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蜀國弦
拼 译 译

《蜀國弦》

李賀 〔唐代〕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蜀國弦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楓樹飄香,傍晚花草恬靜,錦江水中,映出南山的倒影。險石欲墜,野猿哀啼,半山竹雲叫人發愁心驚。一輪寒月高掛在秋夜的江畔,照得晶瑩的沙粒閃閃發光。誰家的女子在這裡哭泣,不忍辭別故土,走出瞿塘?

注釋楓香:楓樹有脂而香。郭璞注《爾雅·釋木》云:「楓樹似白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錦水:即錦江。在今四川省境內,因此水濯錦,錦彩鮮潤,故稱濯錦江。南山:不詳何山,當在錦江南岸。驚石:危險駭人的山石。墜猿哀:用杜甫《泥功山》詩「哀猿透卻墜」句意。墜:一作「墮」。竹云:一作「行雲」。秋浦:秋日的水濱。唐張九齡《別鄉人南還》詩:「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粼粼:水流清澈貌;水石閃映貌。一作「鱗鱗」。紅淚:美女的眼淚。晉王嘉《拾遺記·魏》:「 文帝 所愛美人,姓 薛 名 靈芸 , 常山 人也…… 靈芸 聞別父母,歔欷累日,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承淚,壺則紅色。既發 常山 ,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後因以「紅淚」稱美人淚。瞿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在四川省。陸游《入蜀記》卷六狀其「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非常險要。▲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4

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29

蜀國弦 - 賞析

詩題「蜀國弦」,是樂曲名。李賀詩中多次寫到蜀國弦,如「拂袖風吹蜀國弦」(《牡丹種曲》),「蜀國弦中雙鳳語」(《聽穎師琴歌》),均指樂曲,可證此詩所寫是蜀國樂曲。

頭兩句說,傍晚,在微風細浪的濯錦江邊,楓樹散播着濃郁的芳香。野花靜靜地沐浴在金色的夕暉之中。碧綠的錦江水,倒映着南山青蒼靜穆的影子。這幅自然風景幽雅秀麗,令人悠然神往。畫面上沒有聲音,但隱約表現出一股輕柔清麗、閒靜恬美的音樂旋律。詩人在開篇既沒有點出演奏者,也沒有交待彈撥的是何種樂器,甚至連題中的弦字也未提及,而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用兩幅形象鮮明的景物畫面來描寫音樂的情調和節奏,把讀者一下子就引進美妙的音樂境界,感受到賞心悅耳,移情動志的音樂魅力。

三、四句又展現出兩幅自然景物畫面。「墜猿哀」,用杜甫《泥功山》句意,寫猿猴跳越山谷,墜落時發出哀啼。蜀地多猿,盛弘之《荊州記》云:「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清遠;空岫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兩句說:弦聲由舒緩、輕柔、恬美忽而轉為驚駭哀愁,好像高山危石,懾人魂魄,又似猿猱躍澗,墜谷哀鳴;聽曲者的眼前還展現出綿延起伏的山嶺,碧森森的竹林與霧濛濛的煙雲在山半腰相繞,好象在互抒愁思。這一聯,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同時顯露,詩人還用了帶着強烈感情色彩的「驚」、「哀」、「愁」這幾個字眼,渲聲弦聲,使人心驚膽顫、哀愁感傷的巨大藝術力量,暗示出弦樂曲調已發生了由低到高、由徐到疾、由輕柔婉轉到激越緊張的驟變。

五、六兩句,詩人所描寫的弦聲又由剛轉柔,形象地表現出一彎涼月,從清冷的秋浦之上冉冉升起,月光射入水中,照見水底白沙,粼粼有光的景象。涼月秋浦、清水白沙,弦聲多麼明淨、淒清、幽冷!樂曲的旋律起伏迴蕩,倏忽變化,如波翻浪涌,姿態橫生。

收尾兩句,詩人描繪樂聲的手段又有變化,由前三聯借自然景色狀樂聲轉為以社會人事表聲情。「紅淚客」用了王子年《拾遺記》的一個典故:魏時女子薛靈芸和父母分別時依依不捨,淚下沾衣,途中用玉唾壺承淚。到京師,壺中淚凝如血。這兩句說:弦聲忽然又顯得如泣如訴,好象傳說中與家鄉親人離別的女子,淚落如雨,凝而為血,不願越過蜀國的門戶瞿塘峽。前三聯用鮮明可視的物象直接描繪弦聲,這一聯以帶着濃烈哀傷情思的事象誘人去聯想弦聲,表現的素材是不同的。比較起來,這一聯的事象不如前三聯的物象那麼具體易感,但仍然可以想象得出,這支蜀國弦樂曲至此奏出了高潮——那瞿塘峽狂風的呼嘯聲和渦流的咆哮聲,交織着女子嗚咽悲哭之聲,傳達出一股強烈而纏綿的戀鄉之情,搖撼着讀者的耳鼓,叩擊着讀者的心弦,全詩就在這感情的高潮中戛然而止。

