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老子 / 登蓮花峰絕頂見雲城之異歌以記之
拼

《登蓮花峰絕頂見雲城之異歌以記之》

老子 〔先秦〕

江南山山曰蓮華,坼裂菡萏名妄加。九華華開瓣亂放,余者一片或一丫。

歙蓮華峰得蓮性,一莖通理抽天葩。黃海中央擢秀上,交合沆瀣仙杪芽。

我摩天都右脅過,玉屏風上行些些。翻身蓮華溝里入,坎窞一脫血肉痂。

清風推我石楞寸,魂魄不墮喉歔{亞欠}。老子爾立我欲坐,上蓮華嶺聊趺跏。

此閒來止丈萬萬,仰看峰自飛雲遮。從奴健足一舁去,顧我瞪廢如瘋痲。

我口語心心語足,上也不能莫欲罷。平生好奇靈境即,甘心豈顧身參差。

崖月生霸石䨲望,躡其睫去臨谽谺。二分側屨倚巨石,野菊艷艷媚櫱茬。

轉股亂莽水溜走,一推三卻崩浮沙。巨石打折不得,靈氣勃勃騰飆車。

我勇初鼓洞門得,肺腑示我相向夸。俯身狂喜折者再,妙香心沁不敢邪。

三幽四曠里那記,每入而出躪蘀苴。必有怪松虬守戶,鱗蒼鬣䯿沖人拿。

亦知蓮質本空洞,耦絲斷續緣穴斜。的的穿房石結薏,撐支飛廠其葉蕸。

行乎無怖闖靈所,洞窮壁立百丈賒。五內已灰壁見趾,導者躍上爭猱

复制

登蓮花峰絕頂見雲城之異歌以記之 - 賞析

老子

作者: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 或陳國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其它诗文

《第四十二回》

老子 〔先秦〕

  媚公主靦顏拜母 戲太后嫚語求妻

  卻說呂太后害死趙王母子,遂徙淮南王友為趙王,且把後宮妃嬪,或錮或黜,一律掃盡,方出了從前惡氣。只趙相周昌,聞得趙王身死,自恨無法保全,有負高祖委託,免不得鬱鬱寡歡,嗣是稱疾不朝,厭聞外事。呂太后亦置諸不問,到了惠帝三年,昌竟病終,賜諡悼侯,命子襲封,這還是報他力爭廢立的功勞。呂太后又恐列侯有變,增築都城,迭次徵發丁夫,數至二三十萬,男子不足,濟以婦女,好幾年才得造成。周圍計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造得非常堅固,時人號為斗城。無非民脂民膏。

  惠帝二年冬十月,齊王肥由鎮入朝。肥是高祖的庶長子,比惠帝年大數歲,惠帝當然待以兄禮,邀同入宮,謁見太后。太后佯為慰問,心中又動了殺機,想把齊王肥害死。毒上加毒。可巧惠帝有意接風,命御廚擺上酒肴,請太后坐在上首,齊王肥坐在左側,自己坐在右旁,如家人禮。肥也不推辭,竟向左側坐下,太后越生忿恨,目注齊王,暗罵他不顧君臣,敢與我子作為兄弟,居然上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遂借更衣為名,返入內寢,召過心腹內侍,密囑數語,然後再出來就席。惠帝一團和氣,方與齊王樂敘天倫,勸他暢飲,齊王也不防他變,連飲了好幾杯。嗣由內侍獻上酒來,說是特別美酒,酌得兩卮,置諸案上。太后令齊王飲下,齊王不敢擅飲,起座奉觴,先向太后祝壽。太后自稱量窄,仍令齊王飲盡,齊王仍然不飲,轉敬惠帝。惠帝亦起,欲與齊王互相敬酒,好在席上共有兩卮,遂將一卮與肥,一卮接在手中,正要銜杯飲入,不防太后伸過一手,突將酒卮奪去,把酒傾在地上。惠帝不知何因,仔細一想,定是酒中有毒,憤悶得很。齊王見太后舉動蹊蹺,也把酒卮放下,假稱已醉,謝宴趨出。

