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老子 / 再次韻呈徐漕
拼

《再次韻呈徐漕》

老子 〔先秦〕

留台心與天等慈,違春覓雪回象滋。計台心與留台似,賀版趣遣瓊瑰辭。

白戰場前受降北,筆補造化戈卻日。郢中之曲信寡和,鼓宮宮動能者職。

我欲十駕期相從,今見老子其猶龍。徑須乞公玉蕊佩,去上絕頂瑤台宮。

下視塵寰一何有,天地交光落吾酒。酌公雲夢公莫辭,能費公吟幾叉手。

复制

再次韻呈徐漕 - 賞析

老子

作者: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 或陳國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其它诗文

《第五十八回》

老子 〔先秦〕

  嗣帝祚董生進三策 應主召申公陳兩言

  卻說周亞夫到了大廷,已由景帝派出問官,責令亞夫對簿,且取出一封告密原書,交與閱看。亞夫覽畢,全然沒有頭緒,無從對答。原來亞夫子恐父年老,預備後事,特向尚方掌供御用食物之官。買得甲楯五百具,作為他時護喪儀器。尚方所置器物,本有例禁,想是亞夫子貪占便宜,秘密托辦,一面飭傭工運至家中,不給佣錢。傭工心中懷恨,竟說亞夫子偷買禁物,意圖不軌,背地裡上書告密。景帝方深忌亞夫,見了此書,正好作為罪證,派吏審問,其實亞夫子未嘗稟父,亞夫毫不得知,如何辯說,問官還道他倔強負氣,復白景帝。景帝怒罵道:「我亦何必要他對答呢?」遂命將亞夫移交大理。即廷尉,見前。亞夫子聞知,慌忙過視,見乃父已入獄中,才將原情詳告。亞夫也不暇多責,付之一嘆。及大理當堂審訊,竟向亞夫問道:「君侯何故謀反?」亞夫方答辯道:「我子所買,乃係葬器,怎得說是謀反呢!」大理又譏笑道:「就使君侯不欲反地上,也是欲反地下,何必諱言!」亞夫生性高傲,怎禁得這般揶揄,索性瞑目不言,仍然還獄。一連餓了五日,不願進食,遂致嘔血數升,氣竭而亡,適應了許負的遺言。命也何如。

  景帝聞亞夫餓死,毫不賻贈,但更封亞夫弟堅為平曲侯,使承絳侯周勃遺祀。那皇后親兄王長君,卻得從此出頭,居然受封為蓋侯了。莫非縈私!獨丞相劉舍,就職五年,濫竽充數,無甚補益,景帝也知他庸碌,把他罷免,升任御史大夫衛綰為丞相。綰系代人,素善弄車,得寵文帝,由郎官遷授中郎將,為人循謹有餘,幹練不足。景帝為太子時,曾召文帝侍臣,同往宴飲,惟綰不應召,文帝越加器重。謂綰居心不貳,至臨崩時曾囑景帝道:「衛綰忠厚,汝應好生看待為是!」景帝記着,故仍使為中郎將。未幾齣任河間王太傅,吳楚造反,綰奉河間王命,領兵助攻,得有戰功,因超拜中尉,封建陵侯。嗣復徙為太子太傅,更擢為御史大夫。劉舍免職,綰循資升任,也不過照例供職,無是無非。至御史大夫一職,卻用了南陽人直不疑。不疑也做過郎官,郎官本無定額,並皆宿衛宮中,人數既多,退班時輒數人同居,呼為同舍。會有同舍郎告歸,誤將別人金錢攜去,失金的郎官,還道是不疑盜取,不疑並不加辯,且措資代償。未免矯情。嗣經同舍郎假滿回來,仍將原金送還失主,失主大慚,忙向不疑謝過。不疑才說明意見,以為大眾蒙謗,寧我受誣,於是眾人都稱不疑為長老。及不疑遷任中大夫,又有人譏他盜嫂無行,徒有美貌。不疑仍不與較,但自言我本無兄,從來也因從擊吳楚得封塞侯,兼官衛尉,衛綰為相,不疑便超補御史大夫,兩人都自守本分,不敢妄為。但欲要他治國平天下,卻是相差得多呢!斷煞兩人。

