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荀鶴 /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拼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杜荀鶴 〔唐代〕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复制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 賞析

  《小松》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里」。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着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不是麼?——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樑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杜荀鶴

作者: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杜荀鶴其它诗文

《醉書僧壁》

杜荀鶴 〔唐代〕

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僧爾許年。

聽我吟詩供我酒,不曾穿得判齋錢。

复制

《題護國大師塔》

杜荀鶴 〔唐代〕

莫認雙林是佛林,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

复制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 〔唐代〕

刳得心來忙處閒,閒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披衲,此理同師悟瞭然。

复制

《雪中別詩友》

杜荀鶴 〔唐代〕

酒寒無小戶,請滿酌行杯。

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出城人跡少,向暮鳥聲哀。

未遇應關命,侯門處處開。

复制

《秋夜晚泊》

杜荀鶴 〔唐代〕

一望一蒼然,蕭騷起暮天。

遠山橫落日,歸鳥度平川。

家是去秋別,月當今夕圓。

漁翁似相伴,徹曉葦叢邊。

复制

《戲題王處士書齋》

杜荀鶴 〔唐代〕

先生高興似樵漁,水鳥山猿一處居。

石徑可行苔色厚,釣竿時斫竹叢疏。

欺春只愛和醅酒,諱老猶看夾注書。

莫道無金空有壽,有金無壽欲何如。

复制

《旅懷》

杜荀鶴 〔唐代〕

蒹葭月冷時聞雁,楊柳風和日聽鶯。

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聲。

复制

《自敘》

杜荀鶴 〔唐代〕

酒瓮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

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髮吾唐一逸人。

复制

《登山寺》

杜荀鶴 〔唐代〕

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就中偏愛石,獨上最高層。

有果猿攀樹,無齋鴿看僧。儒門自多事,來此復何能。

复制

《近試投所知》

杜荀鶴 〔唐代〕

白髮隨梳落,吟懷說向誰。敢辭成事晚,自是出山遲。

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詩。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复制

《游茅山》

杜荀鶴 〔唐代〕

步步入山門,仙家鳥徑分。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雲。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

复制

《喜杜荀鶴及第》

杜荀鶴 〔唐代〕

深岩貧復病,榜到見君名。貧病渾如失,山川頓覺清。

一春新酒興,四海舊詩聲。日使能吟者,西來步步輕。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