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拼 译 译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 〔宋代〕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的石榴花再紅,也比不上京師里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艷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風動涼過。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牆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淒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讓江水會帶着流到湘江去。

注釋午日:端午,酬:過,派遣。節序:節令。「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紅。這是懷念昔時生平歲月之意。戎葵:即蜀葵,花開五色,似木槿。▲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賞析

此詞是陳與義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這一年,陳與義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據《簡齋先生年譜》記載:「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陽,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貴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貴仲正降,復從華容還岳陽。」又《宋史。陳與義傳》載:「及金人入汴,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湖湘,踚嶺橋。」這首《臨江仙》所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作者在端午節憑弔屈原,舊懷傷時,藉此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屈原的高潔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深感流落天涯之苦,節序匆匆,自己卻報國無志。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實回想過去,產生無窮的感觸,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榴花不似舞裙紅」,用鮮艷燦爛的榴花比鮮紅的舞裙,回憶過去春風得意、聲名籍籍時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陳與義因《墨梅》詩為徽宗所賞識,名震一時,諸貴要人爭相往來,歌舞宴會的頻繁,可想而知。而現在流落江湖,「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難怪五月的榴花會如此觸動他對舊日的追憶。但是,「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有誰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辭》之後,滿簾生風,其慷慨悲壯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從「高詠」到「歌罷」一曲《楚辭》的時空之中,詞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時間的過渡。酬即對付、打發,這裡有度過之意(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在這值得紀念的節日裡,詞人心靈上的意識在歌聲中起伏流動。「節序匆匆」的感觸,「榴花不似舞裙紅」的懷舊,「無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諸於激昂悲壯的歌聲里,而「滿簾風」一筆,更顯出作者情緒的激盪,融情入景,令人體味到一種豪曠的氣質和神態。

詞的下闋,基調更為深沉。「萬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詩中所詠的,「老矣身安用,飄然計本」(《初至邵陽逢入桂林使作書問其地之安危》),「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傷春》),其對自己歲數的悲嘆,與詞同調。「戎葵凝笑牆東」句,是借蜀葵向太陽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愛國思想。牆邊五月的葵花,迎着東方的太陽開顏。「戎葵」與「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徵,詞人用此來映襯自己曠達豪宕的情懷。「戎葵」雖為無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則賦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從而更深刻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雖然年老流落他鄉,但一股豪氣卻始終不渝。這「凝笑」二字,正是詞人自己的心靈寫照,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最後三句寫此時此刻的心情。滿腔豪情,傾注於對屈原的懷念之中。「酒杯深淺」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時間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時間的流逝中,深化了「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慨嘆。突出了作者的悲憤之情。情緒的激盪,促使詞人對詩人屈原的高風亮節的深情懷念,「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對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誠,加上這杯中之酒肯定會流到汨羅江的聯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詞人心靈深處的感情。從高歌其辭賦到酹酒江水,深深地顯示出詞人對屈原的憑弔,其強烈的懷舊心情和愛國情感,已付託於這「試澆」的動作及「橋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元好問在《自題樂府引》中說:「世所傳樂府多矣,如……陳去非《懷舊》云:『憶昔午橋橋下(應作上)飲……』又雲『高詠楚辭酬午日……』如此等類,詩家謂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惟具眼者乃能賞之。」以此詞而論,吐言天拔,豪情壯志,意在言外,確如遺山所說「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讀者從對「天涯節序匆匆」的惋惜聲中,從對「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浩嘆中,從對「酒杯深淺去年同」的追憶里,可以領略到詞人「隱然眉睫間」的豪放的悲壯情調。黃升說《無住詞》「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中興以來絕句妙詞選》卷一),指的也是這種悲壯激烈的深沉格調。▲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創作背影

此詞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陽)時作,時為建炎四年(1130年)。避亂天南,再逢佳節。追憶中州盛日,不免悽然以悲。「無人」兩句,以淡筆寫深心。「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尤覺思遠意長,婉曲沉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酴醿》

陳與義 〔宋代〕

雨過無桃李,唯余雪覆牆。

青天映妙質,白日照繁香。

影動春微透,花寒韻更長。

風流到尊酒,猶足助詩狂。

复制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

陳與義 〔宋代〕

四歲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馬帝王州。

陶潛迷路已良遠,張翰思歸那待秋。

病鶴欲飛還躑躅,孤雲欲去更遲留。

盍簪共結雞豚社,一笑相從萬事休。

复制

《將至杉木鋪望野人居》

陳與義 〔宋代〕

春風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詩我不如。

數株蒼檜遮官道,一樹桃花映草廬。

复制

《次舞陽》

陳與義 〔宋代〕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陰。

馬頭東風起,綠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驅,山徑費推尋。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嶇嶔。

行投舞陽縣,薄暮森眾林。

古城何年缺,跋馬望日沉。

憂世力不逮,有淚盈衣襟。

嵯峩西北雲,想像折寸心。

复制

《至陳留》

陳與義 〔宋代〕

煙際亭亭塔,招人可得回。

等閒為夢了,聞健出關來。

日落河冰壯,天長鴻雁哀。

平生遠遊意,隨處一徘徊。

复制

《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

陳與義 〔宋代〕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

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

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聖時。

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

复制

《與周紹祖分茶》

陳與義 〔宋代〕

竹影滿幽窗,欲出腰髀懶。

何以同歲暮,共此晴雲椀。

摩挲蟄雷腹,自笑計常短。

異時分憂虞,小杓勿辭滿。

复制

《游葆真池上》

陳與義 〔宋代〕

牆厚不盈咫,人間隔蓬萊。

高柳喚客游,我輩御風來。

坐久落日盡,澹澹池光開。

白雲行水中,一笑三徘徊。

鴨兒輕歲月,不受急景催。

試作弄篙驚,徐去首不回。

無心與境接,偶遇信悠哉。

再來知何似,有句端難裁。

复制

《題簡齋》

陳與義 〔宋代〕

我窗三尺余,可以閱晦明。

北省雖巨麗,無此風竹聲。

不着散花女,而況使鬼兄。

世間多歧路,居士繩床平。

未知阮遙集,幾屐了平生。

領軍一屋鞋,千載笑絕纓。

槐陰自入戶,知我喜新晴。

覓句方未了,簡齋真虛名。

复制

《送秘典座勝侍者乞麥》

陳與義 〔宋代〕

一春不雨但多風,家家買龜問豐凶。

天寧疏頭與天通,泚筆未了雲埋空。

一雨三日勤老龍,隴頭滿眼十分豐。

法中福將兩英雄,自詭去立丘山功。

堂頭老師言語工,一詩自直三千鍾。

不憂乞米送盧仝,末章謹已藏胸中。

复制

《均台辭二首》

陳與義 〔宋代〕

東家西家爾盍來,聽說空圄如春台。

決曹高臥印生綠,叢棘化為交遜木。

策勛此木那可遺,動地風搖枝不曲。

願我無訟到來雲,莫辭着力借寇君。

借得賢侯雖爾職,但恐朝廷要人調鼎實。

复制

《和王東卿絕句四首》

陳與義 〔宋代〕

只今當代功名手,不數平生粥飯僧。

獨立江風吹短髮,暮雲千里倚崚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