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李曾伯 / 和水竹梅燭韻 其二
拼

《和水竹梅燭韻 其二》

李曾伯 〔宋代〕

誰將花燭聘東風,與海棠時恨不同。意已不求真會合,何妨一白對千紅。

复制

和水竹梅燭韻 其二 - 賞析

李曾伯

作者: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浙江嘉興)。南宋中晚期名臣、詞人,太宰李邦彥之後。其詞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自稱「願學稼軒翁(辛棄疾)」《四庫提要》稱其「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有《可齋雜稿》等傳世。 

李曾伯其它诗文

《水調歌頭(己酉宿樟原驛得雨)》

李曾伯 〔宋代〕

之子問行役,火傘正當天。

酷哉幾可炙手,流汗滿襟沾。

僕僕長亭古道,人在竹輿何似,甑釜受蒸煎。

帝憫蒼生熱,敕下九龍淵。

命豐隆,驅屏翳,起蜚廉。

神工一炊黍頃,爽氣遍垓埏。

洗滌山河塵土,轉作清涼境界,物類舉醒然。

稽首謝天賜,伸腳快宵眠。

复制

《大酺 和陳次賈贈行韻》

李曾伯 〔宋代〕

對劍花凝,笳葉卷,天宇塵清聲肅。

樓船催解處,正日戈夕照,風旗西矗。

虎戰龍爭,人非地是,形勢昔雄三國。

景升今何在,悵婆娑老子,奚堪荊牧。

豈自古常言,力寧鬥智,智寧如福。

西征非太速。

奈臣職、難負君王囑。

嗟往事、祁山抗表,劍閣刊銘,祗成墮甑並空軸。

喜聽平安信,豈止為、區區一竹。

蚊蚊類、笑談逐。

玉關歸老,不願封侯食肉。

願還太平舊蜀。

复制

《水調歌頭·敢問遼天月》

李曾伯 〔宋代〕

敢問遼天月,歷幾億春秋。

老娥盍相刮目,無一語相酬。

似訝經年間闊,類笑衰翁潦倒,歲歲客他州。

清照五湖闊,倦影一萍浮。

任渠儂,琴當戶,酒當樓。

人生適意,封君何似橘千頭。

月正圓時固好,人慾閒時須早,毋作隴西羞。

多謝錦囊句,椽筆富清流。

复制

《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並》

李曾伯 〔宋代〕

所寓皆同一旅亭,紛紛萬事細如萍。

醉翁能解邦人樂,時一中之勿太醒。

复制

《過江陵和黃虛舟韻 其一》

李曾伯 〔宋代〕

詩從雙井來,太史氏復作。一葦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鴒原,比屋賴虎幄。卻笑草玄池,投閣嗟寂寞。

复制

《送趙鼎臣赴召 其二》

李曾伯 〔宋代〕

師旅之餘旱繼之,可為太息此何時。江頭人類魚鱗集,局面憂深虎口危。

國事不應分爾汝,邊防豈特固藩籬。茂弘若問金陵事,說與江東米價知。

复制

《題林路鈐詩軸》

李曾伯 〔宋代〕

過眠多陳跡,論心只舊時。

艱難幾年事,感慨數公詩。

覓句新尤健,談兵老不衰。

故顰聊爾耳,莫說姓名誰。

复制

《宿岳市》

李曾伯 〔宋代〕

登陟天猶暝,棲回日已西。

形軀一萍梗,襟袖半塵泥。

夾道松成徑,誰家花滿溪。

定台凝望遠,煙草正萋萋。

复制

《思歸偶成》

李曾伯 〔宋代〕

杜鵑一自聽天津,南北紛紛患轉深。

備謹徹桑征戍事,憂形恤緯老臣心。

驚聞邊信多蠻語,喜動鄉情帶楚音。

若得君王放歸去,便陪蓮社訪東林。

复制

《衡陽道間》

李曾伯 〔宋代〕

聽徹山雞喚雨聲,東風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嘆泥塗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复制

《和江陵闕干風雨問訊虛舟韻二首》

李曾伯 〔宋代〕

使君簾幕鎖香篝,廣馬千金制一裘。

好是孤燈風雨夢,夜深直度野人舟。

复制

《八聲甘州·有龐眉》

李曾伯 〔宋代〕

有龐眉、扶杖峴山來,舉觴壽南山。道天憐赤子,相逢鈞播,久望氈還。幸際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盤。少運風霆手,整頓何難。好個霜天時候,聽雁門新雁,眺遠憑闌。想經綸心上,一點炳如丹。撫輿圖、真儒事了,把勛庸、留在鼎彝看。八千歲,四明洞府,一佛人間。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