關於《蜀國弦》的題旨,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清初姚文燮鈎稽史實,以史證詩,以比興之義逐一詮釋詩中意象的政治含蘊,推定此詩「為遷客傷」,未免捕風捉影,穿鑿附會。但他指出詩中寫「蜀弦之哀」,又認為「諸本僅注弦,覺少清味」,還是中肯的。詩中交織地描寫楓香花靜、水影南山之清麗恬美,涼月秋浦、玉沙粼粼之淒清幽冷,以及紅淚客不肯過瞿塘之纏綿哀傷,可以說詩人是借寫蜀弦之悲喜哀樂,抒寫對蜀國的懷戀情緒。這樣理解比較恰當。

《蜀國弦》描寫音樂形象鮮明,變化倏忽,精細入微,在表現手法上頗有獨到之處。它不同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採取以聲摹聲,而是側重以形寫聲,並充分調動了視、聽、觸、味等多種感覺。詩中的「香」、「靜」、「涼」分別從味覺、觸覺着筆;即以視覺來說,就兼寫了形、影、光、色、動、靜。更妙的是,詩人所創造的各種各樣的意象,都是蜀地特有的風光、景物、傳說,用它們來描狀蜀國弦聲,更顯得絲絲入扣,從而精確地傳達出蜀國弦聲獨特的韻味。《蜀國弦》又不同於李賀描寫音樂的另外兩首名作《李憑箜篌引》和《聽穎師彈琴》。那兩首詩在意象的光怪陸離和意境的詭幻斑爛方面勝於《蜀國弦》,但它們都在詩中點明了演奏者、演奏的樂器,甚至寫出樂器的形質;《蜀國弦》除標題外,篇中無一字提及弦,亦自有其含蓄蘊藉、誘人尋味的特色。▲

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29

蜀國弦 - 創作背影

此詩當作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李賀二十五歲時,當時作者在吳楚一帶。

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29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假龍吟歌》

李賀 〔唐代〕

石軋銅杯,吟詠枯瘁。

蒼鷹擺血,白鳳下肺。

桂子自落,雲弄車蓋。

木死沙崩惡谿島,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臥水埋金爪。

崖蹬蒼苔吊石發,江君掩帳篔簹折。

蓮花去國一千年,雨後聞腥猶帶鐵。

复制

《題歸夢》

李賀 〔唐代〕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

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飢腹。

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

复制

《沙路曲》

李賀 〔唐代〕

柳臉半眠丞相樹,佩馬釘鈴踏沙路。

斷燼遺香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

帝家玉龍開九關,帝前動笏移南山。

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

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复制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李賀 〔唐代〕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朴。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淒淒,老莎如短鏃。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月》

李賀 〔唐代〕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羅幕,燭籠兩行照飛閣。

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斗彎環。

复制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其八 八月》

李賀 〔唐代〕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

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檐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复制

《大堤曲》

李賀 〔唐代〕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

李賀 〔唐代〕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

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复制

《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李賀 〔唐代〕

雲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關中父老百領襦,

關東吏人乏詬租。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

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遊春漫光塢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复制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李賀 〔唐代〕

馬詩(一)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馬詩(二)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馬詩(三)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馬詩(四)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馬詩(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六)飢臥古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朱色落,發斷鋸長麻。馬詩(七)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袁?馬詩(八)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馬詩(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馬詩(十)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馬詩(十一)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馬詩(十二)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馬詩(十三)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馬詩(十四)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馬詩(十五)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馬詩(十六)唐劍斬隋公,拳毛給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馬詩(十七)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馬詩(十八)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馬詩(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馬詩(二十)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馬詩(二十一)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馬詩(二十二)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馬詩(二十三)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复制

《相和歌辭。蜀國弦》

李賀 〔唐代〕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复制

《消寒五集曹遠老命題拈得清字儗循舊例賦詩分贈二十三首 其五 贈驤瑤先生》

李賀 〔唐代〕

李賀錦囊負,張華匣劍鳴。君才欽落落,我見笑硜硜。

健步忘鳩杖,延釐酌兕觥。六旬無老態,境地喜常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