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代 / 姚燧 / 憑闌人·寄征衣
拼 译 译

《憑闌人·寄征衣》

姚燧 〔元代〕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憑闌人·寄征衣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想要給你寄禦寒的冬衣,又怕你不再回家;不給你寄禦寒的冬衣,又怕你過冬挨凍受寒。在寄與不寄之間徘徊不定,真是感到千難又萬難。

注釋越調:宮調名,元曲常用的宮調之一。憑闌人:曲牌名,屬越調,小令兼用。全曲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征衣:遠行人禦寒的衣服。君:指遠行在外的征人。妾身:古代婦女自謙時的稱謂。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30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70

憑闌人·寄征衣 - 賞析

這首小令在構思上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閨婦在寒冬到來時給遠方征人寄軍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畫,表現了思婦的糾結的微妙心理,寄與不寄都滲透了深摯的感情。

「欲寄君衣君不還」這句寫了思婦第一層感情矛盾:征夫遠在邊塞,久去不歸,她迫切地想將親手縫製的寒衣寄給親人。「欲寄征衣」,正是她思念、關懷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轉念一想,遠方的征夫得了寒衣如果不想着回家了,就會更增加了分離的痛苦。這又是她十分憂慮的。語意一正一反,一波一折,把思婦對征人思念和關切的心理表現得很細膩。

「不寄君衣君又寒」這句則以反語倒說:既然寄了征衣,親人不還,那就「不寄征衣」吧。這似乎可以消除「君不還」的憂慮了,但她旋即想到:自己的親人又要忍受饑寒了。這是自己更不忍心,更為憂慮的。這兩句語意上的反覆,把人物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

最後「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這兩句是前兩句矛盾心理的歸結,又是女主人公情感的擴展,隱約表現出她時而欲寄,時而不寄,時而擔心「君不還」,時而憂慮「君又寒」,每一躊躇,每一反覆,都在思念、關切和痛苦的感情。

其實遠方征人的「不還」與寒衣的「寄與不寄」並沒有必然聯繫。女主人公是基於「君不還」的現實才製作冬衣,目的是讓遠方的丈夫得以禦寒。征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無論「寄與不寄」,女主人公實際上都面臨着「君不還」的冷酷結局。她也明知這一點,故意在寄衣上生出波瀾,是為了表現自己長期獨守空房的一種怨恨。當然這種怨恨是基於團圓的願望,本身仍意味着對丈夫的無限深情。又恨又愛,以恨示愛,這是閨婦的一種特有心態。這正是這支小曲情味的動人之處。

此篇屬於元散曲中具有樂府風味的情歌佳作,形制短小,其妙在言有盡而意無窮,以極簡練的文字,為讀者體會人物心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全曲二十四字中,「寄」「君」「衣」「不」四字占了一半以上,用字寥寥而能包含如此豐富曲折的情節和意象,這也是此篇的不可及之處。▲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224-225

曾永義.黑暗時代的自由頌——元人散曲.北京:線裝書局,2012:176

憑闌人·寄征衣 - 創作背影

中國古代,戰爭頻繁,徭役苛重。無數遊子背井離鄉,飽嘗了分離的痛苦。在這種現實的土壤上,中國古代詩詞中就產生了不少怨女思婦的作品。姚燧這首散曲,繼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婦怨女懷念征夫遊子的題材,表現了相近的社會背景。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30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224-225

姚燧

作者: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號牧庵,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元朝文學家。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並稱。所作碑誌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姚燧其它诗文

《題貞節賈母劉氏》

姚燧 〔元代〕

常時易處變時難,掬育孤兒紡織間。

向使相歡得偕老,貞名未必滿人寰。

复制

《菩薩蠻 中秋雨》

姚燧 〔元代〕

素娥會把詩人調。

衰顏不值圓蟾照。

特地變雲陰。

江城三日霖。

今宵佳節過。

天上冰輪破。

才卻放餘輝。

要看清興遠。

复制

《憑闌人·寄征衣》

姚燧 〔元代〕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菩薩蠻 皇廢癸丑春賞花詞》

姚燧 〔元代〕

兩閒日月同悠久。算來無比東君壽。一歲一歸來。光風吹九垓。花枝依舊好。只自傷垂老。七十六年人。見花能幾春。

复制

《清平樂·水仙裝束》

姚燧 〔元代〕

水仙裝束。風致清逾淑。春竟枝頭添萼綠。要與梅花仲叔。生紅從此羞顏。甘同桃李漫山。不是冥鴻過盡,情教銜子荊蠻。

复制

《虞美人 牧庵即事為李元素作》

姚燧 〔元代〕

竹風吹落疏疏雨。紈扇收殘暑。小軒驀地細香來。莫是鄰家早有木犀開。玉環穿耳誰家女。自獻歌金縷。新聲和徹紫檀槽。袖出烏絲才說要揮

复制

《滿江紅 送李景山使交趾》

姚燧 〔元代〕

六韶江山,十年厭、*舟還轍。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嘗持節。八月秋風來朔漠,燕然已沒鞍韉雪。料此時、銅柱瘴雲收,無炎熱。銜尺一,行宜決。煩重為,雕題說。道皇元威德,萬方臣妾。直以越裳聲教阻,千金裝*渠誰屑。要降王、明日共?軒,來金闕。

复制

《水調歌頭 送徐大山》

姚燧 〔元代〕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繡記曾經。

西北桃源山峻,東北洞庭春盡,浩浩際滄溟。鄂渚玉薪米,連月雨冥冥。

天氣佳,殊未暮,莫揚舲。便令綰印遲上,誰奪老槐廳。

一語嗟卑烏用,覽鏡還宜自重,如此鬢毛青。軒冕暮塗看,馭日與鞭霆。

复制

《木蘭花慢》

姚燧 〔元代〕

暢光風裊裊,轉幽蕙,泛崇蘭。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歲逢難。

鞦韆自兒女事,快鄰翁、覆手羽觴乾。莫道韶華一月,從今已屬春殘。

故人回首隔長安。輪值下金鑾。對賜火新煙,應思韍禊,何地江干。

依然齒牙牢在,並年時、花似露中看。獨賴中書未老,言時發尚衝冠。

复制

《感皇恩》

姚燧 〔元代〕

尋丈歲寒亭,何多環侍。煙節雪旓萬青士。旄頭鐵甲,更兩蒼官為帥。

落成天雨雪、皆奇事。

不獨玄冬,偏生幽思。六月清風失炎熾。三年轉燭,君去豈無人至。

惟應無坐嘯、文章使。

复制

《清平樂》

姚燧 〔元代〕

南陽昔歲。此日懸弧記。不料長沙今款避。紅袖青軒負醉。

橫闌直楯西東。飄殘萬紫千紅。不是荼蘼噴雪,爭些閒殺春風。

复制

《小重山 風雨折枝詞》

姚燧 〔元代〕

早是清明應候風。勢如滄海浪、怒號空。更兼潑火雨冥濛。如何得、枝上有殘紅。最惜牡丹叢。曉來吹盡折、教兒童。且為支拄曲蘭中。還堪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