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辛棄疾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拼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辛棄疾 〔宋代〕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复制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賞析

此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詞的上片,作者着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鬥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為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一疊句的運用,避開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複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麼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後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係,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這一疊句的運用,把兩個不同的層次聯繫起來,將上片「不知愁」的這一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

詞的下片,表現自己隨着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於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懷着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泄」,其心中的愁悶痛楚可以想見。「而今識盡愁滋味」,這裡的「盡」字,是極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許多複雜的感受,從而完成了整篇詞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接着,作者又連用兩句「欲說還休」,仍然採用疊句形式,在結構用法上也與上片互為呼應。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來,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極度的高興轉而潛生悲涼,深沉的憂愁翻作自我調侃。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後一個「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天涼好個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棄疾的這首詞,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是對南宋統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個「愁」字,並以此為線索層層鋪展,感情真摯委婉,言淺而意深,將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高度概括出來,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辛棄疾

作者: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其它诗文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辛棄疾 〔宋代〕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閒,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蒙蒙?

复制

《菩薩蠻·題雲岩》

辛棄疾 〔宋代〕

遊人占卻岩中屋。白雲只向檐頭宿。誰解探玲瓏。青山十里空。松篁通一徑。噤嘇山花冷。今古幾千年。西鄉小有天。

复制

《聲聲慢·隱括淵明停雲詩》

辛棄疾 〔宋代〕

停雲靄靄,八表同昏,盡日時雨__。搔首良朋,門前平陸成江。春醪湛湛獨撫,限彌襟、閒飲東窗。空延佇,恨舟車南北,欲往何從。嘆息東園佳樹,列初榮枝葉,再競春風。日月於征,安得促席從容。翩翩何處飛鳥,息庭樹、好語和同。當年事,同幾人、親友似翁。

复制

《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陳至上饒之一年,得子甚喜》

辛棄疾 〔宋代〕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白髮憐君,尋芳較晚,捲地驚風雨。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細思量,悲歡夢裡,覺來總無尋處。芒鞋竹杖,天教還了,千古玉溪佳句。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起看清鏡,南冠好在,拂了舊時塵土。向君道,雲霄萬里,這回穩步。

复制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

辛棄疾 〔宋代〕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子胥冤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复制

《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

辛棄疾 〔宋代〕

八萬四千偈後,更誰妙語披襟。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

鏤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卻怕靈均獨醒。

复制

《鷓鴣天(用韻賦梅。三山梅開時,猶有青葉盛,予時病齒)》

辛棄疾 〔宋代〕

病繞梅花酒不空。齒牙牢在莫欺翁。恨無飛雪青松畔,卻放疏花翠葉中。

冰作骨,玉為容。當年宮額鬢雲松。直須爛醉燒銀燭,橫笛難堪一再風。

复制

《卜算子(用莊語)》

辛棄疾 〔宋代〕

一以我為牛,一以吾為馬。人與之名受不辭,善學莊周者。

江海任虛舟,風雨從飄瓦。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

复制

《郡齋懷隱庵 其一》

辛棄疾 〔宋代〕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著西風月下砧。舊日醉吟渾不管,如今節物總關心。

复制

《清平樂·溪回沙淺》

辛棄疾 〔宋代〕

溪回沙淺。紅杏都開遍。鸂鶒不知春水暖。猶傍垂楊春岸。片帆千里輕船。行人想見敧眠。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鷺青天。

复制

《玉樓春(乙丑京口奉祠西歸,將至仙人磯)》

辛棄疾 〔宋代〕

江頭一帶斜陽樹。總是六朝人住處。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

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