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孟浩然 /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拼 译 译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孟浩然 〔唐代〕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也渐渐疏远。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到来了。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注释岁暮:年终。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休上书:停止进奏章。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多病:一作“卧病”。故人:老朋友。疏:疏远。老:一作“去”。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年终。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虚:空寂。一作“堂”。▲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9-140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8-49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1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 赏析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却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富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

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3-95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 创作背影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1

孟浩然

作者: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其它诗文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孟浩然 〔唐代〕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复制

《扬子津望京口》

孟浩然 〔唐代〕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复制

《北涧泛舟》

孟浩然 〔唐代〕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复制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孟浩然 〔唐代〕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复制

《醉后赠马四》

孟浩然 〔唐代〕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

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复制

《西山寻辛谔》

孟浩然 〔唐代〕

漾舟乘水便,因访故人庄。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复制

《齿坐呈山南诸隐》

孟浩然 〔唐代〕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复制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孟浩然 〔唐代〕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复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孟浩然 〔唐代〕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复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孟浩然 〔唐代〕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

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

周游清荫遍,吟卧夕阳曛。

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复制

《登龙兴寺阁》

孟浩然 〔唐代〕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复制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孟浩然 〔唐代〕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