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醫家類 / 溫病條辨 / 卷二·中焦篇(濕溫)
拼

濕溫

溫病條辨

〔子部〕

(瘧、痢、疸、痹附)

五四、濕熱上焦未清,里虛內陷,神識如蒙,舌滑脈緩,人參瀉心湯加白芍主之。

濕在上焦,若中陽不虛者,必始終在上焦,斷不內陷;或因中陽本虛,或因誤傷於藥,其勢必致內陷。濕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熱能令人昏,故神識如蒙,此與熱邪直入包絡譫語神昏有間。

里虛故用人參護里陽,白芍以護真陰;濕陷於里,故用乾薑、枳實之辛通;濕中兼熱,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降。此邪已內陷,其勢不能還表,法用通降,從里治也。

人參瀉心湯方(苦辛寒兼甘法)

人參(二錢) 乾薑(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生白芍(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五五、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飢不食,機竅不靈,三香湯主之。

三香湯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蔞皮(三錢) 桔梗(三錢) 黑山梔(二錢) 枳殼(二錢) 鬱金(二錢) 香豉(二錢) 降香末(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按此證由上焦而來,其機尚淺,故用蔞皮、桔梗、枳殼微苦微辛開上,山梔輕浮微苦清熱,香豉、鬱金、降香化中上之穢濁而開郁。上條以下焦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條以上焦為邪之出路,故用輕;以下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彼此互參,可以知葉氏之因證制方,心靈手巧處矣!惜散見於案中而人多不察,茲特為拈出,以概其餘。

五六、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續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按此證表里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而護神明;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安宮牛黃丸(方法見前)

茯苓皮湯(淡滲兼微辛微涼法)

茯苓皮(五錢) 生薏仁(五錢) 豬苓(三錢) 大腹皮(三錢) 白通草(三錢) 淡竹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五七、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新制桔皮竹茹湯主之。

按《金匱》桔皮竹茹湯,乃胃虛受邪之治,今治濕熱壅遏胃氣致噦,不宜用參甘峻補,故改用柿蒂。按柿成於秋,得陽明燥金之主氣,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獨勝(肺之髒象屬金,胃之氣運屬金)。柿蒂乃柿之歸束處,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從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畢矣(再按∶草木一身,蘆與蒂為升降之門戶,載生氣上升者蘆也,受陰精歸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於此會心焉)。

新制桔皮竹茹湯(苦辛通降法)

桔皮(三錢) 竹茹(三錢) 柿蒂(七枚) 薑汁(三茶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五八、三焦濕郁,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再按此條與上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證之不同也。

一加減正氣散方

藿香梗(二錢) 濃朴(二錢) 杏仁(二錢) 茯苓皮(二錢) 廣皮(一錢) 神曲(一錢五分) 麥芽(一錢五分) 綿茵陳(二錢) 大腹皮(一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論〕正氣散本苦辛溫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鬚髮表也。去甘桔,此證以中焦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濁,濃朴、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神曲、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濕郁而動生發之氣,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五九、濕郁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證也,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證矣,故加防己急走經絡中濕郁;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實大便也;大豆黃卷從濕熱蒸變而成,能化蘊釀之濕熱,而蒸變脾胃之氣也。

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錢) 廣皮(二錢) 濃朴(二錢) 茯苓皮(三錢) 木防己(三錢) 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 薏苡仁(三錢)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六十、穢濕着里,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三加減正氣散方(苦辛寒法)

藿香(連梗葉,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朴(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滑石(五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六一、穢濕着里,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故加草果、楂肉、神曲,急運坤陽。使足太陰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陰之天氣也。

四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溫法)

藿香梗(三錢) 濃朴(二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楂肉(炒,五錢)神曲(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六二、穢濕着里,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穢濕而致脘悶,故用正氣散之香開;便泄而知脾胃俱傷,故加大腹運脾氣,谷芽升胃氣也。以上二條,應入前寒濕類中,以同為加減正氣散法,欲觀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於此。

五加減正氣散(苦辛溫法)

藿香梗(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茯苓塊(三錢) 濃朴(二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谷芽(一錢) 蒼朮(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歷觀前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雲醫乎!

