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劉鶚 / 寄義士吳元良
拼 译 译

《寄義士吳元良》

劉鶚 〔清代〕

幾年四野龍蛇斗,嗟子勤王獨至今。曾為憂民添白髮,屢從殺賊見丹心。

當思臣節如山重,更憶君恩似海深。善惡貽名宜慎擇,倚樓西望為長吟。

复制
劉鶚

作者: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劉鶚其它诗文

《題宗性性庵》

劉鶚 〔清代〕

至理俱明徹,澄澄海不波。尚須妨蔽誘,直欲致中和。

水面風光好,天心月色多。是庵清興足,隨意得婆娑。

复制

《高僉事招飲於城西門燕山亭》

劉鶚 〔清代〕

步出城西門,晴日光離離。不知春淺深,綠葉含曉滋。

感茲時物變,但恐毛髮衰。徘徊燕山亭,勝友相追隨。

鮮鮮棠梨花,灼灼丁香蕤。節序固已晚,聊復折一枝。

緬懷古之人,俯仰令心悲。草玄良自苦,獻璞寧非痴?

何如即時酒,歌我浮雲詩。漁人發清響,遠過竹與絲。

風吹羅衣裳,為子舞僛僛。微酣劇談笑,倒景已莫追。

為樂慎勿極,苟無負良時。

复制

《題劉大觀詩卷後》

劉鶚 〔清代〕

少年壯氣拂雲霓,馬上鷹揚老未衰。蕩滌奸凶仍好武,遨遊江海更能詩。

池荒固自多春草,世亂偏驚見瑞芝。何況屯田有長策,曲江真足駐雄師。

复制

《分司北道留別監憲五首 其五》

劉鶚 〔清代〕

群盜紛紛苦未休,檄書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饌,更泛清尊慰別愁。

天眷老臣恩至渥,君於老友禮殊優。他無補報惟忠義,明日驅車不復留。

复制

《送鄺將軍元帥還郴古詩十首 其三》

劉鶚 〔清代〕

桓桓鄺將軍,憂國常戚戚。韶民苦凋瘵,軍賦從何出?

慨然示無私,政令始歸一。倉庫豈不盈?稽之不終日。

复制

《鄉人楊用甫成家於彼,載酒相勸,因書》

劉鶚 〔清代〕

鄉語耳邊熟,聞之喜入神。誰知窮域外?亦有故鄉人。

兒女皆椎髻,鄉閭自睦姻。一樽邀共酌,尚覺此情真。

复制

《盆池》

劉鶚 〔清代〕

池中地窄一泓多,滿注流泉復幾何?皓月初圓先得影,微風雖動了無波。

可容赬鯉十數輩,僅種圓荷三兩窠。兀坐小窗炯相對,眼明時見白雲過。

复制

《壽安山》

劉鶚 〔清代〕

漢皇遺寺在人間,長使忠臣帶淚看。六曲樓台殊壯麗,九天風露愈高寒。

乘輿血污黃金輦,圓殿苔生碧玉闌。利益福田真浪語,當年共想壽而安。

复制

《五王並馬圖》

劉鶚 〔清代〕

春風並馬宛如仙,夜雨淋鈴似可憐。太息弟兄多若此,更無能識九齡賢?

复制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劉鶚 〔清代〕

七十已衰仍苦病,自憐無力任驅馳。明當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兩得之。

复制

《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其三》

劉鶚 〔清代〕

胸次寡塵慮,隨寓皆可樂。孰雲柴桑里?不似麒麟閣。

雨餘草初生,風定花自落。榮辱今兩忘,遺經在牛角。

复制

《清遠峽》

劉鶚 〔清代〕

峽束山如斗,江灣路漸回。可憐人化外,謾說寺飛來。

殿圮風鳴樹,廊虛雨濕苔。漢蘇那可作?忍聽暮猿哀。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