  景帝又用寧成為中尉。寧成專尚嚴酷,比郅都還要辣手,曾做過濟南都尉,人民疾首,並且居心操行,遠不及郅都的忠清。偏景帝視為能吏,叫他主持刑政,正是嗜好不同,別具見解。看他詔令中語,如疑獄加讞,景帝中五年詔令。治獄務寬,後元年詔令。也說得仁至義盡,可惜是徒有虛文,言與行違,就是戒修職事,後一年詔令。詔勸農桑,禁采黃金珠玉,後三年詔令。亦未必臣民逖聽,一道同風。可見景帝所為,遠遜乃父,史家以文景並稱,未免失實。不過與民休息,無甚紛更,還算有些守成規範。到了後三年孟春,猝然遇病,竟致崩逝,享壽四十有八,在位一十六年。遺詔賜諸侯王列侯馬各二駟,吏二千石,各黃金二斤,民戶百錢,出宮人歸家,終身不復役使,作為景帝身後隆恩。

  太子徹嗣皇帝位,年甫十有六歲,就是好大喜功、比跡秦皇的漢武帝。回顧本書第一回。尊皇太后竇氏為太皇太后,皇后王氏為皇太后,上先帝廟號為孝景皇帝,奉葬陽陵。武帝未即位時,已娶長公主女陳阿嬌為妃,此時尊為天子,當然立陳氏為皇后。金屋貯嬌,好算如願。又尊皇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連臧兒所生子田蚡田勝,亦予榮封。蚡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臧兒改嫁田氏,已與王氏相絕,田氏二子怎得無功封侯?即此已見武帝不遵祖制。所有丞相御史等人,暫仍舊職,未幾已將改年。向來新皇嗣統,應該就先帝崩後,改年稱元,以後便按次遞增,就使到了一百年,也沒有再三改元等事。自文帝誤信新埋平候日再中,乃有二次改元的創聞。見五十一回。景帝未知干盅,還要踵事增華,索性改元三次,史家因稱為前元中元後元,作為區畫。武帝即位一年,照例改元,本不足怪,惟後來且改元十餘次,有司曲意獻諛,謂改元宜應天瑞,當用瑞命紀元,選取名號,因此從武帝第一次改元為始,迭用年號相系。元年年號,叫作建元,這是在武帝元鼎三年時新作出來,由後追前,各系年號,後人依書編敘,就稱武帝第一年為建元元年。看官須知年號開始,創自武帝,也是一種特別紀念,垂為成例呢。標明始事,應有之筆。

  武帝性喜讀書,雅重文學,一經踐祚,便頒下一道詔書,命丞相御史列侯郡守諸侯相等,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於是廣川人董仲舒,菑川人公孫弘,會稽人嚴助,以及各處有名儒生,並皆被選,同時入都,差不多有百餘人。武帝悉數召入,親加策問,無非詢及帝王治要。一班對策士子,統皆凝神細思,屬筆成文,約莫有三五時,依次呈繳,陸續退出。武帝逐篇披覽,無甚合意,及看到董仲舒一卷,乃是詳論天人感應的道理,說得原原本本,計數千言。當即擊節稱賞,嘆為奇文。原來仲舒少治《春秋》,頗有心得,景帝時已列名博士,下帷講誦,目不窺園,又閱三年有餘,功益精進。遠近學子,俱奉為經師。至是詣闕對策,正好把生平學識,抒展出來,果然壓倒群儒,特蒙知遇。武帝見他言未盡意。復加策問,至再至三。仲舒更迭詳對,統是援據《春秋》,歸本道學,世稱為天人三策,傳誦古今。小子無暇抄錄,但記得最後一篇,尤關重要,乃是請武帝崇尚孔子,屏黜異言。大略說是:

