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曾國藩 / 丙午初冬寓居報國寺賦詩 其四
拼

《丙午初冬寓居報國寺賦詩 其四》

曾國藩 〔清代〕

俗儒閣閣蛙亂鳴,亭林老子初金聲。昌平山水委灰燼,可憐孤臣淚縱橫。

東西南北轍跡遍,斷柯缺斧終無成。獨有文章巨眼在,北鬥麗天萬古明。

聲音上溯三皇始,地誌欲掩四子名。丈夫立言要須爾,擊瓮拊缶烏足鳴。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與四海劉傳瑩。

复制

丙午初冬寓居報國寺賦詩 其四 - 賞析

曾国藩

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國藩其它诗文

《題彭旭詩集後即送其南歸 其二》

曾國藩 〔清代〕

大雅淪正音,箏琶實繁響。

杜韓去千年,搖落吾安放。

涪叟差可人,風騷通肸蠻。

造意追無垠,琢辭辨倔強。

伸文揉作縮,直氣摧為枉。

自仆宗涪公,時流頗忻向。

女復揚其波,拓茲疆宇廣。

大道辟榛蕪,中路生罔兩。

孱夫阻半途,老大迷歸往。

要當志千里,未宜局尋丈。

古人已茫茫,來者非吾黨。

並世求人難,勉旃各慨慷。

复制

《討粵匪檄》

曾國藩 〔清代〕

  為傳檄事: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於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五千餘里,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屍以示眾船。粵匪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聖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盪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凶極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統師二萬,水陸並進,誓將臥薪嘗膽,殄此凶逆,救我被擄之船隻,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是用傳檄遠近,咸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橫行中原,赫然奮怒以衛吾道者,本部堂禮之幕府,待以賓師。倘有仗義仁人,捐銀助餉者,千金以內,給予實收部照,千金以上,專摺奏請優敘。倘有久陷賊中,自找來歸,殺其頭目,以城來降者,本部堂收之帳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脅經年,髮長數寸,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一概免死,資遣回藉。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聖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爾披脅之人,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為分別也。

  本部堂德薄能鮮,獨仗忠信二字為行軍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長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實鑒吾心,咸聽吾言。檄到如律令,無忽!

复制

《廢邱關》

曾國藩 〔清代〕

項王西入關,叱咤何雄哉!

鼻息撼山嶽,號令如轟雷。

分茅割大地,駕馭英雄才。

六王既立後,三將還西來。

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開。

廢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萊。

桓桓章將軍,仡仡貔虎材。

奸豎主帷幄,大將終疑猜。

望夷不足惜,此類良可哀。

行人一長嘆,萬壑悲風回。

复制

《至日二首》

曾國藩 〔清代〕

久行忘節序,夙莫但奔忙。

茲旦即長至,我征仍未央。

寒雲低樹白,邊日際山黃。

時睹南來雁,飄零不作行。

复制

《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

曾國藩 〔清代〕

鄉閭昔根從,殷勤托詩酒。

再來長安道,舟車並攜手。

如今彌曠遠,脫然絕窠臼。

少年尚意氣,崢嶸各自擔。

風塵飽所諳,蒼然皆老丑。

激湍亦已平,真氣充戶牖。

相見無藩籬,灑落真吾友。

昨夜秋風來,裊裊涼生柳。

念子當乖離,旁皇如失守。

萬族各有營,歡聚焉可久!

意趣苟無違,秦趆如左右。

後會知何年,今茲有歲在丑。

复制

《秋懷詩五首》

曾國藩 〔清代〕

大葉下如雨,西風吹我衣。

天地氣一肅,回頭萬事非。

虛舟無抵件,恩怨召殺機。

年年絆物累,俯仰鄰詬譏。

終然學黃鶴,浩蕩滄溟飛。

复制

《乙己春闈謝戴醇士前輩畫竹》

曾國藩 〔清代〕

余少淪踐貧,學書等畫漫。

中歲愉太倉,誤為金紫絆。

文字雖所攻,淺嘗不能半。

邇來又十年,拋棄如土炭。

豈謂選佛場,謬來事襄贊!列仙盛瀛洲,腰魚何璀璨!禁院扃重帳,沉沉窅掛觀。

鍵戶無一營,馳箋斗豪翰。

蘸藍掃秋葉,斯須復堆案。

眾雛亦好事,奔命極雨汗。

戴嵩聖雲孫,三絕天所嘆。

干謁填其廬,鐵門說三換。

朅來困棘闈,逢人匄脫腕。

為余寫新竹,風筠兀繚亂。

呵壁呼者可,笙采何足算!我雖不解畫,嗜古頗知岸。

但得琴中趣,何必工抑按。

為報青玕玕,微詩庶一粲。

复制

《卷四·集部》

曾國藩 〔清代〕

  楚辭第一(《楚辭》兼有屈、宋、楊、劉諸人作,義例實是總集,但從前著錄,皆自為一類,冠於別集之前,今仍舊例。)

  《楚辭補註》十七卷。(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汲古閣毛表校本。《楚辭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吳氏刻本,明閔刻本無《辨證》、《後語》。)

  《離騷集傳》一卷。(宋錢杲之。知不足齋本,《龍威秘書》本。)

  《離騷草木疏》四卷。(宋吳仁傑。知不足齋本,《龍威》本。)

  《離騷草木疏辨證》四卷。(祝德麟。自刻本。)

  《山帶閣楚辭注》六卷,《餘論》二卷,《楚辭說韻》一卷。(蔣驥。通行本。)

  《屈宋古音義》三卷。(明陳第。《學津》本。)

  《天問補註》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右楚辭類別集第二(漢魏六朝舉隋唐著錄原有專集之名者,其後人採集者,具

  在百三家集中,不及。唐至明舉最著而單行者。國朝人除詩文最著數家外,舉其說理紀事、考證經史者。)

  《蔡中郎集》六卷。(漢蔡邕。聊城楊氏仿宋本,附《獨斷》二卷。通行三本皆遜此本。嚴可均《校補蔡中郎集》十四卷、錄一卷,未刊。)

  《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漢諸葛亮。《附錄》二卷,《諸葛故事》五卷。張澍編。沔縣祠堂本。)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明仿宋刻附《音義》本,明安氏活字版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

  《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明黃省曾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衡集》十卷。(晉陸機。《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龍集》十卷。(晉陸雲。《二十名家集》本。)

  《陶淵明文集》十卷。(晉陶潛。汲古閣仿宋大字本,何氏成都刻翻毛本。)

  《陶靖節詩注》四卷。(宋湯漢注。拜經樓校本。)

  《鮑參軍集》十卷。(宋鮑照。明朱應登刻本。)

  《謝宣城集》五卷。(齊謝朓。拜經樓校本。)

  《昭明太子集》六卷。(梁蕭統。明葉紹泰編刻《蕭梁文苑》本。)

  《江文通集》四卷。(梁江淹。梁賓校刻本。)

  《江文通集匯注》十卷。(明胡之驥注。刻本。)

  《何水部集》一卷。(梁何遜。明張紘刻本。)

  《庾子山集注》十六卷。(周庾信。倪璠注。通行本。)

  《徐孝穆集箋注》六卷。(陳徐陵。吳兆宜注。原刻本,阮氏困學書屋重刻本。吳亦有庾注,倪行吳廢。)

  以上漢、魏、六朝《初唐四傑集》。(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通行本。《王子安集》十六卷,《盈川集》十卷,《盧昇之集》七卷,《附錄》一卷,《駱丞集》四卷。)

  《駱丞集》四卷。(顧廣圻校。秦恩復刻本。合李元賓、呂衡州為《三唐人集》。)

  《駱賓王集》十卷。(顧之逵小讀書堆校刻足本。)

  《駱臨海集注》十卷。(陳熙晉注。原刻本。)

  《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唐陳子昂。楊國楨輯刻本。明新都楊春刻本,雖依舊本題十卷,未足,此本搜輯較多,亦不盡。)

  《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唐張說。聚珍版輯補本,福本。)

  《曲江集》二十卷。(唐張九齡。通行祠堂本不善。)

  《李北海集》六卷,《附錄》一卷。(唐李邕。明崇禎庚辰刻本。)

  《李太白集》三十卷。(唐李白。繆曰芑仿宋本。)

  《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王琦注。通行本。)

  《杜詩詳註》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唐杜甫。仇兆鰲注。通行本。)

  《杜詩鏡銓》二十卷。(楊倫注。)《杜文註解》二卷。(張溍注。成都合刻本。杜詩注本太多,仇、楊為勝。)

  《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唐王維。趙殿成注。乾隆二年刻本。)

  《孟襄陽集》三卷。(唐孟浩然。汲古閣本,明閔齊伋刻本,又明刻本四卷。)

  《元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結。刻本。明湛若水校本十卷。)

  《顏魯公》。(《內集》十二卷,《外集》八卷,《書評》十卷。唐顏真卿。黃本驥編輯。三長物齋本,聚珍本、福本止十七卷,較黃本少文四十四首及年譜。)

  《劉隨州集》十卷,《補遺》一卷。(唐劉長卿。席氏本。)

  《錢考功集》十卷。(唐錢起。席氏本。)

  《韋蘇州集》十卷。(唐韋應物。項絪翻刻宋本,席啟寓編刻《唐百家詩》本,汲古閣本後有《拾遺》一卷。)

  《毗陵集》二十卷。(唐獨孤及。亦有生齋校刻本。)

  《李君虞集》二卷。(唐李益。席氏本。張澍有輯本,未刊。)

  《華陽集》三卷,附顧非熊詩一卷。(唐顧況。明姚士粦輯。顧端刻本,席氏本。)

  《權文公集》五十卷。(唐權德輿。嘉慶間校刻足本,明嘉靖辛丑劉大謨刻本止十卷。)重刻。(《東雅堂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點勘》。唐韓愈。宋廖瑩中輯注。蘇州翻刻本。陳景雲點勘。明徐氏東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韓文考異》十卷。(宋方崧卿舉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編《韓文考異正集》、《外集》、《遺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書。)

  《昌黎詩箋注》十一卷。(顧嗣立補註。秀野草堂原刻本,吳廷榕重刻本。)

  《昌黎詩增注證訛》十一卷。(黃鉞。家刻本。)

  《朱墨本昌黎詩注》十一卷。(怡刻本。)

  《編年昌黎詩注》十二卷。(方世舉。雅雨堂本。)

  《韓集點勘》四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重刻《五百家注韓集》四十卷,乾隆甲辰富氏仿宋本,雖遜東雅堂本,雕印尚好。)

  《柳集》(四十五卷,《龍城錄》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二卷,《集傳》一卷。唐柳宗元。明嘉靖郭雲鵬重刻宋本,天啟壬戌柳氏再刻本。廷桂永州新刻本,附《年譜》,無《龍城錄》。陳景雲《柳集點勘》四卷,未刊。)

  《柳河東集輯注》(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附錄揚子注《龍城錄》一卷。

  明蔣之翹輯。楊廷理刻本。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辯五百家注》,已括此書內。)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劉禹錫。《正集》通行本,《外集》傳鈔本。)

  《呂衡州集》十卷。(唐呂溫。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張司業集》八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唐張籍。席氏《唐百家詩》本,明萬曆張尚儒刻本八卷。)

  《皇甫持正集》六卷。(唐皇甫湜。汲古閣本。)

  《李文公集》十八卷。(唐李翱。汲古閣本。)

  《歐陽行周》集十卷。(唐歐陽詹。明萬曆丙午刻本,明閔刻本八卷。)

  《李元賓文編》三卷,《外編》二卷,《補》一卷。(唐李觀。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孟東野集》十卷。(唐孟郊。席氏本,汲古閣本,明閔刻本。)

  《玉川子詩注》五卷。(唐盧仝孫之騄注。自刻本。)

  《長江集》十卷,《附錄》一卷。(唐賈島。席氏本,汲古閣本。)

  《李長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賀。王琦匯解。通行本。)

  《樊紹述集注》二卷。(唐樊宗師。孫之騄注。自刻本。)

  《王司馬集》八卷。(唐王建。胡介祉校刻本,席氏本十卷,汲古閣本。)

  《沈下賢集》十二卷。(唐沈亞之。明萬曆丙午刻本。罕見。)

  《會昌一品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唐李德裕。明天啟吳興茅氏刻本,明袁州刻本止十四卷。)

  《元氏長慶集》六十卷,《補遺》六卷。(唐元稹。)

  《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明元白合刻通行本。)

  《白香山詩集》四十卷,附錄年譜一卷。(汪立名編校。一隅草堂刻本。)

  《姚少監詩集》十卷。(唐姚合。汲古閣本,席氏本。)

  《樊川文集注》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唐杜牧。馮集梧注。原刻本。)

  《玉溪生詩詳註》三卷。(唐李商隱。馮浩注。原刻本。勝於朱鶴齡、姚培謙注本。)

  《樊南文集詳註》八卷。(同上。勝於徐樹谷、徐炯箋注本。)

  《樊南文集補編》十二卷。(今人。清河刻本。)

  《溫飛卿集箋注》九卷。(唐溫庭筠。顧予咸、顧嗣立注。秀野草堂本。)

  《丁卯集》二卷,《續集》二卷,《續補》一卷,《集外遺詩》一卷。(唐許渾。席氏《百家唐詩》足本。)

  《文泉子集》一卷。(唐劉蛻。別下齋本。)

  《孫可之集》十卷。(唐孫樵。汲古閣本。)

  《麟角集》一卷。(唐王棨。知不足齋本。)

  《皮子文藪》十卷。(唐皮日休。明正統庚辰袁氏刻本。)

  《笠澤叢書》四卷,《補遺》一卷。(唐陸龜蒙。仿宋刻本。)

  《笠澤叢書》七卷,《補遺》一卷,《附考》一卷。(許槤編。刻本。)

  《甫里集》二十卷。(唐陸龜蒙。明萬曆乙卯許自昌刻足本。)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席氏本。)

  《韓內翰別集》一卷。(唐韓偓。汲古閣本。別有《香奩集》三卷,《四庫著錄》本刪去。)

  《黃御史集》十卷,《附錄》一卷。(唐黃滔。明崇禎刊本。)

  《羅昭諫集》八卷。(唐羅隱。張瓚輯刻本。)

  《讒書》五卷。(唐羅隱。拜經樓校本。)

  《禪月集》二十五卷,《補遺》一卷。(蜀釋貫休。汲古閣本,《金華叢書》本。)

  《浣花集》十卷,《補遺》一卷。(蜀韋莊。汲古閣本,席氏本。)

  《桂苑筆耕》二十卷。(唐高麗人崔致遠。朝鮮刻本,海山仙館本。)

  (汲古閣《三唐人文集》、《三唐人詩》、《五唐人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詩》之屬。明劉雲份刻《十三唐人詩集》、《八劉詩》之屬。國朝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集》,雖匯刻,多單行。)

  以上唐至五代(唐之詩家,如高適、岑參之類,文家如李華、蕭穎士之類,今無單行本,詳《全唐詩》、《文》中。)

  《騎省集》三十卷。(宋徐鉉。明有刻本,今不可見。在南唐以前所作,已收入《全唐文》,合入宋以後作者,止有傳鈔本。鉉為北宋初文學之最,故舉其名。)

  《河東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柳開。國朝人校刻本。)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七卷。(宋王禹偁。聚珍本,福本,平陽趙氏刻本無《外集》。)

  《武夷新集》二十卷,附《西崑酬唱集》。(宋楊億。祝氏留香室刻本。

  《西崑酬唱集》,亦刻《浦城遺書》。)

  《和靖詩集》四卷。(宋林逋。吳調元校刻本。)

  《宋元憲集》四十卷。(宋宋庠。聚珍本,福本。)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補遺》二卷,《附錄》一卷。(宋宋祁。聚珍本,福本。)

  《文恭集》五十卷,《補遺》一卷。(宋胡宿。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補編》五卷。(宋范仲淹。通行本。近范氏後裔以《範文正》及《范忠宣集》合刻。)

  《河南集》二十七卷。(宋尹洙。長洲陳氏校刻本。)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宋蔡襄。國朝人校刻本。)

  《蘇學士集》十六卷。(宋蘇舜欽。宋犖校刻本,震澤徐氏刻本。)

  《華陽集》六十卷,《附錄》十卷。(宋王珪。聚珍本,福本。)

  《司馬文正集》八十卷。(宋司馬光。劉繩遠刻乾隆修補本,陳宏謀刻本附《年譜》,翻刻本。)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譜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覯。明李贊重編刻本,江西祠堂本。)

  《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劉敞。聚珍本,福本。)

  《彭城集》四十卷。(宋劉攽。聚珍本,福本。)

  《元豐類稿》五十卷。(來曾鞏。顧崧齡刻本。)

  《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五卷。(宋梅堯臣。震澤徐氏刻本,又梁中孚刻本。)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宋歐陽修。歐陽衡編刻本。)

  《蘇老泉先生集》二十卷,《附錄》二卷。(宋蘇洵。邵仁泓刻本。原名《嘉祐集》。)

  《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蘇軾。《前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製集》十卷,《外製》附《樂語》三卷,《應詔集》十卷,《續集》十二卷。明成化四年江西布政司重刻宋本,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又重刻,此本為最古。又《大全集本》一百三十卷,分體編次,易於檢尋,明刻今刻多有。)

  《欒城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應詔集》十二卷。宋蘇轍。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

  《蘇詩合注》五十卷,《附錄》五卷。(馮應榴注。自刻本。蘇詩,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補註》亦善。馮、王、翁三《注》更詳備。)

  《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四十五卷,《詩》四十六卷,《雜綴》一卷。

  王文誥注。自刻本。馮詳事實,王兼論詩。)

  《蘇詩補註》八卷。(翁方綱注。《蘇齋叢書》本,粵雅堂本。)

  《斜川集》六卷,《附錄》上下二卷。(宋蘇過。四庫館輯。趙懷玉校刻本,知不足齋本。附《三蘇集》本不善。)

  《臨川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明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宋本,萬曆再刻本。)

  王荊公詩注五十卷。(宋李壁注。張宗松清綺齋校刻本。)

  《山谷》。(《內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別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卷。宋黃庭堅。聚珍本,福本。)

  《山谷》。(《內集注》二十卷,宋任淵。《外集注》七卷,宋史容。《別集注》二卷,《外集補》四卷,年譜十四卷。宋史季溫。翁方綱校刻本,聚珍本無末二種。)

  《後山集》二十四卷。(宋陳師道。趙鴻烈學稼山莊刻本。)

  《後山詩注》十二卷。(宋陳師道。宋任淵注。聚珍本,福本。)

  《柯山集》五十卷。(宋張耒。聚珍本,福本。)

  《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長短句》三卷。宋秦觀。明李之藻刻乾隆修補本,道光丁酉高郵重刻本,改並二十卷,《補遺》一卷,附《年譜》。)

  《雞肋集》七十卷。(宋晁補之。明崇禎刻本。《李廌濟南集》八卷,《四庫傳鈔》本,無刻本。秦、黃、張、晁、陳、李諸家文,有《蘇門六君子文鈔》七十卷,明崇禎韓氏刻本。)