六三、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谷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發表攻里,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

脈緩身痛,有似中風,但不浮,舌滑不渴飲,則非中風矣。若系中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今繼而復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濕屬陰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故繼而復熱。內不能運水谷之濕,脾胃困於濕也;外復受時令之濕,經絡亦困於濕矣。倘以傷寒發表攻里之法施之,發表則誅伐無過之表,陽傷而成痙;攻里則脾胃之陽傷,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轉壞證也。濕熱兩傷,不可偏治,故以黃芩、滑石、茯苓皮清濕中之熱,蔻仁、豬苓宣濕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

黃芩滑石湯方(苦辛寒法)

黃芩(三錢) 滑石(三錢) 茯苓皮(三錢) 大腹皮(二錢) 白蔻仁(一錢) 通草(一錢) 豬苓(三錢)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六四、陽明濕溫,嘔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嘔甚而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生薑主之。

嘔而不渴者,飲多熱少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飲而嘔自止。嘔而兼痞,熱邪內陷,與飲相摶,有固結不通之患,故以半夏瀉心,去參、姜、甘、棗之補中,加枳實、生薑之宣胃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六錢) 茯苓(六錢) 生薑(四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甘草大棗加枳實生薑方

半夏(六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枳實(三錢) 生薑(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復納人參、大棗。

六五、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萎黃,病名濕痹,宣痹湯主之。

經謂∶風寒濕三者合而為痹。《金匱》謂∶經熱則痹。蓋《金匱》誠補《內經》之不足。痹之因於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熱者,亦復不少,合參二經原文,細驗於臨證之時,自有權衡。本論因載濕溫而類及熱痹,見濕溫門中,原有痹證,不及備載痹證之全,學人慾求全豹,當於《內經》、《金匱》、喻氏、葉氏以及宋元諸名家,合而參之自得。大抵不越寒熱兩條,虛實異治。寒痹勢重而治反易,熱痹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矣,猶之傷寒兩感也。此條以舌灰目黃,知其為濕中生熱,寒戰熱熾,知其在經絡;骨骱疼痛,知其為痹證。若泛用治濕之藥,而不知循經入絡,則罔效矣。故以防己急走經絡之濕,杏仁開肺氣之先,連翹清氣分之濕熱,赤豆清血分之濕熱,滑石利竅而清熱中之濕,山梔肅肺而瀉濕中之熱,薏苡淡滲而主攣痹,半夏辛平而主寒熱,蠶砂化濁道中清氣,痛甚加片子薑黃、海桐皮者,所以宣絡而止痛也。

宣痹湯方(苦辛通法)

防己(五錢) 杏仁(五錢) 滑石(五錢) 連翹(三錢) 山梔(三錢) 薏苡(五錢) 半夏(醋炒,三錢) 晚蠶砂(三錢) 赤小豆皮(三錢,赤小豆乃五穀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非藥肆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豆乃廣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痛甚加片子薑黃二錢,海桐皮三錢。

六六、濕郁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上條但痹在經脈,此則臟腑亦有邪矣,故又立一法。汗多則表陽開,身痛則表邪郁,表陽開而不解表邪,其為風濕無疑,蓋汗之解者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陰邪,故雖有汗不解也。學人於有汗不解之證,當識其非風則濕,或為風濕相搏也。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風濕郁於孫絡毛竅。此濕停熱郁之證,故主以辛涼解肌表之熱,辛淡滲在里之濕,俾表邪從氣化而散。里邪從小便而驅,雙解表里之妙法也,與下條互斟自明。

薏苡竹葉散方(辛涼淡法,亦輕以去實法)

