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林迥 / 登永嘉綠嶂山
拼 译 译

《登永嘉綠嶂山》

林迥 〔宋代〕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复制

登永嘉綠嶂山 - 賞析

(guǒ)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準備好食物拿起手杖,蜿蜒曲折的爬上風景清幽之地。
裹糧:準備好食物。仗輕策:拿起輕便的手杖。懷遲:猶逶迤,迂迴曲折貌。幽室:石室,山洞。此指風景清幽之地。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沿着小路向溪流的源頭越走越遠,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游的興致還十分濃厚。
行源:溯流而上,向溪流的源頭前進。徑:小路。距陸:到上岸處。情未畢:意謂沿溪而游的興致還十分濃厚。

(dàn)(liàn)結寒姿,團欒(luán)潤霜質。
水波微微動盪的樣子凝結成孤寒的姿色,竹子經霜愈見青翠光潤。
澹瀲:水波微微動盪的樣子。結:凝結。團欒:猶檀欒。竹秀美貌,這裡指代竹。潤霜質:謂竹性耐寒,經霜愈見青翠光潤。

(jiàn)委水屢(lǚ)迷,林迥(jiǒng)岩逾密。
澗水彎曲故屢屢不辨水流的去向,叢林深遠岩石也越來越密。
澗委:澗水彎曲。水屢迷:謂因為澗流彎曲,故屢屢不辨水流的去向。林迥:叢林深遠。

(juàn)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餘光斑斑駁駁令人懷疑可能已是夜晚,再向東看,岩壁上隱現出昏黃的月色,又使他懷疑是夕陽正在沉落。
眷:眷顧,細細觀看。顧:回顧,回頭看。

踐夕奄昏曙(shǔ),蔽(bì)(yì)皆周悉。
從早到晚,一會兒就過去了,山岩和林木的最隱蔽幽深之處都已經完全熟悉了。
奄昏曙:謂從早到晚,一會兒就過去了。蔽翳:指山岩和林木的最隱蔽幽深之處。周悉:完全熟悉。

(gǔ)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雖然身在仕途,但卻不為所累,在永嘉太守任上遊玩其樂無窮,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蠱上:指《易經·蠱卦》上九。句用《易·蠱》「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意,意謂雖然身在仕途,但卻不為所累。履二:指《易經·履卦》九二。此句用《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之意,說明在永嘉太守任上優遊的樂趣。貞吉:謂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我自己經常安然地步行,都難以與綿邈的高尚相匹敵。
幽人:指隱者,詩人自稱。坦步:安然地步行。

(yí)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頤阿之間本來相差很遠,但在老子看來,卻並沒有多少區別。
頤阿:應諾與呵責,指善良與罪惡。或謂頤阿即伊我,你我之間,借指不事王侯的隱士和凡夫俗子。何端:有何區別。這句意謂頤阿之間本來相差很遠,但在老子看來,卻並沒有多少區別。寄抱一:將思想感情寄託於玄理。抱一,道家謂專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

恬如既已交,繕(shàn)性自此出。
恬靜和智慧既然已經有了,涵養本性就是從此處變現出來的。
恬如:恬靜和智慧。繕性:即涵養本性之意。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遊山水。每游一處,必有詩篇記勝。這首詩即是其一。據《讀史方輿紀要》說:「(永嘉)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渺,一名七峰山。」此青嶂山,似即綠嶂山。

  謝靈運的山水詩多採取紀游的寫法。其章法結構,大抵是先紀游,繼寫景,最後興情悟理。此詩即採取這種井然的推展次序。起首二句,寫他出發前的準備和啟程情況。詩人攜帶足夠的乾糧,拄着輕便的手杖,興致勃勃地啟程了。他沿着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風景清幽奇險的高峰。「懷遲」,與威夷、逶隨、逶迤等詞通。「幽室」,風景清幽之處,指綠嶂山。靈運是一位旅行家、冒險家。他所選擇的風景,不是那些尋常易見的田園或低丘淺流,他對山水的欣賞,不像陶淵明那樣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眺望為滿足。他總是以高山深谷為目標,欲求人所未見的幽景奇觀。這兩句的「裹糧」和「杖策」,就表明了這次旅遊路程之遙遠險阻,也流露出詩人尋幽探勝的極大熱忱。靈運詩這種在開篇記游時即表現出的欣喜嚮往之情,往往能使人一開卷就引起感情的共鳴。次二句,寫他溯流而上,向溪澗的源頭前進;到了上岸處,興致仍然十分濃厚。這是全詩的第一個層次,即紀游。輕快靈動的詩句,已引領讀者步入佳境。

