結要彌於華岳,直指高於九嶷。應配天以唐典,齊峻極於周詩。邈彼絕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見而不知,仁者以路絕而莫曉。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睹靈驗而遂阻,忽乎吾之將行。仍羽人于丹丘,尋不死之福庭。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於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披荒棒之蒙籠,陟峭崿之崢嶸。濟棲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懸磴,臨萬丈之絕冥。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攬桕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雖一冒於垂堂,乃永存乎長生。必契誠於幽昧,履重險而逾平。

  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蘇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窺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邑邑。過靈溪而一濯,疏煩不想於心胸。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追羲農之絕軌,躡二老之玄蹤。

  陟降信宿,迄於仙都。雙闕雲竦以夾路,瓊台中天而懸居。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彤雲斐玉以翼欞,皎日炯晃於綺疏。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馳神轡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

  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閒。害馬既去,世事多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凝思幽岩,朗詠長川。爾乃羲和 亭午,游氣高褰,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楊煙。肆覲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漱以華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悟遺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恣語樂以終日,竺寂默於不言。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

复制

游天台山賦 - 賞析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情之壯麗矣。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絕於常篇,名標於奇紀。然圖像之興,豈虛也哉!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俯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永托茲嶺,不任呤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天台啊,是天下山嶽當中的神奇秀麗之山。遠渡大海,就會看見方丈山和蓬萊山,登上陸地,就能進入四明山和天台山,這些山都是先輩聖人遊方行化、神靈仙人當成住宅的地方。它高峻到極致的樣貌、吉利祥和的身姿,窮盡了山川河海的豐富美滿、人間天上的宏偉秀麗。之所以沒有列入五嶽、也沒有記載在通常的典籍里,還不是因為所在的地方幽深、道路不同於一般的曲折,有的景點七巔八倒藏在重重深谷之間,有的山峰朦朦朧朧隱匿在千山萬嶺之中。一開始就要經過到處是妖魔鬼怪的道路,最終還要走向渺無人煙的地方,世上很少有人攀登跋涉,王霸之人也沒有理由來祭祀,所以,有關天台山的事情在通常的篇章里沒有,它的名字呢只有在特殊的記載里才能找到。但是,山川星象的興盛,又怎麼會是假的呢?若不是違背世俗,修仙學道,辟穀食芝之人,怎能全部居住到這個地方?若不是冥思苦想,盡力尋找,堅信通神之人,怎肯早就想生存在這兒?我因此心馳神往、日夜歌詠、府仰之間、好象再次得到了升華。終於解開了世俗的纏繞,永遠託身在這天台山嶺,忍不住吟詩的念頭達到了極致,姑且奮筆疾書華麗的辭藻以抒發情懷。
  天台山:中國天台山有多處,此處指浙江省天台縣城北天台山,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主峰華頂山在天台縣東北,海拔米,由花崗岩構成。多懸岩、峭壁、瀑布。方丈、蓬萊:二者皆是神話傳說中的海外仙山,與瀛州合稱為三仙山。四明:浙江四明山有着第二廬山之稱,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種鳥獸出沒其間,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被譽為天然「氧吧」。玄聖:指仙人。游化:謂遊行各處而教化之。窟宅:洞窟宅所,亦指居住、盤踞。峻極:山勢陡峭。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重溟:指海。絕粒:指不吃不喝,斷絕飲食。冥搜:盡力尋找搜集。馳神:馳思,遐想。纓絡:纏繞,束縛。

  太虛遼闊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而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實神明之所扶持,蔭牛宿以曜峰,托靈越以正基。結要彌於華岳,直指高於九嶷。應配天以唐典,齊峻極於周詩。邈彼絕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見而不知,仁者以路絕而莫曉。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浩浩星空,遼闊無邊,自然運行,從無到有。融合,變成了河流;聚結,變成了山巒。讚嘆天台山嶽的奇異挺拔,實在是神明做出來的。庇蔭牽牛星照耀山峰,托福越地神靈穩固基礎。它的根脈與華山與泰山相瀰漫,它直衝霄漢比九疑之山還高。應該在堯唐的典籍里配天合地,在周朝的詩文里與其他名山等量齊觀。那樣遙遠奇絕地域,幽靜深遠曲折美好。附近知道的人以固有的成見說不知道,而來到這裡的人因為道路險絕而不能了解全部。可笑夏天的蟲在懷疑冬天的冰,調整輕鬆的翅膀讓思緒飛翔。整理以前沒有或者隱藏而沒有表現出來的,先開啟兩個天台山奇突的地方以展示樣貌。赤城山雲蒸霞蔚,建立了天台山的標誌;大瀑布飛流直下,分開了仙凡間的道路。
  太虛:指天空。台岳:指天台山 。華岳:指西嶽華山。九嶷:即九嶷山,又名蒼梧山。唐典:堯唐的典制。周詩:指《詩經》。因其為周代詩歌,故稱。絕域:與外界隔絕之地。仁者:有德行的人。夏蟲:夏天的蟲。霞起:紅霞飛起。