  返至客邸,用金賄通宮中,探聽明白,果然是兩卮鴆酒。當下喜懼交並,自思一時倖免,終恐不能脫身,輾轉圖維,無術解救。沒奈何召入隨員,與他密商,有內史獻議道:「大王如欲回齊,最好自割土地,獻與魯元公主,為湯沐邑。公主系太后親女,得增食采,必博太后歡心,太后一喜,大王便好辭行了!」幸有此策。齊王依計行事,上表太后,願將城陽郡獻與公主,未幾即得太后褒詔。齊王乃申表辭行,偏偏不得批答,急得齊王驚惶失措,再與內史等商議,續想一法寫入表章,願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事以母禮。以同父姊妹為母,不知他從何處想來?這篇表文呈遞進去,果有奇效,才經一宿,便有許多宮監宮女,攜着酒肴,趨入邸中,報稱太后皇上,及魯元公主,在後就到,為王餞行。齊王大喜,慌忙出邸恭迎。小頃便見鑾駕到來,由齊王跪伏門外,直至鑾輿入門,方敢起身隨入。呂太后徐徐下輿,挈着惠帝姊弟兩人,登堂就座。齊王拜過太后,再向魯元公主前,行了母子相見的新禮,引得呂太后笑容可掬。就是魯元公主,與齊王年齡相類,居然老着臉皮,自命為母,戲呼齊王為兒,一堂笑語,備極歡娛。及入席以後,太后上坐,魯元公主坐左,惠帝坐右,齊王下坐相陪。淺斟低酌,逸興遄飛,再加一班樂工,隨駕同來,笙簧雜奏,雅韻悠揚,太后悅目賞心,把前日嫌恨齊王的私意,一齊拋卻,直飲到日落西山,方才散席。齊王送迴鑾駕,乘機辭行,夤夜備集行裝,待旦即去,離開了生死關頭,馳還齊都,仿佛似死後還魂,不勝慶幸了。命中不該枉死,故得生還。是年春正月間,蘭陵井中,相傳有兩龍現影。想是一條老雌龍,一條小雄龍。未幾又得隴西傳聞,地震數日。到了夏天,又復大旱。種種變異,想是為了呂后擅權,陰乾天譴。是為新學界中所不道,但我國古史,嘗視為天人相應,故特錄之。及夏去秋來,蕭相國何,抱病甚重,惠帝親往視病,見他骨瘦如柴,臥起需人,料知不能再治,便唏噓問何道:「君百年後,何人可代君任?」何答說道:「知臣莫若君。」惠帝猛憶起高祖遺囑,便接口道:「曹參可好麼?」何在榻上叩首道:「陛下所見甚是,臣死可無恨了!」惠帝又安慰數語,然後還宮。過了數日,何竟病歿,蒙諡為文終侯,使何子祿襲封酇侯。何畢生勤慎,不敢稍縱,購置田宅,必在窮鄉僻壤間,牆屋毀損,不令修治。嘗語家人道:「後世有賢子孫,當學我儉約,如或不賢,亦省得為豪家所奪了!」後來子孫繼起,世受侯封,有時因過致譴,總不至身家絕滅,這還是蕭相國以儉傳家的好處。留諷後世。

  齊相曹參,聞蕭何病逝,便令舍人治裝。舍人問將何往?參笑說道:「我即日要入都為相了。」舍人似信非信,權且應命料理,待行裝辦齊,果得朝使前來,召參入都為相,舍人方知參有先見,驚嘆不休。參本是一員戰將,至出為齊相,刻意求治,志在尚文,因召集齊儒百餘人,遍詢治道,結果是人人異詞,不知所從。嗣訪得膠西地方,有一蓋公,老成望重,不事王侯,乃特備了一份厚禮,使人往聘,竭誠奉迎。幸得蓋公應聘到來,便殷勤款待,向他詳詢。蓋公平日,專治黃帝老子的遺言,此時所答,無非是歸本黃老,大致謂治道毋煩,須出以清靜,自定民心。參很是佩服,當下避居廂房,把正堂讓給蓋公,留他住着,所有舉措,無不奉教施行,民心果然翕服,稱為賢相。自從參到齊國,已閱九年,至此應召起行,就將政務一切,交與後任接管,且囑託後相道:「君此後請留意獄市,慎勿輕擾為要。」後相答問道:「一國政治,難道除此外,統是小事麼?」參又說道:「這也並不如此,不過獄市兩處,容人不少,若必一一查究,奸人無所容身,必致鬧事,這便叫做庸人自擾了,我所以特別囑託呢!」懲奸不應過急,縱奸亦屬非宜。曹參此言,得半失半。後相才無異言。參遂向齊王告別,隨使入都,謁過惠帝母子,接了相印,即日視事。

