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两汉 / 司马迁 / 屈原列传(节选)
拼 译 译

《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两汉〕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列传(节选)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屈原痛心於楚懷王耳朵聽不到正確的意見,眼睛也被讒言諂媚所遮蔽,邪惡之人侵害公道,正直之人不為小人所容,所以憂心忡忡,寫下《離騷》這樣一首詩。「離騷」,就是遭受憂患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思根本,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呼喊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呼喚父母的。屈原為人正直,竭儘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助君主,讒邪的小人來離間他與君主,可以說到了困境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哪裡能沒有怨恨?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其原因大概是怨憤引起的。《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而失當。《小雅》雖然多譏諷指責,但並不宣揚作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它對遠古上溯到帝嚳,近世稱述齊桓公,中古稱述商湯和周武王,用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道理,無不完全表現出來。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潔,行為廉正。就其文字描寫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舉的是近事,而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由於志趣高潔,所以文章中稱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於行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為奸邪勢力所容。他獨自遠離污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游於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玷辱,保持皎潔的品質,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斷,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注釋《離騷》:屈原的代表作,自敘生平的長篇抒情詩。關於詩題,後人有二說。一釋「離」為「罹」的通假字,離騷就是遭受憂患。二是釋「離」為離別,離騷就是離別的憂愁。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慘怛(dá):憂傷。蓋:表推測性判斷,大概。帝嚳(kù):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名。相傳是黃帝的曾孫,號高辛氏,齊桓:即齊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武:指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王朝。條貫:條理,道理。「見」同「現」。指:同「旨」。邇(ěr):近。「見」同「現」。稱物芳:指《離騷》中多用蘭、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疏:離開。濯淖(zhuó nào):污濁。蟬蛻(tuì):這裡是擺脫的意思。獲:玷污。滋:通「茲」,黑。皭(jiào)然:潔白的樣子。泥(niè):通「涅」,動詞,染黑。滓(zǐ子):污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司馬遷

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马迁其它诗文

《廉頗藺相如列傳 /》

司馬遷 〔兩漢〕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

」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

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

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議不欲予秦璧。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

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

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

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

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

趙王畏秦,欲毋行。

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趙王遂行,相如從。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趙王鼓瑟。

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

」秦王怒,不許。

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

秦王不肯擊缻。

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酷吏列傳序》

司馬遷 〔兩漢〕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奸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

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下士聞道大笑之」。

非虛言也。

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司馬遷 〔兩漢〕

正義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蕭、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新聞!《書》曰「協和萬國」,遷於夏、商,或數千歲。

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後,見於《春秋》。

《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於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

後數世,民咸歸鄉里,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

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豐耗矣。

罔亦少密焉,然皆身無兢兢於當世之禁雲。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

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何必舊聞?於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

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周亞夫軍細柳》

司馬遷 〔兩漢〕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

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

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

天子先驅至,不得入。

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

」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

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史記·呂不韋列傳(節選)》

司馬遷 〔兩漢〕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子於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子楚曰:「然。為之奈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間,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宮,不幸無子,願得子楚立以為適嗣,以托妾身。」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

