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王安石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拼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复制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

起句寫飛來峰的地勢。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云:「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說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里,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本是「先日出,後天雞鳴」,但王安石不說「聞說日升聽雞鳴」,而說「聞說雞鳴見日升」,則是「先雞鳴,後日升」。詩人用事,常有點化,此固不能以強求平仄,或用事失誤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云:「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轉、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後兩句是全詩的詩眼,蘊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銘。

王安石

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其它诗文

《自喻》

王安石 〔宋代〕

岸涼竹娟娟,水淨菱帖帖。

蝦搖浮游須,魚鼓嬉戲鬣。

釋杖聊一愒,褰裳如可涉。

自喻適志歟,翩然夢中蝶。

复制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王安石 〔宋代〕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寄丁中允》

王安石 〔宋代〕

人生九州閒,泛泛水中木。漂浮隨風波,邂逅得相觸。

始我與夫子,得官同一州。相逢皆偶然,情義乃綢繆。

我於人事疏,而子久矣修。磨礱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離今六年,念子未嘗休。豈不道相逢,但得頃刻留。

歡喜不滿顏,長年抱離憂。古人有所思,千里駕車牛。

如何咫尺間,而不與予游。顧惜五斗米,無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顏兩慚羞。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無巇,水淺亦可舟。使君子所善,來檄自可求。

何時子來意,待子南山頭。

复制

《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 其二》

王安石 〔宋代〕

掖門相對敞銅鐶,䡾䡾飛甍在兩間。潤色平生知地禁,登臨此日愧身閒。

浮雲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飆動屋山。忽憶初來秋尚早,紫微花點綠苔斑。

复制

《欲往北山以雨止》

王安石 〔宋代〕

北山朝氣澹高秋,欲往愁沾獨少留。

散策緣岡初見日,興隨雲盡復中休。

复制

《詳定試卷二首》

王安石 〔宋代〕

童子常夸作賦工,暮年羞悔有楊雄。

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

細甚客卿因筆墨,卑於爾雅注魚蟲。

漢家故事真當改,新詠知君勝弱翁。

复制

《張氏靜居院》

王安石 〔宋代〕

動者利進為,靜者樂止居。

物性有偏得,惟賢時卷舒。

張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譽。

老矣歸偃休,買地斸荒蕪。

屋成為令名,名實與時俱。

南堂棲幽真,晨起瞻像圖。

北堂畫五禽,遊戲養形軀。

燕有諸賓庭,學有諸子廬。

問侯年幾何,矯矯八十餘。

問侯何能爾,心不藏憂愉。

問侯客何為,弦歌飲投壺。

問侯兒何讀,夏商及唐虞。

嵩山填門戶,洛水繞階除。

侯於山水間,結駟有通衢。

我念老退者,古多賢大夫。

留侯亦養生,乃欲凌空虛。

閉門不飲酒,豈異山中臞,疏傅稍喜客,揮金能自娛。

不聞喜教子,滿屋青紫朱。

張侯能兼取,勝事古所無。

褒稱有樂石,丞相為之書。

而我不自量,聞風亦歌呼。

复制

《憶金陵三首》

王安石 〔宋代〕

追思陳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复制

《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王安石 〔宋代〕

吳公治河南,名出漢廷右。

高才有公孫,相望千歲後。

平明省門開,吏接堂上肘。

指撝談笑間,靜若在林藪。

連牆畫山水,隱几詩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東南守。

傳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復在荊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淥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賈生否。

复制

《送西京簽判王著作》

王安石 〔宋代〕

兒曹曾上洛城頭,尚記清波繞驛流。

卻想山川常在夢,可憐顏發已驚秋。

辟書今日看君去,著籍長年嘆我留。

三十六峰應好在,寄聲多謝欲來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