  當時朝臣私議,共說蕭曹二人,同是沛吏出身,本來交好甚密,嗣因曹參積有戰功,封賞反不及蕭何,未免與何有嫌。現既入朝代相,料必至懷念前隙,力反前政,因此互相戒儆,唯恐有意外變端,關礙身家。還有相府屬官,日夜不安,總道是曹參接任,定有一番極大的調動。誰知參接印數日,一些兒沒有變更,又過數日,仍然如故,且揭出文告,凡用人行政,概照前相國舊章辦理,官吏等始放下愁懷,譽參大度。參不動聲色,安歷數旬,方漸漸的甄別屬僚,見有好名喜事,弄文舞法的人員,黜去數名,另選各郡國文吏,如高年謹厚,口才遲鈍諸人,羅致幕下,令為屬吏,嗣是日夕飲酒,不理政務。

  有幾個朝中僚佐,自負才能,要想入陳謀議,他也並不謝絕,但一經見面,便邀同宴飲,一杯未了,又是一杯,務要勸入醉鄉。僚佐談及政治,即被他用言截住,不使說下,沒奈何止住了口,一醉乃去。古人有言,上行下效,捷於影響,參既喜飲,屬吏也無不效尤,統在相府後園旁,聚坐飲酒。飲到半酣,或歌或舞,聲達戶外。參雖有所聞,好似不聞一般,惟有二三親吏,聽不過去,錯疑參未曾聞知,故意請參往游後園。參到了後園中,徐玩景色,巧有一陣聲浪,傳遞過來,明明是屬吏宴笑的喧聲,參卻不以為意,反使左右取入酒肴,就在園中擇地坐下,且飲且歌,與相唱和。這真令人莫名其妙,暗暗的詫為怪事。原是一奇。參不但不去禁酒,就是屬吏辦事,稍稍錯誤,亦必替他掩護,不願聲張,屬吏等原是感德,惟朝中大臣,未免稱奇,有時入宮白事,便將參平日行為,略略奏聞。

  惠帝因母后專政,多不愜意,也借這杯中物,房中樂,作為消遣,聊解幽愁。及聞得曹參所為,與己相似,不由的暗笑道:「相國也來學我,莫非瞧我不起,故作此態。」正在懷疑莫釋的時候,適值大中大夫曹窟入侍,窟系參子,當由惠帝顧語道:「汝回家時,可為朕私問汝父道:高祖新棄群臣,嗣皇帝年尚未冠,全仗相國維持,今父為相國,但知飲酒,無所事事,如何能治平天下?如此說法,看汝父如何答言,即來告我。」窟應聲欲退,惠帝又說道:「汝不可將這番言詞,說明由我教汝哩。」窟奉命歸家,當如惠帝所言,進問乃父,惟遵着惠帝密囑,未敢說出上命。道言甫畢,乃父曹參,竟攘袂起座道:「汝曉得甚麼?敢來饒舌!」說着,就從座旁取過戒尺,把窟打了二百下,隨即叱令入侍,不准再歸。又是怪事。窟無緣無故,受了一番痛苦,悵然入宮,直告惠帝。知為君隱,不知為父隱,想是有些恨父了。

  惠帝聽說,越覺生疑,翌日視朝,留心左顧,見參已經站着,便召參向前道:「君為何責窟?窟所言實出朕意,使來諫君。」參乃免冠伏地,頓首謝罪,又復仰問惠帝道:「陛下自思聖明英武,能如高皇帝否?」惠帝道:「朕怎敢望及先帝?」參又道:「陛下察臣材具,比前相蕭何,優劣如何?」惠帝道:「似乎不及蕭相國。」參再說道:「陛下所見甚明,所言甚確。從前高皇帝與蕭何定天下,明訂法令,備具規模,今陛下垂拱在朝,臣等能守職奉法,遵循勿失,便算是能繼前人,難道還想勝過一籌麼?」惠帝已經悟着,乃更語參道:「我知道了,君且歸休罷。」參乃拜謝而出,仍然照常行事。百姓經過大亂,但求小康,朝廷沒有甚麼興革,官府沒有甚麼征徭,就算做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所以曹參為相,兩三年不行一術,卻得了海內謳歌,交相稱頌。當時人民傳誦道:「蕭何為法,顜音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到了後世史官,亦稱漢初賢相,要算蕭曹,其實蕭何不過恭慎,曹參更且荒怠,內有淫後,外有強胡,兩相不善防閒,終致釀成隱患。秉公論斷,何尚可原,參實不能無咎呢!抑揚得當。