  臣聞天者群物之祖,故遍復包含而無所殊。聖人法天而立道,亦溥愛而無私。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之所以長也,德者君之所以養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君之所以罰也,故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此亦言天之一端也。夫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慾之謂情,情非制度不節,是故古之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群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明於天性,知自貴於物,然後知仁義,知仁義然後重禮節,重禮節然後安處善,安處善然後樂循理,樂循理然後謂之君子。臣又聞之:聚少成多,積小致巨,故聖人莫不以晻與暗字通。致明,以微致顯。是以堯發於諸侯,舜興於深山,非一日而顯也。蓋有漸以致之矣。言出於己,不可塞也。行發於身,不可掩也,言行之大者,君子所以動天地也,故盡小者大,慎微者著。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紂之可為悼懼者也。夫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謂之道。道者萬世無敝,敝者道之失也。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者,救敝之術,當用此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授,而守一道,不待救也。由是觀之,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今大漢繼亂之後,若宜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夫古之天下,猶今之天下,共是天下,古大治而今遠不逮,安所繆盩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於古之道與?有所詭於天之理與?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之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與天同意者也。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民日被朘削,濅以大窮,死且不避,安能避罪,此刑罰之所以繁,而奸邪之所以不可勝者也。公儀子相魯,至其家,見織帛,怒而出其妻,食於舍而茹葵,慍而拔之,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紅女利乎?紅讀如工。夫皇皇求財利,嘗恐乏匱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惟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言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者,禍患必至也。若居君子之位,當君子之行,則舍公儀休之相魯,無可為者矣。且臣聞《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僻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壹,法度可明,民乃知所從矣。

  這篇文字,最合武帝微意。武帝年少氣盛,好高騖遠,要想大做一番事業,振古爍今,可巧仲舒對策,首在興學,次在求賢,最後進說大一統模範,請武帝崇正黜邪,規定一尊,正是武帝有志未逮,首思舉行,所以深相契合,大加稱賞。當下命仲舒為江都相,使佐江都王非。景帝子,見前。武帝既賞識仲舒,何不留為內用?丞相衛綰,聞得武帝嘉美仲舒,忙即迎合意旨,上了一本奏牘,說是各地所舉賢良,或治申韓學,申商韓非。或好蘇張言,無關盛治,反亂國政,應請一律罷歸。武帝自然准奏,除公孫弘嚴助諸人,素通儒學外,並令歸去,不得錄用。衛綰還道揣摩中旨,可以希寵固榮,保全祿位,那知武帝並不見重,反因他拾人牙慧,格外鄙夷。不到數月,竟將衛綰罷免,改用竇嬰為丞相。嬰系竇太后侄兒,竇太后嘗與景帝說及,欲令嬰居相位。景帝謂嬰沾沾自喜,量窄行輕,不合為相,所以終不見用。武帝也未嘗定欲相嬰,意中卻擬重任田蚡,不過因蚡資望尚淺,恐人不服,並且嬰是太皇太后的兄子,蚡乃皇太后的母弟,斟情酌理,亦應先嬰後蚡,所以使嬰代相,特命蚡為太尉。太尉一官,前時或設或廢,惟周勃父子,兩任太尉,及遷為丞相後,並將官職停罷。武帝復設此官,明明是位置田蚡起見。蚡雖曾學習書史,才識很是平常,只有性情乖巧,口才敏捷,乃是他的特長。自從武帝授為武安侯,他亦自知才具不足,廣招賓佐,預為計畫。入朝時乃滔滔奏對,議論動人,武帝墮入彀中,錯疑他才能邁眾,欲加大位。為此一誤,遂惹出後來許多波瀾,連竇嬰也要被他排擠,斷送性命,這且待後再表。