  睹靈驗而遂阻,忽乎吾之將行。仍羽人于丹丘,尋不死之福庭。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於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披荒棒之蒙籠,陟峭崿之崢嶸。濟棲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懸磴,臨萬丈之絕冥。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攬桕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雖一冒於垂堂,乃永存乎長生。必契誠於幽昧,履重險而逾平。
  目睹靈驗,立即前往;恍忽之間,我將動身。沿着仙人的道路,來到丹丘;尋找長生不老、全壽富貴的宮闕。如果天台的山嶺可以登攀,又何必羨慕崑崙山上的高城。放下人間常人的貪念,通達超乎平常的情懷。身上穿着毛絨絨的獸皮衣服,手裡提着鈴鈴作響的錫杖。渡過楢溪,一直向前;丟下五界,迅速遠征。跨過弓背懸空的石樑,身臨高逾萬丈之深淵。踏過滿是莓苔的濕滑岩石,搏擊壁立千尋的翠綠屏障。緊攬樛木上的長長藤蘿,攀援葛藟上的支條莖蔓。雖然會處於危險境地,是為了追求永存長生。既然真誠相信冥冥之中的自然規律,那麼碰到千難萬險也就象走平路一樣正常了。
  靈驗:神奇的效應。羽人:古代漢族神話中的飛仙。台嶺:指天台山。域中:寰宇間;國中。毛褐:獸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蒙籠:草木茂盛貌。五界:世界分天、地、人、鬼、修羅五界。懸磴:指石橋。莓苔:指青苔。葛藟:讀音gě lěi。葡萄科植物,果實味酸,不能生食,根、莖和果實供藥用。垂堂:靠近堂屋檐下。幽昧:昏暗不明。

  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蘇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窺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邑邑。過靈溪而一濯,疏煩不想於心胸。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追羲農之絕軌,躡二老之玄蹤。
  已經能夠登上重重彎道,心路曲折但修行通達。放縱心情,空闊明朗;閒庭信步,從容不迫。踏着繁茂的纖草,躲進長長垂下的松陰里。眼前看見的是「裔裔」歡叫、飛翔的鸞鳥;耳朵聽到的是「嗈嗈」之聲、優美的鳳鳴。渡過靈溪,一洗疲憊;拋卻煩惱,心曠神怡。流水奔騰,滌盪塵世;游蒙廣大,遣送五蓋。踩着伏羲、神農的獨特軌跡,追隨老聃、老萊的玄妙腳印。
  克濟:謂能成就。寥朗:空闊明朗。纖草:細草。翔鸞:飛鸞。靈溪:靈秀的小溪。遺塵:指殘留的灰塵。

  陟降信宿,迄於仙都。雙闕雲竦以夾路,瓊台中天而懸居。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彤雲斐玉以翼欞,皎日炯晃於綺疏。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馳神轡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
  上下攀爬,終於到達微妙的仙都。雙闕高聳,白雲繚繞在山道上;瓊台沖天,仿佛懸浮在半空中。珍珠做成的精緻樓閣,錯落在林木之間;美玉砌成的宏偉殿宇,隱隱露出高大的檐角。紅色的雲彩,湲湲飄浮在窗欞之間;和暖的日光條條恍動,美麗而疏朗。桂樹筆挺林立,凌霜不凋;五芝含秀晨展,色彩斑斕。好風輕拂,聚花香於南林;醴泉甘甜,正涌流於北渠。建木的影子在千尋以後消失,琪樹璀璨垂下累累珠果。王喬控制仙鶴,沖天而去;羅漢腳踩錫杖,騰飛虛空。瞬息之間,神通變化,奔放瀟灑;恍忽之時,已經走出「有」的空間,而進入「無」的地方。
  陟降:指上下,或往來。雙闕:兩相鄰之山峰如古代宮殿之雙闕。朱閣:紅色的樓閣。彤云:指密布的陰雲。惠風:柔和的風。建木:傳說中木名。生天地之中,高百仞,眾神緣之上天。王喬:古代神話人物、道教崇奉的神仙。即王子喬,周靈王的太子、王氏始祖。相傳是蜀人,在邢台為柏人(今隆堯柏人城)縣令數年,後棄官在邢台隆堯的宣務山修煉道術,得道後騎白鶴升天。轡: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神轡:神仙用的御馬用具。