薏苡(五錢) 竹葉(三錢) 飛滑石(五錢) 白蔻仁(一錢五分) 連翹(三錢) 茯苓塊(五錢)白通草(一錢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錢,日三服。

六七、風暑寒濕,雜感混淆,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飢舌白,肢體若廢,杏仁薏苡湯主之。

雜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氣不主宣四字為扼要。故以宣氣之藥為君。既兼雨濕中寒邪,自當變辛涼為辛溫。此條應入寒濕類中,列於此者,以其為上條之對待也。

杏仁薏苡湯(苦辛溫法)

杏仁(三錢) 薏苡(三錢) 桂枝(五分) 生薑(七分) 濃朴(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防己(一錢五分) 白蒺藜(二錢)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六八、暑濕痹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

此治痹之祖方也。風勝則引,引者(吊痛掣痛之類,或上或下,四肢遊走作痛,經謂行痹是也)加桂枝、桑葉。濕勝則腫,腫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 、蒼朮。寒勝則痛,痛者加防己、桂枝、薑黃、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靈樞》謂∶胃熱則廉泉開。)重加石膏、知母。絕無汗者,加羌活、蒼朮,汗多者加黃 、炙甘草。兼痰飲者,加半夏、濃朴、廣皮。因不能備載全文,故以祖方加減如此,聊示門徑而已。

加減木防己湯(辛溫辛涼復法)

防己(六錢) 桂枝(三錢) 石膏(六錢) 杏仁(四錢) 滑石(四錢) 白通草(二錢) 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見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六九、濕熱不解,久釀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備載,聊列數則,以備規矩(下瘧、痢等證仿此)。

本論之作,原補前人之未備,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盡錄。因橫列四時雜感,不能不列濕溫,連類而及,又不能不列黃膽、瘧、痢,不過略標法則而已。按濕溫門中,其證最多,其方最伙;蓋土居中位,穢濁所歸,四方皆至,悉可兼證,故錯綜參伍,無窮極也。即以黃膽一證而言,《金匱》有辨證三十五條,出治一十二方,先審黃之必發不發,在於小便之利與不利;疸之易治難治,在於口之渴與不渴;再察瘀熱入胃之因,或因外並,或因內發,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勞色,有隨經蓄血,入水黃汗;上盛者一身盡熱,下郁者小便為難;又有表虛里虛,熱除作噦,火劫致黃。知病有不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於是脈弦脅痛,少陽未罷,仍主以和;渴飲水漿,陽明化燥,急當瀉熱;濕在上,以辛散,以風勝;濕在下,以苦泄,以淡滲;如狂蓄血,勢以必攻;汗後溺白,自宜投補;酒客多蘊熱,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後必顧其脾陽;女勞有穢濁,始以解毒,繼以滑竅,終當峻補真陰;表虛者實衛,里虛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變證,各立方論,以為後學津梁。至寒濕在里之治,陽明篇中,惟見一則,不出方論,指人以寒濕中求之。蓋脾本畏木而喜風燥,制水而惡寒濕。今陰黃一證,寒濕相摶,譬如卑監之土,須暴風日之陽,純陰之病,療以辛熱無疑,方雖不出,法已顯然。奈丹溪雲∶不必分五疸,總是如 醬相似。以為得治黃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陽黃,猶嫌其混,以之治陰黃,惡乎可哉!

喻嘉言於陰黃一證。竟謂仲景方論亡失,恍若無所循從。惟羅謙甫具有卓識,力辨陰陽,遵仲景寒濕之旨,出茵陳四逆湯之治。塘於陰黃一證,究心有年,悉用羅氏法而化裁之,無不應手取效。間有始即寒濕,從太陽寒水之化,繼因其人陽氣尚未十分衰敗,得燥熱藥數帖,陽明轉燥金之化而為陽證者,即從陽黃例治之。

