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益 / 從軍北征
拼 译 译

《從軍北征》

李益 〔唐代〕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北征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抬起頭來望着東升的月亮。

注釋偏:一作「遍」。行路難:樂府曲調名,多描寫旅途的辛苦和離別的悲傷。磧(qì):沙漠的意思。這裡指邊關。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龔勛.影響孩子一生的國學啟蒙經典 -唐詩三百首.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1:70

從軍北征 - 賞析

詩的首句「天山雪後海風寒」,是這幅畫的背景,只七個字,就把地域、季節、氣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這次行軍的環境氣氛。這樣,接下來不必直接描述行軍的艱苦,只用「橫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難》是一個聲情哀怨的笛曲,這裡用了「遍吹」兩字,更點明這時傳來的不是孤孤單單、聲音微弱的獨奏,而是此吹彼和、響徹夜空的合鳴,從而把讀者帶進一個悲中見壯的境界。

詩的後兩句「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是這一片笛聲在軍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磧里」、「月中」,也是烘染這幅畫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說明這支遠征軍不僅在雪後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風裡,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這就使人加倍感到環境的荒涼、氣氛的悲愴。也許有人對這兩句中「三十萬」的數字和「一時回首」的描寫,感到不大真實,因為一支行軍隊伍未必如此龐大,更不可能全軍都聽到笛聲並在同一時間回首顧望。但是,植根於生活真實的詩歌,在反映真實時決不應當只是依樣畫葫蘆,為了托出一個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藝術效果,有時不但容許而且需要運用誇張手法。李益的這兩句詩,只有像這樣寫,才能充分顯示這片笛聲的哀怨和廣大征人的心情,使這支遠征隊伍在大漠上行軍的壯觀得到最好的藝術再現,從而獲致王國維所說的「境界全出」的藝術效果。

詩人通過虛寫笛聲導致征人行為舉止的細微變化,實寫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肅殺苦寒的邊塞,思親懷鄉是征人共同的感受。這種感受長期積鬱胸中,無處表達,這是一種多麼痛苦的煎熬。在行軍途中,突然聽到一陣陣哀怨、淒切的笛聲響起,征人們久郁胸中的思親懷鄉之情奔涌而出。詩中展現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畫面,悲壯中顯出悽苦,哀怨中顯出無奈,征人的心理刻畫得栩栩如生。▲

陳邦炎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12-713

朱德才 楊燕.唐宋詩詞(上冊).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235

從軍北征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德宗貞元元年(785)至四年間在杜希全幕中之時。此時李益入塑方節度使崔寧的幕府,隨着崔寧在祖國邊疆巡視時,感受到軍隊已經不復盛唐的雄壯豪邁,有感而發作出的詩篇。李益選取了一幅最動人的畫面,以快如並刀的詩筆把它剪入詩篇,著成《從軍北征》。

郭弘.色、音、情的完美組合——析李益七絕《從軍北征》藝術特色[J] .社科縱橫,2007(09)

佘正松.邊塞詩選.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282-283

李益

作者: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李益其它诗文

《聞雞贈主人》

李益 〔唐代〕

膠膠司晨鳴,報爾東方旭。

無事戀君軒,今君重鳧鵠。

复制

《送人歸岳陽》

李益 〔唐代〕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啼。

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复制

《野田行 [一作於鵠詩]》

李益 〔唐代〕

日沒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嘯青冢,鬼火燒白楊。

昔人未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斷腸。

复制

《效古促促曲為河上思婦作》

李益 〔唐代〕

促促何促促,黃河九回曲。

嫁與棹船郎,空床將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長如玉。

复制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

李益 〔唐代〕

我行空磧,見沙之磷磷,與草之冪冪,半沒胡兒磨劍石。

當時洗劍血成川,至今草與沙皆赤。

我因扣石問以言,水流嗚咽幽草根,君寧獨不怪陰磷?吹火熒熒又為碧,有鳥自稱蜀帝魂。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葉滿淚痕。

請君先問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論。

秦亡漢絕三十國,關山戰死知何極。

風飄雨灑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為之彈劍作哀吟,風沙四起雲沈沈。

滿營戰馬嘶欲盡,畢昴不見胡天陰。

東征曾吊長平苦,往往晴明獨風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聞鼙鼓。

秦坑趙卒四十萬,未若格鬥傷戎虜。

聖君破胡為六州,六州又盡為胡丘。

韓公三城斷胡路,漢甲百萬屯邊秋。

乃分司空授朔土,擁以玉節臨諸侯,漢為一雪萬世仇。

我今抽刀勒劍石,告爾萬世為唐休。

又聞招魂有美酒,為我澆酒祝東流。

殤為魂兮,可以歸還故鄉些;沙場地無人兮,爾獨不可以久留。

复制

《竹溪》

李益 〔唐代〕

訪竹越雲崖,即林若溪絕。

寧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潔。

清光溢空曲,茂色臨幽澈。

採摘愧芳鮮,奉君歲暮節。

复制

《游棲岩寺》

李益 〔唐代〕

晚上梯延洞,通宵興莫窮。

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風。

坐久衣衫潤,吟餘物象空。

舉頭星可摘,疑在廣寒宮。

复制

《寫情》

李益 〔唐代〕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回軍行》

李益 〔唐代〕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沙雲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士卒哭龍荒。

复制

《雜曲歌辭•古別離》

李益 〔唐代〕

雙劍欲別風悽然,雌沉水底雄上天。江回漢轉兩不見,

雲交雨合知何年。古來萬事皆由命,何用臨岐苦涕漣。

复制

《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

李益 〔唐代〕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軒。

玉階霜仗擁未合,少年排入銅龍門。暗聞弦管九天上,

宮漏沉沉清吹繁。才明走馬絕馳道,呼鷹挾彈通繚垣。

玉籠金瑣養黃口,探雛取卵伴王孫。分曹六博快一擲,

迎歡先意笑語喧。巧為柔媚學優孟,儒衣嬉戲冠沐猿。

晚來香街經柳市,行過倡市宿桃根。相逢杯酒一言失,

回朱點白聞至尊。金張許史伺顏色,王侯將相莫敢論。

豈知人事無定勢,朝歡暮戚如掌翻。椒房寵移子愛奪,

一夕秋風生戾園。徒用黃金將買賦,寧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欲求四老張丞相,

南山如天不可上。

复制

《讀李益詩》

李益 〔唐代〕

君虞興聖孫,詩律早專美。

樂府度新聲,宮酺奉天子。

鮮風獵蘭苕,華月濯桃李。

獨有連眉郎,才稱劣相比。

頗聞竹窗句,流落綺紈耳。

吏曹久失調,幕府感恩起。

從軍五十篇,王粲慙率爾。

胡沙動霜草,開卷得千里。

騫翔大蓬拜,轉顧觸排毀。

晚升八座崇,謝事知所止。

高文茂支庶,埋滅長已矣。

斯人今不亡,正賴數番紙。

咄嗟齒踰壯,日就無聞恥。

勉哉課謠吟,請自田居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