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白居易 / 新樂府辭 / 杜陵叟
拼 译 译

《杜陵叟》

白居易 〔唐代〕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鈎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裡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叟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杜陵老頭居住在杜陵,每年種了貧瘠的田地一頃多。三月份早有雨刮着旱風,麥苗不開花不多枯黃死。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早熟都已經乾枯。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徵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典當桑園、出着田地來繳納官府規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麼辦?剝去我們身上的衣服,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鈎、牙齒象鋸一樣地吃人肉!不知什麼人報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憐憫、了解人們的困苦。白麻紙上書寫着施恩布德的詔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稅。昨天裡長才到門口來,手裡拿着公文張貼在鄉村中。十家繳納的租稅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們君王免除租稅的恩惠。

注釋叟:年老的男人。薄田:貧瘠的田地。考課:古代指考查政績。帛:絲織品。粟:小米,也泛指穀類。惻隱:見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弊:衰落;疲憊。京畿(jī):國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轄地區。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長,負責管理事務。方:才,剛剛。牒(dié):文書。蠲(juān):除去,免除。▲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1996年7月修訂第3版。

杜陵叟 - 賞析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杜陵,地名,即漢宣帝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的少陵原上。白居易這首新樂府詩的主角是一位家住在長安市郊的土生土長的農民,他世世代代以種地為業,守着一頃多的薄田,過着衣食不繼的日子。中國文人的詩歌中,少不了風花雪月,也有的是閒情雅致,但是有意識地不但以農民作為作品的主人公,而且真正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上,為他們鳴冤叫屈、打抱不平的作品,還是不多見的。在這一點上,白居易可以說是做得非常突出的一位了。他所以能夠在詩歌中大聲疾呼地為民請命,並不是想在題材上獵奇出新,而是源於他對朝廷政治前景和國計民生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作者一再把視角投向生活在最底層的群眾,他們的生活過得十分悲慘,而且向來是無人過問的。這位不知姓甚名誰的杜陵叟處在水深火熱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三月無雨,並不是指的農曆三月整整一個月不下雨,而是說從808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連續三個月沒有下雪和下雨。據史料記載,這一年直到閏三月才下了一場像樣的雨,為此,白居易還專門寫了一首《賀雨》詩表達他當時喜悅的心情。在靠天吃飯的日子裡,長安市郊的「杜陵叟」去年秋天辛辛苦苦播下的冬小麥,從下種到返青就沒有一滴雨水的滋潤,結果還沒有到秀穗的時候大多已經干黃枯死了。夏糧既然沒有收成,只有指望秋糧了,可是農民們萬萬沒有想到,秋天九月一場早來的霜降,卻使得「杜陵叟」可憐的願望又一次成為了泡影,地里的秋莊稼還沒有成熟就都被凍死而乾枯了。兩季糧食幾乎顆粒無收,這就是白居易在序中所交待的「農夫之困」,也是「天災之困」。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長吏,泛指上級長官,這裡是指的杜陵所在地的地方官。考課,指古代考查官員政績的好壞,以此作為升降的標準。原來這位地方官大人明知手下的「農夫」受了天災,卻不向上方報告災情,而是愈發加緊橫徵暴斂,強行收取租稅。他要造成一個「大災之年不減稅收」的政績,以取悅上方,給朝廷留下一個稱職的印象,為他以後的加官晉爵打下基礎。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如何?」這兩句詩是說,「杜陵叟」在大荒之年,遇上這樣不顧百姓死活的「長吏」,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理,只好忍痛把家中僅有的幾棵桑樹典當出去,可是仍然不夠繳納「官租」,迫不得已,再把賴以為生的土地賣了來納稅完糧。可是桑樹典了,「薄田」賣了,到時候連「男耕女織」的本錢都沒有,第二年的生計也沒有辦法了。這種來自「長吏」的人禍,讓「農夫之困」愈發雪上加霜。