七十、夏秋疸病,濕熱氣蒸,外干時令,內蘊水谷,必以宣通氣分為要。失治則為腫脹。由黃疸而腫脹者,苦辛淡法,二金湯主之。

此揭疸病之由,與治疸之法,失治之變,又因變制方之法也。

二金湯方(苦辛淡法)

雞內金(五錢) 海金沙(五錢) 濃朴(三錢) 大腹皮(三錢) 豬苓(三錢) 白通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七一、諸黃膽小便短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沈氏目南雲∶此黃膽氣分實證,通治之方也。胃為水谷之海,營衛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濕熱流於膀胱,氣鬱不化,則小便不利,當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陳開郁而清濕熱。

茵陳五苓散(五苓散方見前。五苓散系苦辛溫法,今茵陳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茵陳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共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日三服。

《金匱》方不及備載,當於本書研究,獨采此方者,以其為實證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則也。

七二、黃膽脈沉,中痞噁心,便結溺赤,病屬三焦里證,杏仁石膏湯主之。

前條兩解表里,此條統治三焦,有一縱一橫之義。杏仁、石膏開上焦,姜、半開中焦,枳實則由中驅下矣,山梔通行三焦,黃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為病之始入,且為氣化之先,雖統宣三焦之方,而湯則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湯方(苦辛寒法)

杏仁(五錢) 石膏(八錢) 半夏(五錢) 山梔(三錢) 黃柏(三錢) 枳實汁(每次三茶匙,沖) 薑汁(每次三茶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七三、素積勞倦,再感濕溫,誤用發表,身面俱黃,不饑溺赤,連翹赤豆飲煎送保和丸。

前第七十條,由黃而變他病,此則由他病而變黃,亦遙相對待。證系兩感,故方用連翹赤豆飲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濕溫、勞倦、治逆,一齊解散矣。保和丸苦溫而運脾陽,行在里之濕;陳皮、連翹由中達外,其行濕固然矣。兼治勞倦者何?經雲∶勞者溫之。蓋人身之動作云為,皆賴陽氣為之主張,積勞傷陽。勞倦者,困勞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陽傷,則四肢倦而無力也。再肺屬金而主氣,氣者陽也;脾屬土而生金,陽氣雖分內外,其實特一氣之轉輸耳。勞雖自外而來,外陽既傷,則中陽不能獨運,中陽不運,是人之賴食濕以生者,反為食濕所困,脾即困所食濕,安能不失牝馬之貞,而上承干健乎!古人善治勞者,前者有仲景,後則有東垣,均從此處得手。奈之何後世醫者,但云勞病,輒用補陰,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說哉!本論原為外感而設,並不及內傷,茲特因兩感而略言之。

連翹赤豆飲方(苦辛微寒法)

連翹(二錢) 山梔(一錢) 通草(一錢) 赤豆(二錢) 花粉(一錢) 香豆豉(一錢)

煎送保和丸三錢。

保和丸方(苦辛溫平法)

山楂 神曲 茯苓 陳皮 匐子 連翹 半夏

七四、濕甚為熱,瘧邪痞結心下,舌白口渴。煩躁自利,初身痛,繼則心下亦痛,瀉心湯主之。

此瘧邪結心下氣分之方也。

瀉心湯(方法見前)

七五、瘡家濕瘧,忌用發散,蒼朮白虎湯加草果主之。

《金匱》謂瘡家忌汗,發汗則病痙。蓋以瘡者血脈間病,心主血脈,血脈必虛而熱,然後成瘡;既成瘡以後,瘡膿又系血液所化,汗為心液,由血脈而達毛竅,再發汗以傷其心液,不痙何待!故以白虎辛涼重劑,清陽明之熱濕,由肺衛而出;加蒼朮、草果,溫散脾中重滯之寒濕,亦由肺衛而出。陽明陽土,清以石膏、知母之辛涼;太陰陰土,溫以蒼朮、草果之苦溫;適合其臟腑之宜,矯其一偏之性而已。

蒼朮白虎湯加草果方(辛涼復苦溫法)

