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诗人
古籍
国画
小说
地图
写诗
首页
/
诗人
/
宋代
/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苏幕遮·草
赠琴僧知白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
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
僧元复院枕流轩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依韵和希深游乐园怀主人登封令
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送詹彦迪秘校之越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水次藓花
啄木二首
啄木
一日曲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依韵和发运许主客咏影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依韵和徐元舆读寄内诗戏成
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鮓
寄致仕张郎中
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依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
咏扇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道傍虎迹行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忆吴松江晚泊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
使风船
使风
晓日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依韵和试笔偶书
得沙苑榲桲戏酬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两日苦风思江南
送韩八太祝归京师求医
送陈太祝归河阳
猛虎行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拟玉台体七首其二携手曲
韩持国邀赋斗山鹊
田家四时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女
题姑苏邵氏园居
送马廷评之余姚
依韵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送崔秀才 其一
送崔秀才二首
闰三月八日淮上遇风杜挺之先至洪泽遣人来迎
夏雨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送弟禹臣
和人喜雨
送余郎中知郑州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昭信淮上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下赤山岭过渡至石子涧别施八评事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二首同韵
逢谢师直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
缑山子晋祠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五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三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二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依韵和王司封离白沙途中感怀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
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
徒步访李宣叔宣叔有诗依韵答
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古相思
古鉴
酬杨愈太丞之寿州见别
遇画工来嵩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野田行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邵郎中姑苏园亭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自感二首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五虚白堂
拟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小村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送杨辩青州司理
次韵和司马君实同钱君倚二学士见过
次韵和钱君倚同司马君实二学士见过
读汉书梅子真传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
春鸠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
冬夕会饮联句
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思远寄师厚
送尹瞻驾部监灵仙观
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其五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
尝茶和公仪
送江西转运冯广渊学士
和司马学士上辛祀事出郊寄冯学士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过鸣雁城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伤骥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
河南张应之东斋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同谢师厚宿胥氏书斋闻鼠其患之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送蔓曼卿锁厅赴举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
闻表兄施先辈上第
次韵和刘原甫游乐郊赠同游
书窜
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送张生还和州
金山寺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送滕寺丞归苏州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书事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
送萧监丞浚宰临邑
池州萧相楼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释闷
苏明允木山
泛溪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
孙曼叔暮行汴上见鹘击蝙蝠以去语於予
拟杜甫玉华宫
龙女祠祈顺风
依许待制送行诗韵咏燕以寄
种药
和次道省中初直
莱宣遗酒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送韩持正寺丞知余姚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
送舍弟正臣赴都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淮上杂诗六首
拟王维观猎
八月十五夜有怀
送李献甫寺丞知虹县先归金陵
闲居
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拟王维偶然作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己屡来不遇
和蔡仲谋苦热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送知保定军李太保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送吴照邻都官通判成都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送刘{弓弓夂}秘校赴婺源
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
送韩奉礼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拟宋之问春日翦彩花应制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拟张九龄咏燕
送薰传秀才之汝阴
村豪
梦登河汉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汝坟贫女
书哀
梦后寄欧阳永叔
寄滁州欧阳永叔
古意
悼亡三首
送何遁山人归蜀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春寒
考试毕登铨楼
陶者
鲁山山行
东溪
玉楼春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
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鋩。
游宦长城下,生涯旧国微。
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
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
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
陶令归时远公送,石苔秋雨步迟迟。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溪边昔欲罢,屑屑秋雨零。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
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
近因秋雨来,纤纤有凉气。
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
几多恩爱付涕泪,洒作秋雨随风吹。
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
平生爱庐山,梦寝不可去。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
前日是清明,骤雨沾梨花。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去去溪边杨柳多,正值清明欲飞絮。
清明晓赴韩侯家,自买白杏丁香花。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细笼芳草踏青後,欲打梨花寒食时。
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