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哲理) /

古詩(哲理)

/ 詩人(哲理) / 小說(哲理) / 古籍(哲理)

《渔父》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长生》

王守仁 〔明代〕

長生徒有慕,苦乏大藥資。

名山遍探歷,悠悠鬢生絲。

微軀一繫念,去道日遠而。

中歲忽有覺,九還乃在茲。

非爐亦非鼎,何坎復何離。

本無終始究,寧有死生期?彼哉遊方士,詭辭反增疑。

紛然諸老翁,自傳困多歧。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宝绘堂记》

苏轼 〔宋代〕

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

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然聖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

嵇康之達也,而好鍛煉。

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

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

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

鍾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複壁,皆以兒戲害其國凶此身。

此留意之禍也。

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於書,輕死生而重於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

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

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於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

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於書畫,作寶繪堂於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

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熙寧十年七月二十日記。

《敬姜论劳逸》

佚名 〔先秦〕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乾季孫之怒也。

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其母嘆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耶?居,吾語女。

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

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

少採夕月,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

日入,監九御,使潔奉鐕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即安。

卿大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

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即安。

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

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紘、綖。

卿之內子為大帶,命婦成祭服。

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

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社而賦事,蒸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

古之制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

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

』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祀也?」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

《古人铸鉴》

沈括 〔宋代〕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

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

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

仍復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

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

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

予觀之,理誠如是。

然余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別自有術 。

《王孙圉论楚宝》

佚名 〔先秦〕

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

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

」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

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於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又能上下說於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於楚國。

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於諸侯者也。

若諸侯之好幣具,而導之以訓辭,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於諸侯,而國民保焉。

此楚國之寶也。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圉聞國之寶,六而已:聖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玉足以庇蔭嘉穀,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龜足以憲臧否,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

若夫譁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 。

《申胥谏许越成》

左丘明 〔先秦〕

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於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諫曰:「不可許也。

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又非懾畏吾甲兵之強也。

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諸夏之國,以自傷也。

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後安受吾燼。

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穀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

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吳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為大虞乎?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乃許之成。

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

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

」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子产坏晋馆垣》

左丘明 〔先秦〕

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

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閈閎,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

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為盟主,繕完葺牆,以待賓客。

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請命。

對曰:「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

逢執事之不閒,而未得見;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

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

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

其暴露之,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台榭,以崇大諸侯之館,館如公寢;庫廄繕修,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諸侯賓至,甸設庭燎,僕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今銅鞮之宮數里,而諸侯舍於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盜賊公行。

而天癘不戒。

賓見無時,命不可知。

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

敢請執事,將何所命之?雖君之有魯喪,亦敝邑之憂也。

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文伯復命。

趙文子曰:「信。

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晉侯見鄭伯,有加禮,厚其宴好而歸之。

乃築諸侯之館。

叔向曰:「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產有辭,諸侯賴之,若之何其釋辭也?《詩》曰:『辭之輯矣,民之協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其知之矣。

」 。

《关尹子教射》

列子 〔先秦〕

列子學射,中矣。

請於關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

」關尹子曰:「未可。

」退而習之。

三年,又以報關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

故聖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

《郑人逃暑》

李昉等 〔宋代〕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

及至暮,反席於樹下。

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

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晚步西园》

范成大 〔宋代〕

料峭輕寒結晚陰,飛花院落怨春深。

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

《画鬼易》

韩非子 〔先秦〕

客有為齊王畫者。

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

」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曰:「何為?」曰:「夫犬馬,人所共知也,旦暮見之,不易類,故難;鬼魅無形也,人皆未之見,故易也。

」。

《尧戒》

佚名 〔先秦〕

戰戰慄栗,日謹一日。

人莫躓於山,而躓於垤。

《落日怅望》

谢朓 〔南北朝〕

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陰,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秋菊行當把。

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陽社。

《箜篌谣》

佚名 〔两汉〕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從風暫靡草,富貴上升天。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咏烛二首》

李世民 〔唐代〕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

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兰亭遗迹 其二》

钟芳 〔明代〕

樂意無多百感生,激湍脩竹共冥冥。

從頭細讀蘭亭記,總是牛山灑淚情。

《初秋夜坐》

陆游 〔宋代〕

徂歲又如許,吾生真若浮。

露蟬鳴達曉,風葉墮先秋。

野迥星辰大,天空河漢流。

胡床幸亡恙,且復寄悠悠。

《初秋夜坐》

杨学李 〔宋代〕

青燈伴微吟,煩暑猶蒸炊。

風聲如山雷,怒落窗西籬。

砌蛩泣候莎,老樹鳴高枝。

桂魄忽嬋娟,夜氣侵涼絺。

蓴羹豈不懷,未了一載痴。

依依遊子情,堂萱重馳思。

只將冰雪心,或可為母慈。

清白為家箴,夫豈世俗知。

南來秋復秋,賸喜瓜及期。

娛親已可望,須記思親時。

《秋日二首 其一》

孙觌 〔宋代〕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

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