  《西台集》二十卷。(宋畢仲游。聚珍本,福本。)

  以上北宋《李忠定公集》卷。(宋李綱。活字本,通行本。原名《梁溪集》。)

  《浮溪集》三十六卷。(宋汪藻。聚珍本,福本。)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宋葉夢得。)

  《簡齋集》十六卷。(宋陳與義。聚珍本,福本。)

  《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宋孫覿。明翻宋本止周必大原定十二卷。)

  《茶山集》八卷。(宋曾幾。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定集》三十四卷。(宋汪應辰。聚珍本,福本。)

  《朱子大全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朱子。蘇方炳刻本。《朱子古文》卷,貴陽官本。)

  《雪山集》十六卷。(宋王質。聚珍版輯本,福本。)

  《周益公大全集》二百五卷。(宋周必大。)

  《止齋文集》五十一卷,《附錄》一卷。(宋陳傅良。陳用光重刻本。)

  《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樓鑰。聚珍版刪定本,福本。)

  《盤洲集》八十卷。(宋洪适。洪氏家刻本,宜黃黃氏刻本。)

  《浪語集》三十五卷。(宋薛士龍。止見傳鈔本,今溫州人議刻。)

  《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秀野草堂刻本。南宋四家,《蕭千岩詩集》已佚,尤袤止存《梁溪遺稿》一卷,尤侗輯本。)

  《誠齋集》一百三十卷。(宋楊萬里。乾隆乙卯吉安刻本八十五卷,《函海》刻《詩集》十卷,嘉慶庚申徐氏編刻《詩集》十六卷。)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陸游。汲古閣本。)

  《水心集》二十九卷。(宋葉適。通行本。)

  《水心別集》十六卷。(同上。溫州新刻本,武昌局本。)

  《龍川文集》三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二卷,《札記》一卷。(宋陳亮。同治八年永康應氏刻本,又活字版本,《金華叢書》本。)

  《嚴滄浪集》六卷。(宋嚴羽。明潘氏編刻《宋元名家詩集》本。)

  《白石詩集》一卷,附《詩說》一卷。(宋姜夔。揚州鮑刻本。)

  以上南宋(此外宋人集,若呂陶、劉摯、彭龜年,聚珍本有之。宗澤、呂祖謙,在《金華叢書》內。永嘉四靈,在《南宋群賢小集》內。)

  《拙軒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趙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遺山集》四十卷,《附錄》一卷。(金元好問。張穆校補刻本,又康熙間無錫華氏刻本。)

  《元遺山詩注》十六卷。(施國祁注。原刻本。)

  《剡源集》三十卷,附《札記》一卷。(元戴表元。宜稼堂本。)

  《金淵集》六卷。(元仇遠。聚珍本,杭本,福本。王惲《秋澗集》一百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牧庵文集》三十六卷。(元姚燧。聚珍本,福本。明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三十卷,宋犖刻本,內有姚燧文八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附《札記》一卷。(元袁桷。宜稼堂本。)

  《道園學古錄》五十卷。(元虞集。通行本。仁壽新刻本六十卷,《仍少文遺稿》八卷。)

  《楊仲宏詩》八卷。(元楊載。留香室刻本。)

  《范德機詩》七卷。(元范梈。)

  《揭曼碩詩》三卷。(元揭傒斯。以上三家集,均汲古閣摘本,又《宋元名家詩集》本。)

  《淵穎集》十二卷,《附錄》一卷。(元吳萊。國朝人校刻本,明嘉靖卓氏刻本。)

  《雁門集》三卷,《集外詩》一卷。(元薩都剌。汲古閣本。)

  《九靈山房集》三十卷。(元戴良。戴殿江家刻本,《金華叢書》本。)

  《鐵崖古樂府注》十六卷。(元楊維楨。卜瀍注。乾隆甲午刻本,西安王氏刻本四卷,無注。)

  以上金元(聚珍本諸集,如張說、宋庠、宋祁、胡宿、王珪、劉敞、劉攽、張耒、畢仲游、汪藻、曾幾、汪應辰、王質、樓鑰、仇遠、姚燧諸家,皆世無刻本,或傳本太略,蒐輯排印者。)

  《宋文憲全集》五十三卷,《卷首》四卷。(明宋濂。嚴榮刻本。)

  《青邱詩集注》十八卷,附《鳧藻集》五卷。(明高啟。金檀注。雍正六年刻本。)

  《遜志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明刻本,台州刻本,《乾坤正氣集》本。)

  《懷麓堂集》一百卷。(明李東陽。重刻本。)

  《篁墩集》九十三卷。(明程敏政。明刻本。)

  《空同集》六十六卷。(明李夢陽。明刻本。今多詩集單行。)

  《大復集》三十八卷。(明何景明。河南重刻本。)

  《王文成全書》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明刻本,又通行本亦稱《陽明全集》。)

  《儼山集》一百卷,《續集》十卷,《儼山外集》三十四卷。(明陸深。明刻本。《外集》皆雜著,別行,附此。)

  《升庵全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遺集》卷。(明楊慎。通行本不善。)

  《遵岩集》二十五卷。(明王慎中。明刻本。)

  《荊川集》十二卷。(明唐順之。國初刻本。)

  《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明李攀龍。明刻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貞。明刻本。胡應麟《少室山人類稿》,今罕見。)

  《震川文集》三十卷,《別集》十卷。(明歸有光。歸氏家刻本。)

  《四溟集》十卷。(明謝榛。明刻本,《盛明百家詩》本。袁凱《海叟集》、邊貢《華泉集》、徐禎卿《迪功集》、高叔嗣《蘇門集》、皇甫汸《司勛集》、皇甫涍《少玄集》,皆明詩家最著者,有刻本,不常見,並收《盛明百家詩》內。邊、徐、高三家,王士禎有選刻本。)

  以上明國朝人集,流別太多,今為分類列之,各標所長,以便初學尋求。其詩文集分刻者分之,本合刻不別行者,仍牽連錄之,皆有刻本,不臚列。(詞章考訂,多有兼長者,此從其重者言之。)

  《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孫奇逢。)

  《二曲集》二十二卷。(李中孚。)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陸隴其。)

  《重訂楊園集》五十四卷,《年譜》一卷。(張履祥。同治十年萬氏重編蘇州局本。)

  《湯子遺書》十卷。(湯斌。)

  《榕村文集》四十卷。(李光地。)

  以上國朝理學家集《梨洲集》卷。(黃宗羲。靳治荊刻。)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詩歷》一卷。(黃宗羲。在《粵雅堂叢書》內。)

  《亭林文集》六卷。(顧炎武。)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朱彝尊。)

  《曝書亭集外稿》八卷。(馮登府輯。)

  《姜齋文集》十卷,《詩集》十卷。(王夫之。並雜著合刻為《船山遺書》三百二十四卷。)

  《西河文集》一百三十三卷。(毛奇齡。並雜著合刻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八卷。)

  《上湖分類文編》十卷。(汪師韓。)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詩集》八卷,《詞集》二卷,《續詩集》十卷。

  (厲鶚。分刻。)

  《果堂集》十二卷。(沈彤。)

  《東原集》十卷。(戴震。《戴氏遺書》內,亦附《經韻樓叢書》。)

  《鮚埼停集》。(三十八卷,《經史問答》十卷,《外集》五十卷。全祖望。

  《正集》史夢蛟刻,《問答》萬氏刻,《外集》、《別集》別一人刻,《詩集》鄭氏刻。)

  《南江文鈔》四卷。(邵晉涵。)

  《抱經堂文集》三十四卷。(盧文弨。《抱經堂叢書》。)

  《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詩集》二十六卷。(杭世駿。)

  《學福齋集》卷。(沈大成。)

  《潛研堂文集》五十卷,《詩集》二十卷。(錢大昕。)

  《春融堂詩文集》六十八卷。王昶。

  《存悔齋集》卷。(劉鳳誥。)

  《述學》內外篇六卷,附《校勘記》。(汪中。揚州局本,又初刻小字本,文選樓本、學海堂本二卷。)

  《校禮堂集》三十六卷。(凌廷堪。)

  《東壁遺書》八十八卷。(崔述。三十五種。)

  《授堂集》卷。武億。

  軒所著書六十卷。孔廣森。七種。

  《拜經堂文集》四卷。(臧庸。)

  《經韻樓集》十二卷。(段玉裁。)

  《問字堂集》五卷,《岱南閣集》五卷,《五松園文集》一卷。(孫星衍。)

  《卷施閣文》。(甲集十卷,乙集十卷。)《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洪亮吉。)

  《更生齋續集》卷。(倪良勛刻。)

  《雕菰樓集》二十四卷。(焦循。)

  《復初齋集》卷。(翁方綱。)

  《空山堂集》卷。(牛運震。)

  《祇平居士集》卷。(王元啟。)

  《揅經室集》六十卷。(阮元。《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詩集》十二卷,《外集》五卷,《續集》九卷,《再續集》六卷。)

  《思適齋集》十八卷。(顧廣圻。徐渭仁刻《春暉堂叢書》中。)

  《養素堂文集》三十五卷。張澍。

  《鑒止水齋集》十二卷。(許宗彥。廣州翻刻。)

  《晚學集》八卷,詩五卷。(桂馥。)

  《鐵橋漫稿》八卷。(嚴可均。全稿未刻。)

  《清白士集》二十八卷。(梁玉繩。)

  《七經樓文鈔》卷。(蔣湘南。)

  《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祐誠。《董方立遺書》之一。)

  《左海文集》二十卷。(陳壽祺。)

  《衎石齋記事稿》十卷,《記事續稿》十卷。(錢儀吉。)

  《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錢泰吉。)

  《幼學堂詩集》十七卷,《文集》八卷。(沈欽韓。)

  《齋文集》二卷。(張穆。)

  《詁經精舍文鈔》。(《初集》十四卷,《續集》八卷,《三集》卷。杭州詁經精舍諸生。《初集》刻《文選樓叢書》內。)

  《學海堂》(《初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二卷,《三集》二十四卷。廣州學海堂諸生。)

  以上國朝考訂家集(若紀昀、陸錫熊、彭元瑞、趙佑、朱筠、趙懷玉、王芑孫諸家集,既工詞章,間有考訂,此類不可枚舉,以此例之。)

  《壯悔堂集》十卷。(侯方域。)

  《寧都三魏集》七十二卷。(魏禮、魏禧、魏祥。附魏世傑、魏世效、魏儼。

  三魏合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為易堂九子,有《九子文鈔》。)

  《水田居文集》卷。(賀貽孫。)

  《鈍翁類稿》一百一十八卷。(汪琬。)

  《午亭文編》五十卷。(陳廷敬。)

  《湛園集》十卷。(姜宸英。)

  《遂初堂詩文集》三十九卷。(潘耒。)

  《解舂文鈔》十二卷,《補遺》二卷,《詩鈔》二卷。(馮景。《抱經堂叢書》之一。)

  《改亭文集》十六卷,詩六卷。(計東。)

  《存硯樓集》十六卷。(儲大文。)

  《鹿洲初集》二十卷。(藍鼎元。)

  《穆堂類稿》五十卷,《續稿》五十卷,《別稿》五十卷。(李紱。)

  《小倉山房文集》三十五卷。(袁枚。)

  《梅崖居士集》三十卷。(朱仕琇。)

  《山木居士集》卷。(魯九皋。)

  

  《尊聞居士集》八卷。(羅有高。)

  《汪子文錄》卷。(汪縉。)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測海集》六卷。(彭紹升。)

  《小峴山人集》三十六卷。(秦瀛。)

  《龔海峰文集》卷。(龔景瀚。)

  《安吳四種》。(中《衢一勺》七卷,《藝舟雙楫》九卷,《管情三義》八卷,《齊民四術》十二卷,包世臣。道光丙午活字版本,武昌局本。)

  《定盦文集》卷,詩卷。(龔自珍。分刻。)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國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隸再刻本非全集。又長沙新刻本合刻詩集四卷。)

  以上國朝不立宗派古文家集(古文家多兼經濟家。)

  《望溪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補遺》二卷,《年譜》二卷。方苞。戴鈞衡補編。)

  《海峰文集》卷。(劉大櫆。)

  《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後集》十卷,《詩》十卷。(姚鼐。)

  《劉孟塗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駢體文二卷,《詩前集》十卷,《後集》二十二卷。劉開。)

  《太乙舟文集》卷。(陳用光。)

  《初月樓集》卷。(吳德旋。)

  《儀衛堂文集》十二卷,詩五卷。(方東樹。)

  《東溟文集》二十六卷。(姚瑩。)

  《柏梘山房集》卷。(梅曾亮。)

  《管異之文集》卷。(管同。)

  以上國朝桐城派古文家集《大雲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惲敬。)

  《茗柯文編》五卷。(張惠言。)

  《養一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活字版本。)

  《崇百藥齋集》二十卷,《續集》四卷。(陸繼輅。)

  《齊物論齋文集》六卷。(董士錫。)

  以上國朝陽湖派古文家集《湖海樓集》五十卷。(陳其年。《程師恭檢討四六注》,選擇未善。)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吳綺。陸繁弨《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綺堂四六》,皆非至者。)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補遺》一卷,《詩集》十二卷。胡天游。此本未足。

  《玉芝堂文集》六卷,詩三卷。(邵齊燾。)

  《綠蘿山莊四六》卷。(胡浚。)

  《小倉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別本。)

  《儀鄭堂駢體文》二卷。(孔廣森。文選樓本,又附刻所著書本。此集本別行。)

  《述學外篇》。(汪中。互見。)

  《知足齋集》卷。(朱珪)

  《問字堂外集》。孫星衍。互見。此集皆駢文。

  《卷施閣乙集》十卷,《更生齋乙集》二卷。(洪亮吉。互見。此集皆駢文。)

  《夫容山館集》。(無卷數,文八十三篇,《續》三十五篇。)詩八卷,《補遺》一卷。(楊芳燦。)

  《有正味齋集》七十三卷。(吳錫麒。《初集駢體文》二十四卷,《續集駢文》八卷。)

  《尚絅堂集文》二卷,詩五十二卷,詞二卷。(劉嗣琯。)

  《小謨觴館集》。(文四卷,詩八卷,詩餘一卷,《續集文》二卷,詩二卷。彭兆蓀。姚燮《復莊駢儷文榷》八卷,體與彭近,遜於彭。)

  《賞雨茆屋詩集》二十二卷,駢體文二卷。(曾燠。)

  《夕葵書屋集》卷。(吳鼒。)

  《栘華館駢體文》四卷。(董基誠、董祐誠。別刻,又附《董方立遺書》內。)

  以上國朝人駢體文家集《梅村集》四十卷。(吳偉業。欲詳知國朝詩家者,具鄭方坤《國朝詩鈔小傳》、《王昶湖海詩傳》、《張維屏詩人征略》中。)

  《吳詩集覽》二十卷,《談藪》一卷。(吳偉業。靳榮藩注。)

  《變雅堂集》五卷。(杜濬。濬《文集》罕傳,武昌新刻。)

  《學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閏章。)

  《曝書亭詩注》二十三卷。(朱彝尊。楊謙注。孫銀槎注本,不如楊注本,別行。互見。)

  《西河詩集》五十六卷。(毛奇齡。互見。)

  《帶經堂集》九十二卷。(王士禎。合他著述統名《漁洋山人著述三十八種》。)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惠棟注。)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顧景星。)

  《安雅堂詩集》,無卷數。《拾遺文》二卷。(宋琬。)

  《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氵往集》三卷。(彭孫遹。)

  《馮定遠集》十一卷。(馮班。)

  《飴山堂文集》六卷,《詩集》十七卷。(趙執信。)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宋犖。)

  《古歡堂集》三十六卷。(田雯。)

  《蓮洋詩鈔》十卷。(吳雯。)

  《溉堂集》二十三卷。(孫枝蔚。)

  《馮舍人遺詩》六卷。(馮廷櫆。)

  《敬業堂集》五十卷。(查慎行。)

  以上國朝詩家集(詩家太多,讀不勝讀,止舉國初最著數家,余多行本,泛覽不難,此後最著者,厲鶚《樊榭山房詩集》,黃景仁《兩當軒集》。)

  《珂雪詞》。(曹貞吉。)

  《曝書亭詞注》七卷。(朱彝尊。李富孫注。)

  《烏絲詞》。(陳維崧。)

  《彈指詞》。(顧貞觀。)

  《飲水詞》,《側帽詞》。(納蘭性德。)

  《樊榭山房詞》。(厲鶚。)

  《蘅夢樓詞》。(郭麟。)

  《茗柯詞》。(張惠言。)

  《疏影樓詞》。(姚燮。)

  《金梁夢月詞》。(周之琦。)

  《冰蠶詞》。(承齡。)

  《空青詞》。(邊浴禮。)

  以上國朝詞家集(今人之詞,不能葉律,乃長短句,非曲也,故附集部詩後。詞乃小道,略舉最精者數家,以備文體之一。)

  ──右別集類總集第三(近世選本,舉大雅者。)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附《考異》十卷。(胡克家仿宋本,武昌局翻本,廣州翻本。葉氏海錄軒評註本六十卷,亦佳,汲古閣本較可。)

  《文選理學權輿》八卷。(汪師韓。讀畫齋本。)

  《文選理學權輿補》一卷。(孫志祖。同上。)

  《文選李注補正》四卷。(同上。同上。)

  《文選考異》四卷。(同上。同上。陳景雲《文選舉正》六卷,未刊。)

  《文選音義》八卷。(余蕭客。靜勝堂刻本。此書乃少作,余後又撰《文選雜題》三十卷,未見傳本。)

  《文選集釋》二十四卷。(朱珔。自刻本。)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梁章鉅。榕風樓刻本。)

  《文選古字通疏證》六卷。(薛傳均。刻本。原書十二卷。)

  《選學膠言》二十卷。(張雲璈。三影閣刻本。)

  《文選補遺》四十卷。(宋陳仁子。長沙刻本。)

  《文選六臣注》六十卷。(唐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

  明新都崔氏大字本。不如李善單注,已有定論,存以備考。)

  以上總集類《文選》之屬《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一百一十八卷。(明張溥編。重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在張前。)

  《文紀》一百五十九卷。(明梅鼎祚編。原刻本。皇霸、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宋、南齊、梁、陳、北齊、後周、隋、釋。《三國文紀》亦有刻本,《四庫》未收。)

  《古文苑》二十一卷。(朱章樵注。明成化壬寅刻本,守山閣校本。又岱南閣本九卷,無注。)

  《續古文苑》二十卷。(孫星衍編。平津館本。)

  《文館詞林》四卷。(唐許敬宗等編。《佚存叢書》本,粵雅堂重刻本。此殘本,原書一千卷。)

  《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編。明刻本。)

  《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全唐文》一千卷。(嘉慶十九年敕編。揚州官本。)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編。顧廣圻校刻大字本,明晉藩刻本,又明刻小字本。)

  《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郭麟編。刻本。)

