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強至 / 貨殖列傳序
拼 译 译

《貨殖列傳序》

強至 〔宋代〕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 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夫山西饒材、竹、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 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周書》 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 繦至 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閒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 也。

  故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執益彰,失執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 之民乎!

复制

貨殖列傳序 - 賞析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老子說:「古代太平之世達到極盛時期的時候,雖然鄰國的百姓彼此望得見,雞犬之聲彼此聽得見,但人們各自以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習俗最安適,職業最快樂。以至於老死也不相往來。」要是誰以此為目標,而在近代去塗飾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們再回復到往古的時代,那就幾乎是行不通的了。
  「至治之極」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挽近世」句:挽,同「晚」。塗,堵塞。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yú)、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chú)(huàn)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jīn)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誨(huì)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太史公說:神農以前的事,我已無從考知了。至於《詩經》、《尚書》所記載的虞、夏以來的情況,還是可以考知的:人們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聲、色之樂,嘴裡要吃盡各種美味。身體安於舒適快樂,而心裡又羨慕誇耀有權勢、有才幹的光榮。這種風氣浸染民心已經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論挨家挨戶去勸導,到底也不能使他們改變,所以,對於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順其自然,其次是因勢利導,再其次是進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規章,限制他們的發展。而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
  已:同「矣」。芻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飼養的叫「芻」,如牛、羊;用糧食飼養的叫「豢」,如豬、狗。眇:同「妙」。道:同「導」。

  夫山西饒材、竹、旄(máo)、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fēn)、梓(zǐ)、姜、桂、金、錫(xī)、連、丹沙、犀(xī)、玳(dài)(mào)、珠璣、齒、革,龍門、碣(jié)石 北多馬、牛、羊、旃(zhān)、裘(qiú)、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yú)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qū)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太行山以西出產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樹、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東盛產魚、鹽、漆、絲,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產楠樹、梓樹、生薑、桂皮、金、錫、鉛、硃砂、犀角、玳瑁、珠璣、象牙、皮革;龍門、碣石以北盛產馬、牛、羊、氈、裘、筋、角;至於銅、鐵則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處的山都出產,真是星羅棋布。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這些都是中原地區人民喜愛的必需品,通常用來做穿着、吃喝、養生送死的東西。所以說大家都靠農民的耕種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澤中的資源開發出來,靠工人做成各種器具,靠商人貿易使貨物流通。這難道是有政治教令徵發和約束他們嗎?人們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儘自己的力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因此,東西賤是貴的徵兆,東西貴是賤的徵兆。這就刺激各行各業的人努力從事自己的職業,以自己的工作為樂趣,就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晝夜不停。用不着召喚,他們自己會送來;東西用不着尋求,人們自己會生產。這難道不就證明了農、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經濟法則的嗎?
  旄:即楮(楚)樹,樹皮可以造紙。旄:旄牛,其尾有長毛,可供旗幟裝飾之用。連:同「鏈」,鉛礦石。丹沙:同「丹砂」,礦 物名,俗稱硃砂。玳瑁:龜類,其甲為名貴的裝飾品。璣:不圓的珠子。龍門:山名。在今山西稷山縣和陝西韓城縣之間。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旃:同「氈」。筋、角:獸筋,獸角,可用以製造弓弩。虞:掌管山林川澤出產的官,此指開發山林川澤的人。邪:同「耶」。

  《周書》 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kuì)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於營丘,地潟(xì)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qiǎng)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lǚ)天下,海岱(dài)之閒斂(liǎn)(mèi)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 也。
  《周書》上說:「農民不生產,糧食就缺乏;工人不生產,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轉運,糧食、器物、財貨就斷絕;虞人不生產,財貨就缺乏。」財貨缺乏,山澤中的資源就不能開發了。農、工、商、虞這四種人的生產,是人民賴以穿衣吃飯的來源。來源大就富足,來源小就貧困。來源大了,對上可以使國家富強,對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貧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沒人掠奪他,窮了沒人給他東西,而聰明的人有餘,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營丘,那裡的土地都是鹽鹼地,勞力很少。於是姜太公就鼓勵婦女紡線織布,盡力施展她們的技巧,並且使本地的魚鹽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絡繹不絕地歸聚到那裡,真如同車輻湊集於車轂似的。因而齊國產的冠帶衣履,行銷天下;東海和泰山之間的各小國的國君,都拱手斂袖恭恭敬敬地來齊國朝見。後來,齊國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訂了太公的政策,設立了調節物價出納貨幣的九府。齊桓公就藉此稱霸,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雖處陪臣之位,卻比列國的君主還要富。因此,齊國的富強一直延續到齊威王、齊宣王時代。
  周書:指《逸周書》,今本《逸周書》無此段話。蓋是古本《逸周書》的佚文。辟:同「僻」。原:同「源」。太公望:即姜尚,相傳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人封在呂地,故又稱呂尚。他佐武王伐紂,封於營丘E在今山東昌樂縣東南F,國號齊。至:猶言襁負而至。三歸:按常例應歸公室所有的市租。陪臣:諸侯之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威、宣:齊威王,名嬰齊,田桓公之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宣,齊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在位。

