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九齡 / 感遇十二首·其二
拼

《感遇十二首·其二》

張九齡 〔唐代〕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复制

感遇十二首·其二 - 賞析

張九齡

作者: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其它诗文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張九齡 〔唐代〕

明發臨前渚,寒來淨遠空。

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

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复制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張九齡 〔唐代〕

指塗躋楚望,策馬傍荊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

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

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

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

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沈。

法地自茲廣,何雲千萬金。

复制

《和崔尚書喜雨》

張九齡 〔唐代〕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

上念人天重,先祈雲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

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

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

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御雲台。

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复制

《送楊道士往天台》

張九齡 〔唐代〕

鬼谷還成道,天台去學仙。

行應松子化,留與世人傳。

此地煙波遠,何時羽駕旋。

當須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复制

《南陽道中作》

張九齡 〔唐代〕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

復聞東漢主,遺此南都跡。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

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遭遇感風雲,變衰空草澤。

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後石。

驅馬歷闉闍,荊榛翳阡陌。

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懌。

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

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雲雁號相呼,林麇走自索。

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

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

迷復期非遠,歸歟賞農隙。

复制

《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張九齡 〔唐代〕

山城本孤峻,憑高結層軒。

江氣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餘滋含宿霽,眾妍在朝暾。

拂衣釋簿領,伏檻遺紛喧。

深俯東溪澳,遠延南山樊。

歸雲納前嶺,去鳥投遙村。

目盡有餘意,心惻不可諼。

朅來彭蠡澤,載經敷淺原。

春及但生思,時哉無與言。

不才叨過舉,唯力酬明恩。

美化猶寂蔑,迅節徒飛奔。

雖無成立效,庶以去思論。

行復徇孤跡,亦云吾道存。

复制

《送蘇主簿赴偃師》

張九齡 〔唐代〕

我與文雄別,胡然邑吏歸。賢人安下位,鷙鳥欲卑飛。

激節輕華冕,移官殉彩衣。羨君行樂處,從此拜庭闈。

复制

《奉和聖制初出洛城》

張九齡 〔唐代〕

東土淹龍駕,西人望翠華。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車。洛陽無怨思,巡幸更非賒。

复制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張九齡 〔唐代〕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复制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張九齡 〔唐代〕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复制

《臨泛東湖(時任洪州)》

張九齡 〔唐代〕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勝踐。樂職在中和,靈心挹上善。

乘流坐清曠,舉目眺悠緬。林與西山重,雲因北風卷。

晶明畫不逮,陰影鏡無辨。晚秀復芬敷,秋光更遙衍。

萬族紛可佳,一游豈能展。羈孤忝邦牧,顧己非時選。

梁公世不容,長孺心亦褊。永念出籠縶,常思退疲蹇。

歲徂風露嚴,日恐蘭苕剪。佳辰不可得,良會何其鮮。

罷興還江城,閉關聊自遣。

复制

《集雅詩二十首 其十五 張九齡》

張九齡 〔唐代〕

文獻鍾南紀,風度無遐邇。當其拾遺時,首標為政理。

從茲媚子容,翻作有才恥。移情入中書,何心希上旨。

酬恩惟盡力,力盡恩還徙。忠良是羯奴,宰相歸牛李。

白羽猶效思,金鑒徒褒美。豈知先見人,必俟他年使。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