  且說竇嬰田蚡,既握朝綱,揣知武帝好儒,也不得不訪求名士,推重耆英。適御史大夫直不疑免官,遂同舉代人趙綰繼任,並又薦入蘭陵人王臧,由武帝授為郎中令。趙王兩人,既已受任,便擬仿照古制,請設明堂辟雍。武帝也有此意,叫他詳考古制,採擇施行,兩人又同奏一本,說是臣師申公,稽古有素,應由特旨徵召,邀令入議。這申公就是故楚遺臣,與白生同諫楚王,被罰司舂。見五十三回。及楚王戊兵敗自焚,申公等自然免罪,各歸原籍。申公魯人,歸家授徒,獨重詩教,門下弟子,約千餘人。趙綰王臧,俱向申公受詩,知師飽學,故特從推薦。武帝風聞申公重名,立即派遣使臣,用了安車蒲輪,束帛加璧,迎聘申公。

  申公已八十餘歲,杜門不出,此次聞有朝使到來,只好出迎。朝使傳述上意,齎交玉帛,申公見他禮意殷勤,不得不應召入都。既到長安,面見武帝,武帝見他道貌高古,格外加敬,當下傳諭賜坐,訪問治道,但聽申公答說道:「為治不在多言,但視力行何如。」兩語說完,便即住口。武帝待了半晌,仍不聞有他語,兩語夠了。暗思自己備着厚禮,迎他到來,難道叫他說此二語,便算了事,一時大失所望,遂不欲再加質問,但命他為大中大夫,暫居魯邸,妥議明堂辟雍,及改歷易服與巡狩封禪等禮儀。申公已料武帝少年喜事,行不顧言,所以開口提出二語,待他有問再答。嗣見武帝不復加詢,也即起身拜謝,退出朝門。趙綰王臧,引申公至魯邸,叩問明堂辟雍等古制,申公微笑無言。綰與臧雖未免詫異,但只道是遠來辛苦,不便遽問,因此請師休息,慢慢兒的提議。那知宮廷裡面,發生一大阻力,不但議事無成,還要闖出大禍,害得二人失職亡身,這真叫做冒昧進階,自取禍殃哩。

  原來太皇太后竇氏,素好黃老,不悅儒術,嘗召入博士轅固取示老子書。轅固尚儒絀老,猝然答說道:「這不過家人常言,無甚至理。」竇太后發怒道:「難道定要司空城旦書麼?」固知太后語意,是譏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因與私見不合,掉頭自退。固本善辯,從前與黃生爭論湯武,黃生主張放獄,固主張征誅,景帝頗袒固說;此番在竇太后前碰了釘子,還是不便力爭,方才退出。那竇太后怒氣未平,且因固不知謝過,欲加死罪,轉思罪無可援,不如使他入圈擊彘,俾彘咬死,省得費事。惡之欲其死,全是婦人私見。虧得景帝知悉,不忍固無端致死,特令左右借與利刃,方才將彘刺死。太后無詞可說,只得罷休。但每聞儒生起用,往往從中阻撓,所以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不重用儒生。及武帝嗣位,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復欲出來干預。武帝又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議,都須隨時請命。竇太后對着他事,卻也聽令施行,只有關係儒家法言,如明堂辟雍等種種制度,獨批得一文不值,硬加阻止。冒冒失失的趙綰,一經探悉,便入奏武帝道:「古禮婦人不得預政,陛下已親理萬凡,不必事事請命東宮!」處人骨肉之間,怎得如此直率!武帝聽了,默然不答。看官聽說!綰所說的東宮二字,乃是指長樂宮,為太皇太后所居。長樂宮在漢都東面,故稱東宮。詮釋明白,免致閱者誤會。自從綰有此一奏,竟被太皇太后聞知,非常震怒,立召武帝入內,責他誤用匪人。且言綰既崇尚儒術,怎得離間親屬?這明明是導主不孝,應該重懲。武帝尚想替綰護辯,只說丞相竇嬰,太尉田蚡,並言趙綰多才,與王臧一同薦入,所以特加重任。竇太后不聽猶可,聽了此語,越覺怒不可遏,定要將綰臧下獄,嬰蚡免官。武帝拗不過祖母,只好暫依訓令,傳旨出去,革去趙綰王臧官職,下吏論罪。擬俟竇太后怒解,再行釋放。偏竇太后指二人為新垣平,非誅死不足示懲,累得武帝左右為難。那知綰與臧已拚一死,索性自殺了事。倒也清脫。小子有詩嘆道:

  才經拜爵即遭災,禍患都從富貴來;

  莫道文章憎命達,衒才便是殺身媒。

  綰臧既死,竇太后還要黜免竇嬰田蚡。究竟嬰蚡曾否免官,待至下回再表。

  武帝繼文景之後,慨然有為,首重儒生,而董仲舒起承其乏,對策大廷,裒然舉首。觀其三策中語,持論純正,不但非公孫弘輩可比,即賈長沙亦勿如也。武帝果有心鑑賞,應即留其補闕,胡為使之出相江都,是可知武帝之重儒,非真好儒也。第欲借儒生之詞藻,以文致太平耳。申公老成有識,一經召問,即以力行為勉,譬如對症發藥,先究病源,惜乎武帝之諱疾忌醫,而未由針砭也。就令無竇太后之阻力,亦烏有濟?董生去,串公歸,而偽儒雜進,漢治不可問矣。

复制

《山中相》

老子 〔先秦〕

華陽夢破生紅塵,山中宰相作外臣。芒鞋尋山芝草竟,茯苓屢辱官家命。

官家手敕來岩陬,先生不願金籠頭。同時亦有何處士,將須不得臣老子。

复制

《遣興》

老子 〔先秦〕

老子痴頑慣轉蓬,殘年懶復問窮通。赦書雖未除詩債,盟府猶當策酒功。

桐嶺市回人踏月,柘岡月落鳥呼風。浮生觸處無真實,豈獨南柯是夢中。

复制

《觀梅 其三》

老子 〔先秦〕

幾日商量雪不成,竹邊寒得瘦稜層。秋崖老子縮如蝟,撚斷吟髭寸寸冰。

复制

《雨中有感》

老子 〔先秦〕

山蟄驚塵已發聲,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費天公幾日晴。

何以消憂惟酒可,無能為役以詩鳴。

身其隱矣名安用,寄語諸賢月旦評。

复制

《滿江紅(黃堂席上答太守)》

老子 〔先秦〕

燕寢香凝,官事了、詩情充溢。歸後院、花容爭媚,柳眉添碧。老子胡床常自嘆,輕裾長袖從何覓。探城樓、此際夜如何,更籌一。

人已老,春將畢。臨曲水,才旬日。快朝來雨過,魚兒爭出。淡酒一杯空酩酊,黃堂千騎真安逸。問朱EC43、何日到丘園,聯F4EB跡。

复制

《胡萬山腳氣陸北岩遺詩問訊因次其韻》

老子 〔先秦〕

見說新秋仍病痹,南州土濕暑熏蒸。耳邊愁聽三江雨,胸次清涵萬壑冰。

臥起東山今謝傅,嘯聞半嶺昔孫登。北岩老子題詩寄,愧我才疏闕剡藤。

复制

《【中呂】朝天曲》

老子 〔先秦〕

掛冠,棄官,偷走下連雲棧。湖山佳處屋兩間,掩映垂楊岸。滿地白雲,東風吹散,卻遮了一半山。嚴子陵釣灘,韓元帥將壇,那一個無憂患?柳堤,竹溪,日影篩金翠。杖藜徐步近釣磯,看鷗鷺閒遊戲。農父漁翁,貪營活計,不知他在圖畫裡。對着這般景致,坐的,便無酒也令人醉。自劾,退歸,用不着風雲氣。疏狂迂闊拙又痴,今日才回味。玩水游山,身無拘系,這的是三十年落的。翠微,更奇,知道我閒居意。