  《宋文鑒》一百五十卷。(宋呂祖謙編。明胡韶修補本,明晉藩刻本。)

  《南宋文范》七十卷。(莊仲方編。道光十七年活字版本。)

  《金文雅》十卷。(同上。同上。)

  《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編。明晉藩刻本,又明修德堂本。

  《文粹》、《文鑒》、《文類》三種,明張溥皆有刪削刻本。)

  《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編。原刻本。)

  《明文授讀》六十二卷。(黃宗羲編。刻本。)

  《明文在》一百卷。(薛熙編。倪霱寫刻本。)

  《皇清文穎》一百二十四卷。(乾隆十二年敕編。殿本。)

  《國朝文錄》一百卷。(姚椿編。朱珔編《國朝詁經文鈔》一百卷,未刊。)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王昶編。家刻本。)

  《歷代賦匯》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三卷,《補遺》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敕編。揚州詩局本,重刻通行本。)

  《賦匯錄要箋略》二十八卷,(附《補題注》,《外集》、《補遺題注》。吳光昭。通行本。杭世駿有《賦匯解題》,通行。)

  《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內府大字本,廣州重刻大字本。)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姚鼐編。興縣康氏刻小字本,又大字本,蘇州局翻康本。)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李兆洛編。康刻本,合《類纂》合肥徐氏重刻本。)

  《七十家賦鈔》卷。(張惠言編。康刻本。以上三種選本,最古雅有法。)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曾燠編。原刻本,廣州重刻本。)

  《唐宋十大家文集》五十一卷。(儲欣編。八家外,增李翱、孫樵。明茅坤《八大家文鈔》,鍾惺《八大家文選》,旨趣略同。)

  《元明十大家文集》卷。(國朝人編。)

  《金元明八大家文選》五十三卷。(李祖陶編。元好問、姚燧、吳澂、虞集、宋濂、王守仁、唐順之、歸有光。)

  李選《國朝文錄》八十二卷,《續錄》六十三卷。(李祖陶編。共八十八家,體例未精,評語尤陋,取其各存大略。)

  《三家文鈔》三十二卷。(宋犖編刻。侯方域八卷,汪琬十二卷,魏禧十二卷。近人編輯《國朝二十四家古文》尤草草。)

  《古文雅正》十四卷。(蔡世遠編。)

  《續古文雅正》十四卷。(林有席編。)

  《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編。)

  《唐駢體文鈔》十七卷。(陳均編。)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彭元瑞編。以上均通行本。)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吳鼒編。較經堂刻本。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孔廣森、吳錫麒、曾燠、孫星衍、洪亮吉。)

  以上總集類文之屬(元以前諸本多有詩,從其多者言之。)

  《樂府詩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編。乾隆刻本,武昌局本。明梅鼎祚編《古樂苑》五十二卷,又補郭遺。)

  《樂府古題要解》二卷。(舊題唐吳兢。《津逮》本,《學津》本。)

  《玉台新詠》十卷。(明趙氏寒山堂仿宋刻小字本,康熙甲午馮氏刻大字評點本。)

  《玉台新詠考異》十卷。(紀容舒。)

  《詩紀》一百五十六卷。(明馮惟訥編。原刻本。)

  《詩紀匡謬》一卷。(馮舒。知不足齋本。)

  《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揚州詩局本,江寧重刻本,廣州巾箱本。)

  《全五代詩》一百卷。(李調元編。《函海》本。)

  《全金詩》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敕編。揚州詩局本。)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內府本,廣州重刻本。)

  《四朝詩》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敕編。揚州詩局本。宋七十八卷,金二十五卷,元八十一卷,明一百二十八卷。)

  《唐人選唐詩》八種。(汲古閣本。《國秀集》二卷,《篋中集》一卷,《御覽詩》一卷,《極玄集》一卷,《中興間氣集》二卷,《河獄英靈集》三卷,《搜玉小集》一卷,《才調集》十卷。)

  《唐人萬首絕句》九十一卷。(宋洪邁。明翻宋本七十五卷。)

  《全唐詩錄》一百卷。(徐焯編。通行本。)

  《西崑酬唱集》二卷。(宋楊億編。《珠塵》本,《浦城遺書》本,粵雅堂本。)

  《南宋群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附《補遺》。(舊題宋陳思編。顧修補。讀畫齋本。)

  《後村千家詩》二十二卷。(宋劉克莊編。《楝亭十二種》本。)

  《宋詩鈔》一百六卷。(吳之振編。通行本。)

  《宋百家詩存》二十八卷。(曹廷楝編刻本。補吳鈔之遺。陳焯編《宋元詩會》一百卷,搜羅殘佚尤備。)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金元好問編。國初刻本。)

  《元詩選》一百一十一卷。(顧嗣立編。家刊本。《一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

  《元詩癸集》十卷。(無卷數。席世臣補刻本。)

  《明詩綜》一百卷。(朱彝尊編。原刻本。)

  《感舊集》十六卷。(王士禎編。雅雨堂刻本。《解題》下多有舊聞佚事。)

  《湖海詩傳》四十六卷。(王昶編。原刻本。雍正至乾隆末聞人略備。)

  《南宋雜事詩》七卷。(沈嘉轍、吳焯、陳芝光、符曾、趙昱、厲鶚、趙信。原刻本,可資考史。)

  《十家宮詞》十二卷。(宣和、宋文安、王建、花蕊、王珪、胡偉集句,和凝、張公庠、王仲修、周彥質。朱彝尊編刻本。《借月山房叢書》刻《宮詞小纂》三卷。)

  《采菽堂古詩選》三十八卷,《補遺》四卷。(陳祚明編。通行本。)

  《古詩選》三十二卷。(王士禎編。聞人倓箋。通行本。)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卷。(王士禎編。吳煊、胡棠注。乾隆丁未刻本。)

  《十種唐詩選》十七卷。(同上。通行本。)

  《唐人萬首絕句選》七卷。(同上。通行本。)

  《鏡煙堂十種》。(紀昀。通行本。《沈氏四聲考》、《唐人試律說》、《刪正二馮才調集》、《刪正瀛奎律髓》、《李義山詩》、《陳後山詩》、張為《主客圖》、《審定風雅遺音》、《庚辰集》,《館課存稿》。)

  《宋四家詩鈔》。(無卷數。周之麟編。通行本。蘇、黃、范、陸。)

  《國朝六家詩鈔》八卷。(通行本。施、宋、王、趙、朱,查。)

  以上總集類詩之屬(近人詩文選本太多,舉其不俗謬者。沈選《別裁》,通行,不詳列。)

  《花間集》十卷。(蜀趙崇祚編。汲古閣本。)

  《草堂詩餘》四卷。(宋人編。汲古閣本。)

  《花庵詞選》十卷,《中興以來詞選》十卷。(宋黃昇編。汲古閣本。)

  《絕妙好詞箋》七卷,附《續鈔》一卷。宋周密編。厲鶚、查為仁箋。徐楙重刻本,會稽章氏重刻本。又附張惠言《詞選》二卷、董毅《續詞選》二卷、鄭善長《九家詞選》一卷。

  《歷代詩餘》二百二十卷,附《詞話》十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內府本。)

  《詞綜》三十六卷。(朱彝尊編。原刻本。唐、五代、宋。《補》二卷。王昶編。合上刻本。)

  《詞綜補遺》二十卷。(陶梁編。原刻本。)

  《明詞綜》十二卷。(王昶編。原刻本。)

  《國朝詞綜》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昶編。原刻本。)

  《宋六十名家詞》九十卷。(毛晉編。汲古閣本。)

  《十六家詞》三十九卷。(孫默編。原刻本。吳偉業、龔鼎孽、梁清標、宋琬、曹爾堪、王士祿、尤侗、陳世祥、黃永、陸求可、鄒祇謨、彭孫遹、王士禎、董以寧、陳維崧、董俞。)

  《浙西六家詞》。(十二卷,附宋張炎《山中白雲詞》一卷。龔翔麟編。原刻本。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龔翔麟。)

  以上總集類詞之屬(宋詞最著者,姜夔、周密、張炎。姜夔白石詞在《六十名家詞》內,周密《薲洲漁笛譜》、《草窗詞》在《知不足齋叢書》內,張炎《山中白雲詞》附《浙西六家詞》後,余若晏、歐、柳、蘇、黃、秦、周邦彥、李清照、張孝祥、辛棄疾、吳文英、劉過、史達祖皆在《六十家》內,張先、張鎡在《知不足齋叢書》內,有集者亦附集。)

  ──右總集類詩文評第四(詩話但舉總匯者,其專家詩話太繁,不錄。)

  《文心雕龍輯注》十卷。(梁劉勰。黃叔琳注。盧氏廣州刻本,原刻本。)

  《浩然齋雅談》三卷。(宋周密。聚珍本,杭本,福本。)

  《全唐文紀事》一百二十二卷。(陳鴻墀。廣州方氏刻本。)

  《唐詩紀事》八十卷。(宋計有功。通行本。)

  《宋詩紀事》一百卷。(厲鶚。原刻本。錢大昕《元詩紀事》三卷,未見傳本。)

  《烏台詩案》一卷。(宋周紫芝。《函海》本。)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一卷。(張泰來。知不足齋本。)

  《廣陵詩事》十卷。(阮元。文選樓本。)

  《詞林紀事》二十二卷,附錄三卷。(張完橚。嘉慶三年刻本。)

  《史漢方駕》三十五卷。(明許相卿。家刻本。此書意在評文,故列此。)

  《修詞鑒衡》二卷。(元王構。《指海》本,《三續百川》本。)

  《古文緒論》一卷。(呂璜。《指海》本。)

  《四六話》二卷。(宋王銍。《學津》本。)

  《四六談麈》一卷。(宋謝伋。《學津》本。)

  《四六叢話》三十二卷。(孫梅。嘉慶三年刻本。)

  《宋四六話》十二卷。(彭元瑞。海山仙館本。)

  《賦話》十二卷。(李調元。通行本,亦在《函海》內。)

  《讀賦卮言》一卷。(王芑孫。)

  《聲調譜》一卷。(趙執信。單行本,《珠塵》本。)

  《聲調譜拾遺》一卷。(翟翬。《珠塵》本。)

  《談藝錄》一卷。(明徐禎卿。《附集》本,《格致叢書》本。)

  《藝苑卮言》一卷。(明王世貞。在《四部稿》內。)

  《藝圃擷余》一卷。(明王世懋。以上三種,皆收沈德潛《說詩晬語》中。

  《晬語》並刻宋嚴羽《滄浪詩話》。又《廣百川》本,《秘笈》本。)

  《鍾嶸詩品》三卷。(《津逮》本,《學津》本。)

  《主客圖》三卷。(唐張為。鏡煙堂本,《函海》本。)

  《唐音癸簽》三十六卷。(明胡震亨。明崇禎刻本。)

  《五代詩話》十卷。(鄭方坤。粵雅堂本。補王世禎原書。)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後集》四十卷。宋胡仔。績溪胡氏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此書采北宋詩話略備。)

  《詩人玉屑》二十卷。(宋魏慶之。通行本。此書采南宋詩話略備。)

  《歷代詩話》八十卷。(吳景旭。何文燠所刻《歷代詩話》,乃匯刻前人書,共二十八種,附自著一種。)

  《國朝詩人征略初編》六十卷,《二編》六十四卷。(張維屏。自刻本。)

  《詞律》二十卷。(萬樹。原刻本。近人有《詞律拾遺》六卷、《補註》三卷刊行。)

  《綠斐軒詞林韻釋》二卷。(單行本,粵雅堂本。)

  《詞源》二卷。(宋張炎。戈載校秦恩復刻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詞苑叢談》十二卷。(徐釚。通行本。)

  《詞學全書》十四卷。(查繼超。通行本。)

  《詞話》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四書文話》。(無卷數。周以清、侯康、胡調德同纂。分二十四門:一原始,二功令,三格式,四法律,五體裁,六命題,七程文,八稿本,九選本,十墨卷,十一社稿,十二元鐙,十三名譽,十四考核,十五師承,十六風氣,十七興廢,十八流弊,十九起衰,二十假借,二十一咎毀,二十二談藪,二十三軼事,二十四五經文。據《學海堂集》阮元《四書文話序》,已成書,未刊,稿本見存廣州學海堂中。此為一代取士程式,故附著其名於此,異日當有刊行之者。梁章鉅有《制義叢話》二十四卷,通行本,未精核。又《試律叢話》十卷,未刊。)

  《帶經堂詩話》三十卷。(王士禎。張宗楠輯。乾隆刻本,同治癸酉廣州重刻本。王詩雖專一派,此編論詩,詳允無弊,便於學者。)

  ──右詩文評類

复制

《卷五十八》

曾國藩 〔清代〕

  禮二吉禮二

  郊社儀制郊社配饗祈穀雩祀天神太歲朝日夕月

  社稷先農先蠶地祇岳鎮海瀆山川直省神祇

  郊祀之制太祖御極,焚香告天,建元天命。天聰十年,設圜丘德盛門外,方澤內治門外,壇壝始備。會征服察哈爾,獲元玉璽,躬親告祭,遂祀天南郊。舊制,祭饗用生牢,頒百官胙肉。帝曰:「以天胙而享於家,是褻也。」諭改神前分享用熟薦。尋征朝鮮,祭告天地,並祀北郊。世祖入關宅帝位,於是冬至祀圜丘,奉日、月、星辰、雲、雨、風、雷配。夏至祀方澤,奉岳、鎮、海、瀆配。南北分饗。著為例。四年,定郊祀薦生牢如初,惟躬祀南郊進胙牛一。十四年,詔言:「人君事天如父,歲止一郊,心有未盡。惟營殿禁中,歲時致祀,配以太祖、太宗,庶昭誠敬。」禮臣乃援唐天寶四時孟月擇吉祭上帝故事,謂構上帝殿奉先殿東,元旦,萬壽,三節,夏冬二至,親詣致虔,儀物如郊祀。惟內祭初安神位時讀祝辭,不用胙,不進酒,不燎牛。從之。至是始有禁中祀天禮。十七年,敕廷臣議合祭儀,奏言仿明會典,前期一日,祭告各壇廟,定從祀十二壇。是歲四月,禁中大饗殿遂合祀天、地、日、月暨諸神。聖祖嗣位,詔罷之。

  康熙二年,定郊祀躬親行禮,無故不攝。四十六年,冬至大祀,會天寒,群臣以代請,勿許。四十八年,帝違和,始令李光地攝行郊壇大禮。越二年,祀圜丘如初。嗣是帝年逾六十,兼病足,復令大臣攝之。明年冬至,齋戒,猶力疾升壇省俎豆,量力拜跽,退處幄次,俟攝事者禮訖始還宮。臣工固請停躬詣,猶勿許。六十一年,祀南郊,始遣世宗恭代,距賓天止五日也。雍正八年冬至,遇聖祖忌日,禮臣援舊例請代,下大學士九卿議。奏言周禮春官稱大祭祀王不親則攝行。唐、宋制,大祀與國忌同日,樂備不作。議者謂饗神不可無樂,未若攝祀之當乎禮也,遣代便。可其奏。乾隆七年,定議周禮祀天用玉輅,唐、宋參用大輦,今親祀南郊,前期詣齋宮,宜御玉輦。是日,帝乘禮輿,易鑾輅,自降輦至禮成,如儀。十四年,展拓兩郊壇宇,更新幄次。越四載蕆事,規制始大備。仁宗中葉,自製南北郊說,祀典如故。咸豐八年、九年,帝疾不能親,猶宮內致齋,屆日詣大高殿皇穹宇行禮。穆宗、德宗,沖齡踐阼,皆遣代。定親政日躬行。宣統纘緒,監國攝政王行之。

  郊社之儀,天聰十年,禮部進儀注,迄順治間,始定郊祀前期齋戒閱祝版玉帛香,省牲,祀日遲明,禮部太常官詣皇穹宇行禮。奉神牌置壇所,司祝奉祝版,帝出宮乘輦,陪祀王公集午門金水橋從行,餘序立橋南迎送。駕至昭亨門降輦,前引大臣十人,次贊引官、對引官導入更衣幄次,更祭服出,訖盥,詣二成拜位前,分獻官各就位。典儀贊「迎神燔柴」,司樂官贊「舉迎神樂」,贊引奏「升壇」,帝升一成。上詣香案前,跪上炷香,又三上香,復位,行三跪九叩禮。典儀贊「奠玉帛」,司樂贊「舉樂」,帝詣神位前,跪搢玉帛奠案,復位。典儀贊「進俎」,司樂贊「舉樂」,詣神位前,跪受俎拱舉,復位。典儀贊「行初獻禮」,司樂贊「舉初獻樂」,樂作,舞干戚舞,帝詣神位前,跪奠爵,俯伏。讀祝官捧祝跪讀訖,行三叩禮。自上香至獻爵,配位前儀同。復位,易文舞。亞獻、終獻舞羽籥,儀如初獻,不用祝,分獻官、陪祀官隨行禮。三獻畢,飲福受胙,帝升壇至飲福位,跪,奉爵官酌福酒,奉胙官奉胙,跪進,受爵、胙,三叩,興,復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禮,徹饌送神,司樂、典儀贊訖,率群臣行禮如初。有司奉祝,次帛,次饌,次香,各詣燎所,唱「望燎」。帝詣望燎位,半燎,禮成,還大次,解嚴。太常官安設神牌,如請神儀。若遣代,則行禮三成階下,升降自西階,讀祝跪二成階下。罷飲福、受胙禮。送燎,退立西偏。餘如制。雍正元年,令陪祀官先蒞壇祗候。

  方澤,前期但閱祝版。上香畢,奠玉帛,用瘞貍。餘與郊天同。

  南郊,詣壇齋宿,自順治十一年著例,無常儀。乾隆七年定製,前一日,鑾儀衛嚴駕陳午門外太和門階下。巳刻,太常卿詣乾清門奏請詣齋宮,帝御禮輿出太和門,降輿乘輦,警蹕鳴鐘鼓,至昭亨門外降。寺卿導入門左,詣圜丘視壇位。分獻官分詣神庫、神廚視籩豆牲牢。帝出內外壝南左門,至神路西升輦,如齋宮。從祀官俟帝入,退歸齋所。翼日屆時,寺卿導入大次,更禮服出,復導駕詣壇行禮,畢,還宮。

  三十五年,高宗六旬,命禮臣酌減升級次數及降輦步行遠近。議言郊前一日乘步輦如齋宮,自此易禮輿,至神路西降,步詣皇穹宇上香,遣親王視壇。祀日自齋宮至神路西階下降輦步入,禮成,即於降輦處乘輿還宮。行禮時,初升至二成拜位,即升壇上香,復位迎神,升階行奠玉帛禮,以次進俎,三獻暨飲福、受胙,並於此行之。還拜位,謝福胙,送神,乃卒事。方澤亦如之。允行。猶慮子孫玩視大典,復於三十九年諭誡,年未六旬,毋減小節,著為令。次年,祀南郊,命諸皇子旁侍觀禮。越四年,於是帝年七十矣,諭迎神獻爵暨祖宗配位前上香悉如舊,其獻帛爵諸禮,自本年南郊始,令諸皇子代陳。五十一年,帝以春秋高,步履或遜,敕壇上讀祝拜位增設小幄次,然備而未用也。五十九年,祀方澤,配位前獻帛爵,仍皇子代行。歷仁宗朝,郊祀各儀節,悉遵高宗舊制雲。

