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強至 / 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
拼

《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

強至 〔宋代〕

平生懷古哲,所趣背時人。

餓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

風波方滿眼,霄漢欲謀身。

山水得一縣,松筠為四鄰。

分安籬鷃悅,機少海鷗馴。

道義聞君久,襟懷類我淳。

盍簪何太速,傾蓋似非新。

交向篇章定,情緣里閈親。

胸中都絕介,席上競夸珍。

他日攄長策,相攜獻紫宸。

复制

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 - 賞析

強至

作者:強至

強至(1022—1076),字幾聖,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進士,除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後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召判戶部勾院,遷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年五十五。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韓忠獻遺事》一卷。《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清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強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簡稱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簡稱同治本)。另輯得集外詩四首,附於卷末。

強至其它诗文

《晝眠》

強至 〔宋代〕

酣酣枕上息吾形,日過南窗第幾欞。

所得高眠容幕府,為無深責系朝廷。

苦遭浮蟻催來熟,忽被幽禽喚得醒。

卻整葛巾尋晚酌,竹間呼客盡吾瓶。

复制

《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詣龍壇》

強至 〔宋代〕

上公小隊俯郊關,讀祝焚香拜夜壇。

旱魃此時尤肆虐,應龍何處輒圖安。

呪辭如律噴孤劍,刲血須明驗一盤。

盛夏連年陪席位,自慚不是牧民官。

复制

《冬盡日睢陽感事》

強至 〔宋代〕

天邊愁緒細如毛,眼底詩情付濁醪。

張許忠魂空日月,鄒枚樂事委蓬蒿。

積成鄉思心頻折,送盡年華首重搔。

杜子南賓猶此日,主人恩意覺徒勞。

复制

《與任道及順久二師賦小閣見月》

強至 〔宋代〕

醉領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閣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雲來,塵區未應見。

長飈盪寸靄,天宇痕無線。

坐久吹青燈,寒光可對面。

飄颻釋苑秀,灑落儒林彥。

相逢愛憂清景,險語寫幽玩。

野令才素慳,斗為吟毫健。

詩成萬象索,孤影轉樓殿。

游屨絕出門,高僧應作伴。

复制

《依韻和酬留別》

強至 〔宋代〕

魏國山河氣自雄,殊方客子一身窮。

靈文獨富肝脾內,秀句連成咳唾中。

細數舊遊如俯仰,俄驚新別又西東。

郡侯早晚論高行,懶就秋闈望至公。

复制

《席上次韻純甫牡丹》

強至 〔宋代〕

絕艷濃香一倍繁,青春歸去已珊珊。

障風護恐檀心損,和雨攀應玉手寒。

今日我來頻舉爵,明年誰共憑欄干。

盛傳京雒多名品,未得尋芳洗眼看。

复制

《同楊公濟賦晚過西村》

強至 〔宋代〕

空影倒波面,晚陽留樹梢。

人煙青近郭,鳥道暗長郊。

世外空搔首,溪邊懶結茅。

滄浪那敢羨,漁父定吾嘲。

复制

《宋周士以新蕈為惠並示佳句依韻和答》

強至 〔宋代〕

食蕈由來勝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

雕盤細簇春雲朵,惠我殷勤助殺雞。

复制

《客有貌吾陋容者以詩謝之》

強至 〔宋代〕

野姿瘦骨逼吾真,處士毫端合有神。

正色未嘗移勢位,苦吟自覺遠風塵。

漸驚老態侵雙鬢,猶逐時名系一身。

可是封侯須燕頷,恨無勳業上麒麟。

复制

《次韻邱秘校程苦熱》

強至 〔宋代〕

羲和驅日晝如燔,萬里焦原草木乾。

旱雨驟晴還作熱,炎風寡勢豈成寒。

渴思沆瀣朝餐美,坐想凌兢跡到難。

汗浹肌膚空秉箑,浪將霜雪擬輕紈。

复制

《對雪六首》

強至 〔宋代〕

幾尺江東雪,同時戶北風。

全家愁坐外,寄命苦吟中。

已分書帷冷,偏憎酒盞空。

漫將豐歲兆,去問白頭翁。

复制

《貨殖列傳序》

強至 〔宋代〕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 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夫山西饒材、竹、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 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周書》 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 繦至 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閒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 也。

  故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執益彰,失執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 之民乎!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