看到「杜陵叟」面對的「人禍之困」比「天災之困」更加無情、更加殘酷時,白居易的心情再也無法平靜了。本來從詩歌的一開始,他是以第三人稱的面目出現的,可是寫到這裡,他義憤填膺,轉而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出場控訴起來,「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意思是:「典了桑樹,賣了薄田,織不了布,種不上地,到時候沒吃沒穿,我們怎麼生活啊?」這種由第三人稱到第一人稱的轉換,實際上是作者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他已經全然忘記了他是朝中大夫的尊貴身份,而自覺地站在了無依無靠的「杜陵叟」一邊,這對於一個封建文人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著名的漢樂府《陌上桑》中有這樣的詩句:「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那也是站在詩中主人公同一立場的第一人稱的口吻,不過,因為那首詩本來就是樂府民歌,所以不足為奇,它所表達的是勞動人民對他們這個階級的優秀女子的由衷自豪與熱愛,可白居易並不是窮苦百姓中的一員,而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士大夫,所以這種感情角色的自然換位,對於封建社會的官僚階層的絕大多數成員來說,是根本不可想像的,而白居易這種古道熱腸、俠肝義膽,完全是「詩聖」杜甫「民胞物予」精神的直接繼承,而且這也是他能在後來接過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優良傳統,發起新樂府運動的重要主觀因素。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鈎爪鋸牙食人肉?」這是白居易站在「杜陵叟」的立場上,對那些統治階級中,只管個人升官而不顧百姓死活的貪官污吏而進行的面對面的嚴厲痛斥,情急之中,竟把他們比喻成了「鈎爪鋸牙食人肉」的「豺狼」,而且採用了語氣極為強烈的反問句式,激憤之情躍然紙上而溢於言表。作為一個衣食無憂的政府官吏,能夠對「農夫之困」如此感同身受,能夠如此直接激烈地為人民鳴不平,在當時實在是不多見的。

詩歌的前半部分,作者的內心是很沉痛的。而在詩歌后半部分的一開始,苦不堪言的「農夫」的命運似乎出現了一絲轉機,「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放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白麻紙,古時詔書用白紙頒布,到了674年——676年期間(唐高宗上元年間),因為白紙容易被蟲蛀蝕,所以一律改用麻紙。放德音,宣布恩詔,即下文所言減免賦稅的詔令。京畿,古時稱國都周圍的地區。杜陵所在地屬國都長安的郊區。白居易在詩里只說了「不知何人」,其實這位關心民生疾苦、視民如子的「何人」,根據史料記載正是白居易「本人」,是他上書憲宗,痛陳災情之重,才使深居九重的皇帝動了惻隱之心,大筆一揮,居然免去了京城災區當年的賦稅。讀者看到這裡,也會為顆粒無收的「杜陵叟」的命運鬆了一口氣。可是令作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只不過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稅是否出於真心,但是官吏卻是絕不肯照章辦事的,因為這樣一來,他們的政績就要受到影響,他們的官路也會不再亨通。所以,他們自有一套陽奉陰違的「錦囊妙計」,那就是拖延不辦,對此,白居易也是莫可奈何的了。

「昨日裡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村。」里胥是鄉鎮中的低級官吏;這裡的「榜」是張貼的意思。皇帝的免稅詔書才剛剛由那班「里胥」們神氣活現地公布到家家戶戶,可這一切已經無濟於事了,因為「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一直要到絕大多數人家都「典桑賣地」,納完租稅之後,才將已經成為「一紙空文」的「尺牒」在鄉村中張貼公布,這已經沒有意義了。「里胥」們原本是沒有那麼大的膽量,敢於欺上瞞下到如此地步的,其實是朝廷上下,沆瀣一氣,朋比為奸。白居易對此心知肚明,吃苦的還是那些無依無靠的貧苦百姓。他們一苦天災,二苦黑官,這正是「苛政猛於虎」。

這首詩體現了作者視民如子的情懷,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作者在《輕肥》詩中曾一針見血地控訴「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這首《杜陵叟》中,他更寫到「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鈎爪鋸牙食人肉!」白居易在義憤填膺地寫下上述的控訴時,並沒有意識到,他實際上已經觸及了封建社會那人吃人的兇殘野蠻的社會本質。事實上,每當災荒嚴重之際,由皇帝下詔蠲免租稅,而地方官照樣加緊盤剝勒索,不過是封建社會經常上演的雙簧戲而已。宋代詩人范成大就有一首《後催租行》中提到:「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說的也是一回事,在宋代,皇帝的詔書用黃紙寫,而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紙寫,在封建社會中,能夠對這種免的白免、催的照催的吃人雙簧戲進行最早、最有力的批判的,正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旗手——白居易。▲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杜陵叟 - 創作背影

從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廣大地區和長安周邊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旱災。白居易是上書請求朝廷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憲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請,還下了一道「罪己詔」。沒想到詔書竟成了一紙空文。白居易在悲憤寫下了《輕肥》和《杜陵叟》兩首詩。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其它诗文