复制

《【南呂】一枝花_【南呂】一》

司馬遷 〔兩漢〕

  【南呂】一枝花廷儀公子實當代都督李公之家嗣也。器宇宏達,才華瞻敏,

百氏之書,靡不該浹;至於龍韜虎略,不待言而可知也。及乎禮賢下士,彬彬然

誠有儒者之風,不以富貴而驕慢於人,以是人皆景仰而樂與之游。今年冬適過吳

門,解鞍旅館,予得獲見,遂即傾蓋,歡若平生。於是宿留,命酌於小樓之上,

鳴琴賦詩,放歌劇飲,以罄一時之歡。既而出諸名公所贈詞章樂府以示予且詠然,

其辭氣雄偉,風調清越,不覺使人技癢。愧予無似,曷克窺其閫奧而闖其藩籬哉。

茲不自揣,勉述〔南呂〕一闋以呈。校諸傑作,固不能模楷其萬一,然於期望之

私,庶幾有在焉。

  瑤台上品仙,麟閣中人物。胸襟開宇宙,器量溢江湖。聲振寰區,會見懸魚

袋,行看佩虎符。錦みま人跨鳳侶,金蹀躞馬驟龍駒。

  【梁州】詩裁囊錦奚奴捕,醉壓雕鞍侍女扶。看花南陌歸來暮。香尖滿路,

月色盈衢。歌鐘簇擁,珠翠縈紆。轅門畫戟森成列,戍閣銅龍漏滴初,轉氍毹紅

鋪錦褥。燦金蓮光搖銀炬,擊琅聲碎珊瑚。醉乎,玉奴。流蘇帳暖春風度,雪

兒歌紅指舞。一刻千金未肯孤,洞府仙都。

  【餘音】玉鞭驕馬游荊楚,錦纜牙檣下汴吳,解垢琴書客窗遇。學能周魯,

才兼文武,佇看襲爵封侯快陛補。 題張思恭「望雲思親卷」時父母已歿矣(並序)

  吾鄉張思恭嘗持「望雲思親詩卷」征予詩。予嘉思恭之意,遂賦五言古詩一

首,已歸之矣。茲復請余詞,將欲揭者座隅而朝夕歌詠之,以示不忘親之故也。

大唐梁公仁傑為并州法曹時,登太行見白去孤飛,因指曰:「吾親舍在其下。」

雲移乃去。此梁公思親於在堂之日。矧今思恭望雲思親於既歿之後,其孝也為何

如哉!予益嘉恭之孝且純也,故不辭而複述〔南呂〕詞一闋以貽之。

  人為萬物靈,孝乃一身本。賢愚均化育,今古重彝倫。敬祖尊親,晨昏宜定

省,冬夏問寒溫。看古來孝諸賢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梁州】且休說唐時仁傑專前美,誰知道晉代張翰有遠孫。家居積祖松陵隱。