玉田,翠煙,鸞鶴聲相喚。青山搖動水底大,把沙鳥都驚散。物外風光,同誰遊玩?有蓬萊海上仙。綽然,四邊,滾滾雲撩亂。

牧笛,酒旗,社鼓喧天擂。田翁對客喜可知?醉舞頭巾墜。老子年來,逢場作戲,趁歡娛飲數杯。醉歸,月黑,盡踏得雲煙碎。

翠微,四圍,無一點塵俗氣。水聲不解說是非,到處相尋覓。想為吾儂,心灰名利,他也要相陪閒坐的。寢食,不離,倒殢得人先醉。

日居,月諸,斷送了人無數。自從開闢君試數,那個不到邙山路?何況吾儂。些兒名譽,向電光中誰做主?據着這老夫,志趣,把烏兔常拴住。恰陰,卻晴,來往雲無定。湖光山色晦復明,會把人調弄。一段幽奇,將何酬應?吐新詩字字清。錦鶯,數聲,又喚起游山興。

錦屏,翠屏,極目山無盡。白雲忽向樹杪生,似林影波光定。故把清風,遮映搖動,水和山俱有聲。興清,半晴,天意也還相應。

詠四景

遠村,近村,煙藹都遮盡。陰陰林樹曉未分,時聽黃鸝韻。竹杖芒鞋,行穿花徑,約漁樵共賞春。日新,又新,是老子山林興。

自酌,自歌,自把新詩和。人間甲子一任他,壺裡乾坤大。流水當門,青山圍座,每日家叫三十聲閒快活。就着這綠蓑,醉呵,向雲錦香中臥。

秋就詠水仙妝白菊花

此花,甚佳,淡秋色東籬下。人間凡卉不似他,倒傲得風霜怕。玉蕊瓏蔥,瓊枝低壓,雪香春何足夸。羨煞,愛煞,端的是覷一覷千金價。

此杯,莫推,雪片兒雲間墜。火爐頭上酒自煨,直吃的醺醺醉。不避風寒,將詩尋覓。笑襄陽老子痴,近着這剡溪,夜黑,險凍的來不得。

复制

《【雙調】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老子 〔先秦〕

村庵即事

掩柴門嘯傲煙霞,隱隱林巒,小小仙家。樓外白雲,窗前翠竹,井底硃砂。五畝宅無人種瓜,一村庵有客分茶。春色無多,開到薔薇,落盡梨花。

崔閒齋元帥席上

繡簾開語燕呢喃,柳眼青嬌,杏臉紅酣。春日遲遲,香風淡淡,相府潭潭。環粉黛犀梳玉轡,引兒孫竹馬青衫。坐客江南,妙舞清歌,闊論高談。

九日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容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梅友元帥席間

拂冰弦慢拈輕攏,一種天姿,占斷芳叢。額點宮黃,眉橫晚翠,臉暈春紅。歌夜月琉璃酒鍾,隔香風翡翠簾櫳。殢殺吟翁,柳暗花濃,玉暖香融。

讀史有感二首

劍空彈月下高歌,說到知音,自古無多。白髮簫疏,青燈寂寞,老子婆娑。故紙上前賢坎坷,醉鄉中壯士磨跎。富貴由他,謾想廉頗,誰效常何?滄浪可以濯纓,嘆千里波波,兩鬢星星。遁跡林泉,甘心畎畝,罷念功名。青門外芸瓜邵平,白雲邊垂鈎嚴陵。潮落沙汀,月轉林坰,午醉方醒。

秋夜閨思

剔殘燈數盡寒更,自別了鴛鴦,誰更卿卿?竹影疏欞,蛩聲廢井,桂子閒庭。淹淚眼羞看畫屏,瘦人兒不似丹青。盼殺多情,遠信休憑,好夢難成。

進歌者秀英

海棠嬌楊柳纖腰,眼轉秋波,瞼暈春潮。檀板輕敲,冰弦初奏,彩扇低招。傾城傾國越西子梨梨棗棗,行雲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橙剖並刀,酒捧金蕉。爛醉東風,受用良宵。

