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劉鶚 / 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其十七
拼

《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其十七》

劉鶚 〔清代〕

古人亦有言,千橘萬戶侯。思之亦爛熟,有志今甫酬。

金丸炫落日,清霜滿林秋。戶侯詎能擬?聊得供杖頭。

复制

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其十七 - 賞析

劉鶚

作者: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劉鶚其它诗文

《分司北道留別監憲五首 其三》

劉鶚 〔清代〕

志未能酬賊未除,衰年豈敢戀安車?願言息壤堅盟誓,從使中山有讀書。

寂寞宛如天寶後,昇平無復至元初。會當勒石凌煙閣,返我承明舊所廬。

复制

《元日,宴集中慶堂。客散後,留鵬飛再酌,用前韻》

劉鶚 〔清代〕

宴罷驚看曉日晴,共傳街市有歡聲。故鄉休問今奚似?薄酒何妨更盡情。

遣興賦詩那用好?感時撫事苦難平。塵清共作江南計,旋買荒田趁早耕。

复制

《送鄺將軍元帥還郴古詩十首 其九》

劉鶚 〔清代〕

桓桓鄺將軍,密爾宜章市。公然一榻外,老賊敢鼾睡。

一朝生致之,持歸獻天子。天子嘉其功,聲名播寰宇。

复制

《送詩僧澤天全歸天竺》

劉鶚 〔清代〕

淵深知有本,純一更無機。偶共浮雲出,還同明月歸。

草生頻入夢,花落不沾衣。天竺山前路,蒼苔雨欲微。

复制

《鄉人楊用甫成家於彼,載酒相勸,因書》

劉鶚 〔清代〕

鄉語耳邊熟,聞之喜入神。誰知窮域外?亦有故鄉人。

兒女皆椎髻,鄉閭自睦姻。一樽邀共酌,尚覺此情真。

复制

《梅信》

劉鶚 〔清代〕

破雪爭春喜奪魁,好音到我亦悠哉!孤山久渴詩人想,庾嶺初逢驛使來。

風細暗傳香迤邐,月明難覓影徘徊。來朝著意勤尋問,只在前村野水隈。

复制

《題許氏蘭秀軒》

劉鶚 〔清代〕

淨幾明窗春迭盪,湘花劍葉影扶疏。易當妙處花前讀,詩到工時葉上書。

舊雨栽培還若此,只今離亂定何如?獨憐諸老留題在,恍惚幽芳夢故居。

复制

《擬古七首 其二》

劉鶚 〔清代〕

疏食以當肉,緩步以當車。茲言深服膺,既穩仍且腴。

鄙哉彈鋏君,惓惓志魚輿。古人甚能言,適與吾心如。

复制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

劉鶚 〔清代〕

可憐日蹙國百里,昨日又破陂頭村。啞子食荼徒自苦,少陵欲哭又還吞。

复制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劉鶚 〔清代〕

七十已衰仍苦病,自憐無力任驅馳。明當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兩得之。

复制

《挽劉原耕並劉母黃氏宜人》

劉鶚 〔清代〕

令子攜書賦宦遊,胸中初不著離憂。懶看綵服爭春色,喜見梅花寄隴頭。

高冢松楸殘照雨,平原禾黍舊時秋。貯書淑子無遺憾,細讀豐碑識故侯。

复制

《元宵,奉邀使客張鵬飛照磨過官署小酌》

劉鶚 〔清代〕

北走南奔今日苦,東塗西抺少年曾。何妨過此共明月,勿謂亂來無好燈。

天上鰲山空入夢,城中竹葉謾為棚。九城風景雖寥落,頗覺承平氣象增。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