即前白虎湯內加蒼朮,草果。

七六、背寒,胸中痞結,瘧來日晏,邪漸入陰,草果知母湯主之。

此素積煩勞,未病先虛,故伏邪不肯解散,正陽餒弱,邪熱固結。是以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濃朴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合姜、半而開痞結,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黃芩清熱而和肝;瘧來日晏,邪欲入陰,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賴草果(俗以烏梅、五味等酸斂,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秉厥之氣,居五味之首,與辛味合用,開發陽氣最速,觀小青龍湯自知)。

草果知母湯方(苦辛寒兼酸法)

草果(一錢五分) 知母(二錢) 半夏(三錢) 濃朴(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烏梅(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 薑汁(五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此方即吳又可之達原飲去檳榔,加半夏、烏梅、薑汁。治中焦熱結陽陷之證,最為合拍;吳氏乃以治不兼濕邪之溫疫初起,其謬甚矣。

再按前賢制方,與集書者選方,不過示學人知法度,為學人立模範而已,未能預測後來之病證,其變幻若何?其兼證若何?其年歲又若何?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至於奇巧絕倫之處,不能傳,亦不可傳,可遇而不可求,可暫而不可常者也。學人當心領神會,先務識其所以然之故,而後增減古方之藥品分量,宜重宜輕,宜多宜寡,自有準的,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七七、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飢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此雖陽氣受傷,陰汁被劫,恰偏於陽傷為多。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存陰瀉邪熱之藥二,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加減人參瀉心湯(苦辛溫復咸寒法)

人參(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乾薑(一錢五分) 生薑(二錢) 牡蠣(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大辛大溫,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陰經之定例。蓋別髒之與腑,皆分而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臆膜相連耳,惟肝之與膽,合而為一,膽即居於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動而肝即隨。肝宜溫,膽宜涼,仲景烏梅丸、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於小柴胡,先露其端。此證瘧邪擾胃,致命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溫寒苦合法者何?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本系下降,無上升之理;其嘔吐噦痞,有時上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氣也,肝與膽也,故古人以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

七八、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麻仁湯主之。

暑濕傷氣,瘧邪傷陰,故見證如是。此條與上條不飢不飽不便相同。上條以氣逆味酸不食辨陽傷,此條以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定陰傷也。陰傷既定,復胃陰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也。

兩條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也。

麥冬麻仁湯方(酸甘化陰法)

麥冬(連心,五錢) 火麻仁(四錢) 生白芍(四錢) 何首烏(三錢) 烏梅肉(二錢) 知母(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七九、太陰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黃連白芍湯主之,煩躁甚者,可另服牛黃丸一丸。

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為脾瘧也。熱聚心胸而多嘔,中土病而肝木來乘,故方以兩和肝胃為主。此偏於熱甚,故清熱之品重,而以芍藥收脾陰也。

黃連白芍湯方(苦辛寒法)

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三錢) 枳實(一錢五分) 白芍(三錢) 薑汁(五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八十、太陰脾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露姜飲主之。

此偏於太陰虛寒,故以甘溫補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陰,又得氣化之妙諦。

露姜飲方(甘溫復甘涼法)

人參(一錢) 生薑(一錢)

水兩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湯溫服。

八一、太陰脾瘧,脈弦而緩,寒戰,甚則嘔吐噫氣,腹鳴溏泄,苦辛寒法,不中與也;苦辛溫法,加味露姜飲主之。

上條純是太陰虛寒,此條邪氣更甚,脈兼弦則土中有木矣,故加溫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姜飲方(苦辛溫法)

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草果(一錢) 生薑(二錢) 廣皮(一錢) 青皮(醋炒,一錢)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葉露三匙,溫服,渣再煮一杯服。

