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周密 / 齊開樂
拼

《齊開樂》

周密 〔宋代〕

人也。泚筆賦情,不復作少年丹白想。或者以九方皋求我,則庶幾焉東風又入江南岸,年年漢宮春早。寶屑無痕,生香有韻,消得何郎花惱。孤山夢繞。記路隔金沙,那回曾到。夜月相思,翠尊誰共飲清醥。天寒空念贈遠,水邊憑為問,春得多少。竹外凝情,牆陰照影,誰見嫣然一笑。吟香未了。怕玉管西樓,一聲霜曉。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复制
周密

作者: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並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周密其它诗文

《征婦怨》

周密 〔宋代〕

夢魂夜夜在天涯,連歲音書不到家。

萬里征人成白骨,春閨猶自卜燈花。

复制

《桃源憶故人》

周密 〔宋代〕

流蘇靜掩羅屏小。春夢苦無分曉。一縷舊情誰表。暗逐余香裊。相思謾寄流紅杳。人瘦花枝多少。郎馬未歸春老。空怨王孫草。

复制

《南郊慶成口號二十首 其七》

周密 〔宋代〕

瑞靄烘春夜不寒,駿奔冠佩擁迴環。景鍾奏徹升煙起,又報端誠立賀班。

复制

《甘州(燈夕書寄二隱)》

周密 〔宋代〕

漸萋萋、芳草綠江南,輕暉弄春容。記少年游處,簫聲巷陌,燈影簾櫳。月暖烘爐戲鼓,十里步香紅。欹枕聽新雨,往事朦朧。

還是江春夢曉,怕等閒愁見,雁影西東。喜故人好在,水驛寄詩筒。數芳程、漸催花信,送歸帆、知第幾番風。空吟想,梅花千樹,人在其中。

复制

《藏書示兒》

周密 〔宋代〕

少年誦詩書,頗有稽古志。中焉得良師,講說擊蒙昧。

步趨古聖賢,千載儼如對。豈惟收放心,中自有樂地。

維持識綱常,討訪極根柢。同異辯堅白,委曲窮瑣細。

精微究七略,獵涉到百類。近求事物間,遠探天人際。

研朱極讎校,鈎玄謹書識。揚子喜問奇,中郎欣得異。

源委本六經,上下獵眾智。雖為吏坌汩,此事亦不置。

矻矻常窮年,何敢嘆勞勩。初非事進取,蓋亦志平治。

庶幾致吾君,不負學古意。豈期事大繆,分寸不可冀。

或病元凱癖,或嘲孝先睡。亦惟殖鹵莽,何敢望穫刈。

穮蓘當益勤,會見逢有歲。謏聞愧博識,鈍質無強記。

少習日寖忘,瞠若殊有愧。夜行笑老學,雞蹠不忍棄。

正如蠹書魚,齕紙猶有味。千卷善和藏,萬簽鄴侯庋。

心惟與口誦,尚欲見所未。辛勤三十年,正爾窺一二。

波瀾浩如海,不可辯涯涘。要之自信篤,土炭各有嗜。

勿以多岐亡,勿以半塗廢。孰雲道甚遠,不息行可至。

學問之所尊,尊在道與義。苟為不能然,雖多亦奚謂。

道之充諸身,如人有元氣。氣以實而剛,氣以弱而躓。

浩然在存養,不可以力致。文辭乃枝葉,界限在義利。

油然悟真筌,於此得良貴。立言吾豈敢,識字亦未易。

我家有書種,謹守毋或墜。詩成付吾兒,永以詔來世。

复制

《次韻山莊雜詠十首 其六 幽碧》

周密 〔宋代〕

平池落金雨,野徑棲綠雲。泠泠九天風,月底吹清馨。

暇日足勝游,臨池結鷗盟。相期在歲寒,抱節同孤貞。

君能賦招隱,我欲記墨君。

复制

《觸熱行》

周密 〔宋代〕

役役復役役,連山草頭赤。千里無寸陰,赫日蒸砂石。

黃塵眯我眼,白汗流我綌。仆羸渴欲死,馬瘏喘而瘠。

觸熱者何人,京華利名客。何如歸去臥北窗,桃笙八尺晝夢長。

素琴枕籍書數卷,受用不盡南風涼。

复制

《病後窺園》

周密 〔宋代〕

柳已成花草上階,一程多病不曾來。春寒定似知人意,要勒花枝未盡開。

复制

《荒冢》

周密 〔宋代〕

荒冢漫漫長野蒿,老狐啼雨樹蕭蕭。子孫已盡山移主,空剩殘碑補斷橋。

复制

《謁金門(次西麓韻)》

周密 〔宋代〕

芳事晚。數點杏鈿香淺。惻惻輕寒風翦翦。錦屏春夢遠。

稚柳拕煙嬌軟。花影暗藏深院。初試輕衫並畫扇。牡丹紅未展。

复制

《南樓令(又次君衡韻)》

周密 〔宋代〕

欹枕聽西風。蛩階月正中。弄秋聲、金井孤桐。閒省十年吳下路,船幾度、系江楓。

輦路又迎逢。秋如歸興濃。嘆淹留、還見新冬。湖外霜林秋似錦,一片片、認題紅。

复制

《張衡傳》

周密 〔宋代〕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