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易順鼎 / 齊天樂 雪意
拼

《齊天樂 雪意》

易順鼎 〔清代〕

古天何處飄來磬,仙愁夜寒飛落。蝶路危紅,鴉塘敗墨,一點吟魂黏着。

山嵐似擱。怎鬧竹昏林,有人知覺。祗恐梅花,因循負了舊時約。

淒涼賦情誰托。憶沉沉小院,燈火如昨。冷夢牽雲,濛香度月,瞞住妝樓半角。

風棱紙薄。畫不出春前,綠楊城郭。行到江南,酒旗斜轉腳。

复制

齊天樂 雪意 - 賞析

易順鼎

作者: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後,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台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後在廣西。雲南、廣東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後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遊,袁世凱稱帝後,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後,縱情於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並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易順鼎其它诗文

《一半兒 其四 檢舊衫感賦》

易順鼎 〔清代〕

春明兩度少年游。破盡荷衣典盡裘。剩有此衫相伴愁。

舊痕留。一半兒京塵一半兒酒。

复制

《齊天樂 和白華,用叔問韻,時余將游廬山》

易順鼎 〔清代〕

西風又起天涯路,吹殘碧雲如馬。十載江湖,無人到處,慣與閒鷗爭霸。

一雙不借。更廬阜尋僧,遠投蓮社。行路尋常,曹將軍筆也難寫。

銷磨舊懷艷冶。向荒台流水,空吊琴雅。夕跨蒼龍,朝辭黃鶴,明日芙蓉手把。

與君別者。莫只學人間,秋蟲吟啞。五嶽歸來,早將書代話。

复制

《逍遙樂 春草》

易順鼎 〔清代〕

夢影黏雲無據。和他恨天殘碧,銷沈今古。才逗歌塵,又惹離愁,迷卻一條歸路。

年芳偷度。怕無端紫曲門荒,茜裙人妒。正分手短亭,綠暗煙雨。

送了芳驄初去。留將嫩鶯還住。甚年年野火,燒不盡斷腸處。

香堤尚記得,曾礙鳳蓮雙步。依前襯波南浦,別懷慵賦。

复制

《憶舊遊 其一 依韻答紫帆》

易順鼎 〔清代〕

甚移床避夢,選硯供年,瘦不關秋。借個蒲團坐,更焚香掃地,五字蘇州。

今宵落梅風緊,還替縞衣愁。又蝶路吹紅,魚天漲碧,暗被春勾。

溪流。蘸飛雨,任綠影沉沉,那見簾鈎。一舸浮家約,怕苔生釣石,換了叢鷗。

采香俊侶都懶,新社待誰修。便想到斜街,賣花聲過何處樓。

复制

《鷓鴣天》

易順鼎 〔清代〕

花氣斜街鎖晝冥。東風似醉不曾醒。南槽雪瓮邀浮白,內樣雲鞋換踏青。

能幾日,已零星。燕台秀句付鵑聽。春如夢裡三更雨,人在天西萬里亭。

复制

《喝火令 梅信不來,申之以怨》

易順鼎 〔清代〕

水閉涼虹國,山藏小鳳家。銀河飄泊古來槎。望斷瑤天銖佩,姑射在金沙。

有約曾憑月,相思便寄花。江南可也一枝斜。因甚前盟,因甚不關他。

因甚夢衾香霧,今夜又寒些。

复制

《風馬兒》

易順鼎 〔清代〕

紅樓一角雨聲聲。把酒也醒醒。夢也醒醒。羅帳有人扶病,太亭亭聽聽。

江南遠到正清清。更山也程程。水也程程。無奈曉風吹可,又行行卿卿。

复制

《賣花聲》

易順鼎 〔清代〕

竹外一枝斜。涼透紋紗。曉風吹夢墮天涯。輸與胎仙眠未醒,抱月偎霞。

芳訊到林家。幽思偏賒。南樓倚笛鬢先華。解道暗香疏影句,不負梅花。

复制

《百字令 題長沙曾貞女事,步芷澄原均》

易順鼎 〔清代〕

梧宮冷月,把秋心鎖住,幾重簾幕。寫韻生涯殘本在,肯負文簫舊約。

倚竹天寒,牽蘿地悄,翠袖盈盈薄。藍橋斷了,瓊漿那日曾酌。

誰憐一曲橫塘,風波來往,不信菱枝弱。喚起湘娥深夜語,彷佛雲和響作。

鏡仄鸞愁,弦幺鵠怨,別夢迷蒼壑。譜成彤史,璇閨芬烈如昨。

复制

《青玉案 小姑山》

易順鼎 〔清代〕

天人玉立妝初試。只一片,云為婢。娥月映來同不字。

無媒也好,無郎也好,沒個堪相配。

妝樓絕頂藏空翠。淡掃蛾眉朝上帝。小鏡吳波照梳髻。

喬家姊妹,蔣家兄妹,都住江南地。

复制

《洞仙歌 七夕後二日攜玉可泛舟葑門荷盪觀白蓮,遇雨,用東坡韻連句紀游二首 其一》

易順鼎 〔清代〕

功名馬汗,與文章牛汗。贏得新霜鬢邊滿。問何如、一舸鷗國招涼,花世界、不管人間理亂。

碧雲香似海,沈醉吳王,鴛夢何知有秦漢。銷夏古灣頭,花落花開,千秋事、水流難轉。

喜坐對如花素心人,把綠意紅情,霎時都換。

复制

《海會寺》

易順鼎 〔清代〕

中峰如法王,師子據其右。老僧初開堂,辛苦此結構。

欲令震旦國,舉首眺靈鷲。天高龍象雄,地迥猿鳥瘦。

鐘鼓運風濤,樓台出雲岫。我來訪五老,逮此成三宿。

沈沈青蓮地,可踏不可漱。禪人數十輩,梵誦宵達晝。

為喜觀威儀,頻來聽經咒。彌天左蠡浸,收取作階霤。

風帆散萬葉,沙鳥飄千豆。禪心止水定,客面觀河皴。

聞僧昔面壁,絕粒坐岩竇。今年八十餘,爽健神所祐。

其徒勇寫經,堅苦本師授。周身萬毛孔,一孔一針漏。

華嚴幾萬字,一字一血透。吾聞兼愛術,不惜頂與脰。

儒家好批根,所見無乃囿。孔墨何齗齗,仰窺大圜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