疏齋學士自長沙歸

望仙華十二芙蓉,夜醉長沙,曉過吳松。稅駕星壇,題詩玉井,掛劍琳宮。鶴唳黃雲半空,雁來紅葉西風。秋興誰同?絕唱仙童,相伴疏翁。

湖上懷古,次疏齋學土韻

柳駝腰系我舟差,趁夜雪歸鴻,暮苑啼鴉。綠樹鞦韆,青山鐘鼓,畫防琵琶。銅雀台邊破瓦,金魚池上殘花。誰見繁華?採藥仙翁,賣酒人家。

秋思

菊花枝還為誰黃?數盡歸期,過了重陽。錦字傳情,瓊簪留恨,繡枕遺香。夜月冷金釵鳳凰,曉霜寒翠被鴛鴦。想像高唐,縈損柔腸,夢見才郎。

春伯

托香腮微困春纖,繡線慵拈,寶篆羞添。往事牆頭,情人夢裡,舊恨眉尖。梨花謝春光荏苒,曉鶯啼酒病淹漸。燕語雕檐,滿院楊花,不捲珠簾。

紅梅次試齋學士韻

壽陽妝何似環兒?快傳語花神,換卻南枝。血點冰梢,丹塗玉臉,酒暈瓊姿。拼花下何郎醉死,誤莊前崔護題詩。倚樹多時,長笛聲中,萬點胭脂。

秋日海棠一

沉香亭上幽歡,甚陶令籬邊,月慘風酸。燕子來時,梧桐老去,錦樹花攢。照銀燭春宵苦短,惜疏林秋夜漫漫。樽俎團圞,破帽西風,華屋金盤。

次韻秋懷

問山人索價何高?歲晚江空,興動書巢。古桂寒香,殘蘆老絮,病葉紅綃。愁倦容嗚嗚洞簫,對西風戀戀綈袍。往事徒勞,兩鬢秋霜,萬里雲濤。

西湖懷古

飛來何處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詩筒。古寺啼猿,晴山舞風,廢井藏龍。人已去梅花舊家,客重來柳樹西風。一笑相逢,天竺門前,合澗橋東。

王一山席上題壁二首

掃詩愁滿壁龍蛇,壯氣憑陵,醉眼橫斜。脫帽臨風,停杯問月,往事傷嗟。范蠡歸湖是也,子牙發跡遲些、笑殺豪傑,花謝還開,酒盡重賒。醉厭厭良夜迢迢,記席上樽前,酒令詩條。錦樹圍香,花燈奪晝,金屋藏嬌。碧水冷西施弄瓢,紫雲深秦女吹簫。占得春饒,鶯怕歌喉,柳妒蠻腰。

湖上即事疊韻

錦江頭一掬清愁,回首盟鷗,楊柳汀洲。俊友吳鈎,晴秋楚岫,退叟齊丘。賦遠遊黃州竹樓,泛中流翠袖蘭舟。檀口歌謳,玉手藏鬮詩酒觥籌,邂逅綢緞,醉後相留。

桃花菊

怪黃花厭我清貧,老圃秋容,丹臉偷勻。前度劉郎,東籬陶令,邂逅寒溫。延壽客秋鳳酒樽,想佳人春日莊門。笑問東君:費盡金錢,占醉紅裙。

鑑湖小集

寫《黃庭》換得白鵝,舊酒猶香,小玉能歌。命友南山,懷人北海,遁世東坡。昨日春今日秋清閒在我,百年人千年調煩惱由他!樂事無多,良夜如何?去了朱顏,還再來麼?

酸齋學士席上

岸風吹裂江雲,迸一縷斜陽,照我離樽。倚徙西樓,留連北海,斷送東君。傳酒令金杯玉筍,傲詩壇羽扇綸巾。驚起波神,喚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陽春。

