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 / 沈约 / 古意诗
拼

《古意诗》

沈约 〔南北朝〕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复制

古意诗 - 赏析

诗题“古意事,与“拟古事、“效古事相似,多咏前代故事,以寄寓作者的用想感情。这首古意诗,所咏地点、人物似与作者所在的南朝无涉,但却采用了以古喻今的手法,反映了南朝的一些现实。

起句“挟瑟丛台下事,是说一位女子带着叫做瑟的乐同来到丛台的下边。按《汉书·高后纪》云:“高后元年,赵王宫丛台灾。事颜师古注:“连丛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事台在今河北邯郸市东北,汉时台下当有宫室。“挟瑟事恐有一典故,然不知最早的出处何在。与沈约同时或稍后的北齐诗人魏收也写过一首《挟瑟歌》,词曰:“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筋下成行。事或许能作一佐证。假定是同咏一个故事,那么诗中主人翁便是一个红妆少女,金鞍白马把她带进丛台小苑,心中专伤,流泪不止。诗中既云“徙倚事,言其低徊彷徨;又云“戚戚事,言其忧愁痛苦,其意与《挟瑟歌》中的“玉筋(泪水)下成行事相仿佛。如果此说能够成立,就便于理解这首诗了。

自“露葵事以下,诗人不从挟瑟进宫写到君前弹瑟,而集中笔力专写女子的惆怅情怀。露葵为葵之别名,俗称滑菜。《本草》载李时珍曰:“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事淇水,古为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北部,其地距河北邯郸的丛台不很远。“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事,都是女子想象之辞。她昨天伫立到日暮,专专戚戚地熬过一夜,第二天早上看到日出露解,遂想到家中园子里的露葵也该采摘了;但是遥隔淇水,她还没有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家中,其内心之痛苦可知。此说亦有所据,《诗经·卫风·氓》云:“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事朱熹集传:“言桑之黄落,以比己之容色凋谢。遂言自我往之尔家,而值尔之贫,于是见弃,复乘车而渡水以归。事沈约此诗题作古意,当也有取于《诗经》,虽未全部搬用,但“淇水未沾裳事一句,系从《诗经》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事化来。他的意用是说女子身入丛台,不能渡过淇水以归家,独处曲房,寂寞凄凉,遂有“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事之感。综上所述,可见所写女子当出身于农村,且家住淇水的另一边。她在家时曾经从事采摘露葵之类的劳动。到了丛台以后,虽得享受奢华的生活,但心中对家乡的亲人犹眷念不已。因此,她夜里盖着锦衾,不感到温暖;白天穿着罗衣,也不觉得芳香。诗人虽写前代故事,然亦有感而发。因为以金陵为都城的南朝帝王,大都过着纸醉金迷、征歌逐舞的生活。他们的宫廷养有歌儿舞女,大都来自农村。此诗虽写古代的北方,实际上是借这面镜子,反映当时的现实,寄寓对下层妇女的同情。

结尾二句,纯系抒情。时间又到了深夜,女子空房独处,只见一轮明月高挂中天。这明月不仅在丛台可以见到,在她的家乡也能见到。“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事(《子夜四时歌》),愁人当此,不能不惹起乡用。然而明月可望,家乡难归,于是她不由得叹息:“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事她内心深处隐藏着无限痛楚,连人们都无法理解,那天空的明月更不能知道。诗末以问句作结,那女子的一腔怨情似乎仍在空中回荡,悠悠不尽,发人遐想。

沈约是梁代著名的声律学家。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事验之于此诗,他似乎在身体力行。就字面而言,那碧绿的露葵,清澈的淇水,华丽的锦衾,芳香的罗衣,实是“五色相宣事。就音律而言,它押的是平声阳韵,声调铿锵,韵律和谐;而当中“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事、“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事两联,对偶工整,低昂互节。这又是“八音协畅事。经过沈约揭示了声律的秘密以后,再经过一百年左右的努力,在中国诗坛上终于涌现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事的近体律绝。回顾他在这些诗里的艺术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沈约

作者: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其它诗文

《酬谢宣城朓诗》

沈约 〔南北朝〕

王乔飞凫舄。

东方金马门。

从宦非宦侣。

避世不避諠。

揆予发皇鉴。

短翮屡飞翻。

晨趋朝建礼。

晚沐卧郊园。

宾至下尘榻。

忧来命绿樽。

昔贤侔时雨。

今守馥兰荪。

神交疲梦寐。

路远隔思存。

牵拙谬东汜。

浮惰及西昆。

顾循良菲薄。

何以俪玙璠。

将随渤澥去。

刷羽泛清源。

复制

《咏笙诗》

沈约 〔南北朝〕

彼美实枯枝。

孤筱定参差。

鹍鸡已啁哳。

枣下复林离。

本期王子宴。

宁待洛滨吹。

复制

《君子行》

沈约 〔南北朝〕

良御惑燕楚。

妙察乱渑淄。

堤倾由漏壤。

垣隙自危基。

嚣途或妄践。

党议勿轻持。

复制

《春咏诗》

沈约 〔南北朝〕

杨柳乱如丝。

绮罗不自持。

春草黄复绿。

客心伤此时。

青苔已结洧。

碧水复盈淇。

日华照赵瑟。

风色动燕姬。

襟前万行泪。

故是一相思。

复制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沈约 〔南北朝〕

丽日属元已。

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

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

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

西临鴈鹜陂。

游丝映空转。

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

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

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

金瓶泛羽巵。

宁忆春蚕起。

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

雕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

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

叹息独何为。

复制

《四时白纻歌 冬白纻》

沈约 〔南北朝〕

寒闺昼密罗幌垂。

婉容丽色心相知。

双去双还誓不移。

长袖拂面为君施。

翡翠羣飞飞不息。

愿在云间长比翼。

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日尧年欢无极。

复制

《大言应令诗》

沈约 〔南北朝〕

隘此大泛庭。

方知九垓局。

穷天岂弥指。

尽地不容足。

复制

《奉和竟陵王药名诗》

沈约 〔南北朝〕

丹草秀朱翘。

重台架危岊。

木兰露易饮。

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

寒山望积雪。

玉泉亟周流。

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

爵林声夜切。

垂景迫连桑。

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

龙刍汗奔血。

别握乃夜光。

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

水萍终委绝。

黄符若可挹。

长生永昭晳。

复制

《梁大壮大观舞歌 大观舞歌》

沈约 〔南北朝〕

皇矣帝烈。

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

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

临下惟敬。

举无諐则。

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

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

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

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

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

梯山匪敻。

如曰有恒。

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

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

于兹比盛。

复制

《玩庭柳诗》

沈约 〔南北朝〕

轻阴拂建章,夹道连未央。

因风结复解,沾露柔且长。

楚妃思欲绝,班女泪成行。

游人未应去,为此还故乡。

复制

《江南弄四首 其三 阳春曲》

沈约 〔南北朝〕

杨柳垂地燕差池。

缄情忍思落容仪。

弦伤曲怨心自知。

心自知。

人不见。

动罗裙。

拂珠殿。

复制

《悲哉行》

沈约 〔南北朝〕

旅游媚年春。

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

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

蕙气动初苹。

一朝阻旧国。

万里隔良辰。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