強至

作者:強至

強至(1022—1076),字幾聖,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進士,除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後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召判戶部勾院,遷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年五十五。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韓忠獻遺事》一卷。《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清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強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簡稱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簡稱同治本)。另輯得集外詩四首,附於卷末。

強至其它诗文

《螢》

強至 〔宋代〕

幸藉炎蒸力,因遷腐草蹤。

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

雨巷幽光晦,風簾亂點重。

臨書方汝賴,惟恐有鳴蛬。

复制

《贈李熊先輩二首》

強至 〔宋代〕

崷崒閩人秀,夫君得最完。

文章醇不雜,氣質渾無刓。

場屋聞新詔,鄉閭正素冠。

天應老賢業,頭角壯年蟠。

复制

《趙龍圖自西川攜鹿兒至秦相惠》

強至 〔宋代〕

軟毛金縷暗,細點雪花勻。

林下遠思母,階前愁傍人。

澗聲微可聽,野性漸能馴。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复制

《題婺源胡氏翛然堂》

強至 〔宋代〕

歙山碧參差,歙水綠演漾。

之子山水間,築室傲天壤。

山空鳥飛鳴,水淨魚下上。

觀魚悟至樂,聽鳥悅幽響。

一樽泯悲歡,萬事齊俯仰。

人境兩翛然,無復塵區想。

故人石渠英,緣以命堂榜。

作詩羨高懷,中服非外獎。

嗟今急名人,疾足投世網。

心撓跡固喧,求得道已枉。

茲理曾莫知,所趨岐已兩。

予亦慕子徒,泉石久思往。

何當伴琴觴,一鼓東南槳。

复制

《宿慧安院》

強至 〔宋代〕

積淖厭行路,解鞍欣曲肱。

疾風穿敝屋,細雨濕青燈。

聒夜有飢鼠,觀空無定僧。

中宵塵累息,山水思填膺。

复制

《書感》

強至 〔宋代〕

擇己要有持,擇人要有別。

淺夫脫所守,柔顏附炎熱。

庸兒昧所擇,目前事苟悅。

彼柔有時變,爾炎有時歇。

歇者既死灰,變者遂剛鐵。

平時綢繆地,一朝等楚越。

古人論淡交,君子保常節。

作詩貽知言,不為昧者說。

复制

《宋周士以新蕈為惠並示佳句依韻和答》

強至 〔宋代〕

食蕈由來勝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

雕盤細簇春雲朵,惠我殷勤助殺雞。

复制

《秋試甫期輒成短篇呈馬公節裴進士光世》

強至 〔宋代〕

妙譽相高聳一鄉,士林注目看軒翔。

玉蹄駿欲騰先路,金距雄思擅舊場。

只待秋闈排甲乙,穩攜曉硯寫文章。

如今老將雖無勇,憶拔蟊弧尚激昂。

复制

《立春》

強至 〔宋代〕

北風已作東風客,昨日何如今日暄。

造化有期尋萬木,陽和無跡走千門。

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釵頭墜彩旛。

獨我題詩添意緒,又看殘臘委冰痕。

复制

《九日至嘉禾》

強至 〔宋代〕

登高時節異鄉中,回首家山隔亂峰。

白酒莫辭今日醉,黃花不似故園逢。

苦嗟節物經秋老,贏得情懷為別濃。

卻愛紫微詩意好,笑歌開口強為容。

复制

《經故明靜師支離堂》

強至 〔宋代〕

支公昔講支離學,堂上無容坐客氈。

往日衣冠今尚否,經春幾席自蕭然。

談間精義門人記,身後清風嗣子傳。

一紀宦遊尋舊社,空將感涕灑塵編。

复制

《寄純甫》

強至 〔宋代〕

相從浦陽官,三十月盈缺。

出必並轡游,居常對案啜。

予褊子能恕,子短予還訐。

久而見交心,中不容間舌。

乃於窮秋時,忽作遠道別。

別腸如亂絲,一寸知幾結。

別語如悲笳,一聲凡數咽。

咽極繼以號,旁顧亦慘切。

匹馬獨來歸,山城雨初歇。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