  嘉慶十八年,林清變起,計日敉平,會長至祀圜丘,諭先一日赴壇不升輦,自宮至皇穹宇入齋宮,並御肩輿,用答嘉貺。宣統嗣位,監國攝行郊祀,祀日詣壇,不齋宿,百官不迎送。出入升降,仍由右門,在右階行禮。拜位設第二成,視帝位少後。去黃幄。即於行禮處受胙,畢,進福酒、胙肉。餘同親祀儀。

  郊祀配饗順治五年冬至,祀圜丘,奉太祖配。十四年諭曰:「太祖肇興帝業,太宗繼述皇猷,功德並隆,咸宜崇祀。」以後大祀天地,益奉太宗配饗。於是上辛祈穀,上帝位東奉太祖神位,卜吉奉太宗位於其西。夏至配方澤如初禮。十七年,行大饗殿合祀禮,尋罷。康熙六年冬至,祀南郊,用禮臣言,奉世祖配饗上帝,越九日,配饗皇地祇,詣方澤行禮。九年,祈穀亦如之。雍正二年,奉聖祖配大饗殿,次太宗。十三年冬,高宗嗣服,諭言:「皇考世宗,德侔造化,宜祀郊壇。」命議禮以聞。議者謂宜乾隆二年冬至配圜丘,三年孟春上辛配大饗殿,夏至配方澤。帝意以為祔廟後配饗,去夏至近、冬至遠。先配方澤,前後已歧。若俟南郊,時日又曠。考之舊典,世祖、太宗配饗天地,莫不先圜丘後方澤,時或翼日、或旬日,禮儀粲然。稽之經傳,成周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即月令所謂「季秋,大饗帝」也。召誥「三日丁巳用牲於郊」。釋者謂非常祀而祭天,以告即位也。宋皇祐三年,以大慶殿為明堂,合祭天地,三聖並侑,古者因事而郊,不必定在二至。因諭來年世宗配天大禮,准此行事。逾歲,遂諏吉夏至前奉世宗配圜丘。餘如議。

  先是部臣進升配儀,未議及祗見上帝。帝曰:「皇考祔廟,先見祖宗,然後升座,今行配饗,先見上帝,於義始允。」已,所司具儀上。於是祀南郊奉世宗神位祗見上帝,夏至祀方澤,祗見皇地祇,位並次世祖。嗣是升配皆先祗見,以為常。嘉慶四年,奉高宗配饗,道光元年,奉仁宗配饗,並如儀。

  三十年,帝弗豫,遺命罷郊配,略謂:「禘郊祖宗,伊古所重,我朝首太祖訖仁宗。厚澤深仁,允宜配饗郊壇,禮隆報本。若世世率行無已,益滋後人疵議,此不能不示限制也。」文宗踐阼,遂敕王大臣集議,禮親王全齡等僉云:「大行皇帝功德懿爍,郊配斷不可易,請仍遵成憲。」禮部侍郎曾國藩疏言:「郊配之罷,不敢從者二,不敢違者三。大行皇帝仁愛之德,同符大造,粒我烝民,后稷所以配天也。御宇卅載,無一日暇逸,無斯須不敬,純亦不已,文王所以配上帝也。具合撰之實,辭升配之文,臣心何能自安?不敢從者一。大行皇帝德盛化神,即無例可援,猶應奏請,矧有成憲,曷敢稍逾!傳曰:『君行意,臣行制。』在上自懷謙德,為下宜守成規。不敢從者二。壇壝規模,尺寸有定,一磚一石,皆按九五陽數,不能增改。幄內止容豆籩,幄外幾無餘地。大行皇帝慮億萬年後,或議廣壇壝,或議狹幄制,故定為限制,以身作則。嚴諭集議,尚未裁決遵行,則後人孰肯冒大不韙?將來必至修改基址,輕變舊章。不敢違者一。唐垂拱間,郊祀奉高祖、太宗、高宗並配,開元十一年,從張說議,而罷太宗、高宗。宋景祐間,郊祀奉藝祖、太宗、真宗並配,嘉祐七年,從楊畋議,而罷太宗、真宗。我朝順治間,大饗殿合祀,後亦罷其禮。大行皇帝慮億萬年後,或援唐、宋舊例,妄行罷祀,因諭以非天子不議禮,增配尚所不許,罷祀何自而興?不敢違者二。我朝孝治天下,遺命尤重,聖祖不敢違孝莊文皇后遺命,未敢竟安地宮。仁宗不敢違高宗遺命,故雖豐功偉烈,廟號未獲祖稱。此而可違,家法何在!且反覆申明,處己卑屈,處祖崇高,大孝大讓,亘古盛德。不敢違者三。默計皇上仁孝深心,不升配歉在闕禮,遽升配歉在違命,且多將來之慮。他日郊祀時,上顧遺訓,下顧萬世,或悚然而難安,禮臣益無所辭咎。」帝頗韙其言。已復博諮廷議,手降敕諭,謂:「周人郊祀后稷,唐、宋及明,或三祖並侑,或數帝分配。我朝歷聖相承,靡不奉配。第配位遞增,壇制有定。皇考德澤,列祖同符,應如所請。俟祔禮成,仍奉升配,並體遺訓,昭示限制。自後郊祀配位,定為三祖五宗,永為恆式。」於是咸豐二年夏大祀圜丘、方澤,三年春上辛祈穀,並奉宣宗配,位次高宗。

  十一年,帝崩,穆宗以郊配大典,遺命定三祖五宗,聖心不自安。乃集群臣議,並奉兩宮皇太后稽眾詢謀,禮親王世鐸等先後疏言:「禮貴制宜,孝當承志,兩朝遺訓,宜謹遵循。」帝勉從之。遂停文宗郊配。同治建元,雲南學政張錫嶸援孝經明堂嚴父配天義,謂宜以季秋祀上帝大饗殿,奉顯皇帝配。世鐸等益以欽定孝經衍義釋之,謂迭饗並侑,非禮所宜。議遂寢。

  祈穀順治間,定歲正月上辛祭上帝大饗殿,為民祈穀。帝親詣行禮,與冬至同。惟不設從壇,不燔柴。十七年,詔饗帝大典,不宜有異,自後祈穀、燔柴以為常,並改大饗殿合祀上帝百神在圜丘舉行。康熙二十九年,聖祖親制祝文。四十八年,帝疾,不能親,遣官代。會江、浙、魯、豫水旱洊臻,仍自製祝文祈之。故事,上辛在正月五日前,改用次辛。雍正八年,上辛為正月二日,部臣因元旦宴,請展十日,不許。先期齋戒如故。十三年正月十日上辛,未立春,帝曰:「此非乘陽義也。」命禮臣集議。奏言:「禮月令,立春日,天子迎春東郊,乃祈穀上帝。此禮本在立春後,請循例用次辛,或立春後上辛。」從之。乾隆十六年,和親王等以大饗為季秋報祀,義殊祈穀,請更錫名。群臣亦言非明堂本制,襲稱大饗,名實未協。得旨,改曰「祈年」。

  凡祈穀,駕如南郊,至西天門內神路西降輦,入祈年左門,詣皇乾宮上香。禮成,詣祈年壇視位,畢,仍出左門升輦至齋宮。三十七年,更定前一日輦入西天門,自齋宮東乘禮輿,訖西磚城左門止。步詣皇乾殿上香,畢,還齋宮,親王視壇位。祀日出齋宮,乘輦,至甬道正中,易禮輿,至神路西降。自磚城步就幄次,入左門,禮同圜丘。四十七年正月四日上辛,禮臣先期請改次辛便,帝曰:「上辛在正月三日前,為須隔年齋戒也;在四日前,為因聖母祝釐也。茲非昔比,奚改為?其仍用上辛,著為例。」又諭:「孟春祈穀,所以迓陽氣,兆農祥。考諸經傳,是立春後上辛,非元旦後上辛也。惟在月初,舊臘,即當齋戒。然太廟祫祭,大禮攸關,宮中拜神,國俗所在。若以齋期行此,似非專一致敬之道。」因下廷臣議。尋奏:「上辛以立春後所得為準,與其用十二月上辛,不如用正月上辛,以重歲首。如值三日前,則改次辛。或四日前,則應一日齋戒,是日未入齋宮,宮殿拜祭,各不相妨。毋庸改期。」允行。咸豐四年,祈穀,帝患宿疾,敕禮臣酌損儀文。侍郎宋晉請仍舊貫遣代行。帝曰:「是非輕改舊章也,應天以實不以文,此意宜共喻之。」

  雩祀關外未嘗行。順治十四年夏旱,世祖始禱雨圜丘,前期齋三日,冠服淺色,禁屠宰,罷刑名。屆期,帝素服步入壇,不除道,不陳鹵簿,壇上設酒果、香鐙、祝帛暨熟牛脯醢,祭時不奏樂,不設配位,不奠玉,不飲福、受胙。餘如冬至祀儀。其方澤、社稷、神祇諸壇,則遣官蒞祭。既得雨,越三日,遣官報祀。定躬禱郊壇儀自此始。越三年又旱,卜吉致齋,步至南郊,躬親告祭。於時天無片雲,頃之乃大雨。報祀如初。康熙九年夏旱,詔百官修省,禮部祈雨。明年,帝親禱。自後躬祀以為常。二十六年,親制祝文祈告,雨立降。又嘗設壇宮禁,跽禱三晝夜,日惟淡食,越四日,步禱天壇,雨驟澍,步還宮,衣履霑濕雲。

  乾隆七年,御史徐以升奏言:「春秋傳:『龍見而雩,為百穀祈膏雨也。』祭法:『雩宗,祭水旱也。』禮月令:『雩,帝用盛樂,命百縣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是為常雩。』周禮:『稻人,旱又共雩斂。』春秋書雩二十有一,有一月再雩者,旱甚也。是又因旱而雩。考雩義為吁嗟求雨,其制,為壇南郊旁,故魯南門為雩門,西漢始廢,旱輒禱郊廟。晉永和立壇南郊,梁武帝始徙東,改燔燎從坎瘞。唐太宗復舊制。宋時孟夏雩祀上帝。明建壇泰元門東,制一成,旱則禱。我朝雩祭無壇,典制似闕,應度地建立,以符古義。」下禮臣議。議言:「孟夏龍見,擇日行常雩,祀圜丘,奉列祖配。四從壇,皆如禮。孟夏後旱,則仿唐制,祭神祇、社稷、宗廟。七日一祈,不足,仍分禱。旱甚,大雩。令甲,祈雨必望祭四海,至是罷之。又行大雩,用舞童十六人,衣玄衣,分八列,執羽翳,三獻,樂止,乃按舞。歌御製雲漢詩八章,畢,望燎。餘同常雩。至久雨祈晴,宜仿春秋傳鼓用牲,通考禜祭制,伐鼓祀少牢。禜祭國門,雨不止,則伐鼓用牲於社。罷分禱,停僧道官建壇諷經。其直省州、縣舊置耤田壇祀,仍依雍正四年例。孟夏行常雩,患旱,先祭境內山川,次社稷。患霪潦祈晴,如京師式。」十七年,增祈雨報祭樂章。

  二十四年,常雩不雨,帝步禱社稷壇,仍用玉。六月大雩,親制祝文,定儀節。前一日,帝常服視祝版,詣壇齋宿,去鹵簿,停樂。出宮用騎,扈駕大臣常服導從。至南郊,步入壇,視位上香。祀日,帝雨冠素服步禱,從臣亦如之。不燔柴,不晉俎,不飲福、受胙。三獻畢,舞童舞羽、歌詩,退,皆如儀。帝率群臣三拜,徹饌,望燎。禮成,還宮。

  三十七年,帝以年老,命酌損儀節視圜丘。

  嘉慶十八年,以欽天監雩祀擇日,頻年恆在立夏節,殊乖古義,敕立夏後數日蠲吉行。著為例。

  道光十二年六月大雩,親制祝文,省躬思過。是夕雨。報謝如常儀。御史陳焯請再申虔禱。帝曰:「祭法有祈有報。以報為祈,非禮也。其勿逾舊制。」

  天神順治初,定雲、雨、風、雷。既配饗圜丘,並建天神壇位先農壇南,專祀之。雍正六年,諭建風神廟。禮臣言:「周禮槱燎祀飌師,鄭康成注風師為箕星,即虞書六宗之一。馬端臨謂,周制立春丑日,祭風師國城東北,蓋東北箕星之次,丑亦應箕位。漢劉歆等議立風伯廟於東郊。東漢縣邑,常以丙戌日祀之戌地。唐制就箕星位為壇,宋仍之。今卜地景山東,適當箕位,建廟為宜。歲以立春後丑日祭。」允行。規制仿時應宮,錫號「應時顯佑」,廟曰宣仁。前殿祀風伯,後殿祀八風神。明年,復以雲師、雷師尚闕專祀,諭言:「虞書六宗,漢儒釋為乾坤六子,震雷、巽風,並列禋祀。易言雷動風散,功實相等。記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周禮以雲物辨年歲,是雲與雷皆運行造化者也。並官建廟奉祀。」於是下所司議,尋奏:「唐天寶五載,增祀雷師,位雨師次,歲以立夏後申日致祭,宋、元因之。明集禮,次風師以雲師,郡、縣建雷雨、風雲二壇,秋分後三日合祭。今擬西方建雷師廟,祭以立夏後申日。東方建雲師廟,祭以秋分後三日。」從之。乃錫號雲師曰「順時普應」,廟曰凝和;雷師曰「資生發育」,廟曰昭顯;並以時應宮龍神為雨師,合祀之。

  嘉慶二年旱,禱雨既應,仁宗蒞壇報祀,入壇中門降輿,至壝南門外,盥畢入,升壇。以次詣雲、雨、風、雷神位上香,二跪六拜。初獻即奠爵、帛,讀祝,不晉俎,不飲福胙。餘如故。

  太歲殿位先農壇東北,正殿祀太歲,兩廡祀十二月將。順治初,遣官祭太歲,定孟春為迎,歲暮為祖。歲正月,書神牌曰「某干支太歲神」,如其年建。歲除祭畢,合祝版燎之。凡祭,樂六奏,承祭官立中階下,分獻官立甬道左右,行三跪九拜禮。初獻即奠帛,讀祝,錫福胙,用樂舞生承事,時猶無上香儀也。

  乾隆十六年,禮臣言同屬天神,不宜有異,自是二祭及分獻皆上香。太歲、月將神牌,舊儲農壇神庫,至是亦以殿廡具備,移奉正屋。臨祭,龕前安神座。畢,復龕。舊制,祭太歲遣太常卿行禮,兩廡用廳員分獻。二十年,改遣親王、郡王承祭。次年,定太常卿為分獻官。

  雍、乾以來,凡祈禱,天神、太歲暨地祇三壇並舉,遣官將事,陪祀者咸與焉。前期邸齋一日,承祭官拜位。天神壇在南階下,太歲與常祀同,俱三跪九拜。天神用燎,太歲兩廡不分獻,不飲福、受胙。

  朝日、夕月,初以大明、夜明從祀圜丘,罷春秋分祀。順治八年,建朝日壇東郊,夕月壇西郊。

  朝日用春分日卯刻,值甲、丙、戊、庚、壬年,帝親祭,餘遣官。樂六奏,舞八佾。凡親祭,入自壇北門,至甬道更衣大次,盥畢,升西階就位,行三跪九拜禮。奠獻遣有司行。遣代則行禮階下,惟讀祝時跽壇上。初日壇用露祭。雍正四年,始援社稷例,立龕壇下芘風雨。乾隆十一年,具服殿成,罷更衣大次。是歲春分翼日日食,高宗蒞祭,不乘輦,不奏樂,不陳鹵簿。三十九年躬祭,入櫺星左門,如幄次行禮,以年高酌減禮文,非恆式也。

  夕月用秋分日酉刻,奉星辰配,凡丑、辰、未、戌年,帝親祭,餘遣官。樂六奏,儀視日壇稍殺,親臨較少。升壇行禮,二跪六拜,初獻奠玉帛,讀祝,餘如朝日儀。遣官則拜壇下。乾隆三年戊午,例遣官,帝因初舉祀典,仍親祭如禮。五十五年,酌損節文,如日壇例。嘉慶五年庚申,效高宗故事,仍親祭,不遣官。十九年,定親祭儀,祀配位用親王、郡王上香。二十三年,世宗忌日值月壇齋期,諭陪祀執事官改常服,餘如故。

  社稷之祀自京師以至直省府、州、縣皆有之,其在京師者,建壇端門右。世祖宅帝位,祭告如儀。定製,歲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大社、大稷,奉后土句龍氏、后稷氏配。祭日,帝親蒞,壇上敷五色土,各如其方。樂七奏,舞八佾。帝出闕右門降輦,道北門出入,祭時出拜殿,至壝北門外就位,自北階升壇上香,詣正位奠獻。有司分祭配位。升北階,降西階,不晉俎,三跪九拜。餘儀如北郊舊例。

  祭日逢國忌,不改期,易素服。康熙三年,遇太宗忌日,始改中戊。

  雍正二年,平青海,告祭行獻俘禮。自是平定藩部,獻俘以為常。

  乾隆十七年,改送燎為望瘞。明年,增望瘞樂章。

  三十七年,以年老更儀節。幄次先設拜殿,帝御輦至壇外門,易禮輿,入右門,至拜殿東階下,乃降。升階行禮,禮成,升輿如初。故事,祭日遇風雨,拜位香案徙殿中,神位祭品露設如故。帝曰:「社稷之制,不立棟宇,以承天陽。今神牌藏神庫,是在棟宇內也。移奉殿中,復何嫌忌?」四十一年,定祭日遇風雨,神牌安奉殿內,祭器、樂虡移設拜殿,猝遇則用木龕覆神牌,其拜殿別設香案。嘉慶五年,仁宗詣壇祈雨,視春秋致祭儀,惟祭品用脯醢、果實,不飲福。前三日及祭日,王、公、百官皆齋戒,禁屠宰,不理刑名。餘悉如故。並諭親詣祈禱、報祀均步行,以隆典禮。

  其在府、州、縣者,順治元年建,歲祭亦用上戊,府稱府社、府稷,州、縣則雲某州、縣社、稷。

  世宗纘業,制定祭品,羊一,豕一,帛一、籩、豆四,鉶、簠、簋各二。有司齋二日,屆期朝服祭於壇。乾隆八年,始頒祝文,各直省定例,為民祈報,會城布政使主之,督若撫陪祀。道官駐地,府、州、縣主之,道陪祀。十六年,以尊卑未協,詔互易之。督、撫、道官或出巡,仍令布政使暨府、州、縣官攝祭。武官自將軍以下,皆陪祀。社、稷以次諸祭,悉准此行。