雙親淪歿,一念猶存。既歸黃壤,望斷白雲。我則見卷舒觸石生膚寸,我則見變

化從龍出厚坤。雲來時好着我攪斷柔腸,雲聚處好着我結愁成陣,雲飛時好着我

飄散心神。淚痕,滿巾。恨無羽翼能飛奮,越思忖越愁悶。怎得吾親更返魂,報

答深恩。

  【餘音】雲橫嶺岫連丘隴,雲鎖松揪掩墓門。雲來雲往何時盡?孝心未伸,

孝思怎忍?留取個孝行名兒做標準。 七月初六日為施以和壽

  長生境上仙,仁壽鄉中叟。七賢林下客,九老會中儔。紺發青眸,適興娛詩

酒,忘情狎鷺鷗。揀林泉勝處遨遊,樂桑榆晚景優遊。

  【梁州】人都道散消搖陸地神仙,我則道厭塵囂箕山許由。慶生辰恰值新秋

候。一枝梧墜,六葉抽。雙星南度,大火西流。這其間綺筵開香黃金獸,翠

袖捧醅斟碧玉甌。則其那西池姥來獻蟠桃,南極老重添遐算,東海翁再下仙籌。

嵩邱,華阜。高巍巍萬仞橫空秀,更鐘厚更堅久。願祝椿齡不老秋,名並莊周。

  【餘音】溪南剩把茅堂構,深隱煙霞傲列侯,閒來時撫孤松看盡雲橫岫。利

名不求,是非總休,似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贈妓桂香秀馬氏

  不同桃李芳,自歷風霜久。幽姿超萬卉,素質壓凡流。品異名優,素娥為伴

侶,青女結綢繆。古香飄玉宇銀溝,清影蔽綠窗朱牖。

  【梁州】銀蟾影里孤根瘦,玉兔光中萬粟稠。占高秋骨與繁華斗。狂蜂難覓,

粉蝶誰搜。別許那狀元攀折,仙客雕搜。品題一出騷人手,聲價平增了五百籌。

你看他吐新詞胸藏錦繡,舞霓裳步撒香鈎,整金釵指露纖柔。莫愁,見羞。紫雲

紅拂皆居後。□□□更清秀。總有千金未許酬,名擅青樓。

  【餘音】金風淅淅當時候,玉露正值秋,繡幕羅幃要消受。韓生漫偷,

荀卿漫投,都不如這一縷余馨再三嗅。 贈人

  天生瑚璉材,裔出簪纓彥。鶯花壇上客,詩酒社中仙。所事堪憐,俊逸張京

兆,風流司馬遷。宴金丹西入瑤池,訪瓊仙東遊閬苑。

  【梁州】秦台夜月乘鸞鳳,謝館春風醉管弦。千金揀得如花面。腰肢裊娜,

體態嬋娟。文禽翼比,瑞木枝連。仰見他舞霓裳風搖翠柳,臨鸞鏡水映紅蓮。則

這捧霞觴翠袖殷勤,按銀箏珠璣錯落,歌白雪金玉相宣。百年,業冤。姑蘇台下

重相見,意綢繆情眷戀。山海深盟膠漆堅,永保團圓。

  【餘音】毫分不惜蠅頭利,十萬曾纏鶴背錢,紅景鄉中姿歡宴。行攜素手,

坐並香肩,似這般美滿恩情世間鮮。 詠雪景

  千山鳥罷飛,四野雲同螟。九天敷上瑞,萬國賀昇平。積素堆瓊,幻出冰壺

鏡,妝成白玉京。那時節擁藍關馬足難行,臨蔡地兵威越整。

  【梁州】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你看他溯澄江下

不減王猷興。沖開鷺序,盪散鷗盟。梨花亂撒,柳絮飄零。那時節酒停斟聽唱陽

春,人將別重歌古郢。想當初釣魚人擊凍敲冰,騎驢客沖寒忍冷,牧羊徒守節持

旌。美名,擅稱。輝光照耀終難泯,他每志堅貞秉忠正。一片丹衷貫日星,流播

芳馨。

  【餘音】香縑貌得三冬景,彩筆吟成萬古情,臨行持此為相贈。則願你藝超

薛譚,才壓秦青,那時節聲價超遷邁夷等。 壽人八十

  南山頌載歌,北海樽頻敬。西池桃並結,東土佛重生。八秩初登,佇見膺三

聘,行看受七征。享期頤松柏遐齡,宜受用桑榆晚景。

  【梁州】我則見碧天邊一點孤星現,陸地上千枝火樹明。正生甲卻值元宵景。

歡聲涌沸,弦管鏗鏘。高開綺筵,勝會賓朋。捧遐觴翠袖殷勤,歌白雪金釵列整。

人都道降長生蓬島仙鄉,躋壽考香山老宿,東昇平洛社耆英。本是個德星,壽星。

從今五福都兼併,順天時樂天性。見盡黃河幾淺清,則願壽等崗陵。

  【餘音】莊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籌添數倍增,看來年渭水風雲慶。名流汗青,

功蓮良平,那時節爵位高崇列台鼎。 詠白牡丹

  不將脂粉施,自有天然態。羊脂輕捻就,酥乳砌成來。夾葉重台,妖紅冶艷

都難賽。素質檀心可喜煞,水晶球無貶無褒,白玉瓣不寬不窄。

  【梁州】徹賺得尋芳客爭探斗買,勾引得惜花人淺耨深埋。冠群不入凡流派。

沉香亭館,碧玉台階,黃蜂難覓,粉蝶難猜。倚東風連理爭開,迎晚日並蒂相偕。

我則道紫麝臍調合就天香,白鳳翎鋪排着國色,玉梅英妝點出容額。潔白,瑩白。

涅難緇標格堪人愛,困雕闌脈脈猶黃你。卯酒才消暈粉腮,那時節笑靨微開。

  【餘音】歌鐘到處攜歡約,舞袖飄時壓善才,博得個能是的名兒自多賴。再

休去迷花戀色,再休去惹垢沾埃。他本是個救苦難的觀音離南海。

复制

《上盧使君二首》

司馬遷 〔兩漢〕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淨作藩籬。馬卿山嶽金相似,

張緒風情柳不如。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