八二、中焦瘧,寒熱久不止,氣虛留邪,補中益氣湯主之。

留邪以氣虛之故,自以昇陽益氣立法。

補中益氣湯方

炙黃 (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炒,一錢) 廣皮(五分) 當歸(五分) 升麻(炙,三分) 柴胡(炙,三分) 生薑(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八三、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少陽切近三陰,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小柴胡湯以柴胡領邪,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以柴胡清表熱,以黃芩、甘草苦甘清里熱∶半夏、生薑兩和肝胃,蠲內飲,宣胃陽,降胃陰,疏肝,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使表者不爭,里者內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於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薑,皆護陽者也;暑熱傷陰,故改用鱉甲護陰,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陰絡搜邪。柴胡湯以脅痛、乾嘔為飲邪所致,故以姜、半通陽降陰而清飲邪;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中氣分。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於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八四、少陽瘧如傷寒證者,小柴胡湯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脈弦遲者,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主之。

少陽瘧如傷寒少陽證,乃偏於寒重而熱輕,故仍從小柴胡法。若內躁渴甚,則去半夏之燥,加栝蔞根生津止渴。脈弦遲則寒更重矣,金匱謂脈弦遲者,當溫之,故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陳皮溫中,且能由中達外,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青蒿鱉甲湯方(苦辛咸寒法)

青蒿(三錢) 知母(二錢) 桑葉(二錢) 鱉甲(五錢) 丹皮(二錢) 花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

小柴胡湯方(苦辛甘溫法)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 生薑(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加減如傷寒論中法。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

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方(苦辛溫法)

即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二錢),陳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八五、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名曰濕瘧,濃朴草果湯主之。

此熱少濕多之證。舌白脘悶,皆溫為之也;寒起四末,濕郁脾陽,脾主四肢,故寒起於此;渴,熱也,當喜涼飲,而反喜熱飲者,濕為陰邪,瀰漫於中,喜熱以開之也。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純用溫開,而不必苦寒也。

濃朴草果湯方(苦辛溫法)

濃朴(一錢五分) 杏仁(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半夏(二錢) 茯苓塊(三錢) 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中焦之瘧,脾胃正當其沖。偏於熱者胃受之,法則偏於救胃;偏於濕者脾受之,法則偏於救脾。胃,陽腑也,救胃必用甘寒苦寒;脾,陰髒也救脾必用甘溫苦辛。兩平者,兩救之。本論列瘧證,寥寥數則,略備大綱,不能偏載。然於此數條反覆對勘,彼此互印,再從上焦篇究來路,下焦篇閱歸路,其規矩準繩,亦可知其大略矣。

八六、濕溫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名痢疾,古稱重證,以其深入臟腑也。初起腹痛脹者易治;日久不痛並不脹者難治。脈小弱者易治;脈實大數者難治。老年久衰,實大小弱並難治;脈調和者易治。日數十行者易治;一、二行或有或無者難治。面色便色鮮明者易治;穢暗者難治。噤口痢屬實者尚可治;屬虛者難治。先滯(俗所謂痢疾)後利(俗謂之泄瀉)者易治;先利後滯者難治。先滯後瘧者易治;先瘧後滯者難治。本年新受者易治;上年伏暑,酒客積熱,老年陽虛積濕者難治。季脅少腹無動氣疝瘕者易治,有者難治。

此痢疾之大綱。雖羅列難治易治十數條,總不出邪機向外者易治,深入髒絡者難治也。諺雲∶餓不死的傷寒,撐不死的痢疾。時人解雲∶凡病傷寒者,當禁其食,令病者餓,則不至與外邪相搏而死也。痢疾日下數十行,下者既多,腸胃空虛,必令病者多食,則不至腸胃盡空而死也。不知此二語,乃古之賢醫金針度人處,後人不審病情,不識句讀,以致妄解耳。按《內經》熱病禁食,在少愈之際,不在受病之初。仲景《傷寒論》中,現有食粥卻病之條,但不可食重濁肥膩耳。痢疾暑濕夾飲食內傷,邪非一端,腸胃均受其殃!古人每雲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與邪氣團成一片,病久不解耶!

