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屈原累转)

/ 詩人(屈原累转) / 小說(屈原累转) / 古籍(屈原累转)

《屈原庙》

史谨 〔明代〕

江邊遺廟掩松筠,檐際雲霞互吐吞。

地接武關龍去遠,梟臨阿閣鳳難存。

湘蘭日老春風佩,楚些誰招月夜魂。

留得生前諸製作,千年光焰燭乾坤。

复制

《屈原庙前观雨,雨止,渡口观鱼》

范梈 〔元代〕

乍來倏去峰前雨,半落未開沙際花。

春遠客懷淹燕雀,年荒民命假魚蝦。

徒聞黃霸能為郡,豈識張騫苦泛槎。

早謂仙人無世慮,山深往往飯胡麻。

复制

《八声甘州 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迈恺请作词纪念屈原,因为成八声甘州一首》

李祁 〔宋代〕

記兒時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觴。況行吟澤畔,遺風未沫,楚是吾鄉。

更喜辰沅避寇,雲水日徜徉。紉秋蘭為佩,寄我思長。

三十餘年回首,問洞庭何似,幾歷滄桑。送紛紛過客,擾攘鬧湖湘。

祗騷魂好修不改,諒高馳天外尚翱翔。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复制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

林景熙 〔宋代〕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齒。

胡為浪自悲,懷古淚紛季。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風兩江水。

或雲非正命,是昧捨生理。

歸全豈髮膚,所懼本心毀。

哭父天為驚,憂君國將燬。

於焉偷吾生,何以立戴履。

修短在百年,芳穢垂千紀。

之人死猶生,滔滔真死矣。

复制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 〔唐代〕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复制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邵谒 〔唐代〕

龜為秉靈亡,魚為弄珠死。心中自有賊,莫怨任公子。屈原若不賢,焉得沉湘水。

复制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唐代〕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复制

《怀古三叹 其一 吊屈原》

湛若水 〔明代〕

龍舟與角黍,天下吊屈原。

不知自沉後,能使君心悛。

徒以揚之過,離騷為世傳。

宣聖昔去魯,微罪兆其端。

貴戚不易位,龍蛇洞庭淵。

老死需追召,仁義為兩全。

复制

《汨罗潭吊屈原》

王叔承 〔明代〕

楚山迸斷楚水寒,靈均死作青琅玕。

酒星西墮吊冤魄,白雲亂點秋江蘭。

蘭花嬌掇湘夫人,竹枝細奏雲中君。

吳鈎拂潭潭噴雪,碧空孤雁流斜曛。

衡岳為幾,洞庭為杯。

羞鵩釀酒,三酹楚材。

霞開薜荔夢欲落,月出芙蓉魂忽來。

鸞車翠旌颯如雨,星冠玉衣姣猶女。

女嬃揚靈宋玉嘯,慘澹《離騷》映江渚。

含悲投我辛夷簪,北斗回杓振南呂。

蒼梧冥冥帝何許,鬼火青青髑髏語。

上官子蘭生不人,荊王客死飄遊塵。

孤臣荒冢是魚腹,明珠怒發驪龍鱗。

逆鱗難批光易暈,七竅之心翻自殉。

魍魎狐狸何代無,萬古蒼天不堪問。

自君騷破瀟湘天,詞人,蠹魚螢火浮殘編。

功名千態空言久,二儀七曜更相壽。

獄中易亦窮愁書,六經晚激東歸叟。

揚雄賦反騷,徐卿復反反。

是非靡定端,盡付葡萄盞。

君也獨醒吾獨醉,遠遊且學神仙蛻。

醉來一曲《滄浪歌》,天公其奈漁郎何。

复制

《八声甘州 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迈恺请作词纪念屈原,因为成《八声甘州》一首》

李祁 〔宋代〕

記兒時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觴。

況行吟澤畔,遺風未沫,楚是吾鄉。

更喜辰沅避寇,雲水日徜徉。

紉秋蘭為佩,寄我思長。

三十餘年回首,問洞庭何似,幾歷滄桑。

送紛紛過客,擾攘鬧湖湘。

祗騷魂好修不改,諒高馳天外尚翱翔。

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复制

《五哀诗 楚三闾大夫屈原》

李纲 〔宋代〕

楚懷聽秦誑,身作咸陽鬼。

當時屈原爭,坐困椒蘭毀。

襄王復不悟,遠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間,形槁顏色悴。

著書稱離騷,風雅齊厥理。

鴟鴞況小人,鸞鳳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紉蘭采杜若,冠佩空自偉。

舉世混濁中,誰與同樂此。

忠臣會遇難,千古共一軌。

人情疏鯁亮,物能使軟美。

存亡反覆間,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潔疇與比。

日月可爭光,塵垢安能滓。

聊從太史卜,肯逐漁父醉。

甘葬魚腹中,懷沙汨羅水。

千秋身後名,芬馥同茝芷。

夫豈椒蘭徒,據勢長不死。

复制

《屈原庙》

梁辰鱼 〔明代〕

寒雲掩映廟堂門,旅客秋來薦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靈兒晝舞白霓幡。

龍輿已逐蜂頭夢,魚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叢叢雜芳杜,鷓鴣飛處欲黃昏。

复制

《屈原庙》

崔涂 〔唐代〕

讒勝禍難防,沈冤信可傷。

本圖安楚國,不是怨懷王。

廟古碑無字,洲晴蕙有香。

獨醒人尚笑,誰與奠椒漿。

复制

《屈原庙》

李复 〔宋代〕

古廟荒山暗水雲,歲時歌舞感鄉民。

幾傷讒口方離國,欲悟君心豈愛身。

慘慘飛魂號帝闕,冥冥齎志托江神。

千年自有遺文在,光焰長如日月新。

复制

《题屈原庙》

王十朋 〔宋代〕

自古皆有死,先生死忠清。

故宅秭歸江,前山熊繹城。

眷言懷此都,不比異姓卿。

六經變離騷,日月爭光明。

复制

《吊屈原赋》

贾谊 〔两汉〕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屈原,楚賢臣也。

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羅而死。

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

造託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嗚呼哀哉!逢時不祥。

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

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鬱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

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

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七绝·屈原》

毛泽东 〔近现代〕

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两汉〕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列传》

司马迁 〔两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

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

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

」楚使怒去,歸告懷王。

懷王怒,大興師伐秦。

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

魏聞之,襲楚至鄧。

楚兵懼,自秦歸。

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

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

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

」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

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懷王怒,不聽。

亡走趙,趙不內。

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

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

王明,並受其福。

」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

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自屈原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

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

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