  且說匈奴國中冒頓單于,自與漢朝和親以後,總算按兵不動,好幾年不來犯邊。至高祖駕崩,耗問遙傳,冒頓遂遣人入邊偵察,探得惠帝仁柔,及呂后淫悍略情,遂即藐視漢室,有意戲弄,寫着幾句謔浪笑傲的嫚詞,當作國書,差了一個弁目,齎書行至長安,公然呈入。惠帝方縱情酒色,無心理政,來書上又寫明漢太后親閱,當然由內侍遞至宮中,交與呂后。呂后就展書親覽,但見書中寫着: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看到結末兩語,禁不住火星透頂,把書撕破,擲諸地上。想是只喜審食其,不喜冒頓。一面召集文武百官,入宮會議,帶怒帶說道:「匈奴來書,甚是無禮,我擬把他來人斬首,發兵往討,未知眾意如何?」旁有一將閃出道:「臣願得兵十萬,橫行匈奴中!」語尚未完,諸將見是舞陽侯樊噲發言,統皆應聲如響,情願從征。忽聽得一人朗語道:「樊噲大言不慚,應該斬首!」這一語不但激怒樊噲,嗔目視着;就是呂太后亦驚出意外。留神一瞧,乃是中郎將季布。又來出風頭了。布不待太后申問,忙即續說道:「從前高皇帝北征,率兵至三十多萬,尚且受困平城,被圍七日,彼時噲為上將,前驅臨陣,不能努力解圍,徒然坐困,天下嘗傳有歌謠云:『平城之中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聲未絕,兵傷未瘳,噲又欲搖動天下,妄言十萬人可橫行匈奴,這豈不是當面欺上麼?且夷狄情性,野蠻未化,我邦何必與較,他有好言,不足為喜,他有惡言,也不足為怒,臣意以為不宜輕討哩。」呂太后被他一說,倒把那一腔盛怒,嚇退到子虛國,另換了一種懼容。就是樊噲也回憶前情,果覺得匈奴可怕,不敢與季布力爭。老了,老了,還是與呂嬃歡聚罷。當下召入大謁者張釋,令他草一復書,語從謙遜,並擬贈他車馬,亦將禮意寫入書中,略云:

  單于不忘敝邑,賜之以書,敝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敝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書既繕就,便將車馬撥交來使,令他帶同復書,反報冒頓單于。冒頓見書意謙卑,也覺得前書唐突,內不自安,乃復遣人入謝,略言僻居塞外,未聞中國禮義,還乞陛下赦宥等語。此外又獻馬數匹,另乞和親。大約因呂后復書發白齒落,不願相易,所以另求他女。呂太后乃再取宗室中的女子,充作公主,出嫁匈奴。冒頓自然心歡,不復生事。但漢家新造,冠冕堂皇,一位安富尊榮的母后,被外夷如此侮弄,還要卑詞遜謝,送他車馬,給他宗女,試問與中國朝體,玷辱到如何地步呢!說將起來,無非由呂后行為不正,所以招尤。她卻不知少改,仍然與審食其混做一淘,比那高祖在日,恩愛加倍。審食其又恃寵生驕,結連黨羽,勢傾朝野,中外人士,交相訾議。漸漸的傳入惠帝耳中,惠帝又羞又忿,不得不借法示懲,要與這淫奴算帳了。小子有詩嘆道:

  幾經愚孝反成痴,欲罰雄狐已太遲,

  盡有南山堪入詠,問他可讀古齊詩?

