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梁惠 / 寡人之於國也
拼 译 译

《寡人之於國也》

梁惠 〔明代〕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复制

寡人之於國也 - 賞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sù)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了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梁惠王: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姓魏,名罃。魏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所以黃河以北稱河內,黃河以南稱河外。凶:穀物收成不好.荒年。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粟:穀子,脫殼後稱為小米,也泛指穀類。亦然:也是這樣。無如:沒有像……。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詞,更、再。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cù)(gǔ)不入洿(wū)池,魚鱉(biē)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xiánɡ)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piǎo)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好戰:喜歡打仗。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熱衷於互相攻打和兼併。請以戰喻: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填:擬聲詞,模擬鼓聲。鼓之:敲起鼓來,發動進攻。古人擊鼓進攻,鳴鑼退兵。鼓,動詞。之,沒有實在意義的襯字。兵刃既接: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指故斗已開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經。接,接觸,交鋒。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着兵器。曳:拖着。走:跑,這裡指逃跑。或:有的人。以:憑着,藉口。笑:恥笑,譏笑。直:只是、不過。是:代詞,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後止」。無:通「毋」,不要。不違農時:指農忙時不要徵調百姓服役。違,違背、違反,這裡指耽誤。谷:糧食的統稱。不可勝食:吃不完。勝,盡。數罟不入洿池:這是為了防止破壞魚的生長和繁殖。數:密。罟:網。洿池:池塘。鱉:甲魚或團魚。斤:與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橫。時:時令季節。砍伐樹木宜於在草木凋落,生長季節過後的秋冬時節進行。養生:供養活着的人。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憾:遺憾。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與當時諸侯奉行的以武力統一天下的「霸道」相對。五畝:先秦時五畝約合世紀一畝二分多。樹:種植。衣帛:穿上絲織品的衣服。衣,用作動詞,穿。豚:小豬。彘:豬。畜:,畜養,飼養。無:通「毋」,不要。百畝之田:古代實行井田制,一個男勞動力可分得耕田一百畝。奪:失,違背。謹:謹慎,這裡指認真從事。庠序:古代的鄉學。《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這裡指「閭」,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稱為閭。塾,閭中的學校。黨,五百戶為黨。庠,設在黨中的學校。術,同「遂」,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國,京城。學,大學。教:教化。申:反覆陳述。孝悌:敬愛父母和兄長。義:道理。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負戴:負,背負着東西。戴,頭頂着東西。黎民:百姓。王:這裡用作動詞,為王,稱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歸順。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食人食:前一個「食」,動詞,吃;後一個「食」,名詞,指食物。檢:檢點,制止、約束。塗:通「途」,道路。餓莩:餓死的人。莩:同「殍」,餓死的人。發: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歲:年歲、年成。罪:歸咎,歸罪。斯:則、那麼。

  這篇文章寫孟子同梁惠王的談話。當時各國為了要增產糧食和擴充兵員,都苦於勞動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鄰國爭奪百姓,採取了自以為「盡心」的措施,可是目的並沒有達到。孟子抓住了這個矛盾,指出梁惠王的「盡心」並不能使百姓歸順,同時提出自己的主張,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國的根本辦法。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的反問,進一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句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裡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三組排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裡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加多」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第6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這一段,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三組排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裡連用四組排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應。

  第7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裡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1、 《寡人之於國也》課文解讀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2、 寡人之於國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寡人之於國也 - 創作背影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梁惠

作者:梁惠

 梁惠(一四一八——一四九〇),字宗澤,號鶴洲。新會縣(今屬廣東)人。明代宗景泰七年(一四五六)舉人,任梧州府教授,署蒼梧縣令。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一、民國《開平縣誌》卷三二。

梁惠其它诗文

《辛巳仲春遊岩有感》

梁惠 〔明代〕

落魄瀧城十五春,回頭夢覺水□身。月當劫蝕光猶在,棋到殘敲著始神。

古洞煙霞藏石角,靈岩風雨出龍津。念知此後名山約,添得紗籠一事新。

复制

《卻聘詩》

梁惠 〔明代〕

七十年來德未加,每勞賢者到山家。忙來汲水無茶煮,感待鄰家有酒賒。

入饌拳雞才脫母,作羹野菜尚含花。歸與若對琴堂說,人在長江理釣槎。

复制

《孟子·孟子見梁惠王》

梁惠 〔明代〕

道氣淒涼七百年,招賢一舉獨非天。

當場禮義難分別,回首空山重惘然。

复制

《馮呂梁惠詩率爾酬贈兼謝藥草之惠》

梁惠 〔明代〕

高情馮水部,相見示新篇。鐘磬懸清廟,瓊瑰落九天。

色流湖岸荇,香襲楚皋煙。更謝金光草,扶予衰病年。

复制

《京師就義齧指報母詩》

梁惠 〔明代〕

文星耿耿惡星纏,虛度韶光十八年。只望曾參養曾皙,豈知顏路哭顏淵。

白頭老母身猶在,紅粉佳人分未完。待得血書歸報日,一聲兒子二聲天。

复制

《主人池前鶴詩》

梁惠 〔明代〕

本自乘軒者,為君階下禽。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稻梁惠既重,華池遇亦深。懷恩未忍去,非無江海心。

复制

《寡人之於國也》

梁惠 〔明代〕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