《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

白居易 〔唐代〕

繚繞府西面,潺湲池北頭。

鑿開明月峽,決破白蘋洲。

清淺漪瀾急,夤緣浦嶼幽。

直衝行徑斷,平入臥齋流。

石疊青棱玉,波翻白片鷗。

噴時千點雨,澄處一泓油。

絕境應難別,同心豈易求。

少逢人愛玩,多是我淹留。

夾岸鋪長簟,當軒泊小舟。

枕前看鶴浴,床下見魚游。

洞戶斜開扇,疏簾半上鈎。

紫浮萍泛泛,碧亞竹修修。

讀罷書仍展,棋終局未收。

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銷愁。

檐雨晚初霽,窗風涼欲休。

誰能伴老尹,時復一閒遊。

复制

《對小潭寄遠上人》

白居易 〔唐代〕

小潭澄見底,閒客坐開襟。

借問不流水,何如無念心。

彼惟清且淺,此乃寂而深。

是義誰能答,明朝問道林。

复制

《初著緋戲贈元九》

白居易 〔唐代〕

晚遇緣才拙,先衰被病牽。

那知垂白日,始是著緋年。

身外名徒爾,人間事偶然。

我朱君紫綬,猶未得差肩。

复制

《東樓醉》

白居易 〔唐代〕

天涯深峽無人地,歲暮窮陰欲夜天。

不向東樓時一醉,如何擬過二三年。

复制

《贈韋鍊師》

白居易 〔唐代〕

潯陽遷客為居士,身似浮雲心似灰。

上界女仙無嗜欲,何因相顧兩裴回。

共疑過去人間世,曾作誰家夫婦來。

复制

《重到毓村宅有感》

白居易 〔唐代〕

欲入中門淚滿巾,庭花無主兩回春。

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

复制

《涼夜有懷(自此後詩並未應舉時作)》

白居易 〔唐代〕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

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复制

《祗役駱口,因與王質夫同游秋山,偶題三韻》

白居易 〔唐代〕

石擁百泉合,雲破千峰開。

平生煙霞侶,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為山來。

复制

《自問此心呈諸老伴》

白居易 〔唐代〕

朝問此心何所思,暮問此心何所為。

不入公門慵斂手,不看人面免低眉。

居士室間眠得所,少年場上飲非宜。

閒談亹亹留諸老,美醞徐徐進一卮。

心未曾求過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時。

此心除自謀身外,更問其餘盡不知。

复制

《七夕》

白居易 〔唐代〕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題王家莊臨水柳亭》

白居易 〔唐代〕

弱柳緣堤種,虛亭壓水開。條疑逐風去,波欲上階來。

翠羽偷魚入,紅腰學舞回。春愁正無緒,爭不盡殘杯。

复制

《和答詩十首•答桐花》

白居易 〔唐代〕

山木多蓊鬱,茲桐獨亭亭。葉重碧雲片,花簇紫霞英。

是時三月天,春暖山雨晴。夜色向月淺,暗香隨風輕。

行者多商賈,居者悉黎氓。無人解賞愛,有客獨屏營。

手攀花枝立,足蹋花影行。生憐不得所,死欲揚其聲。

截為天子琴,刻作古人形。雲待我成器,薦之於穆清。

誠是君子心,恐非草木情。胡為愛其華,而反傷其生。

老龜被刳腸,不如無神靈。雄雞自斷尾,不願為犧牲。

況此好顏色,花紫葉青青。宜遂天地性,忍加刀斧刑。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當君正殿栽,花葉生光晶。

上對月中桂,下覆階前蓂.泛拂香爐煙,隱映斧藻屏。

為君布綠陰,當暑蔭軒楹。沉沉綠滿地,桃李不敢爭。

為君發清韻,風來如叩瓊。泠泠聲滿耳,鄭衛不足聽。

受君封植力,不獨吐芬馨。助君行春令,開花應晴明。

受君雨露恩,不獨含芳榮。戒君無戲言,翦葉封弟兄。

受君歲月功,不獨資生成。為君長高枝,鳳凰上頭鳴。

一鳴君萬歲,壽如山不傾。再鳴萬人泰,泰階為之平。

如何有此用,幽滯在岩坰.歲月不爾駐,孤芳坐凋零。

請向桐枝上,為余題姓名。待余有勢力,移爾獻丹庭。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