石塘道中

雨依微天淡雲陰,有客徜徉,緩轡登臨。老樹危亭,平津短棹,遠店疏砧。傲塵世山無古今,避風波鷗自浮沉。霜後園林,萬綠枝頭,一點黃金。

松江懷古

解征衣便可濯纓,小小西湖,總是詩情。天際浮圖,雲間舊隱,水上新亭。負重名陸家弟兄,泛輕舟何處高僧?老鶴長鳴,翠柳堤邊,白苧風生。

肅齋趙使君致仕歸

杏花村酒滿葫蘆,記竹馬相迎,郊外先驅。清獻家風,淵明歸興,儘自歡娛。榮故里名香二疏,播廉聲恩在三衢。教子讀書,黃卷青燈,玉帶金魚。

三衢平山亭

倚闌於雲與山平,一勺甘泉,四面虛亭。隱隱浮圖,層層罨畫,小小蓬瀛。隨月去長空雁影,喚秋來高樹蟬聲。客路飄零,天宇澄清,劍氣峰峰。

海棠

看佳人富貴天姿,點染胭脂,消得新詩。笑倚紅妝,輕彈銀燭,滿引金卮。伴庭院黃昏燕子,嘆風流天寶環兒。老過花時,誰恨無香?我愛垂絲。

次韻

喚西施伴我西遊,客路依依,煙水悠悠。翠樹啼鵑,青天旅雁,白雪盟鷗。人倚梨花病酒,月明楊柳維舟。試上層樓,綠滿江南,紅褪春愁。

湖上即事

倚高寒渺渺愁余,昨夜南樓,今日西湖。柳影浮圖,岩阿杜宇,酒病相如。留客醉山花解舞,寄離愁雲雁能書。笑倩誰扶?風動瑤箏,月滿冰壺。

元夜宴集

綠窗紗銀燭梅花,有美人兮,不御鉛華。妝鏡羞鸞,嬌眉斂翠,巧髻盤鴉。可喜娘春纖過茶,風流煞真字續麻。共飲流霞,月轉西樓,不記還家。

游龍源寺

問行人何處龍源?古路縈幡,細水蜿蜒。柳耳垂陰,花心困雨,樹頂摩天。借居士蒲團坐禪,對幽人松麈談玄。詩債留連,百巧黃鵬,一曲新蟬。

蓮花道中

洗黃塵照眼滄浪,古道依依,暮色蒼蒼。遠寺松篁,誰家桃李?舊日柴桑。紅袖倚低低院牆,白蓮開小小林塘。過客徜徉,題罷新詩,立盡斜陽。

复制

《成居竹有書報甥傅君亮至揚州言其家與外表舅吳仲益及婦家二叔學生韓與玉全家無恙喜甚有懷》

老子 〔先秦〕

始得平安信,渾紓悵望心。爭看尺素字,絕勝萬黃金。

危甚初秋警,幾於平陸沈。蜂屯昱嶺上,豨突浙江潯。

縱爾驅鋒鏑,寧逃磔斧砧。官軍俄克復,亂首即成擒。

城市半焦土,親朋多好音。已知生有路,暫免淚沾襟。

老子歡殊劇,家人酒快斟。狂歌敲手板,醉倒脫頭簪。

黎庶思蘇息,皇天願照臨。國威雖震疊,兵氣尚蕭森。

自顧形骸累,仍嗟歲月侵。懷歸畏吏議,承乏念官箴。

虎豹關非遠,龍蛇水更深。豈無黃石略,虛遣白頭吟。

落日耿殘雪,浮雲生夕陰。枯萁聞齕馬,疏樹見棲禽。

松竹荒須理,茅茨破可尋。前身本道士,不是戀山林。

复制

《黑漆弩》

老子 〔先秦〕

青冥風露乘鸞女。似怪我白髮如許。問姮娥不嫁空留,好在朱顏千古。

笑停雲老子人豪,過信少陵詩語。更何消斫桂婆娑,早已有吳剛揮斧。

复制

《答問學》

老子 〔先秦〕

大化旋元根,無聲亦無臭。時行自物生,處處春光漏。

人心曷睹聞,豈以形跡覯。一實殊萬分,瀰漫遍宇宙。

雲無亦無無,雲有寧有有。虛實動靜間,寂感相參透。

來也以此生,歸也以此復。但保勿自虧,豈能強增湊。

月窟通天根,時復倏時姤。盈虛本無常,此理原不朽。

雲胡一偏者,強向玄關叩。觸處固躍如,冥心更何究。

嬰兒吾自存,坎離每相遘。若自煮空鐺,於何問火候。

老子固猶龍,學之恐差謬。孔聖真時中,天地等高厚。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