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朱熹 / 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
拼

《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

朱熹 〔宋代〕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复制

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 - 賞析

依某種文體原有的內容辭句改寫成另一種體裁,叫隱括。此詞,即隱括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一詩。

初讀一遍,不過覺得它逐句移植原詩,僅僅清暢淡遠而已。反覆涵詠體會,才發覺意境精神已脫胎換骨。

且看杜牧原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筆,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重陽節,杜牧偕友登齊山,良辰美景,使這位平生抱負未展的晚唐詩人感到難得的歡愉。然而當夕陽西下時,又觸動了作者人生無常的愁苦。春秋時,齊景公登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感慨何必要象齊景公那樣獨自下淚,因為人生之無常,古往今來盡皆如此,誰能倖免呢!語似曠達,其實抑鬱傷感。現在來看此詞。一江秋水,天光雲影徘徊其中。

萬里長空鴻雁初飛,正值重陽。「攜壺結客何處?」一問。「空翠渺煙霏。」一答。答話不著一動詞,純然景語,給人的感覺是攜酒登高的人,溶入了那山色空翠、煙霏縹緲的一片氤氳之中,意境極為空靈。若用原詩「與客攜壺上翠微」的「上」字,反嫌質實。平時身居塵世,難逢開口一笑。今日投入大自然懷抱,自是笑逐顏開。更何況滿山茱萸紫、菊花黃,好插個滿頭粲然,盡興而歸呢!「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多少登高傷懷的昔人,早已成為過去(「非」),但美好的大自然卻是真實的、恆常的(「是」)。作者這裡所積極肯定的,不單是當下(「今朝」)的自然美景,也肯定了景中之人,當下的人生。詞中增添此二句,頓時注入一道源泉活水般的新意,詞情顯然已同詩情涇渭分流了。

作者勸勉朋友,酬答佳節美景,儘管酩酊一醉,不要辜負大好辰光。「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人生有限,更應惜取,何苦對斜陽而怨遲暮呢。此二句雖用原詩,卻非故作曠達,實為充分肯定當下人生的價值。「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此三句,移植原詩「古往今來只如此」,但全反其意,更發出新意。點石成金,脫胎換骨,盡在於此。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概括綿延無盡的時間與上下無限的空間。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作者精騖八極,思通千載,但覺無限宇宙之中,永遠充滿生機,哪有什麼危機呢!作者是宋代著名儒家哲人。在儒家看來,宇宙、人生,本體為一,即生生不息的生機。這生機流行體現於天地萬物人生,「亘古亘今,未嘗有一息之間斷。」(朱熹《中庸或問》)人生雖然有限,宇宙生機卻是無限的。人生盡其意義,就是生得其所,體現了宇宙的本體,有限的人生便與無限的宇宙融為一體。心知此意,則人生充滿樂趣。「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言外正洋溢着這種樂觀精神。朱詞與杜詩的結筆,仍是語同而意別。

杜詩以人生無常然而聊以自慰,語似曠達而實傷感抑鬱。朱詞卻運用對人生的樂觀精神,來否定人生無常的傷感情緒。而這種傷感情緒不知曾折磨過多少古代詩人。回頭玩味「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意味更顯,也更深長。

不妨設想一下,作者重陽結伴登高,興之所至,於是揮灑筆墨,隱括杜牧詩而成此詞。江水,雲影,鴻雁,空翠,煙霏,紫萸,黃菊,作者眼中之大自然,無往而非「四時行焉,萬物生焉」,「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一片生機旺然之境界。

而重陽佳節,結伴登高,返歸自然,開口一笑,酩酊一醉,自己性情之舒展,亦皆充滿「樂山」「樂水」,「樂以忘憂」的意趣。作者「胸次之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隱然見於言外」《論語集注》。作者詞中,已非杜牧詩中一般人生情感的境界,而是這位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這境界實無異於「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境界。朱熹此詞讚美自然,讚美人生,表現出中國儒家哲學精神,宋詞的境界,不失為對宋詞的一大貢獻。

