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六一诗话)

/ 詩人(六一诗话) / 小說(六一诗话) / 古籍(六一诗话)

《和六一居士守汝阴禁相似物赋雪》

释居简 〔宋代〕

漣漪碎剪成新萼,廉纖帶雨尤輕薄。

人間但見巧番騰,天上不知誰製作。

九地瑕疵都粉飾,重雲揞塞難恢廓。

曉光奪目增眩轉,夜色侵燈尤閃爍。

康莊充斥去無路,老乾壓低搖不落。

寒棱凍得水生皮,氣艷冷欺裘擁貉。

可勝思苦相嘲謔,旋忘手凍爭拿攫。

亂委平堆可照書,圓瑳小握供彈雀。

靜聞裂竹亟扶顛,勇作探春思躡屩。

犯寒果勝附炎熱,苦飢預慶歌豐樂。

長須嫩煮蚓方泣,小龍新破團初瀹。

默觀造物真戲劇,更看一色吞沙漠。

載賡險韻付銜枚,孤軍大敵空橫槊。

寡和尤知白雪高,非偶自貽齊大噱。

复制

《木兰花(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

陈师道 〔宋代〕

湖平木落搖空闊。

葉底流泉鳴復咽,酒邊清漏往時同,花里朱弦縴手抹。

風光過手春冰滑。

十事違人常七八。

不將白髮並黃花,擬下清流攬明月。

复制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其二》

林熙春 〔明代〕

天隨陽見復,壽與日俱長。

豹隱竿同釣,鯉趍酒一觴。

雲霄曾獻履,風雨莫沾裳。

欲拚年來苦,相將入醉鄉。

复制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二首 其一》

林熙春 〔明代〕

一陽初動處,六甲踰周時。

宮繡方添線,海籌又益枝。

逢衣遲白髮,采服幸齊眉。

汗血神駒俊,岡陵未有涯。

复制

《饮孤山六一泉有感亭以太湖石为柱梁》

方回 〔元代〕

解後猶存石柱樑,周家九鼎尚淪亡。

此泉只是尋常水,為有歐蘇姓字香。

复制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

胡铨 〔宋代〕

崖州何有水連空。人在浪花中。月嶼一聲橫竹,雲帆萬里雄風。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鐘。日下即歸黃霸,海南長想文翁。

复制

《饮孤山六一泉有感》

方回 〔元代〕

解後猶存石柱樑,周家九鼎尚淪亡。此泉只是尋常水,為有歐蘇姓字香。

复制

《木兰花慢 中秋 吴礼部诗话》

吴激 〔宋代〕

敞千門萬戶,瞰滄海、爛銀盤。

對沆瀣樓高,儲胥雁過,墜露生寒。

闌干。

眺河漢外,送浮雲、盡出眾星乾。

丹桂霓裳縹緲,似聞雜佩珊珊。

長安底處高城,人不見,路漫漫。

嘆舊日心情,如今容鬢,瘦沈愁潘。

幽歡。

縱容易得,數佳期、動是隔年看。

歸去江湖一葉,浩然對影垂竿。

复制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李白 〔唐代〕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餘。

复制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李白 〔唐代〕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复制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李白 〔唐代〕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餘。

复制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李白 〔唐代〕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复制

《变体诗·蔡宽夫诗话:碣诗平侧各一韵,自号变体》

章碣 〔唐代〕

東南路盡吳江畔,正是窮愁暮雨天。鷗鷺不嫌斜兩岸,

波濤欺得逆風船。偶逢島寺停帆看,深羨漁翁下釣眠。

今古若論英達算,鴟夷高興固無邊。

复制

《黄州夜泊听水声因为绝句以广欧阳公诗话》

孔武仲 〔宋代〕

泠然非徵亦非商,夜久清音入夢長。人道官蛙成鼓吹,我知風水是霓裳。

复制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宋代〕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

」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

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

」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於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於洞庭之野,閱大戰於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

然常患不得極吾樂於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

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於外,憂患思慮勞吾心於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於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於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願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於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於此者既佚矣,幸無患。

吾其何擇哉?」於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

」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嘗用於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

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