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拼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陳與義 〔宋代〕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复制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 賞析

  其一

  《登岳陽樓》二首都是七言律詩。其中第一首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着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洞庭之東江水西」,詩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運用了「東」「西」兩個方位詞,並以湖、江系之,則岳陽樓之所在,如或可見。而後再寫舉目所見,為「簾旌不動夕陽遲」。這一句是全詩寫景濃墨重彩的一筆,看似平常,實則細膩。「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色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遲落的夕陽,提示着傍晚的安詳。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詩人豐富的遐想。

  詩的頷聯從靜態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仿佛是音樂的變奏,這兩句詩似乎是在重複上面的主題,風格卻又迥然不同了。「登臨吳蜀橫分地」,也是在說登臨的地理位置,卻加入了厚重的歷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時」,也是在寫黃昏時分登樓觀景,卻融入了些許悵惘之情。這樣的漸變,是一種烘托,是一種過渡,是一種物我兼融的摹狀。在這裡,詩人的主體形象不經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詩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懷。

  經過前面的蓄勢,詩人終於在頸聯以近於直呼的方式,發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這兩句詩,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收到了雙重疊加的藝術效果,讀之讓人感慨萬分。詩人的「萬里來游」不過是萬里逃難的高雅說法,但是又無可奈何。心中的苦悶,只好在「遠望」中消解。「三年多難」,本來已經不勝觳觫,卻還要在這裡登高臨危,讓人不堪忍受。詩意至此,已經一波三折,千迴百轉,把感情推向了極致。

  詩的最後一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時,詩人已屆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頭」;不說傷今,而言「弔古」,含蓄蘊藉,意味深長;「風霜」明指自然事物,實喻社會現實,語意雙關;而「老木滄波」更是包裹詩人形象的一件外衣,無限悲恨。這一聯似乎是詩人自語,未老先衰頭已白,為國事,為家事,為自己,為那些與自己一樣國破家亡的同鄉們焦慮、憂愁,弔古傷今,感懷傷時,在秋霜的季節里,更覺時世如風霜相逼,冷峭之極。那衰老的枯木、那蒼涼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淪落天涯無盡的淒涼,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一切盡在不言中。

  其二

  第一首寫登樓,而第二首轉寫景和歸途。詩人登上岳陽樓,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這就描繪了多種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構成了洞庭湖獨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風」三字略顯俗套,但這正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相同韻味,不加修飾,只是寫的是湖水之壯美,這更顯手法獨特。第二聯寫人亦寫景,而且再次點明時間是傍晚時分。第三聯起,開始寫詩人的歸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將詩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見白草稀稀,向南望則見楓葉紅紅,這一聯的描寫將整首詩推向高潮,對仗工整,別有韻味。最後兩句就是寫詩人只顧觀景,寫着的詩到了江陵還未完,這就從側面襯託了長江洞庭之間風光之好。整首詩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樣,是「憂」的,因為兩首詩記述的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隱藏了,這首詩實際上表達了北宋國亡後,作者只能觀景排憂之情。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當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消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其中就有這兩首《登岳陽樓》。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書懷示友十首 其八》

陳與義 〔宋代〕

揚雄平生學,肝腎困雕鐫。晚於玄有得,始悔賦甘泉。

使雄早大悟,亦何事於玄。賴有一言善,酒箴真可傳。

复制

《來禽》

陳與義 〔宋代〕

粲粲來禽已著花,芳根誰徙向天涯。

好尋青李相遮映,風味應同逸少家。

复制

《賦康平老銅雀硯》

陳與義 〔宋代〕

鄴城台殿已荒涼,依舊山河滿夕陽。

瓦礫卻鑱今日硯,似教人世寫興亡。

复制

《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其三》

陳與義 〔宋代〕

我昨在衡山,傷心衢路側。豈知得此地,一坐數千息。

易安生痛定,過美出飢迫。誓言如齊侯,常戒在莒厄。

要將萬里身,獨面九年壁。如何不己奈,開窗玩霏碧。

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一笑等兒戲,都忘雪侵幘。

人生何不娛,今夕定何夕。向來萬頃胸,餘地吞七澤。

念此亦細事,未遽瑕生璧。聊使山中人,永記山下客。

复制

《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

陳與義 〔宋代〕

建康九醞美,侑以八品珍。除瘴去熱惱,與茶不相親。

滿月墮九天,紫面光磷磷。平生酪奴謗,脈脈氣未申。

定論得公詩,雅號知凝神。執持甘露椀,未覺有等倫。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賓。危樓與世隔,萬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嘯,賞此玉花勻。收杯未要忙,再試晴天雲。

開口得一笑,茲游念當頻。閉眼歸默存,助發梨棗春。

复制

《自五月二日避寇轉徙湖中復從華容道烏沙還郡》

陳與義 〔宋代〕

迴環三百里,行盡力都窮。

巴丘左移右,章華西轉東。

江聲搖斗柄,秋色彌葭叢。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

鏡湖應足比,剡溪那可同。

世鈄非識事,孤嘯聊延風。

复制

《浴室觀雨以催詩走群龍為韻得走字》

陳與義 〔宋代〕

微雲生屋脊,欹枕看培塿。

崔嵬亂一瞬,泰華入搔首。

須臾萬銀竹,壯觀驚戶牖。

摧擊竟自碎,映空白煙走。

余飈送未了,日色在井口。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商量細細融,未覺經旬久,

誰能料天工,辦此穎脫手。

一涼滿天地,平分到庭柳。

葉端嘯餘風,送我一杯酒。

畫屏題細字,盡記同來友。

俗眼之所遺,此事當不朽。

复制

《六月六日夜》

陳與義 〔宋代〕

蘊隆豈不壞,涼氣亦徐還。

獨立清夜半,疏星蒼檜間。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長閒。

四顧何寥落,微風時動關。

复制

《寄新息家叔》

陳與義 〔宋代〕

風雨淮西夢,危魂費九升。

一官遮日手,兩地讀書燈。

見客深藏舌,吟詩不負丞。

竹林雖有約,門戶要人興。

复制

《次韻謝邢九思》

陳與義 〔宋代〕

平生不接里閭歡,豈料相逢虺蜮壇。

能賦君推三世事,倦遊我棄七年官。

流傳惡語知誰好,勾引新篇得細看。

六月山齋當暑令,風霜獨髮捲中寒。

复制

《次韻邢子友》

陳與義 〔宋代〕

壯士如今爛莫收,尚思抽矢射旄頭。

不堪苦霧侵衰鬢,稍喜和煙入戍樓。

萬里中原空費夢,三春勝日偶成游。

青松遠嶺偏驚眼,薄晚闌干更少留。

复制

《病骨》

陳與義 〔宋代〕

病骨瘦始輕,清虛日來人。

今朝僧閣上,超遙久風立。

茂林榴萼紅,細雨離黃濕。

物色乃可憐,所悲非故邑。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