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六一诗话)

/ 诗人(六一诗话) / 小说(六一诗话) / 古籍(六一诗话)

《和六一居士守汝阴禁相似物赋雪》

释居简 〔宋代〕

涟漪碎剪成新萼,廉纤带雨尤轻薄。

人间但见巧番腾,天上不知谁制作。

九地瑕疵都粉饰,重云揞塞难恢廓。

晓光夺目增眩转,夜色侵灯尤闪烁。

康庄充斥去无路,老干压低摇不落。

寒棱冻得水生皮,气艳冷欺裘拥貉。

可胜思苦相嘲谑,旋忘手冻争拿攫。

乱委平堆可照书,圆瑳小握供弹雀。

静闻裂竹亟扶颠,勇作探春思蹑屩。

犯寒果胜附炎热,苦饥预庆歌丰乐。

长须嫩煮蚓方泣,小龙新破团初瀹。

默观造物真戏剧,更看一色吞沙漠。

载赓险韵付衔枚,孤军大敌空横槊。

寡和尤知白雪高,非偶自贻齐大噱。

复制

《木兰花(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

陈师道 〔宋代〕

湖平木落摇空阔。

叶底流泉鸣复咽,酒边清漏往时同,花里朱弦纤手抹。

风光过手春冰滑。

十事违人常七八。

不将白发并黄花,拟下清流揽明月。

复制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其二》

林熙春 〔明代〕

天随阳见复,寿与日俱长。

豹隐竿同钓,鲤趍酒一觞。

云霄曾献履,风雨莫沾裳。

欲拚年来苦,相将入醉乡。

复制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二首 其一》

林熙春 〔明代〕

一阳初动处,六甲踰周时。

宫绣方添线,海筹又益枝。

逢衣迟白发,采服幸齐眉。

汗血神驹俊,冈陵未有涯。

复制

《饮孤山六一泉有感亭以太湖石为柱梁》

方回 〔元代〕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

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复制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

胡铨 〔宋代〕

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

复制

《饮孤山六一泉有感》

方回 〔元代〕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复制

《木兰花慢 中秋 吴礼部诗话》

吴激 〔宋代〕

敞千门万户,瞰沧海、烂银盘。

对沆瀣楼高,储胥雁过,坠露生寒。

阑干。

眺河汉外,送浮云、尽出众星乾。

丹桂霓裳缥缈,似闻杂佩珊珊。

长安底处高城,人不见,路漫漫。

叹旧日心情,如今容鬓,瘦沈愁潘。

幽欢。

纵容易得,数佳期、动是隔年看。

归去江湖一叶,浩然对影垂竿。

复制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李白 〔唐代〕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复制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李白 〔唐代〕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

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

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复制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李白 〔唐代〕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复制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李白 〔唐代〕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复制

《变体诗·蔡宽夫诗话:碣诗平侧各一韵,自号变体》

章碣 〔唐代〕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

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复制

《黄州夜泊听水声因为绝句以广欧阳公诗话》

孔武仲 〔宋代〕

泠然非徵亦非商,夜久清音入梦长。人道官蛙成鼓吹,我知风水是霓裳。

复制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宋代〕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