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朝 / 元吉 / 寒食前三日攜家至丁山
拼

《寒食前三日攜家至丁山》

元吉 〔金朝〕

春事已過半,豫懷風雨憂。

苦無親朋樂,自攜兒女游。

丁山峙城南,老稚載一舟。

狹徑登詰曲,軒窗居上頭。

遐觀接去鳥,俯視臨清流。

溪花正爛漫,堤柳綠且柔。

杳靄煙雲間,前瞻帝王州。

田野亂棋布,山川莽相繆。

閏妻不能飲,取酒自勸酬。

鮮妝誰家婦,造席為我謳。

風光亦可醉,景物似見留。

惜無百金資,買此林壑比。

歲月實易得,里閭尚沈浮。

歸來暮鐘響,蘋風動滄洲。

复制

寒食前三日攜家至丁山 - 賞析

元吉

作者:元吉

吉,字文中,太原大俠也。報讎市上,吏求捕,更殺吏,走太行谷中。會以赦,歸乃絕。嘗與游者三年,通左氏、史記,家益貧,至元甲子從戍,開平道卒。 

元吉其它诗文

《早發博州》

元吉 〔金朝〕

落落空城在,蕭蕭獨客歸。古今殊未了,心跡每相違。

魏國山河美,唐家節度非。偷生慚宿鳥,霜月上征衣。

复制

《平生八見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詩見寬次韻謝之》

元吉 〔金朝〕

漸老思似續,撫懷良惘然。空餘歲寒心,凜凜松柏堅。

平生孔明婦,貧賤房且專。生女不生男,造物寧我偏。

孌彼五嬌兒,弄瓦相隨肩。人言可禦盜,無乃繆以千。

囊金不辦嫁,擇婿那敢全。今年又增一,比比安求旃。

覺貧與覺富,可笑還可憐。向來兩童烏,泡幻隨變遷。

應門固未計,疇復與我玄。我家豈無人,文章紹編箋。

經心不能釋,欲語氣已填。筮言晚當見,默禱資明蠲。

行年且四十,那得慰眼前。陶公謂勝無,此論吾師焉。

舒宣儻可待,弓裘猶足傳。今者事方殷,煩君費詩篇。

君詩妙難敵,巨刃迎小鮮。炯炯明月珠,一一照眼圓。

吁嗟人生事,歲月如奔川。豈不舒我憂,熊羆夢豐年。

蓬門亦何祥,但見巾帨懸。會當亦添丁,荷鋤賦歸田。

老妻鼓掌笑,子意將誰愆。須知百男惡,未若一女賢。

矧子四壁空,蓋頭無尺椽。兒女分所定,底用相鑱鐫。

尚應具扁舟,江湖窮溯沿。為君聘絡秀,椎牛事烹煎。

复制

《元夔以詩留別用韻示之》

元吉 〔金朝〕

淵明繞屋樹扶疏,大似蓬蒿仲蔚居。

老矣強營三徑菊,閒來未厭五車書。

詩成嘆我同招隱,賦就須君敵子虛。

努力青雲家世事,他年簪筆侍嚴除。

复制

《送龐佑甫五首》

元吉 〔金朝〕

遊子思故鄉,天涯兩相逢。

時平甘卹緯,定交各塗窮。

复制

《九日獨酌》

元吉 〔金朝〕

茱萸滿把半青紅,強擬登臨少客同。

碧樹池塘秋色里,黃花時節雨聲中。

官閒覓句能消日,酒薄看山尚怯風。

高李故人今健否,一樽懷古意無窮。

复制

《歸耕堂》

元吉 〔金朝〕

退之手板愧丞相,淵明束帶羞督郵。

紛紛雀鼠待一飽,豈若值杖耘西疇。

劉郎大耳最叵信,剛道田無不可求。

摩挲髀肉事鞍馬,堅臥百尺營高樓。

安知南陽扶耒手,談笑為君分九州。

我來龜溪二三載,此策未辦誠淹留。

喜君負郭有餘地,百金賣劍歸換牛。

樹頭布穀曉相應,築室坐占林塘幽。

詩成使我佳興動,叩角便作商聲謳。

他年釜甑得長滿,區區肯顧監河侯。

复制

《海門斜照》

元吉 〔金朝〕

雲夢懸知八九吞,銀山萬疊漲天門。

長江日落魚龍舞,古寺煙深鳥雀喧。

复制

《次韻子云歸興》

元吉 〔金朝〕

湖海週遊未卜居,好山時一夢衡廬。

苦無事業堪調鼎,薄有生涯可負鋤。

玩世阮公方蠟屐,歸田陶令亦巾車。

屋頭早晚東西住,愁絕東船夜雨余。

复制

《八冬苦雨禱晴幸應劉若訥惠詩為賀因次其韻》

元吉 〔金朝〕

燈花作喜夜來占,樓角初晴月似鐮。

便說市亭新酒美,好風寒日舞青簾。

复制

《水龍吟(壽辛侍郎)》

元吉 〔金朝〕

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燕然未勒,渡瀘聲在,宸衷懷舊。臥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正菖蒲葉老,芙蕖香嫩,高門瑞、人知否。

涼夜光躔牛斗。夢初回、長庚如晝。明年看取,鋒旗南下,六贏西走。功畫凌煙,萬釘寶帶,百壺清酒。便留公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仆賤生後一日也,故有分我蟠桃之戲。

复制

《親政篇》

元吉 〔金朝〕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於視朝數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於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於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視朝,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聖節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國朝聖節、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於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後,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於斯,屢召大臣於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聖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台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於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复制

《送半村厲元吉出尉烏程》

元吉 〔金朝〕

十二街頭三尺雪,駿馬健行如跛鱉。

生懷故人厲半村,拂袖前行何勇決。

疊山居士強欲吟,凍筆如椎硯欲裂。

京國青衫十載交,欲言不言情哽咽。

願君勿作繞指柔,願君勿作在鑛鐵。

甘雨幽遐冤草甦,清風宇宙貪泉竭。

循良詎困聖明時,玉燭光華待調燮。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