  先農天聰九年,禁濫役妨農。崇德元年,禁屯積米穀,令及時耕種,重農貴粟自此始。順治十一年,定歲仲春亥日行耕耤禮。先期,戶、禮二部尚書偕順天府尹進耒耜暨穜棱種。屆期,帝親饗祭獻如朝日儀。畢,詣耕耤所,南鄉立。從耤者就位。戶部尚書執耒耜,府尹執鞭,北面跪以進。帝秉耒三推,府丞奉青箱,戶部侍郎播種,耆老隨覆。畢,尚書受耒耜,府尹受鞭。帝御觀耕台,南鄉坐,王以下序立。三王五推,九卿九推,府尹官屬執青箱播種,耆老隨覆。畢,帝如齋宮。府尹官屬、眾耆老行禮。農夫三十人執農器隨行。禮畢,從府、縣官出至耕耤所,帝賜王公坐,俟農夫終畝,鴻臚卿奏禮成,百官行慶賀禮。賜王公耆老宴,賞農夫布各一匹,作樂還宮。其秋,年穀登,所司上聞,擇日貯神倉,備供粢盛。尋定先農歲祭遣府尹行,大興、宛平縣官陪祀。

  唐熙時,聖祖嘗臨豐澤園勸相。雍正二年,祭先農,行耕耤。三推畢,加一推。頒新制三十六禾詞。賞農夫布各四匹,罷筵宴。頒賜各省嘉禾圖。

  乾隆三年,帝初行耕耤禮,先期六日,幸豐澤園演耕,屆日饗先農,行四推。二十三年諭曰:「吉亥耤畝,所重劭農。黛耜青箱,畚鎛蓑笠,咸寓知民疾苦至意。吾民雨犁日耘,襏襫維艱,炎濕遑避。設棚懸彩,義無所取。且片時所用,費中人數十戶產也,其除之。」三十七年,群臣慮帝春秋高,籥罷親耕,不許。命仍依古制三推。嘉慶以降,仍加一推如初。

  直省祭先農,清初未舉行。雍正二年,耤田產嘉禾,一莖三四穗。越二年,乃至九穗。諭言:「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禮,天子耤千畝,諸侯百畝。是耕耤可通臣下,守土者允宜遵行。俾知稼牆艱難,察地力肥磽,量天時晴雨。養民務本,道實由之。」於是定議:順天府尹,直省督撫及所屬府、州、縣、衛,各立農壇耤田。自五年始,歲仲春亥日,率屬祭先農行九推。十月朔,頒時憲書,豫定次年耕耤吉期,下所司循用。祭品禮數,如社稷儀。

  先蠶清初未列祀典。康熙時,立蠶舍豐澤園,始興蠶績。雍正十三年,河東總督王士俊疏請祀先蠶,略言:「周禮鄭註上引房星,以馬神為蠶神。蠶、馬同出天駟,然天駟可雲馬祖,實非蠶神。淮南子引蠶經,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其製衣裳自此始。漢祀菀窳婦人、寓氏公主,事本無稽。先蠶之名,禮經不載。隋始有壇,建宮北三里,高四尺。唐會要,遣有司饗先蠶如先農。宋景德三年,命官攝祀。有明釐正祀典,百神各依本號,如農始炎帝,止稱先農神,則蠶始黃帝,亦宜止稱先蠶神。按周制,蠶於北郊。今京師建壇,亦北郊為宜。」部議然之。侍郎圖理琛奏立先蠶祠安定門外,歲季春吉巳,遣太常卿祀以少牢。未及行。

  乾隆七年,始敕議親蠶典禮,議者以郊外道遠,且水源不通,無浴蠶所。考唐、宋時后妃親蠶,多在宮苑中,明亦改建西苑。高宗鑒往制,允其議。命所司相度,遂建壇苑東北隅。三面樹桑柘。壇東為觀桑台,前桑園,後親蠶門。其內親蠶殿,後浴蠶池,池北為後殿。宮左為蠶婦浴蠶河。南北木橋二,南橋東即先蠶神殿也。左曰蠶署,北橋東曰蠶所,皆符古制雲。

  是歲定皇后饗先蠶禮,立蠶室,豫奉先蠶西陵氏神位。屆日辰初刻,後禮服乘鳳輦出宮,至內壝左門降,入具服殿,妃、嬪從。盥訖,升中階,就南階上拜位,六肅,三跪,三拜。謝福胙禮三減一。不讀祝。爵三獻。凡拜跪,妃、嬪壇下皆行禮。餘如饗先農儀。禮成還宮。越日,行躬桑禮。先是築台桑田北,置蠶母二人,蠶婦二十七人,蠶宮令、丞各一人承其事。後散齋一日,從採桑妃、嬪以下畢齋。是日昧爽,從桑侍班公主等祗候南門內。巳初刻,後出宮,妃、嬪從,詣西苑,入具服殿。傳贊分引妃、嬪、公主等就採桑位,典儀奏請後行禮。出詣桑畦北正中,相儀二人,忌進筐、鈎,後右持鈎,左提筐,東行畦外。內監揚采旗,鳴金鼓,歌採桑辭,後東西三采畢,歌止。相儀忌受筐、鈎。後御觀桑台,以次妃、嬪、公主等五采,命婦九采。訖。蠶母北面跪,典儀舉筐授之,祗受退。切之,授蠶婦,灑於箔。後御繭館,傳贊引妃、嬪等行禮訖。還宮。蠶事畢,蠶母、蠶婦擇繭貯筐以獻。卜吉行治繭禮,後復詣壇臨織室,繅三盆,手遂布於蠶婦以終事。尋侍郎三德疏言:「親蠶典禮,為曠世鉅儀,請將壇址宮殿規制,興工告成日期,宣付史館。」詔從之。九年三月,始親蠶如儀。

  尋定後不親蒞,遣妃代行。行禮階下,升降自東階。不飲福、受胙,不陪祀。十四年,禮部請遣妃代祀。時皇貴妃未正位中宮,帝諭曰:「妃所代,代後也。位未正,何代為?」因命內府大臣行禮。洎皇后冊立,始親饗。嗣後或躬親,或官攝,或妃代,並取旨行。

  其行省所祭,惟乾隆五十九年,定浙江軒轅黃帝廟蠶神暨杭、嘉、湖屬蠶神祠,歲祭列入祀典,祭器視先農。

  地祇順治初,定岳、鎮、海、瀆既配饗方澤,復建地祇壇,位天壇西,兼祀天下名山、大川。三年,定北鎮、北海合遣一人,東嶽、東鎮、東海一人,西嶽、西鎮、江瀆一人,中嶽、淮瀆、濟瀆一人,北嶽、中鎮、西海、河瀆一人,南鎮、南海一人,南嶽專遣一人,將行,先遣官致齋一日,二跪六拜,行三獻禮。

  八年,封興京永陵山曰啟運,東京陵山曰積慶,福陵山曰天柱,昭陵山曰隆業,並列祀地壇。十六年,徙東京陵祔興京,罷積慶山祀。明年,用禮臣言,改祀北嶽於渾源。康熙二年,賜號鳳台山曰昌瑞,並祀之。六年,遣祭如初制。惟南鎮、南海各分遣一人。十六年,詔封長白山神秩祀如五嶽。自是歲時望祭無闕。

  二十四年,東巡祀泰岳,祝版不書御名。先一日致齋。太常齎祝版、香、帛、爵,有司備祭品牲薦。屆日衣龍袞,出行宮。樂備不作。至廟內降輿。入中門,俟幄次,出盥畢,詣殿中拜位,二跪六拜。奠、獻如常儀。不飲福、受胙。明年,復改祀北嶽、混同江。逾二年,始望祭。

  三十五年正月,為元元祈福,始遣大臣分行祭告,凡岳五:曰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鎮五:曰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中鎮霍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海四:曰東海、南海、西海、北海。瀆四:曰江瀆、淮瀆、濟瀆、河瀆。又兀喇長白山。翕河喬嶽自此始。明年,朔漠平,遣祭岳、鎮、海、瀆如故。雍正二年,賜號江瀆曰涵和,河瀆曰潤毓,淮瀆曰通佑,濟瀆曰永惠。並賜東海為顯仁,南為昭明,西為正恆,北為崇禮。乾隆二年,封泰寧山曰永寧,附祀地壇如故事。

  越十年,以來歲奉太后秩岱宗,敕群臣議禮。奏言:「古者因名山以升中,有燔柴禮。聖祖因儀文度數,書缺有閒,議封禪者多不經。定以祀五嶽禮致祭,允宜遵行。」明年蒞泰安,前一日,詣岳廟三上香,一跪三拜。翼日祭,如聖祖祀岳儀。又明年,巡省中州,祀中嶽,如初。十六年,巡江、浙,遣祭江、淮、河神。自是南巡凡六,皆躬祭。十九年,巡吉林,望祭北鎮,長白山亦如之。

  二十六年,用禮臣議,改岳、鎮、海、瀆遣官六人,長白山、北海、北鎮一人,西嶽、西鎮、江瀆一人,東嶽、東鎮、東海、南鎮一人,中南二岳、濟淮二瀆一人,北嶽、中鎮、西海、河瀆一人,南海一人。當是時,海神廟饗,所在多有,惟北海尚闕。四十三年,始建山海關北海神廟。凡祈禱地壇行禮,位北階下,三跪九拜,用瘞。光緒初元,加太白山神曰保民,醫巫閭山神曰靈應。二十七年,兩宮幸西安,遣官祭所過山川,並告祭華、嵩二岳,如禮。

  其他山川之祀,自聖祖北征朔漠,駐蹕噶爾圖,命大學士祭山川,出卡倫,命官祭域外山川。自是浙江、大沽、大通海神皆建廟修祀。雍正間,建湘江神、武昌江神廟,並賜號廣東海陽山神曰安流襄績。高宗纘業,定星宿海、西域山川、伊犁阿布拉山諸神祀。又以松花江導源長白,依望祭北海制行。大軍西征,祭阿勒台、珠爾庫、博克達、阿拉克四山。復賜太白山、洞庭山、庫倫汗山、金山諸神號。川、陝平,建終南山神廟。木蘭秋獮,議定興安大嶺山祀典,常祭用少牢,告祭太牢,歲仲春望祭行禮,如祀五鎮儀。帛、尊、羊、豕各一,簠、簋各二,爵三,籩、豆各十。秋獮,王大臣致祭,登一,鉶二,餘同春祭。別建廟以祀,錫號協義昭靈。又封江西廬岳神曰溥福廣濟。自仁宗迄德宗,封江南、湖北、山東、台灣、安東、江神、漢神、海神,黃陂木蘭山、西藏瓦合山、四川峨眉山神,皆以時肇封或崇祀。綜稽一代祀典,河神別見河渠篇,其餘名山大川錫號尚多,不悉舉雲。

  直省神祇順治初,令各府、川、縣建壇,歲春秋仲月,有司致祭。雍正三年,定製,有司齋二日,朝服蒞事,儀視社稷壇。乾隆八年,頒各省祀神祇祝文。二十二年,定各府、州、縣祭境內山川,以春秋仲月戊日。其風、雷諸神,特錫封廟號以祀。自世宗至德宗末,代有增錫。凡列祀典者,有司隨時致虔,用羊一、豬一、果五盤、帛一、尊一、爵三,讀祝叩拜如故事。

复制

《卷六十二》

曾國藩 〔清代〕

  禮六吉禮六

  昭忠祠賢良祠功臣專祠宗室家廟品官士庶家祭

  昭忠祠雍正二年諭曰:「周禮有司勛之官,凡有功者,書名太常,祭於大烝。祭法,『以死勤事則祀之』。於以崇德報功,風厲忠節。自太祖創業後,將帥之臣,守土之官,沒身捍國,良可嘉憫。允宜立祠京邑,世世血食。其偏裨士卒殉難者,亦附祀左右。褒崇表闡,俾遠近觀聽,勃然可生忠義之心,並為立傳垂永久。」於是建祠崇文門內,歲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王公大臣位正殿,陳案七,羊一、豕一。左三案,共羊豕各一。右如之。每案素帛一、爵三、果盤五。諸臣位兩配樓暨後正室,各設案五,兩廡各設案三,皆羊豕各一,為通數。兵士附祀,案三十有六,案設豕肉一盤、爵三、果品二。太常卿承祭,配樓後室司官分獻。六年,祠成,命曰「昭忠」,頒御書額,曰「表獎忠勛」。

  明年,循序定位,前殿正中祀敬謹莊親王尼堪,英誠武勛王揚古利,定南武壯王孔有德,贈忠勇王黃芳度,武襄公巴爾堪,凡五人。東次龕祀安北將軍佟國綱,一等公佟養正、達福、西哈,一等侯馬得功,一等伯巴什太,都統宜理布、巴都里,議政大臣程尼、穆和琳,大學士張泰,議政大臣羅沙,三等伯王之鼎,總督范承謨,額駙托柏,大學士龍西、色思泰,總督額倫特,尚書查弼納、圖捫,太子太保佟濟,倉場侍郎王秉仁,巡撫傅弘烈,都統博波圖,議政大臣雅賚、道禪、名蓋,參贊內大臣馬爾薩,凡二十八人。西次龕祀續順公沈瑞,輔國公巴賽,大學士莫洛,尚書布顏岱,「十六大臣」綽和諾,巡撫柯永升,都統沙里布,巡撫馬雄鎮,總督甘文焜、佟養甲,侍郎朝哈爾,鹽運使高天爵,參領費揚古,統領圖魯錫、喀爾他拉、喀爾護吉,副都統海蘭、蘇圖,統領胡里布、哈克三,佐領葉喜,侍郎永國,統領阿爾岱,提督孫定遼,凡二十有四人。東又次龕統領劉哈,副都統盧錫、科布蘇、阿喀倪、納爾特、錫密賚、科爾坤、多頗洛、戴豪、渾錦、魏正、羅濟、阿什圖、覺羅阿克善、常祿、阿爾護、吉三、巴雅思虎朗,凡十有八人。西又次龕提督段應舉,副都統穆舒、孟魁、白,原任巡撫賈維鑰,副都統邁圖,參領葛思特,巡撫朱國治、張文衡,侍郎馬如璧,糧道葉映榴,巡道陳啟泰,通政使莫洛渾,一等子穆克覃阿、納達、代音布,巡道陳丹赤,一等子覺羅莫洛渾,數亦如之。東末龕總兵吳萬福、徐勇、費雅達、朱天貴、張存福,都督僉事洪徵,總兵阿爾泰、歐陽凱,兵備道李懋祖,總兵楊佐,統領張廷輔,游擊楊光祖,統領定壽,總兵王承業,侍衛錫喇巴,布政使遲變龍,凡十有六人。西末龕參領郭色,統領新泰,提督康泰,二等子覺羅顧納岱,總兵司九經,二等子拜蘭,總兵郝效忠、劉良臣,三等子巴郎、都爾莽鼐,副將楊虎,參將趙登舉,守備紀法,參將甘應龍,副將蔡隆,二等子拜三,一等男路什,總兵康海,凡十有七人。後室、配樓、左右次龕、又次龕、兩廡暨各次龕,祀官千五百餘人。東西房附祀兵士萬三百有奇。

  八年,定製以滿尚書、都統一人承祭,後室、兩廡,太常官分獻。十一年,令子孫居京秩者隨祭。乾隆十三年,諭祀陣亡總兵任舉、侍衛丹泰,旋令征金川陣沒將士併入之。十五年,祀都統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十八年,追封巴爾堪、巴賽並為簡親王。移巴爾堪位揚古利上,巴賽位孔有德上。初,前室左右各三龕,止序爵秩,不系時代。至是定議,自天命以來,按代序官,同代同官序年月,依賢良祠例,按時班爵為序。其兵士設位,分前、後廡,以橫板隔別之。

  中葉以後入祀者,將軍班第、明瑞、溫福,都統滿福、紥拉豐阿,參贊大臣鄂容安,統領觀音保、烏三太、台斐音阿,提督許世亨,副都統呼爾起阿、第木保、覺羅明善,總兵王玉廷、李全、德福、貴林、張朝龍,而海蘭察以病沒,端濟布以傷,亦併入之。至典史溫模死守通渭,從容就義,特予入祠。且有取義捨生,賞延於世,褒諭流外微官,獲邀血阝蔭,茂典也。

  嘉慶朝,祀大學士福康安、將軍德楞泰、提督花連布、總兵多爾濟札普、知縣強克捷。先是,康熙間,巡撫曹申吉已入祠,至是以阿附吳三桂按實,奪之。時各省言沒王事者,奏報猥雜,龕位不給,於是詔建各省昭忠祠。其京祠定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及八旗官弁為限,已祀者如故。嗣是卑官預祀,視特旨行。故事,承祭官循例朝服,今改蟒袍補服,示別壇廟也。

  道光初元,以國初殉難副將楊祖光等入祀,厥後賡入者,都統巴彥巴圖、烏凌阿、印登額,參贊大臣慶祥,總督裕謙,提督海凌阿、關天培、陳化成,副都統海齡、長喜,總兵萬建功、祥福、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謝朝恩、江繼芸、慶和、吳喜,副將烏大魁、馬韜、周承恩、劉大忠、陳連升、朱貴、瑪隆阿、伊克坦布等。其卑秩中,如知縣楊延亮、縣丞方振聲、守備馬步衢、把總陳玉威,亦足多者。

