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德裕 /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拼 译 译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李德裕 〔唐代〕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

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愁悲。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過去那些離鄉求仕的人,他們也時常懷念自己的家鄉,但是,他們最終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後辭官榮歸故里。
嘆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雖然暫得返鄉,卻不能久留,還要為仕途而繼續奔逐。
我年來多病,常常產生思鄉之情;鬢髮發白,但未曾建功立業,愈發感到失意。
馬上又要離開故鄉,這一去歸鄉無期,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壯志實現,功成名就。

注釋
郡樓:指滑州城樓。
贊皇山:山名,在今河北省西南。
井邑:鄉邑,故里。
掛冠:謂辭官。
泛梗:漂浮的桃梗。
越吟:春秋越國人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國,病中吟越歌以寄鄉思。後用喻思鄉之情。
潘鬢:西晉詩人潘岳,三十二歲鬢髮就開始斑白,作《秋興賦》以感懷。見《秋興賦》序。後以指中年鬢髮初白。
北指邯(hán)鄲(dān)道,應無歸去期:從滑州(今河南滑縣)歸故鄉贊皇,經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言歸鄉無期。

陳增傑編著.唐人律詩箋注集評: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4:第791頁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 賞析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詩的前四句用對比的手法,抒寫自己飄泊宦遊,功業未就的悲嘆。「掛冠」,本指指辭官,但這裡的掛冠當指致仕返鄉,此據上下詩意可知。後二句筆鋒一轉,感嘆自己的仕宦未遇。詩人以飛轉的蓬草和浮在水面的樹梗自喻,抒寫飄泊之感,十分形象。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愁悲。」這兩句詩用了兩個典故:「越吟」「潘鬢」來說明自己年來多病,經常引起思鄉之情;鬢髮早斑,功業未遂,更加感到失意的悲嘆。「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邯鄲,戰國時為趙國都城,而李德裕的家鄉趙郡戰國時屬趙,秦為邯鄲郡地,詩中即以邯鄲道代指通向家鄉趙郡的道路。從「應無歸去期」這句看,作者當是馬上又要離開家鄉,而且此去前途未卜,不知何日能夠壯志實現,功成名就,榮歸故里。

  這首詩在寫法上獨具特色。開頭二句為立論的大前提,作者認為思鄉之情,人皆有之。但歷觀古志士仁人的掛冠歸鄉,都是在功業成就之後。從而領起以下六句,反襯自己長期宦遊各地不得返鄉;今雖暫得歸鄉,而因職事在身,功業未遂,仍不能如古志士仁人的榮歸故里的遭際,內在邏輯十分嚴謹。通讀全詩,雖多飄泊失意之嘆,但仍然不乏對仕途的熱切追求,表現出不做出一番事業就不返鄉的進取精神。

林力 肖劍主編.唐詩鑑賞大典 (上、中、下冊):長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019-1020頁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 創作背影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作於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詩人任滑州刺史時。當時詩人登樓遠眺故鄉之贊皇山,不禁感慨系之,吟成此詩。

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 國家「九五」規劃重點圖書:語文出版社,2000.09:第273頁

李德裕

作者: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後,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後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於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李德裕其它诗文

《重憶山居六首。平泉源》

李德裕 〔唐代〕

山谷才浮芥,中園已濫觴。

逶迤過竹塢,浩淼走蘭塘。

夜靜聞魚躍,風微見雁翔。

從茲東向海,可泛濟川航。

复制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鸂鶒》

李德裕 〔唐代〕

清沚雙鸂鶒,前年海上雛。

今來戀洲嶼,思若在江湖。

欲起搖荷蓋,閒飛濺水珠。

不能常泛泛,惟作逐波鳧。

复制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西嶺望鳴皋山》

李德裕 〔唐代〕

高秋對涼野,四望何蕭瑟。

遠見鳴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興採薇蕨,向暮歸蓬蓽。

詎假數揮金,餐和養餘日。

复制

《思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床》

李德裕 〔唐代〕

憶我齋中榻,寒宵幾獨眠。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蟲網垂應遍,苔痕染更鮮。

何人及身在,歸對老僧禪。

复制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苽時》

李德裕 〔唐代〕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澗底松成蓋,檐前桂長枝。

徑閒芳草合,山靜落花遲。

雖有苽園在,無因及種時。

复制

《惠泉》

李德裕 〔唐代〕

茲泉由太潔,終不畜纖鱗。

到底清何益,含虛勢自貧。

明璣難秘彩,美玉詎潛珍。

未及黃陂量,滔滔豈有津。

复制

《送張中丞入台從事》

李德裕 〔唐代〕

驛騎朝天去,江城眷闕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里,羈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此曲為盧諶。

复制

《戲贈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

李德裕 〔唐代〕

甘露灑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遙知暢獻分南北,應用調柔致六群。

复制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李德裕 〔唐代〕

岩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餘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游。

复制

《憶平泉雜詠•憶春雨》

李德裕 〔唐代〕

春鳩鳴野樹,細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邊草更長。

梳風白鷺起,拂水彩鴛翔。最羨歸飛燕,年年在故鄉。

复制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

李德裕 〔唐代〕

無輕舴艋舟,始自鴟夷子。雙闕掛朝衣,五湖極煙水。

時游杏壇下,乍入湘川里。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复制

《思山居一十首•題寄商山石》

李德裕 〔唐代〕

綺皓岩中石,嘗經伴隱淪。紫芝呈幾曲,紅蘚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寧惟倚病身。自知來處所,何暇問嚴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