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于慎行 / 聽琴篇呈李雪滬先生
拼

《聽琴篇呈李雪滬先生》

于慎行 〔明代〕

雨鳴瀟瀟風滿壁,虛堂孤坐春草夕。

何來兩客登我堂,坐索瑤琴鼓前席。

吾家焦尾舊無弦,世路逢人不解傳。

丈人錦囊出綠綺,為我揮手鬆風前。

宮聲一曲試瀛洲,文物翩翩禁苑游。

人間帝子銅龍館,海上仙人絳玉樓。

倏忽涼飆飄四屋,新聲轉作瀟湘曲。

沙清石碧江水寒,月明叫入汀洲宿。

弦悲調急聲轉微,滿堂擊節淚沾衣。

幽蘭白雪何要眇,此意世人知者稀。

丈人自是賢豪客,橫琴呼酒雙眼白。

借我朱弦三尺強,試理清商入蕭索。

复制
于慎行

作者:于慎行

(1545—1607)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並為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于慎行其它诗文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其十三 正月十五日李黃羽司理行部過訪》

于慎行 〔明代〕

中州文苑舊名家,結駟相過巷路賒。

雪後初傾元夜酒,燈前已發上林花。

六條問俗推星使,兩世論交感歲華。

為訊高堂容鬢好,春山誰伴采明霞。

复制

《送王宮庶師竹請告南旋》

于慎行 〔明代〕

凜凜歲雲晏,雨雪彌中林。

念子即往路,河梁阻且深。

廿年事明主,謂比雙南金。

國恩豈不懷,胡然有遠心。

東皋解懸耜,中谷發鳴琴。

松蘿夾戶牖,山水流玉音。

何如長安游,輿馬日駸駸。

素衣一以染,華發又欲侵。

蹇予魯狂生,於今亦越吟。

送爾結長想,極目青山岑。

复制

《冬夜方胥成過訪》

于慎行 〔明代〕

玄雲結重陰,北風淒且寒。端居寡言宴,惜此芳歲闌。

客從遠方來,入門正其冠。解裝出所有,贈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嘆。華鐙列堂隅,酌醴羞盤餐。

片言意氣合,昵若平生驩。風雅久淪替,學海多狂瀾。

眾目徒熒熒,誰為曠古觀。問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時俗賤文史,世事多艱難。勉哉樹芳軌,榮名不可殫。

复制

《西山夕眺》

于慎行 〔明代〕

城上高峰帶晚煙,峰頭石閣啟秋筵。空岩雨色寒相入,曲洞松枝靜可憐。

落日千帆飛鳥外,浮雲萬壑酒杯前。遼陽烽火何時斷,醉眼愁心望遠天。

复制

《代作朱憲使雙壽長歌》

于慎行 〔明代〕

嶔崟大伾山,西遮黎陽口。白馬遙盤匏子堤,黃河如帶東南走。

東南萬里入蓬瀛,轂轉雷奔大壑驚。長淮一瀉不知歲,至今惟見山崢嶸。

山上丹厓合翠谷,別有日月非塵俗。問言誰向此中隱,西台使君茅作屋。

使君早日客長安,襆被香分畫省蘭。兵符一領遼海震,戎軒再駕朔漠寒。

閒心舊愛春山蕨,忽解緋衫辭帝闕。黎陽一臥幾經年,醉弄大伾山上月。

山月沈沈吐玉樓,綠蘿飛花碧草秋。有時更涉滄洲趣,釣艇煙蓑對白頭。

松間鼓琴俯流水,猿鶴夜聲清心耳。少年記作金閨游,一經又見金閨起。

珠袍錦帶開舊篋,走馬曲江春色里。只今花樹滿河陽,亦有槐陰如市里。

使君年歲七十強,紅顏玉骨何昂藏。郎君自獻南山曲,戲取宮袍作舞裳。

齊眉玉案雙尊酒,皬然又睹西王母。雕盤綺食羅秋堂,鳳簫象管無不有。

仙家縹緲六鰲峰,五城樓台春氣濃。大伾如塊河如一杯水,使君笑挾兩茅龍。

复制

《送周啟明水部上淮陽憲使四首 其二》

于慎行 〔明代〕

薊門別思草萋萋,五月樓船泊大堤。欲問風流何水部,梅花東閣幾時題。

复制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其四十五》

于慎行 〔明代〕

華發相逢意轉殷,當年藜閣共論文。元卿地應夔龍會,野老名逃鹿豕群。

此夜占星知近斗,明朝望岳欲生雲。惟餘別思如圓月,不逐河流兩派分。

复制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其十一 人日親友夜集》

于慎行 〔明代〕

人日陰雲起岸沙,不知春色落誰家。寒更怯對歌邊酒,短髮羞簪勝里花。

擲罷明瓊呼得雉,燒殘銀燭聽啼鴉。相看一笑渾難事,莫惜追歡負歲華。

复制

《春日山中有懷趙瀫陽年丈時官南越》

于慎行 〔明代〕

不關寂寞重相思,心折長安握手時。萬里銅標人落魄,十年金馬事參差。

眼青楊柳東風日,頭白梅花北向枝。惟有魯狂容聖世,五湖煙水足恩私。

复制

《朱大司空輓歌八首 其五》

于慎行 〔明代〕

十載江皋臥,蒼生望更頻。如何三島夢,忽斷五湖春。

南嶽收真氣,中朝失舊臣。尚方雙賜履,猶覺上星辰。

复制

《憫雨》

于慎行 〔明代〕

七日復七夜,雨聲檐際懸。遙山開復隱,野水斷仍連。

禾實真生耳,苔文漫作錢。為農資百畝,不是敢憂天。

复制

《館課冬至齋居》

于慎行 〔明代〕

緹室灰飛晷欲長,清齋仙館坐焚香。

雪殘樓閣虛瓊樹,月出簪裾滿玉堂。

筆望五雲迎舜日,心隨一線入堯裳。

明朝負橐趨陪地,只在瑤壇帝座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