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九齡 / 奉和聖制送李尚書入蜀
拼

《奉和聖制送李尚書入蜀》

張九齡 〔唐代〕

眷言感忠義,何有間山川。

徇節今如此,離情空復然。

皇心在勤恤,德澤委昭宣。

周月成功後,明年或勞還。

复制
張九齡

作者: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其它诗文

《折楊柳》

張九齡 〔唐代〕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复制

《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張九齡 〔唐代〕

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

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

漢酺歌聖酒,韶樂舞薰風。

河洛榮光遍,雲煙喜氣通。

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

草木皆沾被,猶言不在躬。

复制

《送楊道士往天台》

張九齡 〔唐代〕

鬼谷還成道,天台去學仙。

行應松子化,留與世人傳。

此地煙波遠,何時羽駕旋。

當須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复制

《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遂賦二章》

張九齡 〔唐代〕

場藿已成歲,園葵亦向陽。

蘭時獨不偶,露節漸無芳。

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

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

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

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

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

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复制

《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張九齡 〔唐代〕

棠棣聞餘興,烏衣有舊遊。

門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嘗繁會,清風詠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氣此相求。

复制

《忝官二十年盡在內職,及為郡嘗積戀,因賦詩焉》

張九齡 〔唐代〕

江流去朝宗,晝夜茲不舍。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闕下。

聖達有由然,孰是無心者。

一郡苟能化,百城豈雲寡。

愛禮誰為羊,戀主吾猶馬。

感初時不載,思奮翼無假。

閒宇常自閉,沉心何用寫。

攬衣步前庭,登陴臨曠野。

白水生迢遞,清風寄瀟灑。

願言采芳澤,終朝不盈把。

复制

《將發還鄉示諸弟》

張九齡 〔唐代〕

歲陽亦頹止,林意日蕭摵。

雲胡當此時,緬邁復為客。

至愛孰能舍,名義來相迫。

負德良不貲,輸誠靡所惜。

一木逢廈構,纖塵願山益。

無力主君恩,寧利客卿璧。

去去榮歸養,憮然嘆行役。

复制

《和吏部李侍郎見示秋夜望月憶諸侍郎之什…因命仆繼作》

張九齡 〔唐代〕

清秋發高興,涼月復閒宵。

光逐露華滿,情因水鏡搖。

同時亦所見,異路無相招。

美景向空盡,歡言隨事銷。

忽聽金華作,誠如玉律調。

南宮尚為後,東觀何其遼。

名數雖雲隔,風期幸未遙。

今來重餘論,懷此更終朝。

复制

《江上》

張九齡 〔唐代〕

長林何繚繞,遠水復悠悠。盡日餘無見,為心那不愁。

憶將親愛別,行為主恩酬。感激空如此,芳時屢已遒。

复制

《自湘水南行》

張九齡 〔唐代〕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間。雖雲有物役,乘此更休閒。

暝色生前浦,清暉發近山。中流澹容與,唯愛鳥飛還。

复制

《酬張九齡使風見示(時為宣州刺史)》

張九齡 〔唐代〕

茲地五湖鄰,艱哉萬里人。驚飆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華子,金閨諷議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歸輪。

复制

《敬酬張九齡當塗界留贈之作》

張九齡 〔唐代〕

茂先寔王佐,仲舉信時英。氣睹沖天發,人將下榻迎。

圭符肅有命,江國遠徂征。九派期方越,千鈞或所輕。

高帆出風迥,孤嶼入雲平。遄邁嗟於役,離憂空自情。

飾簪陪早歲,接壤廁專城。曠別心彌軫,宏規義轉傾。

徒然恨饑渴,況乃諷瑤瓊。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