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黃鶴 / 七律·登廬山
拼 译 译

《七律·登廬山》

黃鶴 〔清代〕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复制

七律·登廬山 - 賞析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廬山凌空挺拔屹立長江岸邊,在一路青翠中我驅車盤旋登臨。
躍上蔥蘢四百旋:蔥蘢,草木青翠茂盛,這裡指山頂。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處轉彎。旋:盤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風吹來了雨滴灑向那江面。
冷:冷漠。江天:江和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白雲漂浮在九條大河之上黃鶴當空高翔,波濤直下江東騰起裊裊煙霧。
九派:毛澤東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說:「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說不一,不必深究。」浪下三吳:浪下:江水流下。古代指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區,具體說法不一。這裡泛指長江下游。毛澤東在1959年12月29日同一封信上說:「三吳,古稱蘇州為東吳,常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昔日的陶潛已不知道去哪裡了,桃花源里現在可以耕田勞動了嗎?

  詩開篇一「飛」字靈動異常,一「躍」字威風八面。廬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連綿,氣勢雄偉,詩人卻能讓其「飛峙大江邊」,不僅化靜為動,而且化山石為生命。奇瑰的筆墨讓原本雄偉的廬山瞬間又擁有了一層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這奇崛雄偉、鬱鬱蔥蔥的高山,詩人卻能一「躍」而過「四百旋」的山彎立於高巔,俯視江湖山川、縱覽人間風雲,大有成竹在胸、躍躍欲試、睥睨天下的豪情壯志。這為全詩定下了情感基調。

  登上山頂,立於山巔,萬千氣象,都來眼底。成竹在胸的詩人面對眼前詭譎蒼茫的雲霧之海,想到的是「小小寰球」舞台上正演繹着的對中國的孤立、封鎖與背叛,不覺以大鵬蔑視蓬間雀般的眼神報之以一瞥。其時的中國,先有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孤立與封鎖,近有蘇聯單方面宣布與中國簽訂的核協議無效的信義背叛(1959年6月),詩人領導下的國家處境艱難。然而,這樣的「世界風雨」在詩人眼中不過是一場小小的鬧劇。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業,人間真正的希望在這裡。詩人之所以有「冷眼向洋」的豪邁與自信,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國家近十年的迅速發展,三是眼下神州勁吹的人民公社「熱風」。政治家的魄力、詩人的激情、個人的稟性讓立於廬山雲霧之上、峻岭之巔的毛澤東不可能不發出此等聲音。

  頸聯借想象的翅膀,馳騁於長江上下,西望武漢,九派之上,彩雲當空,黃鶴高翔;東眺三吳,波濤滾滾,煙霧繚繞。尾聯以幽默的設問來否定沒有階級鬥爭的桃花源存在,要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

  廬山為文人薈萃之地,登臨歌詠之詩層出不窮,其中佳作迭出,令後人望而卻步,豈敢再發吟哦,一試身手。但一代大詩家毛澤東就要以他的生活、經驗、才識、豪氣登臨高歌一曲《登廬山》。

  此詩起句中的一個「飛」字,用得簡直俊逸壯闊、從容橫飄,「一山飛峙大江邊」詩句凌空突拔宛若山勢挺立 ,詩意與山意渾然莫辨,雙美合而為一齊漾讀者心間。詩人一起筆就與過往詩人不同,一來就以獨有的大氣魄烘托廬山凌空欲飛的英姿。

  接着從正面寫出脫穎而出,另寫進山登臨的路線,那路線盤旋環繞,盪氣迴腸,一路上青翠迎接、相伴、引領朝上,清風送爽的夏日,蒼茫幽深的佳景倍添登臨之趣。接着「冷眼向洋看世界」,詩人直抒胸臆及現實處境,在高山之巔冷漠而不動聲色地看着世界上的一切反動派所形成的反華包圍圈。都予以「橫眉冷對」,因為詩人之一生所經歷的艱難曲折的確太多了,但從未被壓垮過。

  「熱風吹雨灑江天」,詩人又把目光從國際(向洋)拉回了國內(江天)。這裡的「熱風」雖是實寫夏日之風,但可引申為熱情之風,熱烈之風,再往前就可引申為那時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大幹快上,力爭上遊,加緊建設社會主義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巨大情懷。這股巨大的「熱風」已從這裡,從詩人屹立的廬山之巔灑向祖國萬里江天。詩人的巨大熱情也在感召着祖國,感召着億萬人民同心協力創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而這個世界又是通過「多、快、好、省」的「熱風」旋起來的,在空中若驕陽朗照神州大地。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這兩句工仗、典麗,「橫、浮、下、起」連環動感,虛實相間,形成立體畫面。而且詩人也對這二句比較滿意,他在1959年9月7日給胡喬木的信中談到對這兩句的看法,認為這兩句較好一些。同時還談到寫詩之難,「經歷者如魚飲水,冰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也。」

  最後兩行使詩歌出現了深刻的寓意。詩人在這裡妙用了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這篇千古傳頌的美文。通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桃花源」已附添了許多象徵意義,但它最主要的象徵意義是指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這種子虛烏有的社會只有告慰心靈,而在人世間卻永遠無法見到。

