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栻 / 和吳伯承
拼

《和吳伯承》

張栻 〔宋代〕

一葦湘可航,風濤逮春深。

裴台咫尺地,勇生復雨淫。

窗前幾紅藥,俯首如不禁。

悠悠覽物化,了了知予心。

卜鄰得佳士,問學方駸駸。

端如雲間鶴,不受塵埃侵。

應門有長須,杖策許相尋。

匪為食有魚,杞桋采牆陰。

聽我清廟詩,三嘆有餘音。

洋洋面世下,斯道豈陸沉。

君看有本源,發端自涔涔。

原君勉勿倦,抱膝試長吟。

儻臻名教樂,何必懷山林。

新詩尚來嗣,庶以貽規箴。

复制
張栻

作者:張栻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張栻其它诗文

《仲春有懷》

張栻 〔宋代〕

青山四面擁江城,暮角聲中淡月明。

自倚闌干生白髮,無心行樂趁春晴。

复制

《和安國送茶》

張栻 〔宋代〕

官焙蒼雲小臥龍,使君分餉自題封。

打門驚起曲肱夢,公案從今又一重。

复制

《贈樂仲恕》

張栻 〔宋代〕

老子曾從先覺游,後來文采繼風流。

胸中有意窮千古,筆下成章映九秋。

塵世利名無着莫,聖門事業要精求,

詠歸消息今猶在,魚躍鳶飛會得不。

复制

《次韻劉樞密》

張栻 〔宋代〕

朔風漠漠低黃雲,曉看繽紛萬鶴群。

為應農祥眉一展,更將餘力付斯文。

复制

《送黃子默》

張栻 〔宋代〕

元佑不復見,太史今諸孫。

人物尚論世,典刑故猶存,

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車馬中,高韻獨孤騫。

永懷白鷗盟,修竹滿故園。

得句見眉睫,外慕何足言。

顧以感知己,跋馬向修門。

朝開英俊管,王度待討論。

小試翰林手,乘槎薄崑崙。

我懶臥衡麓,秋風擷蘭蓀。

交遊嘆益落,拭目看騰掀。

軒冕豈足貴,政爾名義尊。

執手念相聞,此意古所敦。

复制

《除夕登仲宣樓》

張栻 〔宋代〕

懷土昔人志,傷時此日心。

長江霜潦淨,故國莫煙深。

訪古多遺恨,憑欄更獨吟。

細看前浦樹,生意已堪尋。

复制

《中夜祝融觀月》

張栻 〔宋代〕

披衣凜中夜,起步祝融巔。

何許冰雪輪,皎皎飛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無邊。

群峰儼環列,玉樹生瓊田。

白雲起我旁,兩腑風翩翩。

舉酒發浩歌,萬籟為寂然。

寄言平生友,誦我山中篇。

复制

《城南雜詠二十首·采菱舟》

張栻 〔宋代〕

散策下亭阿,水清魚可數。

卻上采菱舟,乘風過南浦。

复制

《城南雜詠二十首·蒙軒》

張栻 〔宋代〕

開軒僅尋丈,水竹亦蕭疎。

客來須起敬,題榜了翁書。

复制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台夜歸得五絕 其二》

張栻 〔宋代〕

舊日書堂倚翠屏,只今棟宇尚高明。門前恍若聞弦誦,㶁㶁繞牆流水聲。

复制

《和張荊州所寄 其五》

張栻 〔宋代〕

明時未可廢譚兵,壯歲寧容便乞身。何人為向沙頭去,憑仗慇勤一問津。

复制

《和楊教授 其一》

張栻 〔宋代〕

道在無今昔,才難有屈伸。青編知了意,白眼付時人。

鏡里顏容舊,胸中事業新。絕嘆知味鮮,渠自說甘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