吾見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勝數。蓋此二語,餓字 字,皆自為一句,謂患傷寒之人,尚知餓而思食,是不死之證;其死者,醫殺之也。蓋傷寒暴發之病,自外而來,若傷衛而未及於營,病患知餓,病機尚淺,醫者助胃氣,捍外侮,則愈,故云不死,若不餓則重矣。仲景謂∶「風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痢疾久伏之邪,由內下注,若髒氣有餘;不肯容留邪氣,彼此互爭則 ,邪機向外,醫者順水推舟則愈,故云不死。若髒氣已虛,純遜邪氣則不 而寇深矣。

八七、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既自利(俗謂泄瀉)矣,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蓋濕中藏熱,氣為濕熱郁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氣既滯矣,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故以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合芩芍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陰傷,不可分利,故方後雲∶久利不在用之。

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於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溫補之法,是誠見世之妄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溫補,以致沉 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證,是安於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補則補,一視其證之所現,而不可先有成見也。至於誤之一字,醫者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於見聞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湯方(苦辛寒法)

蒼朮(二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澤瀉(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木香(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久痢不在用之。

八八、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里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

此證乃傷水谷之釀濕,外受時令之風濕,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為濕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參為君,坐鎮中州,為督戰之帥;以二活、二胡合川芎從半表半里之際,領邪出外,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殼宣中焦之氣,茯苓滲中焦之濕,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痹,甘草和合諸藥,乃陷者舉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不可也。若雲統治傷寒溫疫痹氣則不可,凡病各有所因,豈一方之所得而統之也哉!此方在風濕門中,用處甚多,若濕不兼風而兼熱者,即不合拍,奚況溫熱門乎!世醫用此方治溫病,已非一日,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

活人敗毒散(辛甘溫法)

羌活 獨活 茯苓 川芎 枳殼 柴胡 人參 前胡 桔梗(以上各一兩) 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杯,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頓服之。熱毒沖胃噤口者,本方加陳倉米各等分,名倉廩散,服法如前,加一倍,噤口屬虛者勿用之。

八九、滯下已成,腹脹痛,加減芩芍湯主之。

此滯下初成之實證,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

加減芩芍湯方(苦辛寒法)

白芍(三錢) 黃芩(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木香(煨,一錢) 廣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忌油膩生冷。

〔加減法〕肛墜者,加檳榔二錢。腹痛甚欲便,便後痛減,再痛再便者,白滯加附子(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紅滯加肉桂(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通爽後即止,不可頻下。如積未淨,當減其制,紅積加歸尾(一錢五分),紅花(一錢) 桃仁(二錢)。舌濁脈實有食積者,加楂肉(一錢五分),神曲(二錢),枳殼(一錢五分)。濕重者,目黃舌白不渴,加茵陳(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

九十、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

滯下由於濕熱內蘊,以致中痞,但以瀉心治痞結之所由來,而滯自止矣。

瀉心湯(方法並見前)

九十一、滯下紅白,舌色灰黃,渴不多飲,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湯主之。

此暑濕內伏,三焦氣機阻窒,故不肯見積治積,乃以辛淡滲濕宣氣,芳香利竅,治所以致積之因,庶積滯不期愈而自愈矣。

滑石藿香湯方(辛淡合芳香法)

飛滑石(三錢) 白通草(一錢) 豬苓(二錢) 茯苓皮(三錢) 藿香梗(二錢) 濃朴(二錢) 白蔻仁(錢)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九十二、濕溫下利,脫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開支河,俾濕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溫淡復寒法)

即於五苓散內加寒水石三錢,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九十三、久痢陽明不闔,人參石脂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久痢胃虛,虛則寒,胃氣下溜,故以堵截陽明為法。

人參石脂湯方(辛甘溫合澀法,即桃花湯之變法也)