  咸豐三年,更定血阝典,文四品、武三品官得再入京祠,並獲祀陣亡所在地。其文五品、武四品以下,凡贈職銜及當例血阝者,並祀之。是時軍興,死事揚烈者踵起,略舉其所入者。都統烏蘭泰、霍隆武,將軍佟鑒、祥厚、蘇布通阿、紥拉芬、和春,總督吳文鎔、陸建瀛,提督長瑞、長壽、董光甲、邵鶴齡、恩長、福珠洪阿、陳勝元、雙福、王錦繡、常祿、雙來、瞿騰龍、佟攀梅、鄧紹良、德安、周天培、史榮椿、張國樑、周天受、王浚、樂善、褚克昌,一等男阿爾精阿,一等子左炘,侍郎呂賢基、戴熙,巡撫常大淳、江忠源、陶思培、鄒鳴鶴、吉爾杭阿、徐有壬,學政孫銘恩、張錫庚,副都統伊勒東阿、哲克東阿、達洪阿、貴升、繃闊、博奇、常壽、西林布、多隆武、托克通阿、格繃額、伊興額、舒明安,頭等侍衛達崇阿,布政使岳興阿、劉裕珍、塗文鈞、李續賓、李孟群、王友端,按察使李卿穀、周玉衡,贊善趙振祚,郎中宋蔚謙,總兵博春、福諴、馬濟美、玉山、程三光、劉開泰、桂林、王國才、蔣福長、虎坤元、羅玉斌、邱聯恩、田興奇、承惠、陳大富、滕家勝、郭啟元、王之敬,道員羅澤南、朱鎮、金光箸、帥遠燡、溫紹原、何桂珍、王訓、趙印川、郭沛霖、黃淳熙、繆梓,知府謝子澄、劉騰鶴、江炳琳,副將謝升恩、膺保、李成虎、彭三元、周雲耀、龍汝元。同治朝,則親王僧格林沁,大學士曾國藩,都統海全、舒通額,將軍多隆阿,統領舒保,參贊大臣錫霖、武隆額,領隊大臣色普詩、惠慶、達春泰、穆克登額,辦事大臣紥克當阿,頭等侍衛隆春、奇克塔善,內閣學士金順,提督占泰、李臣典、向榮、塔齊布、林文察、蕭河清、周顯承、羅朝雲、蕭德揚、楊得勝、曹仁美、毛福益、張仁泗、劉松山、譚玉龍、羅雨春、張紹武、胡良作、姚連升、饒得勝、劉長槐、榮維善、楊春祥、張萬美、魯光明、閻定邦、劉祥發、曹德喜,巡撫王有齡、羅遵殿、鄧爾恆,副都統錫齡阿、蘇倫保、恆齡,按察使黃運昌,總兵郝上庠、雷升、熊建益、林向榮、余際昌、郎桂芳、江福山、何建鼇、羅應貴、毛芳恆、張樹珊、唐殿魁、周兆麒、李大櫆、陳清彥、鄧鴻超、江登雲、傅先宗,道員福咸、俞焜、趙景賢、張同登、趙國澍、瑞春、周縉、秦聚奎、彭毓橘、葛承霖、鄧子垣,知府朱鈞、姜錫恩、竇天灝、於醇儒,副將劉神山、黃金友、周學貴、羅春鵬、王夢齡、張起鳳、劉勝龍。光緒間,則大學士左宗棠,總督恆春、曾國荃,將軍明緒,領隊大臣崇熙、烏勒德春、托克托布、博勒果素、托克托奈、喀爾莽阿,參贊大臣額騰額、覺羅奎棟,辦事大臣奎英、薩凌阿,提督朱南英、李秀山、湛其英、楊世俊、王子龍、文德盛、陳忠德、滕學義、何明海、魏金闕、文德昌、李登第、王慶福、楊萬義、楊必耀、李大洪、鍾興發、張宗久、楊玉科、劉思河、李其森、梁善明,鹽運使陶士霖,總兵石紹文、陳登雲、鄧仁和、黃應斗、周友山、朱希廣、王茂連、王春和、譚聲俊、達年、剛安泰、向集梧、鄧承恩、韋和禮、劉節高、陳嘉、左寶貴、周康祿、黃鼎、葉維藩、侯雲登,戶部主事玉潤,知府龔秉琳、侯學雲、馬椿齡、張瀚中,副將王世晉、李天和、章茂、張定邦、尤正廷、楊隆輝、張玉秋、王碧庭、徐安邦、李啟榮、裕廉、王宗高。二十六年,尚書崇綺,將軍延茂,總督李秉衡,併入祀。尋罷秉衡。凡祠祭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義,或積勞沒身。褒忠節,勸來者,會典綦詳。茲錄什一,以見例焉。

  雍正初,各省立忠義祠,凡已旌表者,設位祠中,春、秋展祀。乾隆四十一年,定明代殉國諸臣,既邀諡典,並許入祠。又諸生、韋布、山樵、市隱者流,遂志成仁,亦如前例。嘉慶七年,始令各省府城建昭忠祠,或附祀關帝及城隍廟,凡陣亡文武官暨兵士、鄉勇,按籍入祀。八旗二品以上官已祀京祠者,仍許陣亡所在地祠祀,合五十人一龕,位祀正中,兵勇則百人或數十人一位,分列兩旁,駐防位綠營上。春、秋二奠,有司親蒞,用少牢,果品、上香、薦帛、三獻如儀。同治二年,允曾國藩請,江寧建昭忠祠,祀湖南水陸師陣亡員弁。已復抗節官紳亦許崇祀,並建專祠。婦女殉難者,亦別立貞烈祠雲。

  賢良祠 雍正八年詔曰:「古者大烝之祭,凡法施於民,以勞定國者,皆列祀典,受明禋。我朝開國以後,名臣碩輔,先後相望。或勛垂節鉞,或節厲冰霜,既樹羽儀,宜隆俎豆。俾世世為臣者,觀感奮發,知所慕效。庶明良喜起,副予厚期。京師宜擇地建祠,命曰『賢良』,春、秋展祀,永光盛典。」乃營廟宇在地安門外西偏,正殿、後室各五楹,東、西廡,歲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前殿案各素帛一、羊一、豕一、果五盤。後室果品同,唯牲、帛共案而具一。承祭官蟒服,二跪六叩三獻。餘如常儀。

  於是僉議怡賢親王允祥,宗功元祀,宜居首。大學士、公圖海,公賴塔,大學士張英,尚書顧八代、馬爾漢、趙申喬,河道總督靳輔、齊蘇勒,總督楊宗仁,巡撫陳璸,咸列其選。自是先後賡續入祠者,大學士范文程、巴克什達海、阿蘭泰、李之芳、吳琠、張玉書、李光地、富寧安、張鵬翮、寧完我、魏裔介、額色黑、王熙,領侍衛內大臣福善、費揚古、尹德,尚書勵杜訥、徐潮、姚文然、魏象樞、湯斌,提督張勇、王進寶、孫思克、施琅,總督趙良棟、于成龍、傅臘塔、孟喬芳、李國英,都統馮國相、李國翰、根特,統領莽依圖,將軍阿爾納、愛星阿、佛尼埒,副都統褚庫巴圖魯。明年祠成,頒御書額曰「崇忠念舊」,設位為祭。前殿內大臣或散秩大臣、尚書、都統主之。後殿用太常寺長官。入祠日,子孫咸與行禮,春、秋遣官陪祀同。

  十二年,祀大學士田從典、高其位。乾隆元年,命入祀諸臣未予諡者悉追予。是歲祀尚書銜兼祭酒楊名時,大學士朱軾,內大臣哈世屯,尚書米思翰。五年,祀總督李衛。明年,祀尚書徐元夢,巡撫徐士林。十年,釐定祠位,前殿正中祀怡賢親王,後室諸臣合一龕。首世次最先者,餘分左右行,按世序爵,大學士居前,次領侍衛內大臣、尚書、都統、將軍、總督、前鋒護軍統領、提督、侍郎、巡撫、副都統,以次分列。至世爵有子、男授尚書、都統者,有侯、伯為侍郎、副都統者,仍視官秩為差。

  嗣是入祀,則超勇親王策凌,列怡賢親王左次龕。名臣則大學士馬齊、伊桑阿、福敏、黃廷桂、蔣溥、史貽直、梁詩正、來保、傅恆、尹繼善、陳宏謀、劉綸、劉統勛、舒赫德、高晉、英廉、徐本、高斌,協辦大學士兆惠,左都御史拉布敦,尚書汪由敦、李元亮、阿里袞,尚書銜錢陳群,都統傅清,將軍和起、伊勒圖、奎林,總督那蘇圖、陳大受、喀爾吉善、鶴年、吳達善、何煟、袁守侗、方觀承、薩載、提督許世亨,巡撫潘思榘、鄂弼、李湖、傅弘烈。弘烈自雍正時,拉布敦、傅清自乾隆時,併入昭忠祠,今再祀賢良者也。

  嘉慶朝,則祀大學士福康安、阿桂、劉墉、王傑、朱珪、戴衢亨、董誥,尚書董邦達、彭元瑞、奉寬,總督鄂輝。道光朝,則祀大學士富俊、曹振鏞、托津、長齡、盧蔭溥、文孚、王鼎,協辦大學士汪廷珍、陳官俊,尚書黃鉞、隆文,將軍玉麟,總督楊遇春、陶澍,河道總督黎世序。咸豐朝,則祀大學士潘世恩、文慶、裕誠,協辦大學士杜受田,侍郎杜堮,巡撫胡林翼。同治朝,則祀大學士桂良、祁俊藻、官文、倭仁、曾國藩、瑞常、賈楨,大學士銜翁心存,協辦大學士駱秉章,總督沈兆霖、馬新貽。其光緒朝入祀者,恭忠親王奕。名臣大學士文祥、英桂、全慶、載齡、左宗棠、靈桂、寶鋆、恩承、福錕、張之萬、麟書、額勒和布、李鴻章、榮祿、裕德、崑岡、崇禮、敬信,協辦大學士沈桂芬、李鴻藻,將軍長順,總督沈葆楨、丁寶楨、岑毓英、曾國荃、劉坤一,提督宋慶,巡撫張曜也。宣統初入祀者,止大學士王文韶、張之洞、孫家鼐、鹿傳霖,協辦大學士戴鴻慈五人而已。

  各省賢良祠,雍正十年,詔:「各省會地建祠宇,凡外任文武大臣,忠勇威愛,公論允翕者,俾膺祀典,用勸在官。如將軍蔡良,提督張起雲,總兵蘇大有、魏翥國,足稱斯選。」定製,春、秋祭日視京師,以知府承祭,品物儀節亦如之。

  功臣專祠 順治十一年,詔為孔有德建祠,度地彰義門外三里,曰定南武壯王祠,二妃祔焉。康熙三年,定春、秋展祀,其後建恪僖公祠安定門外,祀一等公遏必隆並縣主舒舒覺羅氏。嗣領侍衛內大臣尹德,尚書阿里袞暨其夫人,乾隆時並祔祀雲。

  其建自雍正朝者,朝陽門外勤襄公祠,祀定南將軍佟圖賴及其夫人,長子忠勇國綱、次子端純國維,皆以軍功祔祀。德勝門外文襄公祠,祀大學士圖海。安定門外與恪僖祠並峙者,為弘毅公祠,祀光祿大夫額亦都,並以夫人配。

  建自乾隆朝者,東安門外恪僖公祠,祀內大臣哈世屯及其夫人,子承恩公米思翰、孫李榮保,其後曾孫大學士傅恆祔祀焉。崇文門內雙忠祠,祀左都御史拉布敦、都統傅清。合昭忠、賢良而復建專祠者,他無與比也。地安門外旌勇祠,祀將軍明瑞,而都統紥拉豐阿,統領觀音保,總兵李全、王玉廷、德福亦先後入祔。睿忠親王祠在朝陽門外,祀多爾袞並福晉六人。嘉慶時,建大學士福康安祠曰「獎忠」,在東安門外,都統額勒登保祠曰「褒忠」,在地安門外。光緒時,建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祠曰「顯忠」,在安定門內。大學士、伯李鴻章祠曰「表忠」,在崇文門內。宣統時,合祀立山、聯元祠在宣武門外。

  凡京師專祠,歲春、秋仲月吉日,遣太常卿分往致祭。用少牢一、果品五。唯佟圖賴、哈世屯兩祠,則少牢三,果品十有五。旌勇祠少牢如通常,果品亦十五雲。位各用帛一、爵三,諸祠並同。嘉慶七年,始定承祭官行禮用蟒袍補服。

  其在各省者,歲春、秋守土官致祭。茲紀其勳勞最著者。自湖廣建忠節祠以祀左都督徐勇,各省建專祠始此。康熙間,廣西建雙忠祠,祀馬雄鎮、傅弘烈,於是福建祀范承謨、陳啟泰、吳萬福、高天爵,雲南祀甘文焜。

  雍正間,清河祀靳輔、齊蘇勒,開封祀田文鏡。盛京祀怡賢親王。乾隆中,詔通達、武功、慧哲、宣獻四郡王,禮烈、饒餘、鄭獻、穎毅四親王併入之,改名賢王祠。已,睿忠、豫宣二親王,克勤郡王,亦均同祀。嵇曾筠、高斌,合祀清河靳輔等祠。伊犁祀班第、鄂容安,而拉布敦、傅清且建祠及西藏矣。

  嘉慶時,武威建雙烈祠,祀韓自昌、韓加業,同安祀李長庚,成都祀德楞泰,韓城、滑縣祀強克捷。

  道光間,江南祀黎世序,台灣祀方振聲、馬步衢、陳玉威,趙城祀楊延亮,虎門祀關天培暨陳連升父子,鎮海祀裕謙,定海祀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京口祀海齡,寶山祀陳化成。

  咸豐間,廣西祀長瑞、長壽暨阿爾精阿,西安、蘇州祀林則徐,安慶祀蔣文慶,廬州祀江忠源,瑞州祀劉騰鴻,江寧、蘇州祀向榮、張國樑,京口祀吉爾杭阿,附祀繃闊、劉存厚,揚州祀雙來、瞿騰龍,溧水、滸墅祀李坤元,天津祀佟鑒、謝子澄,長沙、九江祀塔齊布,湖廣、江西、安徽祀李續賓,江西、湖廣祀羅澤南,又與饒廷選合祀廣信,湘鄉復分祀澤南、王珍、劉騰鴻。湖南、江西祀蕭啟江,湖廣祀胡林翼,後安慶亦祀之。遵義祀羅繞典。

  同治間,湖北合祀官文、胡林翼,廬州祀李孟群,浙江祀瑞昌、王有齡、張玉良等,杭州祀羅遵殿,富陽祀熊建益,湖州祀趙景賢,陳州、安慶、臨淮、淮安祀袁甲三,南昌、青陽祀江忠義,安徽、湖廣祀李續宜,後復與多隆阿合祀潛山。安慶、蘇州、嘉興祀程學啟,河南、安徽、陝西、吉林祀多隆阿,後與林翼合祀安慶。江寧、安慶、吉安祀李臣典,湖南、福建、廣東祀張運蘭,曹州、天津、蒙城祀僧格林沁,後復祀奉天。湖南、江蘇、安徽祀彭毓橘,湖廣祀曹仁美等,四川、湖南祀駱秉章,陝、甘祀劉松山,江寧、安慶祀馬新貽,江寧、湖南、湖北、安徽、直隸祀曾國藩,後復與國荃合祀開封。長沙合祀張亮基、潘鐸,巴燕岱祀穆克登額,哈密祀紥薩克親王錫伯爾,南豐祀吳嘉賓,貴州祀蔣霨遠、黃潤昌等。於是禮部言:「各省專祠宜擇隙區曠土,毋侵民居,並禁改毀志乘名跡、聖賢祠墓。」報可。

  光緒間,揚州、黃州祀吳文鎔,安徽、江西、閩、浙、甘肅祀劉典,江南、江西、福建、台灣祀沈葆楨,江蘇、建福、山東、湖南祀郭松林,江、浙、直隸、山東、河南祀吳長慶,後復祀朝鮮。閩、浙、陝、甘、新疆、江寧祀左宗棠,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祀鮑超,陝、甘、吉林祀金順,大理、鎮南祀楊玉科,江西、廣西、雲南、新寧祀劉長佑,雲、貴、廣西祀岑毓英,安徽、山東祀周盛波,後復與盛傳、戴宗騫合祀濟南。湖廣、江西、江寧、浙江西湖祀彭玉麟,荃,河南、安徽、湖北、直隸、甘、新祀張曜,安慶、江寧、青縣祀周盛傳,山東、江蘇祀陳國瑞,山東、陝西祀閻敬銘,湖南、甘、新祀劉錦棠,安徽、福建祀劉銘傳,山東、四川祀丁寶楨山東、陝西祀州、長沙、蘭州祀楊昌濬,江、浙、河南、直隸、山東祀李鴻章,直隸、奉天、河南、安徽祀宋慶,安徽及蘆台祀聶士成,湖南、江西、安徽、江寧祀劉坤一,廣西、雲、貴祀馮子材,安徽、湖南祀曾國華,甘、新祀陶模,直隸、安徽祀馬玉昆,安徽祀英翰,湖南、宣城祀鄧紹良,江南祀蕭孚泗,江寧祀陶澍、林則徐、鄒鳴鶴、福珠洪阿,清、淮、徐州祀吳棠,姚廣武等附之。徐州祀滕學義、唐定奎,淮安祀張之萬,杭州祀阮元、蔣益澧,淮、揚祀章合才,南昌祀吳坤修,東鄉祀羅思舉,河南祀倭仁,溫縣祀李棠階,西安祀劉蓉、曾望顏,天津祀怡賢親王、文謙、丁壽昌,靈壽、保定祀成肇麟,順天薊州祀吳可讀,寶坻祀潘祖蔭,新疆祀金運昌,奉天建三賢祠,祀文祥、崇實、都興阿,又祀左寶貴、依克唐阿、長順。吉林祀金福、延茂、富俊、希元,福建台灣祀王凱泰,四川西充祀武肅親王豪格,臨桂祀陳宏謀,貴陽祀曾璧光、韓起、黎培敬。於時各省紛請立專祠,諭毋濫。

  宣統享國未久,而湖北、安徽、陝、甘、奉天祀雷正綰,直隸、山東、河南、安徽祀程文炳,安徽及蒙古旗祀潘萬才,合肥祀董履高,渦陽祀牛師韓,杭州西湖祀徐用儀、許景澄、袁昶,號為「三忠」雲。昶又祀蕪湖。自是聯元祀寶坻,張之洞祀武昌,王文韶祀長沙,馬維麒祀成都,丁體昌祀秦州,夏毓秀祀昆明,此皆舉其大者。其餘疆吏題請,禮臣議覆,事載實錄,年月可稽者,尚不一而足也。

  有清一代,從龍諸佐,蔚起關外。平三藩,漢將西北為多。靖三省教匪,蜀將競興。東南海寇橫,閩帥踵起。湘楚武臣,戡平粵亂。剿捻一役,參以皖將。其間完節死綏,祠祀尤夥。其功臣總祠,世宗朝,建忠勇祠蘭州。仁宗朝,建彰忠祠喀什噶爾。同治中興,湖南有表忠祠,湘鄉、平江有忠義祠,洞庭君山、湘鄉、桂陽有昭忠祠。他如湖口石鐘山水師,金陵湘軍陸師,楚軍水師,吳淞外海水師,台灣淮楚軍,蘇州、武昌、保定、廬州、巢湖、濟南、無錫各地淮軍,使凡轉戰糜軀者,莫不馨香血食,其為昭忠一也。此外江寧、京口旗營,金陵軍營官紳,武昌武毅軍,成都嵩武軍,錦州毅軍,各昭忠祠,與各州縣忠義、昭忠、慰忠、忠烈等祠,所以血阝死酬勛,不可勝紀。祭禮、祭品如前儀。

  宗室家廟崇德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廟。順治五年,詔王無嗣,祔饗太廟後殿西廡。有子孫者,立廟別祭。四孟月、歲暮陪祭太廟,畢,歸府第行之。凡薦新,未獻太廟者,不得私獻家廟。於時莊親王立一廟,禮、巽、謙三親王合一廟,饒餘郡王、端重親王合一廟,穎親王、順承郡王合一廟,豫郡王一廟,克勤、衍禧二郡王合一廟。雍正九年,怡賢親王立一廟。

