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梅堯臣 / 得王介甫常州書
拼

《得王介甫常州書》

梅堯臣 〔宋代〕

斜封一幅竹膜紙,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攢黑刺,文如溫玉爛虹光。

別時春風吹榆莢,及此已變蒹葭霜。

道途與弟奉親樂,後各失子懷悲傷。

到郡紛然因事物,舊守數易承蔽藏。

搜奸證繆若治絮,蚤虱盡去煩爨湯。

事成條舉作書尺,不肯勞人魚腹將。

魚沉魚浮任所適,偶能及我為非常。

勤勤問我詩小傳,國風才畢葛屨章。

昔時許我到聖處,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時不惜傾箱囊。

知君亦欲此從事,君智自可施廟堂。

何故區區守黃卷,蠹魚尚恥親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報書與君倒肺腸。

直須趁取筋力強,炊粳烹鱸加桂姜。

洞庭綠橘包甘漿,舊楚黃橙綿作瓤。

東山故游攜舞娘,不飲學舉黃金觴。

溪如罨畫水泱泱,刺船靜入白鷺傍。

菱葉已枯鏡面涼,月色飛上白石床。

坐看魚躍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長。

烏棲古曲傳吳王,千年萬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針膏肓,莫作健吏繩餓狼。

儻如龔遂勸農桑,儻如黃霸致鳳皇。

來不來,亦莫愛嘉祥。

复制

得王介甫常州書 - 賞析

梅堯臣

作者: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梅堯臣其它诗文

《使風船》

梅堯臣 〔宋代〕

清淮直上水連天,坐看高帆後復前。

自是乘風有遲速,不由人力愛爭先。

复制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

梅堯臣 〔宋代〕

蒼壁束江流,孤軍水上頭。蛟龍驚鼓角,雲霧裛衣裘。

午市巴姑集,危灘楚客愁。使君才筆健,當似白忠州。

复制

《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

梅堯臣 〔宋代〕

堤上殘風雪,橋邊盛酒樓。據鞍衰意盡,倚檻艷歌留。

海月開金鑒,河冰臥玉虬。當年洛陽醉,偏憶董糟丘。

复制

《依韻和行之枇杷》

梅堯臣 〔宋代〕

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

复制

《登乾明院碧蘚亭》

梅堯臣 〔宋代〕

餘喘不苟盡,順俗來飯僧。東嶺有上方,脩竹蔽觚稜。

下有蒼石案,旁掛孤蔓藤。繫纍向塵世,更住殊未能。

复制

《依韻答》

梅堯臣 〔宋代〕

日暮乘羸馬,因過太史家。竹窗談脫麈,槐樹暝棲鴉。

邦瘁稽前詠,人亡起彼嗟。夜分歸不寐,猶照角巾斜。

复制

《施君輓歌》

梅堯臣 〔宋代〕

哀鐸悽悽里,銘旌杳杳中。澗雲銷穗帳,山雨入蒿宮。

世路行來久,泉途去莫窮。素吟應共葬,飲韻在松風。

复制

《中秋新霽壕水初滿自城東隅泛舟回謝公命賦》

梅堯臣 〔宋代〕

齋舫談經後,官池載酒行。

斜陽鳥外落,新月樹端生。

演漾思江浦,夷猶繞郡城。

東轅有遺恨,日日物華清。

复制

《依韻和馬都官齊少卿酬和》

梅堯臣 〔宋代〕

同時沈宋稱二豪,曾說龍門奪錦袍。

我對前流接清唱,泰山輕重於鴻毛。

复制

《依韻和文鑒師贈別》

梅堯臣 〔宋代〕

來見寒沙鳥,長隨上下波。

乃知遊宦跡,不似施松蘿。

子語馬踰馬,吾吟柯伐柯。

清江掛帆去,奈憶故山何。

复制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

梅堯臣 〔宋代〕

鬱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

江水幾經歲,監中無壯顏。

音塵能見問,誰道隔雲山。

复制

《薛九宅觀雕狐圖》

梅堯臣 〔宋代〕

蜀中處士李懷袞,手畫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頰觜迸血,短尾{左亻右蜀}{左亻右束}窮蹄鋪。

雕爭怒力狐爭死,二物形意無纖殊。

一禽一獸固已別,硬羽軟毛非筆模。

入君此室見此圖,如在原野從馳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