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俞樾 / 樂府體四章記江浙大水 其二
拼

《樂府體四章記江浙大水 其二》

俞樾 〔清代〕

不生不死流民來,流民既來何時回。

欲歸不可田污萊,欲留不得官吏催。

今日州,明日府,千風萬雨,不借一廡。

生者前行,死者臭腐。

吁嗟乎,流民何處是樂土。

复制
俞樾

作者: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他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後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餘載。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朝鮮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俞樾其它诗文

《鳳歸雲》

俞樾 〔清代〕

記少小、竹馬鳩車,泥龍瓦狗,相共嬉遊,有個青衣,短髮垂肩、外家嬌婢。

向紅樓上、同捉迷藏,同猜春謎。

奈歲華、一去如逝水。

早又綠葉成陰,鬢絲憔悴。

更可嘆、青犢橫行,紅羊慘覯。

多少舊家,一例沙蟲,碧玉寒微,綠珠高節、死隨夫婿。

算蓬門內,有此貞萋,生光彤史。

只童稚、舊事不堪記。

未免吊鳳傷心,憶雲揮涕。

复制

《慶春澤慢 元宵日和竹樵翁》

俞樾 〔清代〕

人日才過,元宵又至,春風乍度餳簫。

剪雪描鳧,安排樂事今宵。

銀花火樹繽紛甚,映瓊筵、未許風搖。

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徹晴霄。

無端觸起中年感,憶兒時鳩竹,隨處嬉遨。

竟夕看燈,喧闐史埭潘橋。

雪甌重泛浮圓子,問前塵、已逐萍飄。

偶書懷,凍筆烘開,獸炭添燒。

复制

《蘭陵王 遊仙詞》

俞樾 〔清代〕

鳳鸞逐。

圓嶠方壺路熟。

蓬山遠,遊戲碧城,訪柳尋桃恣遐矚。

樓台映海綠。

金屋。

闌干白玉。

猩簾外,十二翠鬟,瑤草琪花飼仙鹿。

逍遙眾香國。

更不受人間,一點塵俗。

簫韶才奏鈞天曲。

便羽葆華蓋,碧幢紅旆,羅天高會啟玉局。

飲天上醽醁。

湘竹。

寫仙籙。

傍一朵紅雲,香案親讀。

藍田蕙圃頒湯沐。

笑叔夜龍性,幾能馴伏。

青雲高擁,拾翠羽,蔭若木。

复制

《萬年歡 余偶出新意,借八卦作葉子戲,頗有意致,詳見所撰葉戲新譜,戲題此闋》

俞樾 〔清代〕

小斗聰明。按先天舊圖,編就瓊葉。單拆重交,儀象六爻排列。

漫費金錢暗擲,更不待、靈蓍重揲。聊隨手、幾片拈來,震龍坤虎都活。

零星湊來妙絕。看陰陽變化,相配無缺。取坎填離,便是道家丹訣。

吾輩尋常玩物,與世俗、酸咸全別。還只恐、畫卦羲皇,太初無此奇點。

复制

《採桑子 其二》

俞樾 〔清代〕

宵聲並向宵來聽,清是鐘聲。和是簫聲。一樣宮商兩樣聲。

秋聲分向秋來聽,哀是蛩聲。怨是蟬聲。兩樣心腸一樣聲。

复制

《聞戒篇 其一》

俞樾 〔清代〕

沖飆海外起,宿烏林中飛。吾家環堵室,無事不啟扉。

昨聞海氛惡,出門問是非。是時天戒寒,雨後日色微。

傳呼縣官來,父老迎旌旗。官言寇甚急,一方如病痱。

止可守鄉里,去此將何依。爾曹各努力,學著短後衣。

嗚呼三鎮兵,甲冑老生蟣。一朝盡敗沒,火伴歸者稀。

吾民素恇怯,豈足張兵威。

复制

《舟中三君子詩 其三 纖》

俞樾 〔清代〕

挽得茫茫既倒瀾,旁人誤作系援看。但誇直上扶搖易,那識居高汲引難。

复制

《沁園春》

俞樾 〔清代〕

傍小瀛洲,築得精廬,煙水徜徉。算三春雖過,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舊夢模糊,新吟宛轉,吟遍長橋九曲長。重提起,有沁園一闋,記在鄱陽。

端詳猶未全忘。又寫滿、雲藍紙一張。正使者星飛,飛來舊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樓頭,憑欄閒眺,愛此峰巒淨似妝。還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复制

《病中囈語九首 其一》

俞樾 〔清代〕

歷觀成敗與興衰,福有根由禍有基。不過六十花甲子,釀成天下盡瘡痍。

复制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聲,而次女繡孫頗好之,因亦時有所作,積久遂多,但於律未諳,謷牙不免,是所愧耳。》

俞樾 〔清代〕

經生家法,只蟲魚箋注。那得新聲斗瓊樹。綺窗前、偏有嬌女耽吟,搖翠管、時出清詞麗句。

因教狂態發,鐵板銅琶,也學東坡作豪語。老去律仍疏、漁唱蘋州,何處覓、霞翁頻誤。

且細寫、蠻箋付紅兒,借鳳管、鸞笙旗亭流布。

复制

《帝台春 送竹樵方伯入覲》

俞樾 〔清代〕

幢葆啟戟。迢迢赴京國。驛路早梅,喜挈清娛,同尋春色。

咫尺觚稜金闕近,聽宮漏、鷺鵷祥集。想從容,奏對明光,香煙細裛。

馳玉勒。行紫陌。返第宅。召賓客。再省識帝里,鶯花過,元宵後、大好艷陽風日。

應有溫綸自天降,前後主恩四持節。與吳下賓萌,又重聯吟席。

复制

《詠西瓜燈四首 其三》

俞樾 〔清代〕

宵深移近讀書堂,伴我青燈興更長。要使腹中無塊壘,自然頂上有圓光。

莫嫌燄燄膏將減,只覺熒熒火欲涼。不解朱門歌舞地,高燒紅燭照紅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