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徐弘祖 / 雞山十景 其二 日觀
拼 译 译

《雞山十景 其二 日觀》

徐弘祖 〔明代〕

天門遙與海門通,夜半車輪透影紅。不信下方猶夢寐,反疑忘打五更鐘。

复制
徐弘祖

作者:徐弘祖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崇禎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贛入湘,從攸縣進入今衡東縣境,歷時55天,先後遊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嶽、衡陽、衡南、常寧、祁東、耒陽各縣(市)區,三進衡州府,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15000餘字的衡游日記。他對石鼓山和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為後人修復石鼓書院提供了一筆珍貴的史料。

徐弘祖其它诗文

《游天都》

徐弘祖 〔明代〕

  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復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游快且愧矣!

  時夫仆俱阻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既登峰頭,一庵翼然,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挾澄源、奴子仍下峽路。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每至手足無可着處,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歷險數次,遂達峰頂。

  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予以登。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見。眺蓮花諸峰,多在霧中。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於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

  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幹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鉅,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宇也。

 

复制

《賦得孤雲獨往還楞伽山中同石齋先生分韻 其一》

徐弘祖 〔明代〕

秋空淨無極,兀兀片雲孤。不與風同駛,遙令雨自蘇。

卷舒如有約,尺寸豈隨膚。我欲神相倚,因之徑轉無。

复制

《雞山十景 其四 海觀》

徐弘祖 〔明代〕

萬仞同歸一壑漚,銀河遙點九天秋。滄桑下屆何須問,直已乘車到鬥牛。

复制

《題小香山梅花堂詩和雷門兄韻》

徐弘祖 〔明代〕

結廬當遙岑,愛此山境寂。展開明月光,幻作流霞壁。

壁上疊梅花,壁下飛香雪。泠然小有天,洵矣眾香國。

香留妃子名,花灑明賢筆。名以還山靈,筆以表山骨。

幽人物外緣,今古妙吻合。造化已在手,香色俱陳跡。

相對兩忘言,寒光淩太乙。

复制

《醉中漫歌》

徐弘祖 〔明代〕

吳妃此地將香采,此地遺名遂千載。香魂芳草幾悠悠,泡玉連珠為誰在。

天留名壤待名人,吾家季兄能采真。九龍萬笏掉頭過,愛此荒寂之嶙峋。

冰雪長盟物外契,煙霞幻出人間世。一斧劈開混沌天,千株忽現崆峒樹。

繞屋梅花香更清,當窗竹影雲俱輕。梅花宜月竹宜雨,一時雅致誰與並。

我來恰值陰晴會,曉色空濛夜明媚。雨中移竹月中栽,客與梅花同一醉。

不知孰主孰為客,不知是梅還是月。此時香色已俱空,三島十洲竟誰別。

自憐從來汗漫偏,將無失卻壺中天。何如向此媚幽獨,長抱月明朝紫煙。

复制

《雞山十景 其二 日觀》

徐弘祖 〔明代〕

天門遙與海門通,夜半車輪透影紅。不信下方猶夢寐,反疑忘打五更鐘。

复制

《哭靜聞禪侶 其一》

徐弘祖 〔明代〕

曉共雲關暮共龕,梵音鐙影對偏安。禪銷白骨空餘夢,瘦比黃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東瞻無侶去來難。故鄉只道登高少,魂斷天涯只獨看。

复制

《哭靜聞禪侶 其三》

徐弘祖 〔明代〕

客里仍離病里人,別時還憶昔時身。死生忽地分今日,聚散經年共此晨。

發足已拌隨壑轉,到頭空喚過河頻。半生瓢飲千山屐,斷送枯骸瘴海濱。

复制

《補小香山梅花堂詩 其二》

徐弘祖 〔明代〕

幻出煙蘿傍玉京,須知片石是三生。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

混沌鑿開雲上下,崆峒坐倚月縱橫。峰頭且莫騎黃鶴,留遍江城鐵笛聲。

复制

《雞山十景 絕頂四觀》

徐弘祖 〔明代〕

芙蓉萬仞削中天,摶捥乾坤面面懸。勢壓東溟日半夜,天連北極雪千年。

晴光西洱搖金鏡,瑞色南雲列綺筵。奇觀盡收今古勝,帝庭呼吸獨為偏。

复制

《雞山十景 其七 太子玄關》

徐弘祖 〔明代〕

菡萏亭亭倒影摩,淩空忽透枕中符。崆峒無跡潛翻島,閬苑有天常在壺。

影入循環雙竅迥,座歸呼吸一身孤。從茲脫盡人間滓,兩腋風生骨欲蘇。

复制

《雞山十景 其八 羅漢絕壁》

徐弘祖 〔明代〕

列景標霞景色酣,莫將枯寂覷雲嵐。面來絕壁雲常定,放出重巒石共參。

枝借翠微棲各一,水供香積獻分三。藏頭換骨形何幻,崖靄層層露法曇。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