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醫家類 / 溫病條辨 / 卷六·解儿难(濕痙或問)
拼

濕痙或問

溫病條辨

〔子部〕

或問子疑《素問》痙因於濕,而又謂六淫之邪皆能致痙,亦復有濕痙一條,豈不自相矛盾乎?曰∶吾所疑者諸字皆字,似濕之一字,不能包括諸痙,惟風可以該括,一也;再者濕性柔,不能致強,初起之濕痙,必兼風而後成也。且俗名痙為驚風,原有急慢二條。所謂急者,一感即痙,先痙而後病;所謂慢者,病久而致痙者也。一感即痙者,只要認證真,用藥確,一二帖即愈,易治也。病久而痙者,非傷脾陽,肝木來乘;即傷胃汁肝陰,肝風鴟張,一虛寒,一虛熱,為難治也。吾見濕因致痙,先病後痙者多,如夏月小兒暑濕泄瀉暴注,一晝夜百數十行,下多亡陰,肝乘致痙之類,霍亂最能致痙,皆先病後痙者也。當合之雜說中《風論》一條參看。以卒得痙病而論,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邪,皆因風而入。以久病致痙而論,其強直背反螈 之狀,皆肝風內動為之也。似風之一字。可以包得諸痙。要知痙者筋病也,知痙之為筋病,思過半矣。

  • 上一篇: 痙因質疑
  •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清代吳瑭(鞠通)著(1798年),為溫病通論著作。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為溫病創新理論之一。在溫邪易耗傷陰液思想的指導下,吳鞠通倡養陰保液之法,並擬訂了層次分明的溫病治法方藥體系,故《溫病條辨》被稱為清代溫病學說標誌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