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感叹)

/ 詩人(感叹) / 小說(感叹) / 古籍(感叹)

《丙戌元日二首》

方回 〔元代〕

歙山嚴瀨寄荊扉,想見同時雪正飛。

柳動梅殘驚歲換,兒寒女瘦望予歸。

百年偏許詩名在,雙鬢能知世事非。

社友踏泥肯相顧,酒錢更欲典春衣。

《出塞(夜梦一女子引扇求字,为书小阕)》

李石 〔宋代〕

花樹樹。

吹碎胭脂紅雨。

將謂郎來推繡戶。

暖風搖竹塢。

睡起欄干凝佇。

漠漠紅樓飛絮。

劃踏襪兒垂手處。

隔溪鶯對語。

《咏灯》

胡奎 〔元代〕

欲滅又還明,花落銀缸里。

搔頭不敢挑,待卜明朝喜。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其二》

王禹称 〔宋代〕

妻兒慣蔬素,仆馬任龍鍾。

一榻渾無物,孤琴對病容。

風翻簾影亂,旱減井痕重。

幽寂誰為伴,扶行賴瘦筇。

《观棋》

艾性夫 〔元代〕

攙先岐路不容差,形定心忙寂不嘩。

仙客莫嫌春晝短,東風落盡海棠花。

《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

李曾伯 〔宋代〕

不見台城事,君毋說苦空。

佛隨千劫盡,人與萬山雄。

弔古春酤綠,談兵夜燭紅。

終宵皎無寐,萬壑響松風。

《青城行》

郝经 〔元代〕

壞山壓城殺氣黑,一夜京城忽流血。

弓刀合沓滿掖庭,妃主喧呼總狼藉。

驅出宮門不敢哭,血淚滿面無人色。

戴樓門外是青城,匍匐赴死誰敢停?百年涵育盡塗地,死霧不散昏青冥。

英府親賢端可憐,白首隨例亦就刑。

最苦愛王家兩族,二十餘年不曾出。

朝朝點數到堂前,每向官司求米肉。

男哥女妹自夫婦,靦面相看冤更酷。

一旦開門見天日,推入行間便誅戮。

當時築城為郊祀,卻與皇家作東市。

天興初年靖康末,國破家亡酷相似。

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尋常事。

君不見二百萬家族盡赤,八十里城皆瓦礫。

白骨更比青城多,遺民獨向王孫泣。

禍本骨肉相殘賊,大臣蔽君尤壅塞。

至今行人不嘆承天門,行人但嗟濠利宅!城荒國滅猶有十仞牆,牆頭密匝生鐵棘。

《次韵内侄竺稷并示诸儿》

陈著 〔宋代〕

春首還相見,吾懷白與兄。

江湖關老夢,山野避新行。

危慮船迎浪,殘生漏送更。

東風溪上路,欲別若為情。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

苏轼 〔宋代〕

鏡湖敕賜老江東,未似西歸玉局翁。

羈枕未容春夢斷,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攜兒去,試問流年與我同。

自笑餘生消底物,半篙清漲百灘空。

?予與劉器之同發虔州,江水忽清漲丈余,贛石三百里無一見者。

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獨游清都,作此詩。

?。

《从军行二首 其二》

王褒 〔两汉〕

黃河流水急,驄馬遠征人。

谷望河陽縣,橋渡小平津。

年少多遊俠,結客好輕身。

代風愁櫪馬,胡霜宜角筋。

羽書勞警急,邊鞍倦苦辛。

康居因漢使,盧龍稱魏臣。

荒戍唯看柳,邊城不識春。

男兒重意氣,無為羞賤貧。

《门有车马客行》

张方平 〔宋代〕

崇軒華蓋為誰子,高閣朱扉為誰第。

孟公君卿善請謁,少叔王孫有權勢。

憑凌豪氣務相傾,晚日署門復誰恚。

君不見隆中草廬客,陽里席門居。

斂翼蓬蒿下,蕭條意自如。

觸羅向稻梁,肯隨黃口雛。

將軍三降顧,真主六用謨。

豈由趨逐交遊得,壯心自與功名俱。

《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餚核既盡,杯盤狼籍。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