  凡親王世子、郡王家祭,建廟七楹,中五為堂,左右牆隔之為夾室。堂後楣北五室,中奉始封王,世世不祧。高、曾、祖、禰依序為二昭二穆,昭東穆西,親盡則祧。由昭祧者,藏主東夾室,升二昭位於一室,以二室奉升祔主。由穆祧者,藏西夾室,升祔亦如之。南為中門,又南廟門,左右側門,庭分東、西廡,東藏衣冠,西則祭器、樂器。廟重檐,丹楹,采桷,綠瓦,紅堊壁。門內焚帛爐。外刲牲房,西鄉。歲以四時仲月諏吉,仲春出祧主合食。

  其禮,堂中始封祖專案,正位,南鄉。左東夾祧主共案,次二昭共案,東鄉。右西夾室祧主共案,次二穆共案,西鄉。少西設香帛案一,尊案一,每案羊、豕各一,鉶、簠、簋各二,籩、豆各八。位各帛一、爵三、樂器六。同祖所出子孫,成人以上,屆期會祭,府僚與陪,執事通贊、屬官為之。奉香、帛、爵則用子孫。先三日,主人齋外寢,眾咸齋。祀日昧爽,主人朝服入,位堂檐內正中,與祭伯叔輩位東階上,兄弟子孫位東階下,位以世差,世以齒序。官屬位西階下,序以爵。俱北面。質明,子弟長者二人詣世祖室,四人分詣東西夾室,昭、穆室,各奉主安幾。昭,考右妣左;穆,考左妣右。跪,一叩,興。主人盥,就位,迎神樂作。詣始祖位前三上香,以次詣各祧位前上香,率族屬行二跪六拜禮。奉帛、爵奠、獻、讀祝如儀。三獻訖,詣始祖位前跪受爵、受胙,三拜,徹饌,送神,二跪六拜。詣燎位視燎。禮成,奉主還室,退。分胙頒族屬。

  其時祭之禮,堂中設案五,始祖考、妣正位南鄉,高、曾、祖、禰,依昭穆為左右。案各羊一、豕一,餘如合食制。其時節薦新,屆日主人夙興,率子弟盛服入廟,潔堂宇,設案,陳果羞盤各六,每位箸二、盞三。啟室,以次詣各案前跪上香,三拜,子弟遍獻酒,主人二跪六拜,子弟隨行禮。畢,闔室,退。因事致告,薦果羞各四,禮同薦新。月朔望謁廟亦如之。

  貝勒、貝子、宗室公家祭廟五楹,三為堂。後楣北分室五,奉始封祖暨四代。兩旁夾室奉親盡祧主。廟不重檐,門不備采,餘如親王。合食,始祖專案,羊一、豕一,東夾室祧主暨二昭專案,羊豕各一。西夾室祧主暨二穆亦如之。時祭俱專案,昭穆各同牲,籩、豆視親王各減二,不用樂,一跪三拜。時節薦果盤各四,有事則告,朔望則謁。餘如親王儀。

  品官士庶家祭凡品官家祭廟立居室東,一至三品廟五楹,三為堂,左右各一牆限之。北為夾室,南為房。庭兩廡,東藏衣物,西藏祭器。庭繚以垣。四至七品廟三楹,中為堂,左右夾室及房,有廡。八、九品廟三楹,中廣,左右狹,庭無廡。篋藏衣物、祭器,陳東西序。堂後四室,奉高、曾、祖,禰,左昭、右穆。妣以嫡配,南鄉。高祖以上,親盡則祧。由昭祧者,藏主東夾室;由穆祧者,藏主西夾室。遷室、祔廟,並依昭穆世次,東西序為祔位,伯叔祖父兄弟子姓成人無後者、殤者,以版按行輩墨書,男東女西,東西鄉。定牲器之數,一至三品,羊一、豕一,每案俎二,鉶、登各二,籩、豆各六。四至七品,特豕,案一俎,籩、豆各四。八品以下,豚肩不特殺,案一俎,籩、豆各二。

  歲祭以四時仲月諏吉,讀祝、贊禮、執爵皆子弟為之。子孫年及冠,皆會祭。前三日,主人暨在事者齋。祀日五鼓,主人朝服,眾盛服,入廟。主人俟東階下,族姓俟庭東西,順昭穆世次。主婦率諸婦盛服入,詣爨所視烹飪。羹定,入東房治籩、豆,陳鉶、登、匕、箸、醯、醬以俟。質明,子弟長者啟室,奉主陳之幾,昭位考右妣左,分薦者設東西祔位。主人升自東階,盥訖,詣中檐拜位立。族姓行尊者立兩階上,卑者立階下。咸北面。主人詣香案前跪,三上香,進奠爵,興,復位,率族姓一跪三拜。主人詣高祖案前獻爵,曾、祖、禰案前畢獻如儀,分薦者遍獻祔位酒,讀祝。每獻,主婦率諸婦致薦,一叩興。初獻匕箸醯醬,亞獻羹飯肉胾,三獻餅餌果蔬。卒獻,主人跪香案前,祝代祖考致嘏於主人,主人啐酒嘗食,反器於祝,一叩興,復位,送神,一跪三拜。視燎畢,與祭者出,主人率子弟納神主,上香行禮。徹祭器,闔門,退。日中而餕。

  三品以上,時祭遍舉。四至七品,春、秋二舉。八九品春一舉。與祭者,尊卑咸在。主人肅入席,酌尊者酒,子弟年長者離席酌主人,長幼獻酬交錯。已事,咸出。徹席,餕庖人、僕人必盡之。

  令節薦新,一至三品,每案果、羞各四,四至七品,減果二,八、九品並減羞二,具羹飯則同。月朔望供茶,食案二器,儀同時薦。庶士家祭,設龕寢堂北,以版隔為四室,奉高、曾、祖、禰,妣配之,位如品官儀,南鄉。服親成人無後者,順行輩書紙為祔位,已事,焚之,不立版。每四時節日,出主以薦,粢盛二盤,肉食果蔬四器,羹二,飯二。先期致齋。薦之前夕,主婦在房治饌,逮明,主人吉服,率子弟奉主陳香案,昭東穆西,設祔位西序案,主人立東階下,眾按行東西立。主人上香畢,一跪三拜,興。主婦率諸婦出房薦匕箸醯醬,跪,叩,退。主人至案前,以次酌酒、薦熟,跪,叩,興。子弟薦祔位,畢,讀祭文。再獻,主婦薦飯羹,三獻薦餅餌時蔬。主人率族姓行禮訖,焚祭文及祭位,納主,徹退,日中而餕。春一舉,月朔望獻茶,有事則告,俱一跪三拜。

  庶人家祭,設龕正寢北,奉高、曾、祖、禰位,逢節薦新,案不逾四器,羹飯具。其日夙興,主婦治饌,主人率子弟安主獻祭,一切禮如庶士而稍約。月朔望供茶,燃香、鐙行禮。告事亦如之。

复制

《卷六十四》

曾國藩 〔清代〕

  禮八嘉禮二

  大婚儀皇子婚儀王公婚禮附公主下嫁儀郡主以下于歸禮附

  品官士庶婚禮視學儀臨雍附經筵儀日講附策士儀

  頒詔儀迎接詔書附進書儀進表箋儀巡狩儀鄉飲酒禮

  大婚儀清初太祖戊子年,葉赫國貝勒納林布祿送妹來歸,帝率貝勒等迎之,大宴,禮成,時猶未定儀注也。太宗即位後,行冊立禮。至順治八年,世祖大婚,始定納後儀。先期諏吉行納采禮,前一日,遣官祭告郊、社、太廟。屆日質明,設節案太和殿,禮物具丹陛上,陳文馬其下。正、副使俟丹墀東。鳴贊官口贊,使臣三跪九拜訖,升東階,立陛上。宣制官傳制,使臣跪。制曰:「茲納某氏某女為後,命卿等持節行納采禮。」大學士入,奉節出,授正使,正使受,偕副使興,前行降中階左。執事官納儀物采亭中。儀仗前導,衛士牽馬從,出太和中門,詣後邸。後父朝服跪迎門外道右。既入,使臣陳節中案,執事陳儀物左右案,陳馬於庭。使臣傳制納采,以次奉儀物授後父,後父跪受,興,率子弟望闕行禮。使臣出,跪送如初。前期一日,行納徵禮。所司具大徵儀物,遣使傳制,如納采儀。大婚前一日,復遣官祭告,屆期鹵簿、樂懸具。帝御太和殿閱冊、寶,制辭曰:「皇帝欽奉皇太后懿旨,納某氏為皇后。茲當吉月令辰,備物典冊,命卿等以禮奉迎。」遣使如冊後儀,使臣隨冊、寶亭出自協和門,駕還宮。

  時皇后儀仗陳邸第,封使至,後父率親屬朝服迎門外,後禮服迎庭中,後母率諸婦咸朝服跪。使臣奉冊、寶入陳案上,後就案南北面跪,內院官西鄉立,讀冊、寶文,次第授左女官,女官跪接獻皇后,後祗受,轉授右女官,亦跪接,陳案上盝內。後興,六肅三跪三叩,禮畢,升輦。女官奉盝置采亭,鼓樂導前,次儀仗,次鳳輦。後父母跪送如跪迎儀。輦至協和門,儀駕止。女官奉盝前行置中宮,輦入自中門,至太和殿階下降輦入宮。

  帝御中和殿,率諸王詣皇太后前行禮。畢,諸王退。帝御太和殿,賜後父及親屬宴,王公百官咸與。皇太后御位育宮,即保和殿,賜後母及親屬宴,公主、福晉、命婦咸與。越三日,帝復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慶賀,頒詔如制。賜後父母兄弟服物有差。十一年大婚,越三日,後謁皇太后禮畢,始宴。康熙四年大婚,就後邸設納采宴,公主、輔臣命婦各三人,內大臣、侍衛及公以下、群臣二品以上咸與。

  大徵亦如之。賜後祖父母、父母衣服,謝恩如儀。至日,使臣奉冊、寶至,後祗受畢,欽天監報時,後升輦。命婦四人導前,七人隨後,皆騎。內大臣、侍衛從,至太和殿階下退。後降輦,內監奉冊、寶導至中和殿,命婦退。執事命婦迎侍入宮,奉冊、寶內監授守寶內監,退。帝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前行禮,御殿、賜宴如初。皇太后率輔臣命婦入宮,賜後母及親屬宴,公主、福晉不與。時加酉,宮中設宴,行合卺禮。翼日,後詣兩宮朝見,三日受賀,頒詔如常儀。

  同治十一年,納采、大徵、發冊、奉迎,悉准成式。惟屆時後升輦,使臣乘馬先,內監扶,左右內大臣等騎從。至午門外,九鳳曲蓋前導,行及乾清門,龍亭止,使臣等退,禮部官奉冊、寶陳交泰殿左右案,退。輦入乾清宮,執事者俱退,侍衛合隔扇。福晉、命婦侍輦入宮,宮中開合卺宴,禮成。光緒十五年大婚,越六日,後始朝見皇太后,又越二日,帝受賀,餘儀同。

  皇子婚儀先指婚,簡大臣命婦偕老者襄事。福晉父蟒服詣乾清門,北面跪,大臣西面傳旨:「今以某氏女作配皇子某為福晉。」福晉父三跪九拜,退。擇吉,簡內大臣、侍衛隨皇子詣福晉家行文定禮。福晉父采服迎門外,皇子升堂拜,福晉父答拜,三拜,興。見福晉母亦如之。辭出,福晉父送大門外。行納采禮,所司具儀幣,並備賜福晉父母服飾、鞍馬。以內府大臣、宮殿監督領侍充使。及門,福晉父迎入中堂,謝恩畢,與宴,大臣陪福晉父宴中堂,命婦、女官陪女眷宴內室,畢,使者還朝復命。婚前一日,福晉家齎妝具陳皇子宮,至日,皇子詣帝後前行禮,若為妃嬪出,則並詣焉。

  吉時屆,鑾儀衛備采輿,內府大臣率屬二十、護軍四十詣福晉第奉迎。采輿陳堂中,女官告「升輿」,福晉升,父母家人咸送。內校舁行。女官從,出大門乘馬。至禁城門外,眾步行隨輿入,至皇子宮門降,女官導入宮。屆合卺時,皇子西鄉,福晉東鄉,行兩拜禮。各就坐,女官酌酒合和以進,皆飲,酒饌三行,起,仍行兩拜禮。於時宮所張幕、結采,設宴,福晉父母、親族暨大臣、命婦咸與,禮成。翌日皇子、福晉夙興,朝見帝、後,女官引皇子居左稍前,三跪九拜,福晉居右稍後,六肅三跪三拜。見所出妃嬪,皇子二跪六拜,福晉四肅二跪二拜。越九日,歸寧。巳宴,偕還,不逾午。

  王公婚禮,崇德間定製,凡親王聘朝臣女為婚,納采日,府屬官充使,是日設宴,牲酒盛陳。婚日宴亦如之。給女父母服物鞍馬符例。若外藩親、郡王,貝勒,台吉女,儀物視爵次為差。婚日宴,牲多少異宜。世子,郡王,貝勒,貝子,鎮、輔國公聘娶,儀物暨宴日牲酒,其數遞降,皆有差等。順治間,更婚制,限貝勒以下罷用珠緞。賜婚,王公詣中和殿或位育宮謝恩,其子未受封者,婚禮視其父,已受封則從其爵。康熙初,始令王公納采易布為緞,餘如故。

  公主下嫁儀指婚日,額駙蟒服詣乾清門東階下,北面跪,襄事大臣西面立。宣制:「以某公主擇配某額駙。」祗受命,謝恩退。初定,諏日詣午門,進一九禮,即納采也。駝馬、筵席、羊酒如數。得旨分納所司。次日燕饗,額駙率族中人朝服謁皇太后宮,禮訖,集保和殿。帝升座,額駙等三跪九拜。御筵既陳,進爵大臣跪進酒,帝受飲,還賜大臣酒,跪飲之。時額駙等行禮惟一拜。徹宴謝恩,一跪三拜。出至內右門外,三跪九拜,退。凡帝前謝恩皆贊,後宮前不贊。是日額駙眷屬詣皇太后、皇后宮筵宴如儀。釐降前一日,額駙詣宮門謝恩,內府官率鑾儀校送妝奩詣額駙第,內管領命婦偕女侍鋪陳。

  至日,額駙家備九九禮物,如鞍馬、甲冑,詣午門恭納,燕饗如初定禮。吉時屆,公主吉服詣皇太后、帝、後暨所生妃、嬪前行禮。命婦翊升輿,下簾,內校舁出宮,儀仗具列,燈炬前引。福晉、夫人、命婦乘輿陪從,詣額駙第行合卺禮。其日設宴九十席,如下嫁外藩,但用牲酒。成婚後九日,歸宮謝恩。公主入宮行禮,額駙詣慈寧門外、乾清門外、內右門外行禮。

  天命八年,太祖御八角殿,訓公主以婦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驕縱,違者罪之。時議謂王化所由始。厥後定製,額駙及其父母見公主俱屈膝叩安,有賚賜必叩首,尋遠古轍已。逮道光二十一年,宣宗以為非禮所宜,稍更儀注,額駙見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舅、姑見公主正立致敬,公主亦如之。如餽物,俱植立,免屈膝,以重倫紀,著為令。

  又定下嫁時停進九九禮,並罷筵宴,自後罷宴以為常。明年,改初定進羊九,繼此踵行。同治時,定公主歸寧,免額駙內右門行禮,餘如前儀。

  郡主于歸禮,崇德間,定親王嫁女聘儀,鞍馬、甲冑十有五。如嫁外藩,親王以下納採用駝、馬、羊,准七九數。媵婢八,男、婦五戶。順治時,朝臣聘儀,鞍馬、甲冑各七。乾隆時,定郡王媵婢六,男、婦四戶。嫁朝臣聘用鞍馬七,外藩納采視崇德時為減。郡主以下,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于歸禮,以次遞殺。康熙八年,定郡主、縣主歸寧,禁母家給滿洲人口,限用蒙、漢人八名,郡君至鄉君,蒙、漢人六名,將軍至宗室女,四名。

  乾隆三十五年,罷朝臣進納采禮,外藩如故。不設宴。

  品官士庶婚禮凡品官論婚,先使媒妁通書,乃諏吉納采。自公、侯、伯訖九品官,儀物以官品為降殺。主婚者吉服,命子弟為使,從者齎儀物至女氏第,主婚者吉服迎。從者陳儀物於庭,奉書致命,主婚者受書,告廟醴賓,賓退,送之門,使者還復命。是日設宴具牲酒,公、侯以下,數各有差。婚前一日,女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陳衾帷、茵褥、器用具。

  屆日,婿家豫設合卺宴。婿吉服俟,備儀從。婿承父命親迎,以采輿如女氏第。女氏主婚者告廟,辭曰:「某第幾女某,將以今日歸某氏。」乃笄而命之。還醮女內室,父東母西。女盛服出,北面再拜,侍者斟酒醴女,父訓以宜家之道,母施衿結帨,申父命,女識之不唯。婿既至,入門再拜。奠雁,出。姆為女加景蓋首,出。婿揖降。女從姆導升輿,儀衛前導,送者隨輿後。婿先還。輿至門,婿導升西階,入室逾閾,媵布婿席東旁,御布婦席西旁,交拜訖,對筵坐。饌入,卒食,媵御取盞實酒,分酳婿、婦,三酌用卺,卒酳,婿出。媵御施衾枕,婿入,燭出。是日具宴與納采同。

  品官子未任職,禮視其父,受職者各從其品。士婚禮視九品官。庶民納采,首飾數以四為限,輿不飾采,餘與士同。婚三日,主人、主婦率新婦廟見,無廟,見祖、禰於寢,如常告儀。

  雍正初,定製,漢人納采成婚,四品以上,綢緞、首飾限八數,食物限十品。五品以下減二,八品以下又減二,軍、民絹、果盒亦以四為限。品官婚嫁日,用本官執事,燈六、鼓樂十二人,不及品者,燈四、鼓樂八人。禁糜費,凡官民皆不得用財禮雲。

  視學儀順治建元,帝幸太學釋奠。先期衍聖公、五經博士至,聖裔五人,元聖及配、哲諸裔各二人,乘傳赴京。各氏子孫現列朝官者,各官學師生暨進士、舉、貢,咸與觀禮。內閣擬經、書,祭酒、司業撰講章進御。屆日,大成門東張大次,彝倫堂設黃幄御座,幄前置御案,左右講案二,祭酒等奉講章及進講副本,書左經右,陳於案。帝禮服乘輿詣學,祭酒、司業率官屬諸生跪迎成賢街右。駕入幄,詣大成殿釋奠。禮畢,出易袞服,幸彝倫堂,御講幄。升座,王公立階上,百官立階下,衍聖公率博士、各氏裔,祭酒等率官生就拜位,行三跪九叩禮。畢,自王公訖九卿以次賜坐,尋詣堂內跪,一叩。鴻臚官贊「進講」,祭酒、司業入,北鄉立,所司舉經案進御前。賜講官座,祭酒等一叩,坐。依次宣講。翰詹四品以下官,監官、師儒、博士、聖賢后裔、肄業諸生圜聽。講畢,退,聽講者咸退。復位序立,跪聆傳制。辭曰:「聖人之道,如日中天,講貫服膺,用資治理,爾師生勉之。」祭酒等三跪九叩,退。賜茶,群臣受飲。一叩,禮成。駕出,咸跪送。翼日,監官、博士暨諸生表謝,帝御太和殿,禮賜如常儀,並賜衍聖公、各官宴禮部。越三日,頒敕太學,詔諸生策勵,賚衍聖公冠服,監官、博士等衣一襲,助教、諸生白金有差。