  以下八句,即依照遊歷次序,描繪途次的風景。詩人循溪畔步游,但見溪邊水波澹澹,並在山灣處匯集,凝成了一個澄碧的深潭。潭上煙霧瀰漫,使他感覺凜然生寒。環視溪潭岸上,修竹環合,搖曳風中,雖經秋霜之凍,愈見得青翠光潤,蔥鬱可人,顯出堅貞的品質。「團欒」亦作「檀欒」,形容竹的形貌之詞。「寒姿」指水,「霜質」謂竹。詩人沿着溪潭繼續游賞,遙看澗流彎彎曲曲,像蛇一樣蜿蜒而去,使他難以辨明流水的去向。舉目望去,山林伸向遠方,那山岩也隨着林子延伸,越到遠處,看起來岩層越密。詩人置身在這無邊無際的深碧蒼翠之中,已經不知道是白天還是晚上。他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餘光斑斑駁駁,令人懷疑可能已是夜晚,明月初升了。再向東看,岩壁上隱現出昏黃的月色,又使他懷疑是夕陽正在沉落。靈運寫山水景色,最擅長實景實寫,細膩刻畫。正如王夫之所評:「取景則於擊目經心,絲分縷合之際,貌固有而言之不虛」(《古詩評選》卷五)。這六句,從視覺、觸覺、感覺、錯覺多方面着筆,準確地表現出深山大壑中密林幽澗的氣象,又利用淺深、明暗、遠近的對比,顯示了山水的繁複、曲折,陰暗、清冷,造成一種幽深、神秘、變幻莫測的境界。如此神秘幽異的原始山林景色,是前人所未見到也未寫過的。靈運寫山水,為了達到「情必極貌以寫物」的目標,便力求「辭必窮力而追新」,以新的語言詞眼表達新奇的意象。這幾句中的「委」與「迥」,「屢迷」與「逾密」,狀景異常精細逼真。「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一聯,在上下句之中造設「澹瀲」、「團欒」兩個疊韻詞對偶,造成聽覺上整齊鏗鏘的韻律感;而「結」與「潤」兩個動詞,分置於句中第三字的中間位置,構成「句中眼」,更使景物呈現出活潑的生氣與清新的韻致,顯出詩人的匠心巧思。「踐夕」二句,總攬一筆,說自己在深山中只顧賞玩幽景,忘卻了時間的推移,不覺中,已從早上游到了黃昏。而岩林最幽深最隱蔽的地方,也都遊歷到了,以上是第二層次,詩人以其麗情密藻鋪敘景物,形成了全篇最精采的部分。

  「蠱上」以下八句,是第三層次,即興情悟理。這一部分寫得較為枯燥,下面略作解釋。「蠱上」,謂蠱卦上九。《周易·蠱》說:「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履二」,謂履卦九二。《周易·履》說:「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貴」、「美」都是主張、讚賞之意。「幽人」和「高尚」兩句緊承上兩句,進而抒發情懷,說凡隱逸之人,都是心懷坦蕩,安行無礙,這種高尚之風,高遠之趣,真是舉世無雙的了。讀者不難發現,靈運這裡已是以「幽人」自居了。「頤阿」,應答之聲;「何端」,即何由。這一句意思說:我身心都沉浸在闃無人跡的山林之中,再也無由聽到謦欬之聲了。「寂寞」句,同樣出於《老子》:「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一」是道或大全的意思,抱一就是守道。這句說:我只能在寂寞中把思想感情寄託於老莊玄理,安性守道。結尾一聯,上句的「如」字,應作「知」。《莊子·繕性篇》說:「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恬。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其大意是說,知識是有害的,要追求「大道」,就必須恬靜無為,任其自然,摒棄知識。而摒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恬靜無為養育了這個「知」,而這個「知」又反過來養育了恬靜無為。二者「交相養」、相互促成,人性中就產生了「和理」(指至為純粹平和的精神境界)。這個方法,就是「繕性」。繕是「治」的意思,治性,亦即養性之意。靈運在這裡說,在此自然的環抱中,他感到自己已經達到了「恬知交相養」的境界,從此可以去講究養生之道了。