  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閒。害馬既去,世事多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凝思幽岩,朗詠長川。爾乃羲和 亭午,游氣高褰,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楊煙。肆覲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漱以華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悟遺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恣語樂以終日,竺寂默於不言。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
  於是,遊覽已經周全,身體平靜,心情閒適。害馬已經離開,俗事都將拋卻。處事得心應手,觀察細緻入微。背倚幽黑的岩石冥思苦想,面對漫長的河流大聲歌唱。那是,羲和正午,浮雲高傲。法鼓琅琅響徹雲霄,香煙裊裊如煙似霧。極力朝拜天尊,於是眾仙會聚。舀嘗玄玉瓊膏,漱飲華池甘泉。自由探討仙道學說,暢談有、無、生、死篇章。剛剛領悟完「有」的無窮無盡,頓時又感覺牽涉到「無」的裡面還有空間。泯滅色、空,來合併留下的東西,忽然得到空空如也的玄妙感覺。知道了有、無二名同出一源,消滅掉三幡為一,終歸於無。整天放縱語言音樂,等於沉寂靜默無語。深深地把萬事萬物綜合觀察,自然中所有的個體平等相同。
  遊覽:從容地到各處參觀、欣賞名勝、風景等。害馬:有害馬的。後指危害集體的人。投刃皆虛:比喻處理事務得心應手。幽岩:幽靜的山石。羲和: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人物,是駕御日車的神。肆覲:原謂以禮見東方諸國之君,後常用為語典,以稱見天子或諸侯之禮。玄玉:黑色的玉。色空:指現實與虛無。語樂:指語言和音樂。

1、 吳禮明主編.漢魏六朝賦精華註譯評:長春出版社,2008.01:289-295
2、 方伯榮主編.歷代名賦賞析:重慶出版社,1988年02月:109-118

游天台山賦 - 創作背影

  這篇賦是孫綽在永嘉太守的任上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文選》卷十一《游天台山賦》李善註:「孫綽為永嘉太守,意將解印以向幽寂,聞此山神秀,可以長往,因使圖其狀,遙為之賦。」可見孫綽此賦並非真實遊記,而是他對天台山神思飛揚的描述,是他所嚮往的山水佳境。作者想擺脫世俗羈絆,把生寄託於此,便寫了這篇賦。   

華岳

作者:華岳

華岳(生卒年不詳,)字子西,自號翠微,貴池人。為武學生。韓侂胄當國,上書論侂胄。侂胄下之大理。侂胄誅,復入學登第,為殿前司官屬,郁不得志。謀 去丞相史彌遠,下臨安獄,杖死東市。《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入中忠義傳。有《翠微南征錄》傳世。《永樂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三有華、趙二先生《南征錄》,先錄岳詩,次錄趙希蓬詩;詩淵各冊錄華、趙詩甚多,華倡趙和,其第二十三、二十五冊,錄有華、趙詞多首,亦華倡趙和。與今傳本不同。