此詞抒發性情哲思,貴在深入淺出,出以優美高遠的意境和清暢豪爽的格調,故深含理趣而不墮庸俗。

《歷代詩餘》卷一一七引《讀書續錄》評云:「氣骨豪邁,則俯視蘇辛;音節諧和,則仆命秦柳。洗盡千古頭巾俗態。」可謂知言。此詞屬隱括體,貴在以故推新,藝術造詣與杜牧原詩各有千秋。它雖幾乎逐句移植原詩,但幾處貫注新意,全詞也處處意蘊翻新,而具一幅全新的面孔。比如讀罷全詞,再回味上闋「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就見得入山歸來豈止是紫萸黃菊滿頭粲然,並且是滿載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生趣而歸。舉此一例,全篇皆可連類而及脫胎換骨,只在襟懷之高。點鐵成金,卻在點化之妙。宋詞宋詩,都不乏這種以故為新的藝術特色。這,實際上又是善於繼承並創新的整個宋代文化精神的一個體現。朱熹此詞,隱喻着這一文化背景。

朱熹

作者: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朱熹其它诗文

《過樟木鎮晚晴二首 其一》

朱熹 〔宋代〕

朝晴遣我看薌林,頃刻浮雲萬里陰。

拂袖凌風三十里,依然寒日照長吟。

复制

《南安道中》

朱熹 〔宋代〕

曉澗淙流急,秋山寒氣深。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陰。

煙火居民少,荒蹊草露侵。悠悠秋稼晚,寥落歲寒心。

复制

《奉同尤延之提舉廬山雜詠十四篇 其八 開先漱玉亭》

朱熹 〔宋代〕

奇哉康山陽,雙劍屹對起。上有橫飛雲,下有瀑布水。

崩騰復璀璨,佳麗更雄偉。勢從三梁外,影落明湖裡。

平生兩仙句,詠嘆深仰止。三年落星灣,悵望眼空眯。

今朝隨杖屨,得此弄清泚。更誦玉虹篇,塵襟諒昭洗。

复制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雲山為韻賦詩熹伏讀佳作率爾攀和韻劇思慳無復律呂笑覽之餘賜以斤斧幸甚 其六》

朱熹 〔宋代〕

夜吟招隱詩,月落寒泉井。自非千載人,誰與共清景。

散發心朗寥,凝神味淵永。功名恐相期,富貴非所幸。

复制

《夏日齋居得潮州詩卷詠嘆之餘用卒章之韻以紀其事》

朱熹 〔宋代〕

孟夏氣淑清,窗戶有佳色。臥聞幽籜翻,轉覺林景寂。

參差帙委素,縹緲香橫碧。啜菽有餘歡,纓冠非所職。

故人海邊郡,妙語寄遠翼。詠嘆不得聞,超然見胸臆。

复制

《冬至陰雨》

朱熹 〔宋代〕

愆陽值歲晏,忽復層陰結。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騷屑。

端居遺簿領,遠意懷幽潔。曠慮守微痾,殊方感新節。

豈伊田廬念,丘壟心摧折。還登東領岡,瞻佇何由歇。

复制

《訓蒙絕句 芻養悅口》

朱熹 〔宋代〕

食中有味知斯悅,知是能加咀嚼功。行處心安思處得,餘甘常溢齒牙中。

复制

《岳後步月》

朱熹 〔宋代〕

清光冰魄浩無邊,桂影扶疏吐玉娟。人在峰頭遙指望,舉杯對影夜無眠。

复制

《再題》

朱熹 〔宋代〕

古寺重來感慨深,小軒仍是舊窺臨。向來妙處今遺恨,萬古長空一片心。

复制

《送籍溪胡丈赴館供職二首 其一》

朱熹 〔宋代〕

祖餞衣冠滿道周,此行誰與話端由。心知不作功名計,祇為蒼生未敢休。

复制

《登福山遠眺》

朱熹 〔宋代〕

迢迢百里外,望望皆閩山。皎日中天揭,浮雲也有閒。

复制

《題劉平甫定庵五詠 其一 定庵》

朱熹 〔宋代〕

風生長林悲,雲起空谷暝。下有不死人,一室常在定。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