  康熙八年,聖祖釋奠太學,講經、悉准成式。

  雍正二年,諭:「視學大典,稱幸非宜,嗣後更『幸』為『詣』。」

  乾隆二年,命閔、冉、言、卜、顓孫、端木六氏博士陪祀觀禮,准五氏例行。明年,帝親視學,聖、賢各裔暨東野氏來觀禮者三十二人,送監求學,即召衍聖公等面諭之。謂:「既為聖賢后,當心聖賢心,非徒讀其書而已。必躬行實踐,事求無愧,方為不負所學。其務勤思勉勵,克紹心傳。」

  三年三月上丁,帝親詣太學行釋菜禮。越六日,臨雍講學,王公大臣,聖賢后裔,以至太學諸生,環集橋門璧水間者以萬數。臨雍命下,既諏吉,所司設御幄大成門外,其辟雍殿階陳中和韶樂,太學門內陳丹陛大樂、清樂。殿內經書案、講案備具如前。帝釋奠畢、御彝倫堂,易袞服,臨辟雍。太學鳴鐘鼓,升座,樂奏,止有節。贊「齊班」,講官、侍班、糾儀各官就拜位,贊「跪,叩,興」,行二跪六叩禮,興。若衍聖公入覲,先進講,大學士以至諸生分班立,行禮訖,滿、滿講官入,一叩,就坐,講四書,帝闡發書義,宣示臣工,圜橋各官生跪聆畢,興。祭酒講經,帝闡經義如初禮。餘同視學儀。

  先是御史曹學閔上言:「宜考古制,建辟雍於國子監。」格部議。至四十九年,新建國學成,明年將臨雍,命大臣規濬圜水,禮樂備舉。特旨獎學閔,並令朝鮮使臣隨班觀禮。禮成,賞賚有差。翼日加賚聖、賢各氏裔及諸生綢帛。

  道光三年臨雍,命蔭生豫聽宣講,諭監官曰:「化民成俗,基於學校,興賢育德,責在師儒。士先器識,漸摩濡染,厥有由來。爾監臣式茲多士,尚其端教術,正典型,毋即於華,毋鄰於固。入孝出弟,擇友親師。庶幾成風,紹休聖緒。」

  令甲,車駕幸魯,展禮先師,講學闕里,豫選聖、賢裔二人直講,翰林官撰講章。前一日,張大次奎文閣,設御座詩禮堂。前置案,講案列西檐下。屆日,陳講章及副本於案,帝出行宮,衍聖公采服率五經博士暨各氏跪迎廟門右。帝入,詣大成殿祭孔子,如上丁儀。駕出,御詩禮堂,升座。衍聖公以下官隨至,序立庭中,行三跪九叩禮。訖,進講,直講者一跪三叩,興。講經書訖,俱退。駕謁孔林。翼日,賜衍聖公等帛、金、書籍有差。簡各氏弟子有文行者貢太學,凡登仕版,並進一階。

  經筵儀初沿明制,閣臣例不兼經筵。順治九年,春、秋仲月一舉,始令大學士知經筵事。尚書、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學士侍班,翰林二人進講。豫設御案、講官案,列講章及進講副本,左書右經,屆時,帝常服御文華殿,記注官立柱西,東面。講官等二跪六叩,興,序立左右,侍班官分立其後。糾儀官立東西隅。鳴贊官贊「進講」,直講官詣案前跪,三叩,興,分就左右案。先後講四書與經,復位。帝宣示清、漢文御論,各官跪聆畢,大學士奏辭感悅。興,降階行二跪六叩禮。畢,帝臨文淵閣,賜坐、賜茶。禮成,還宮。賜宴本仁殿。宴畢,謝恩。

  康熙十年舉經筵,命大學士熊賜履為講官,知經筵事。頃之,聖祖以春、秋兩講為期闊疏,遂諭日進講弘德殿。二十四年,定製,以大學士、左都御史、侍郎、詹事充經筵講官。二月,文華殿成,舉行典禮。世宗踐阼,居亮陰,未舉。

  雍正三年八月吉日,詔言:「帝王御宇,咸資典學。朕承庭訓,時習簡編。味道研經,實敷政寧人之本。茲當釋服,亟宜舉行。」於是進講如儀。

  乾隆五年,諭曰:「經筵之設,藉獻箴規。近進講章,辭多頌美,殊失咨儆古意。人君敷政,正賴以古證今,獻可替否。其務剴切敷陳,期裨政學,庶有當稽古典學實義。」

  七年,經筵日雨,禮臣依例請改期。諭曰:「魏文侯出獵遇雨,尚不失信虞人。矧茲大典,復經祭告,詎宜改期?執事諸臣,可衣雨服列班,暫罷階下行禮、殿內賜茶諸儀。嗣後遇雨仿此。」

  翰林院專司日講,冬、夏至前一日乃輟。十四年,以進呈經史,漸等具文,諭令停止。

  五十一年,御經筵,賜宴禮臣隨侍者,分東西班,特命歌抑戒詩。

  嘉慶中,張鵬展疏請翰林科道日進經義、奏議。詔責其迂。

  文宗登極,曾國藩請復日講舊典,格部議。次年咸豐紀元,正月,遂奉特旨令翰詹諸臣番直,並躬制題目,俾撰講義,分日呈覽。迄光、宣之際,猶依此例雲。

  策士儀天聰間,始開科取士。順治初,會試中式舉人集天安門考試。十五年,改試太和殿丹墀,定臨軒策士制。先期一日,丹陛上正中,太和殿內東偏,分設黃案,東西閣檐下備試桌。屆日質明,內閣官朝服捧策題置殿內案上,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侍立,鴻臚寺官引貢士詣丹陛下立。大學士取題授禮部官,跪受,置丹陛案上,三叩。舉案降左階,陳御道正中。讀卷官執事官各三跪九叩,諸貢士亦如之。畢,駕還宮。徙試桌丹墀左右,北鄉。禮部官散題,貢士跪受,三叩,就桌。對策訖,受卷、彌封諸官俟左廡檐下,收封盛入卷箱,收掌官送讀卷官校閱,不御殿,王以下官不會集,不陳鹵簿。閱卷三日畢,翼辰,前列十卷簽擬名次,緘封呈御覽。帝御養心殿西暖閣,閣畢,召讀卷官入,親定甲乙授之。出拆彌封,依次繕寫綠頭簽,引十人進乾清門,祗俟西階下。帝御宮,讀卷官捧簽入,跪呈。引班官引十人跪丹陛中,依次奏名籍,興,退。帝親定一甲三人,二甲七人,授簽讀卷官,跪受,興,退,率十人侍立西階下。駕還便殿。十人先出。讀卷官捧卷詣紅本房,填寫名次畢,交內閣題金榜。

  傳臚日,設鹵簿,陳樂懸,王公百官列侍。貢士皆公服,冠三枝九葉頂冠,立班末。帝御太和殿,讀卷等官行禮如初,奉榜授受如奉策題儀。鴻臚寺官引貢士就位,跪聽傳。制曰:「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贊「一甲一名某」,令出班前跪。贊二三名亦然。贊「二甲一名某等若干名,三甲某等若干名」,不出班,同行三跪九叩禮。退立。禮部官舉榜出中路,一甲進士從,諸進士出左右掖門,置榜龍亭,復行三叩禮。校尉舁亭,鼓樂前導,至東長安門外張之,三日後繳內閣。於是順天府備傘蓋、儀從送狀元歸第。越五日,狀元偕諸進士上表謝恩如常儀。

  乾隆五十四年,殿試改保和殿舉行。自後為恆例。

  頒詔儀清初詔書用滿、蒙、漢三體文。順治間,定製用滿、漢二體。頒詔日,太和殿前具鹵簿,丹墀內植黃蓋、雲盤、殿東設詔案,丹陛中設黃案。午門外備龍亭、香亭。天安門樓雉口中豫置朵雲金鳳,其東築宣詔台。王公百官朝服集午門,內閣學士奉詔書至乾清門用寶訖,鋪黃案。帝御殿,王公以下行禮畢,大學士奉詔書詣殿檐下授禮部尚書,尚書跪受訖,陳丹陛案上。行禮畢,置詔書雲盤內,覆黃蓋。禮部官奉盤自中路出太和門,百官從至午門外,置龍亭。至天安門外橋南,奉詔書置高台黃案上。各官按序北鄉立,宣讀官台上西鄉立,眾跪聽宣。先宣滿文,次漢文,眾行三跪九叩禮。奉詔官取朵雲承詔書,系以采繩,自金鳳口中銜下。禮部官接受,仍置龍亭。出大清門,赴禮部,望闕列香案,尚書率屬行禮。詔書謄黃,刊頒各省。駕不御殿,百官祗俟天安門外橋南,餘儀同。

  乾隆間,定製,凡詔書到日,有司備龍亭、旗仗郊迎。朝使降騎,奉詔書置龍亭,南鄉,守土官北鄉行禮。鼓樂前導,朝使騎以從。及公廨,眾官先入序立,龍亭至庭中,朝使東立。俟行禮訖,奉詔書授展讀官。跪受,眾官皆跪。宣讀畢,授詔朝使,復置龍亭,跪叩如初禮。退。長吏謄黃,分頒各屬。詔書所過,凡屬五里內府、州、縣、衛各官,咸出郭門迎送。

  進書儀定製,纂修實錄、聖訓,擇吉進呈。帝御殿受書,王公百官表賀。玉牒、本紀次之。康熙十一年,世祖實錄成,前期一日,太和殿陛東設表案,階下列實錄案。至日具鹵簿,陳樂懸,監修官奉表陳表亭,纂修官奉實錄陳采亭,王公百官齊集行禮如儀。校尉分舁香亭、采亭出中道,表亭由左,監修各官從至太和殿丹墀,監修等奉實錄與表分陳案上。帝御殿,鴻臚官奏進實錄,樂作。禮部官舉實錄案自中道升,至殿門外,帝興座,樂止。舉案入,乃坐。設案保和殿正中,監修等立階下齊班,贊「跪」,則皆跪。贊「進表」,宣表官跪宣。畢,樂作,眾官三跪九叩,退立,樂止。眾復跪,宣表官代奏致詞云:「某親王臣某等暨文武群臣奏言,惟世祖皇帝神功聖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群臣歡忭,禮當慶賀。」鴻臚卿宣制答云:「世祖皇帝功德配天,實錄纂成,朕心歡慶,與卿等同之。」宣訖,行禮如初。賜茶,俱一叩。駕還。監修等奉實錄至乾清門,交送大內,退。

  雍正中,聖祖實錄與聖訓同進,後以為常。乾隆間,定實錄、聖訓歸皇史宬,遣監修等奉藏金匱,副本存內閣。嘉慶十二年,更定舉案、奉書,選貝子以下宗室官將事。自仁宗以來,帝仍詣皇史宬拈香,如往制。進玉牒,不上表,不傳制。監修等隨采亭入中和殿,置案上,展正中四篋。帝立閱,俟進全書覽畢,送皇史宬。十年一纂,或不御殿,則於宮中覽之。凡實錄、聖訓、玉牒,並送盛京尊藏。自乾隆年始進本紀,第諏吉藏皇史宬,方略則進二部,一藏史宬,一交禮部刊發。時憲書成,欽天監官歲以十月朔日進,並頒賜王公百官。午門行頒朔禮,頒到直省,督、撫受朔如常儀。

  進表箋儀凡萬壽節及元日、長至,在京王公百官各進表文,在外將軍、都統、副都統、督、撫、提、鎮各進賀表、箋,匯齊驛遞送部。屆日設表案太和殿左楹。表文列采亭,舁至午門外,奉陳於案。帝御殿,宣表行禮訖,並表、箋送內閣收儲。皇太后聖壽、皇后千秋,王公暨內外文武表、箋,俱陳午門外。禮訖,亦送內閣。表文初用三體字式,後專用漢文,惟滿洲駐防用清文。先期內閣撰擬定式頒發,臨期恭進。慶賀三大節表式,在京稱「某親王臣某等」,「諸王貝勒文武官等」;在外稱「某官臣某等,誠歡誠忭,稽首頓首上言」,末云:「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歡忭之至,謹奉表稱賀以聞。」進太皇太后、皇太后同。皇太子箋式,首具官同,末云:「臣等無任歡忭踴躍之至,謹奉箋稱賀以聞。」

  初,元旦、冬至,直省文武五品以上各進賀表、箋,萬壽節祗進皇帝表文,並由長官匯進。督、撫不進表、箋,凡遇大典,具本慶賀。尋令各省表、箋通省用總火牌一,專遣齎奉。乾隆時,以布政使、副將不能專達章疏,停附進表、箋例。又定皇后千秋節暨元旦、冬至,永停箋賀。皇太子慶典,京朝官集賀,不具箋,外吏亦免箋賀。

  六十年,高宗內禪,稱太上皇帝,具賀表式云:「子臣某率王公大臣等謹奏,某歲元旦,太上皇帝親授大寶,子臣敬承慈命,謹率同王公文武大臣等奉表賀者。」末云:「子臣及諸臣等曷勝欽悅慶忭之至,謹奉表稱賀以聞。」賀皇帝登極表式,惟「頓首」下云:「恭逢皇上受寶禮成,登極紀元,謹奉表慶賀者。」餘如前式。

  巡狩儀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既諏吉,帝御征衣,乘輿出宮,領侍衛內大臣等率禁旅翊衛扈蹕,諸臣征衣乘騎以次發。鑾輅所經,禁隨駕官弁擾吏民、踐禾稼。辦治糧芻,悉用公帑。將入境,督、撫、提、鎮率屬迎道右,紳耆量遠近忌迎。已駐蹕,疆吏等朝行營門外。翼日,望秩方岳,祭昔帝王、先師,咸親詣。至名賢祠墓則遣官。官吏入覲,詢風土人情。臨視河防,指授方略。召試獻詞賦者,拔尤授官。閱方鎮兵,藉辨材武。經過州縣,賜復蠲租,存問高年,差給恩賚。

  順治八年,定製,駕出巡幸,別造香寶攜行,並鑄扈從各印,加「行在」字。部院章奏,內閣匯齊,三日一送行在,所過禁獻方物。又定乘輿所經,百里內守土官道右迎送。

  康熙二十三年,聖祖南巡,定扈從王公大臣及部院員限駕發按次隨行。厥後南巡江浙者五,至泰安躬祀岱嶽,渡河祠河神,詣江寧謁明太祖陵,四幸五台,一幸西安,大率禁奢尚實,亟勤民事。乾隆間,數奉太后南巡,若河南,若五台,若山東、天津,翠華所蒞,百姓蒙庥。六巡江浙,揆示工要,大建堤堰,雖糜巨萬帑金不恤也。嘉慶時,幸五台清涼山,行慶施澤,如康熙故事。

  鄉飲酒禮順治初元,沿明舊制,令京府暨直省府、州、縣,歲以孟春望日、孟冬朔日,舉行學宮。前一日,執事敷坐講堂習禮,以致仕官為大賓,位西北;齒德兼優為僎賓,位東北;次為介,位西南;賓之次為三賓;位賓、主、介、僎後;府、州、縣官為主人,位東南。若順天府則府尹為主人,司正一人主揚觶,教官任之。贊引、讀律各二人,生員任之。屆日執事牽牲具饌,主人率屬詣學,乃速賓。賓至,迓門外,主東賓西,三揖讓乃升,相鄉再拜。賓即席,延僎、介入,如賓禮。就位,贊「揚觶」,司正升自西階,北鄉立,賓主皆起立。贊「揖」,司正揖,賓、介以下答揖。執事舉冪酌酒於觶授司正,司正揚觶而語曰:「恭惟朝廷,率由舊章,敦崇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黨。毋或廢墜,以忝所生。」讀畢,贊「飲酒」,司正立飲。贊「揖」,則皆揖。司正復位,賓、介皆坐。贊「讀律令」,生員就案北面立,咸起立旅揖。讀曰:「律令,凡鄉飲酒,序長幼,論賢良,別奸頑。年高德劭者上列,純謹者肩隨。差以齒,悖法偭規者毋俾參席,否以違制論。敢有譁譟失儀,揚觶者糾之。」讀畢復位。贊「供饌」,有司設饌。贊「獻賓」,則授主以爵,主受之,置賓席。少退,再拜,賓答拜。於僎亦如之。皆坐,有司遍酌,贊「飲酒」,酒三五行,湯三品,畢,徹饌。僎、主、僚屬居東,賓、介居西,皆再拜。贊「送賓」,各三揖,出,退。

  雍正初元,諭:「鄉飲酒禮所以敬老尊賢,厥制甚古,順天府行禮日,禮部長官監視以為常。」乾隆八年,以各省鄉飲制不畫一,或頻年闕略不行。舊儀載圖有大賓、介賓、一賓、二賓、三賓,與一僎、二僎、三僎,名號紛歧。按古儀禮:「賓若有遵者,諸公大夫。」注云:「今文讀為僎,此鄉之人仕至大夫,來助主人樂賓,主人所榮而遵法者。」戴記:「坐僎於西北,以輔主人。」其言主人親速賓及介,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甚繁,無一言及僎,所謂「不干主人正禮」者也。嗣後鄉飲賓、介,有司當料簡耆紳碩德者任之,或鄉居顯宦有來觀禮者,依古禮坐東北,無則寧闕,而不立僎名。五十年,命歲時舉鄉飲毋曠。每行禮,奏御製補笙詩六章。其制,獻賓,賓酢主人後,酒數行。工升,鼓瑟,歌鹿鳴。賓主以下酒三行,司饌供羹,笙磬作,奏南陔,閒歌魚麗,笙由庚。司爵以次酌酒。司饌供羹者三,乃合樂,歌《關雎》。工告「樂備」,徹饌。賓主咸起立再拜。賓、介出,主人送門外,如初迓儀。初,鄉飲諸費取給公家,自道光末葉,移充軍饟,始改歸地方指辦。餘准故事行。然行之亦僅矣。

复制

《賀新郎 題錢楞仙同年玉堂歸娶圖二首 其二》

曾國藩 〔清代〕

寂寞深閨里。憶東風,泥金乍報,若何歡喜?撤帳筵圍停燭夜,細問當時原委。

更密詢燒香詩婢。西舍東鄰多士女,但駢頭附耳夸雙美。

不能答,笑而已。

郎君持贈無多子。獻妝檯,官衣一襲,鸞書一紙。又剩有紅線餅餤,合卺同嘗甘旨。

珍重說天恩如此。明年攜得神仙眷,料趨朝不過花磚矣。

同夢者,促君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