華岳其它诗文

《滿江紅·……正秋容萬里》

華岳 〔宋代〕

……正秋容萬里,十分明潔。后羿久忘逃去處,東方尚憶來年月。但無端、燕賀賦聲詩,容凡客。

复制

《秋意》

華岳 〔宋代〕

木剪空山瘦,西風掃落黃。

荷殘簪失蓋,菊老餅還香。

詩盡情尤闊,愁多夜更長。

悶懷無處著,隨雁落瀟湘。

复制

《過羊腸嶺》

華岳 〔宋代〕

拂面東風吹夕陽,路蟠千折過羊腸。

山疑隨馬回回見,花欲撩人故故香。

世路與誰分曲直,人情於我自炎涼。

何當更上風煙上,為把窮途問彼蒼。

复制

《俗嘆》

華岳 〔宋代〕

六十餘年老病身,少曾識破世間人。俗棋幸勝元無著,市藥多誇總不真。

傅粉塗脂何可近,藏機伏阱未須嗔。蓮華岳頂看秋月,莫向長安踏市塵。

复制

《仙掌》

華岳 〔宋代〕

玉指纖纖煙靄中,揮雲映日掌微紅。只疑華岳留蹤後,更向閩山映碧峰。

复制

《題雲台峰 其一》

華岳 〔宋代〕

雄雷何霹靂,雌雷鳴依依。陰陽相回薄,淵默不能持。

發憤為春秋,空文思垂輝。軒轅在華岳,排天往陳辭。

天梯何險艱,十步九逶迤。匍卜蒼龍背,拘牽玉女衣。

綆短玉井長,寒漿難療飢。白帝觴百神,邀我雲台嬉。

复制

《雨後望終南山作》

華岳 〔宋代〕

萬嶺千崖紫翠團,山城過雨一番看。斷雲面面屏風疊,殘照稜稜劍脊攢。

華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晝生寒。興來便欲扶筇去,無限歸心此際寬。

复制

《獄中責廷尉 其一》

華岳 〔宋代〕

重門有路透泉關,便合摳衣問比干。愧我直言難媚灶,從渠怒發自衝冠。

烏台有月身何及,犴獄無天淚謾彈。自恨不逢包孝肅,此身那許報平安。

复制

《宿水陸寺》

華岳 〔宋代〕

蕭寺廊廡闊,無人獨自行。吳儂非好僻,楚客為誰清。

花落憑風掃,燈殘借月明。江湖有煙浪,且此寄餘生。

复制

《春遊有感》

華岳 〔宋代〕

上苑春工到海棠,老夫隨分為春忙。

朱弦圍枕鶯催拍,紅粉倚欄花斗妝。

吾道幾時曾損益,人心今日自炎涼。

願言相約花前醉,一聽兒童號酒狂。

复制

《別藍詳道》

華岳 〔宋代〕

君在江東我水西,君今北去我南歸。

竹孫和客凌風瘦,梅子偏他得雨肥。

鶯囀好聲歸酒斚,花分紅影上人衣。

相看莫作皺眉別,期子秋高賦式微。

复制

《仙掌銘》

華岳 〔宋代〕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並,疑有真宰而未知屍其功者。有若巨靈贔屓,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後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於峰之巔。後代揭厲於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於余方。曾不知創宇宙,作萬象,月而日之,星而辰之,使輪轉環繞,箭馳風疾,可駭於俗有甚於此者。徒觀其陰騭無眹,未嘗駭焉。而巨靈特以有跡駭世,世果惑矣。天地有官,陰陽有藏,鍛煉六氣,作為萬形。形有不遂其性,氣有不達於物,則造物者取元精之和,合而散之,財而成之,如埏埴爐錘之為瓶為缶,為鈎為棘,規者矩者,大者細者,然則黃河、華岳之在六合,猶陶冶之有瓶缶鈎棘也。巨靈之作於自然,蓋萬化之一工也。天機冥動而聖功啟,元精密感而外物應。故有無跡之跡,介於石焉。可以見神行無方,妙用不測。彼管窺者乃循跡而求之,揣其所至於巨細之境,則道斯遠矣。

  夫以手執大象,力持化權,指揮太極,蹴蹋顥氣,立乎無間,行乎無窮,則捩長河如措杯,擘太華若破塊,不足駭也。世人方以禹鑿龍門以導西河為神奇,可不為大哀乎?峨峨靈掌,仙指如畫,隱轔磅礴,上揮太清。遠而視之,如欲捫青天以掬皓露,攀扶桑而捧白日,不去不來,若飛若動,非至神曷以至此?

  唐興百三十有八載,余尉於華陰,華人以為紀嶖嵫,勒之罘,頌嶧山,銘燕然,舊典也。玄聖巨跡,豈帝者巡省伐國之不若歟?其古之闕文以俟知言歟?仰之嘆之,斐然琢石為志。其詞曰:

  天作高山,設險西方。至精未分,川壅而傷。帝命巨靈,經啟地脈。乃眷斯顧,高掌遠跖。砉如剖竹,騞若裂帛。川開山破,天動地坼。黃河太華,自此而辟。神返虛極,跡掛石壁。跡豈我名?神非我靈。變化翕忽,希夷杳冥。道本不生,化亦無形。天何言哉!山川以寧。斷鰲補天。世未睹焉。夸父愚公,莫知其蹤。屹彼靈掌,懸諸巃嵸。介二大都,亭亭高聳。霞赩煙噴,雲抱花捧。百神依憑,萬峰朝拱。長於上古,以閱群動。下視眾山,蜉蝣蠛蠓。彼邦人士,永揖遺烈。瞻之在前,如揭日月。三川有竭,此掌不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