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常建 / 三日寻李九庄
拼 译 译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唐代〕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三日寻李九庄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乘家士溪边的好友,因为是在三月三日里乘舟来寻访友人,在这乘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里、那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以前的山阴兰亭之会.故人的家就士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

注释三日:古代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魏晋以后,通常以三月三日度此节。永和:东晋穆帝年号。王羲之《兰亭集序》记公元353年(永和三年)三月上巳日,会集名士于会稽山阴兰亭;作者恰于三日乘舟访友,故用此典。桃花岸: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喻李九是隐士。▲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三日寻李九庄 - 赏析

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九”是友人的排行)。头一句写这次行程的出发点——杨林东渡头的景物。顾名思义,可以想见这个小小的渡口生长着一片绿柳。出发时潇潇春雨已经停歇,柳林经过春雨的洗涤,益发显得青翠满眼,生意盎然。这清新明丽的景色,为这次轻松愉快的游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雨后必然水涨,也为下句“荡轻舟”准备了条件。

第二句写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和诗意联想。因为是三月三日乘舟寻访友人,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诗人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诗人特意标举“永和三日”,读者即可以从这里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丽画图,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欢乐场面。

三四两句转写此行的目的地——李九庄的环境景色。故人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三月初头,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让人自然联想起夹岸桃花的武陵源。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正是暗用桃花源的典故,把李九庄比作现实的桃源仙境,不过用得非常自然巧妙,令人浑然不觉罢了。张旭《桃花矶》说:“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同样暗用桃源之典。但张诗以问语作收,得摇曳不尽之致;常诗以直叙作结,见兴会淋漓之情。机杼虽同,而意趣自异。

以上所说的,是把三四两句理解为诗人到达李九庄后即目所见的情景。这境界、情调已经够优美了。但细味题目中的“寻”字,却感到诗人在构思上还打了一个小小的埋伏。三四两句,实际上并非到达后即目所见,而是舟行途中对目的地的遥想,是根据故人对他的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想象。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只是听朋友说过:从杨林渡头出发,有一条清溪直通他家门前,不须费力寻找,只要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桃林,就是他家的标志了。这正是“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这种诗意遥想的由来。不妨说,这首诗的诗意就集中体现在由友人的提示而去寻访所生出的美丽遐想上。这种遐想,使得这首本来容易写得比较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涵咏咀嚼了。▲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52页

三日寻李九庄 - 创作背影

诗人在三月三日,一个新雨初停天清气爽的早晨去拜访友人,即兴而作此诗。

百度百科.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作者: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其它诗文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常建 〔唐代〕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复制

《燕居》

常建 〔唐代〕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复制

《潭州留别》

常建 〔唐代〕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复制

《古意三首 其二》

常建 〔唐代〕

明月照高阁,綵女褰罗幕。

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

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

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

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

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

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

俛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

复制

《空灵山应田叟》

常建 〔唐代〕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

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

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复制

《第三峰》

常建 〔唐代〕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孤辉上烟雾,馀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

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蛩。

寻空静馀响,袅袅云溪钟。

复制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常建 〔唐代〕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

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

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

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复制

《鄂渚招王昌龄张偾》

常建 〔唐代〕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

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

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

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

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

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

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复制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

常建 〔唐代〕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复制

《送楚十少府》

常建 〔唐代〕

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

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馀。

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

复制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常建 〔唐代〕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复制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唐代〕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