  究竟惠帝如何懲處審食其,待至下回再表。

  偏憎偏愛,系婦人之通病,而呂后尤甚。親生子女,愛之如掌上珠,旁生子女,憎之如眼中釘,殺一趙王如意,猶嫌不足,且欲舉齊王肥而再鴆之,齊王不死亦僅矣。迨以城陽郡獻魯元公主,即易恨為喜,至齊王事魯元公主為母,則更盛筵相待,即日啟行。賞考遷固二史,於魯元公主之年齡,未嘗詳載,要之與齊王不相上下,或由齊王早生一二歲,亦未可知。齊王願事同父姊妹為母,謬戾已甚,而呂后反喜其能媚己女,何其偏愛之深,至於此極!厥後且以魯元女為惠帝後,逆倫害理,一誤再誤,無怪其不顧廉恥,行同禽獸,甘引審食其為寄豭也。冒頓單于遺書嫚褻,戚本自詒,復書且以年老為辭,假使年貌未衰,果將出嫁匈奴否歟?盈廷大臣,不知諫阻,而季布反主持其間,可恥孰甚!是何若屠狗英雄之尚有生氣乎!

复制

《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

老子 〔先秦〕

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更著一杯酒,夢覺大槐宮。

記當年,哧腐鼠,嘆冥鴻。衣冠神武門外,驚倒幾兒童。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鵾鵬斥鷃,小大若為同。君欲論齊物,須訪一枝翁。

复制

《村居寄張殷衡》

老子 〔先秦〕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靈迂。唯看老子五千字,

不蹋長安十二衢。藥銚夜傾殘酒暖,竹床寒取舊氈鋪。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复制

《游盱眙南山示楊介》

老子 〔先秦〕

霜曉無輕颸,長淮淨如眼。

招攜南山游,老子興不淺。

不從千步橋,飛度一漁舠。

中流鼓素楫,魴鱮欻驚跳。

禪叟延遊客,匆匆問行色。

千里遠京關,浮驂去安適。

長嘯指滄浪,濯纓湔我裳。

朱門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產。

沈痼迫衰遲,求田咄何晚。

神丸儻駐延,投此寄餘年。

鑿室鄰楊氏,然薪系太玄。

复制

《迎薰堂小集襲明用前韻再和 其二》

老子 〔先秦〕

繪出金盤放箸空,一時酣詠醉鄉中。羽觴聚泛蘭亭月,璆佩鏘鳴閬苑風。

顛倒白綸容老子,淋漓紫綺看仙翁。詩成快寫鮫人室,萬顆驪珠訝許同。

复制

《十用喜雨韻三首》

老子 〔先秦〕

喜極夫何恨不禁,五更霜角夜聲沈。

滴殘塞北征夫淚,點碎江南遊子心。

久客情懷愁似織,休官時候夢非簪。

寶陀老子相憐否,苦海應援綆萬尋。

复制

《在告家居》

老子 〔先秦〕

朝日入寒屋,春風已復來。

老子朝睡足,悠然有好懷。

冬溫抱微疾,亦不禁酒杯。

悠悠三酌後,徑使牢愁開。

惱我以貧賤,我心如死灰。

誘我以富貴,我視如塵埃。

以此行世門,何往願不諧。

呼奴具鱐脯,蔬果粗安排。

瓶中幸未燥,不醉何歸哉。

复制

《吳山圖記》

老子 〔先秦〕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复制

《東州有感》

老子 〔先秦〕

東城衰草沒黃沙,故壘周遭小范衙。收豎那知真老子,龜趺系馬臥吹笳。

复制

《滿江紅 贈密庵述三教》

老子 〔先秦〕

教有三門,致極處、元來只一。這一字法門,深不可測。老子穀神恆不死,仲尼心易初無畫。問瞿曇教外**心,密密密。學神仙,須定息。學聖人,忘智識。論做佛機緘,只憑慧力。道釋儒流都勘破,圓明覺照工夫畢。看頂門、進破見真如,光赫赫。

复制

《沁園春·昔臥龍公》

老子 〔先秦〕

昔臥龍公,北走曹瞞,西克劉璋。看沙頭八陣,百神呵護,渭濱一表,三代文章。絕笑渠儂,平生奸偽,死未忘情履與香。籌筆處,遣子丹引去,仲達奔忙。紛紛跋扈飛揚。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綸巾指授,關河震動,靈旗征討,夷漢賓將。到得市朝,變為陵谷,千載烝嘗丞相堂。錦城外,有囀鸝音好,古柏皮蒼。

复制

《五月頗寒口號一絕》

老子 〔先秦〕

五月居然未釋裘,淒風細雨共颼颼。富春老子非多事,誰謂因名下釣鈎。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