人參(三錢) 赤石脂(細末,三錢) 炮姜(二錢) 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參、白米、炮姜令濃,得二杯,後調石脂細末和勻,分二次服。

九十四、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法當溫髒,勿事通腑,加減附子理中湯主之。

此偏於濕,合髒陰無熱之證,故以附子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濃朴。

加減附子理中湯方(苦辛溫法)

白朮(三錢) 附子(二錢) 乾薑(二錢) 茯苓(三錢) 濃朴(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九十五、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甚則噦(俗名呃忒),沖氣逆,急救土敗,附子粳米湯主之。

此條較上條更危,上條陰濕與髒陰相合,而髒之真陽未敗,此則髒陽結而邪陰與髒陰毫無忌憚,故上條猶系通補,此則純用守補矣。扶陽抑陰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湯方(苦辛熱法)

人參(三錢) 附子(二錢) 炙甘草(二錢) 粳米(一合) 乾薑(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溫服。

九十六、瘧邪熱氣,內陷變痢,久延時日,脾胃氣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墜,中虛伏邪,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瘧邪在經者多,較之痢邪在臟腑者淺,痢則深於瘧矣。內陷雲者,由淺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議,蓋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淺,合黃芩兩和陰陽之邪,以人參合谷芽宣補胃陽,丹皮、歸、芍內護三陰,谷芽推氣分之滯,山楂推血分之滯。谷芽升氣分故推谷滯,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滯也。

加減小柴胡湯(苦辛溫法)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一錢) 丹皮(一錢) 白芍(炒,二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谷芽(一錢五分) 山楂(炒,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九十七、春溫內陷下痢,最易厥脫,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

春溫內陷,其為熱多濕少明矣。熱必傷陰,故立法以救陰為主。救陰之法,豈能出育陰堅陰兩法外哉!此黃連之堅陰,阿膠之育陰,所以合而名湯也。從黃連者黃芩,從阿膠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則統甘苦而並和之。此下三條,應列下焦,以與諸內陷並觀,故列於此。

加減黃連阿膠湯(甘寒苦寒合化陰氣法)

黃連(三錢) 阿膠(三錢) 黃芩(二錢) 炒生地(四錢) 生白芍(五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九十八、氣虛下陷,門戶不藏,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

此邪少虛多,偏於氣分之證,故以升補為主。

加減補中益氣湯(甘溫法)

人參(二錢) 黃 (二錢) 廣皮(一錢) 炙甘草(一錢) 歸身(二錢) 炒白芍(三錢) 防風(五分) 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九十九、內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此內虛濕熱下陷,將成滯下之方。仲景厥陰篇,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按熱注下焦,設不瘥,必圊膿血;脈右大者,邪從上中而來;左小者,下焦受邪,堅結不散之象。故以白頭翁無風而搖者,稟甲乙之氣,透發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風而靜,稟庚辛之氣,清能除熱,燥能除濕,濕熱之積滯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氣,色碧而氣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熱。黃連得少陰水精,能清腸 之熱,黃柏得水土之精,滲濕而清熱。加黃芩、白芍者,內陷之證,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脈大,上中尚有餘邪,故以黃芩清腸胃之熱,兼清肌表之熱;黃連、黃柏但走中下,黃芩則走中上,蓋黃芩手足陽明、手太陰藥也;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且能調血中之氣也。按仲景太陽篇,有表證未罷,誤下而成協熱下利之證,心下痞硬之寒證,則用桂枝人參湯;脈促之熱證,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

加味白頭翁湯(苦寒法)

白頭翁(三錢) 秦皮(二錢) 黃連(二錢) 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 上一篇: 寒濕
  • 下一篇: 秋燥
  •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清代吳瑭(鞠通)著(1798年),為溫病通論著作。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為溫病創新理論之一。在溫邪易耗傷陰液思想的指導下,吳鞠通倡養陰保液之法,並擬訂了層次分明的溫病治法方藥體系,故《溫病條辨》被稱為清代溫病學說標誌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