  這首詩雖然多了一個語言晦澀乏味的「玄言尾巴」,但它不僅模山范水方面極為生動、清新,而且對於遊歷的過程、時間,地點、心情,都交待得明白清晰,表現出一種登涉之趣。因此,讀者讀這首詩,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隨着詩人攀岩泛流,徜徉於山光水色之中,從而獲得與大自然交感會通的審美上的愉悅。

1、 李運富編注.謝靈運集:嶽麓書社,1999年08月:38-40
2、 丁福林編著.謝靈運鮑照集:鳳凰出版社,2009.01:21-23
3、 俞樟華 蓋翠傑選評.池塘春草:嶽麓書社,2002年01月:30-31
4、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46-648頁

登永嘉綠嶂山 - 創作背影

  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遊山水。每游一處,必有詩篇記勝。本詩即是詩人遊覽綠嶂山所作。   

林迥

作者:林迥

林迥,字子山,羅源(今屬福建)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諸科進士,授惠安簿。歷金華丞,以老告退,歸南華洞。著有《南華集》,已佚。清道光《羅源縣誌》卷二○有傳。今錄詩五首。

林迥其它诗文

《長春》

林迥 〔宋代〕

洞門深不放春歸,客到尋芳莫問時。遲日暖風花草麗,照人紅艷一枝枝。

复制

《題林子默隱居》

林迥 〔宋代〕

先生平昔命何非,萬卷詩書一布衣。回首長安成底事,吳山蒼翠幾時歸。

复制

《句 其一》

林迥 〔宋代〕

門前紅日海千里,池上白蓮山四鄰。

复制

《句 其三》

林迥 〔宋代〕

春晚花王在處稀,山中還信正芳菲。

复制

《句 其六》

林迥 〔宋代〕

尺書中夜至,清曉即揚鞭。

复制

《江行早發》

林迥 〔宋代〕

舟子相呼起,長江未五更。幾看星月在,猶帶夢魂行。

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蒼茫平野外,漸認遠峰名。

复制

《次韻蔡瞻明江樓秋晚二首 其一》

林迥 〔宋代〕

斜照穿林迥,歸雲斂岫遲。蝸文寒壁篆,蛛巧暮檐絲。

待月是愁處,對山無倦時。掀髯阻談綺,細讀寄來詩。

复制

《秋山》

林迥 〔宋代〕

山色帶晴雲,雲山遠莫分。

寒林迥蕭散,秀氣自氤氳。

定有丘園士,彼同麋鹿群。

弓旌訪岩谷,誰為上方聞。

复制

《與鬍子安眺雲林》

林迥 〔宋代〕

共搜括中奇,邂逅瘦筇兩。

溪甘茶自香,雪盡梅更爽。

硯寒了佳娛,林迥答幽響。

日暮僧不歸,山雲自來往。

复制

《南屏》

林迥 〔宋代〕

溪風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開。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舊我重來。

層樓雨急青林迥,古殿雲晴碧嶂回。獨有幽禽解相信,雙飛時下讀書台。

复制

《題朱邸竹木》

林迥 〔宋代〕

江上復春雨,層陰覆碧波。石高龍影臥,林迥鶴聲過。

解佩猗蘭浦,揚旌落木坡。佳人翠袖薄,日暮欲如何?

复制

《登永嘉綠嶂山》

林迥 〔宋代〕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