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范仲淹 /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拼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复制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 賞析

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邊境軍旅生活的詞。上闋描繪荒涼的秋景,以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勢的嚴重。下闋是作者自抒懷抱,慨嘆功業未立和思念家鄉的複雜心情,真實感人。全篇造語雄渾有力,情調蒼涼悲壯。

宋仁宗朝,西夏是從西北方面侵擾中原比較強大的敵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陝西延安),在邊城的防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敗,敗多勝少,只能堅守以穩定大局。本詞即作於此時。

以上片短着重寫景。「塞下」二句首先點明地點,時間和邊地延州與內地不同的風光,其次具體地描述風光的不同,西北邊疆氣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大雁此時奮翅南飛,毫無留戀之意。「四面邊聲」三句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景象,邊聲伴着軍中的號角響起,悽惻悲涼。在群山的環抱中,太陽西沉,長煙蒼茫,城門緊閉,「孤城閉」三字隱隱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千嶂、孤城、長煙、落日,這是靜;邊聲、號角則是伴以聲響的動。動靜結合,展現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圖畫,形象地描繪了邊塞特異的風景。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字得到了具體的發揮。

下片抒情。「濁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懷抱,作者為前線三軍統帥,防守邊塞,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想要借一杯濁酒消解鄉愁,路途遙遠,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就無從談起。而要取勝又談何容易,因此更濃更重的鄉愁就凝聚在心頭,無計可除。「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緊承「長煙落日,」到了夜晚,笛聲悠揚,秋霜遍地,更引動了征人的鄉思。全詞結束在「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二句上,此二句從寫景轉入寫情。戍邊將士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本可以戰勝敵人,無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艱苦,又無歸計,人怎麼能睡得着呢!曠日持久的守邊白了將軍的頭,使征夫灑下許多思鄉的熱淚。

把西北邊陲的羌管笳鼓聲帶進詞壇,使詞進一步向社會化靠攏,旁枝獨秀於艷詞之外,本篇即為發端者之一。語氣沉鬱雄渾,風格蒼涼悲壯,上下片之間情景相生,渾然一體。上篇「雁去無留意」移情於物,生動地表現了征人久戍邊關,更無留意的內心感受。「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在描寫邊塞風光的詞篇中,可稱警策。作者愛國主義的英雄氣概充滿了字裡行間,氣象開闊,開蘇、辛豪放詞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們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陽樓記》,而很少記起他的詞作;同樣,因為文章,人們大多認他作文官,而很少當他為武將。這首詞,可以彌補這種認識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慶曆三年)間,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據史載,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並招徠諸將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范仲淹《漁家傲》一詞開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極力渲染邊塞秋季風景的獨異,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從視覺聽覺等方面表現了邊塞地區的蕭條寂寥。

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在區域。它處在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鬥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在「長煙落日」之後,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象連綴起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上片一個「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秋來早往南飛的大雁,風吼馬嘯夾雜着號角的邊聲,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長煙,西沉落日中閉門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邊塞,雖然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淘洗,但在古詩人的筆觸下,卻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跡。

下片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這「一杯」與「萬里」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消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銘》這個典故而來: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記功,由班固執筆,頌漢威德,就是所謂「勒石燕然」。勒字此處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將軍白髮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總之下片抒情,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抒發的是作者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的情懷。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思鄉卻渴望建功立業的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其它诗文

《蘇州十詠其八·伍相廟》

范仲淹 〔宋代〕

胥也應無憾,至哉忠孝門。

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

直氣海濤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當日者,千載祗慚魂。

复制

《又和賞梅》

范仲淹 〔宋代〕

故人為使富天才,相與抽毫賦早梅。

氣豓未勞橫玉笛,風光先合倒金壘。

隴頭欲寄交情遠,林下初逢病眼開。

必若和羹有遺味,花王應亦命公台。

复制

《酬和黃太博》

范仲淹 〔宋代〕

古籍東南美,蔚蔚幕中議。

懿行希聖賢,高文粲游賜。

伊余發已禿,偶繼立朝士。

何以宣王政,甘為時所棄。

酌以廣州泉,不易伯夷志。

直哉心如弦,安慮道邊死。

竊嘗力於古,秉筆庶幾至。

孰為未聞達,聊以道幽秘。

夫君鏘以名,憂為世之器。

贈我百餘言,升堂出而示。

土木朽且陋,黼黻謬增賁。

毋臨煩刻畫,返樸吾所愧。

華勛愛士心,蓬壺延才地。

何人薦於子,當彼得言位。

吐以胸中奇,落落金玉繼。

九虛高可游。凌厲垂天翅。

吾將退而隱,尚得榮其視。

复制

《桐廬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畫白芍藥予來領郡事因》

范仲淹 〔宋代〕

治亂興衰甚可嗟,徒憐水調訴榮華。

開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复制

《與張燾太博行忻代間因話江山作》

范仲淹 〔宋代〕

數年風土塞門行,說着江山意暫清。

求取罷兵南國去,滿樓蒼翠是平生。

复制

《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其五》

范仲淹 〔宋代〕

有病甘長廢,無機苦直言。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閽。

复制

《贈攀秀才》

范仲淹 〔宋代〕

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龍戰。

開國如棋枰,皇極何由建。

太祖乘天飛,大發光華旦。

攀公江表來,經綸還如電。

微子入姬周,倉皇救塗炭。

四海乃大同,萬里聞薰風。

禮樂與征伐,出自明光宮。

大動未大賞,積慶宜我窮。

李廣不封侯,繼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復有起家孫,一見知千里。

和氣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非有神筆夢,粲粲文何綺。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開,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變化,咫尺登金鰲。

始知祖德長,光輝傳佩刀。

复制

《蕭灑桐廬郡十絕》

范仲淹 〔宋代〕

蕭灑桐廬郡,烏龍山靄中。

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复制

《送僧文光》

范仲淹 〔宋代〕

一品山前識,迢迢三十春。

多慚畫戟里,重見白雲人。

复制

《上都行送張伯玉》

范仲淹 〔宋代〕

上都有聖人,日月一以新。

曄曄天下才,西才堯舜賓。

百穀望東浸,萬星依北辰。

直者為之轅,曲者為之輪。

一材不復遺,況此席上珍。

南山張公子,氣象清且淳。

懷有綺繡文,朝無瓜瓞新。

寸心如鐵石,不羞賤與貧。

買臣起白社,賈誼富青春。

實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

复制

《明月謠》

范仲淹 〔宋代〕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鈎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餘輝。

不掩五星耀,不礙浮雲飛。

徘徊河漢間,秀色若可餐。

清風起叢桂,白露生階蘭。

高樓望君時,為君拂金徽。

秦以堯舜音,此音天與稀。

明月或可聞,顧我亦依依。

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

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

复制

《南園》

范仲淹 〔宋代〕

南園萬樹花,極目春芳麗。

林下老成人,相招植松桂。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