1、 《毛主席詩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換新天》戰鬥隊編1969年5月出版
2、 毛潤之.《毛澤東選集》.邯鄲創建的晉察冀日報社印刷:人民出版社,1944年
3、 《毛主席詩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換新天》戰鬥隊編1969年5月出版
4、 毛潤之.《毛澤東選集》.邯鄲創建的晉察冀日報社印刷:人民出版社,1944年
5、 王玉孝 等.《毛澤東詩詞》.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1

七律·登廬山 - 創作背影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1959年廬山會議前夕,毛澤東登上廬山,極目遠眺,江山勝覽,盡收眼底。面對開闊遼遠、雲海瀰漫的景致,詩人心中涌動着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豪邁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謳歌奮發的詩篇。   

黃鶴

作者:黃鶴

黃鶴,字含山,一字青霞,烏程人。吳山玄妙觀道士。有《雲墟山房詩集》。

黃鶴其它诗文

《聽鶯歌》

黃鶴 〔清代〕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口邊血出語未盡,

豈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偶然弄樞機,

婉轉凌煙霞。眾雛飛鳴何跼促,自覘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黑雕黃鶴豈不高,

金籠玉鈎傷羽毛。三江七澤去不得,風煙日暮生波濤。

飛去來,莫上高城頭,莫下空園裡。城頭鴟烏拾膻腥,

空園燕雀爭泥滓。願當結舌含白雲,五月六月一聲不可聞。

复制

《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宮》

黃鶴 〔清代〕

嘉禧殿前初日高,瑞光先映赭黃袍。雲間瑞露收金掌,仗外微風颺彩旄。

黃鶴仙人周子晉,碧雞使者漢王褒。禁園尚覺餘寒在,未放春紅上小桃。

复制

《黃鶴洞中仙 頑空》

黃鶴 〔清代〕

深染頑空病。未識修真命。徒昧陰陽變化機,密翳真心鏡。念斷為見性。正是沉空淨。不煉成丹妙體全,久久難歸聖。

复制

《釵頭鳳(別武昌)》

黃鶴 〔清代〕

臨丹壑。憑高閣。閒吹玉笛招黃鶴。空江暮。重回顧。一洲煙草,滿川雲樹。住住住。

江風作。波濤惡。汀蘭寂寞岸花落。長亭路。塵如霧。青山雖好,朱顏難駐。去去去。

复制

《游觀音庵》

黃鶴 〔清代〕

特為尋幽蹋布鞋,上方高處歷重階。洞空若蚌含澄水,峰峭如錐立亂崖。

相國金魚隨土落,仙人黃鶴著塵埋。燒鉛往事多年冷,怪底窮愁未有涯。

复制

《秋夜登閶門城樓》

黃鶴 〔清代〕

月白三吳晚,風清八月秋。

芙蓉照江國,蟋蟀上城樓。

海思飛雲亂,鄉心落葉愁。

忽聞黃鶴笛,清夜重淹留。

复制

《賦得楚天春雁送友人》

黃鶴 〔清代〕

春雁南歸何迢迢,家在衡陽萬里遙。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標。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雲樹郁岧嶢。瀟湘夜雨寒蘆暗,黃陵苦竹垂新條。

九疑九曲紛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雲夢平吞若八九,君山一點似萍飄。

大王雄風起天末,神女行雲漾翠翹。送君行,行且謠。

人生可似隨陽雁,相看南浦別魂銷。今日南浦頭,明日湘江渚。

蒼梧雲去湘水深,猶記啼痕染竹處。斷行且莫怨離群,緘書為寄洞庭君。

黃鶴樓空山月白,好去吹簫弄綵雲。

复制

《廬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倉蹈海之燕感賦》

黃鶴 〔清代〕

兩宮旄鉞何其盛,來自廬州共武昌。廣甸白雲飛渺渺,大江黃鶴去茫茫。

靈妃旋旆神燈見,龍女吹笙水殿涼。八月灤河回象駕,願勞太子奏多方。

复制

《題趙文敏公木石有先師題於上》

黃鶴 〔清代〕

吳興筆法妙天下,人藏片楮無遺者。南陽詩律動江湖,一篇才出人爭寫。

二老風流傾一時,只今傳畫仍傳詩。清涵月露秋見影,黑入雷雨寒無姿。

仇山黃鶴去不返,苕溪鷗波歲俱晚。好呼鐵爪夜錚錚,刻向青珉照人眼。

复制

《題呂元圭詩後》

黃鶴 〔清代〕

黃鶴樓邊橫笛吹,石亭窗上更題詩。世人不識還歸去,江水雲山空渺瀰。

复制

《層翠樓》

黃鶴 〔清代〕

結樓書屋傍,獨占林塘幽。

飛檐瞰寒碧,照影虹霓浮。

層巒萬蒼翠,峭屼生戈予。

黛眉與螺髻,故故含嬌羞。

此時樓中人,片心隨白鷗。

風吹烏紗帽,露滴紫綺裘。

白雲入我望,逸興何悠悠。

沆瀣供晨餐,酌以碧玉甌。

朝暾散朱景,嚥約十二樓。

願言追黃鶴,致身八極游。

慷慨笛聲發,滿樓明月秋。

复制

《巫山一段雲·黃鶴松間睡》

黃鶴 〔清代〕

黃鶴松間睡,青鸞澗畔棲。白牛困臥紫靈芝。丹鳳宿瑤池。唯有靈童放耍。來往恣情遊冶。通天徹地月明中。顯現至真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