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氂。

司馬遷文亞聖人,三頭九陌碾香塵。盡傳棣萼麟兼鳳,

終作昌朝甫與申。樓聳嬌歌疏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

因知寰海昇平去,又見高宗夢裡人。

复制

《讀漢文紀》

司馬遷 〔兩漢〕

西漢十二帝,孝文最稱賢。

百金惜人力,露台草芊眠。

千里卻駿骨,鷥旗影遷延。

上林慎夫人,衣短無花鈿。

細柳周將軍,不拜容櫜鞬。

霸業固以盛,帝道或未全。

賈生多謫宦,鄧通終鑄錢。

謾道膝前席,不如衣後穿。

使我千古下,覽之一泫然。

賴有佞幸傳,賢哉司馬遷。

复制

《司馬遷》

司馬遷 〔兩漢〕

孔鸞負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鋸間,悠然止而食。

成書與後世,憤悱聊自釋。

領略非一家,高辭殆天得。

雖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豈啻相十百。

复制

《自燕中來者雲斥逐輕薄朝士殆盡賦此解嘲》

司馬遷 〔兩漢〕

叱羿射狂日,令媧補漏天。千秋絕至技,萬象橫妖躔。

問我今何適,吞聲滯窮邊。問我何名姓,碧玉琬琰鐫。

上帝有弄臣,戲博太山巔。爭道誤一叱,中讒墮風煙。

臨岐酌沆瀣,渴吻三十年。月為琉璃盌,星是黃金錢。

小兒東方語,鄉里驚不傳。一字猶未識,調笑司馬遷。

左氏盲老公,齷齪諸侯編。插天昭王台,至今在幽燕。

挾策往從之,飛翰獨翩翩。魚服誤白龍,豫且嬉廣淵。

一為湛朱網,蛙黽遂來牽。驤首叫閶闔,七萃俱茫然。

西入鸘鳩司,慘澹白雲篇。何來四五人,自稱俱謫仙。

其魁廣成子,安期或偓佺。惝恍識其故,昔者上帝前。

托陪瑤池飲,歸共青輜軿。悟來忽大笑,靈氣生五咽。

豈無兜離樂,不得誇喧闐。高歌灞陵畔,落日珊瑚鞭。

酒間呼白雪,片片下瓊筵。四海水四勺,五嶽五石拳。

且移華陽席,改就糟丘眠。一言斗突兀,萬目紛睊睊。

猛虎欲齧人,不肯避豪賢。腐鼠豈入眼,鵷雛遇鷹鸇。

執戟鬢垂白,巧宦笑其玄。舉世逐狂且,南威故不妍。

頭顱無凡骨,不愛插貂蟬。君自吹胡管,我自挾朱弦。

請君勿相忌,君亦勿見憐。但令放之去,歸種南山田。

野夫事真宰,肯受時人權。

复制

《危學士素》

司馬遷 〔兩漢〕

司馬遷生蔡邕死,關係存亡一代史。有元實錄錄未曾,后妃傳事逸無徵,幸向宮監饋餳餌。

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小車賜宴詩後成,先憂之意答聖明,忽然東閣聞履聲。

亡臣佐命滿君側,豈必人人文相國。無城守功作余闕,安得和州享廟食。

嗚呼責爾一死爾亦能,只恐真珈飲器沒西僧,萬古空圖永穆陵。

复制

《贈潘節士檉章》

司馬遷 〔兩漢〕

北京一崩淪,國史遂中絕。二十有四年,記注亦殘缺。

中更支與賊,出入五轇轕。亡城與破軍,紛錯難具說。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轍。始終為門戶,竟與國俱滅。

我欲問計吏,朝會非王都。我欲登蘭台,秘書入東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誣。竄身雲夢中,幸與國典俱。

有志述三朝,並及海宇圖。一書未及成,觸此憂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犖然持巨筆,直溯明興始。

謂惟司馬遷,作書有條理。自餘數十家,充棟徒為爾。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綱紀。索居患無朋,何意來金陵。

家在鐘山旁,雲端接觚稜。親見高帝時,日月東方升。

山川發秀麗,人物流名稱。到今王氣存,疑有龍虎興。

把酒為君道,千秋事難討。一代多文章,相隨沒幽草。

城無弦誦生,柱歾藏書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燒豐鎬。

自非尼父生,六經亦焉保。夏亡傳禹貢,周衰垂六官。

後王有所憑,蒼生蒙治安。皇祖昔賓天,天地千年寒。

聞知有小臣,復見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書藏名山。

顧我雖逢掖,猶然抱遺冊。定哀三世間,所歷如旦夕。

頗聞董生語,曾對西都客。期君共編摩,不墜文獻跡。

便當挈殘書,過爾溪上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