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史達祖 / 秋霽·江水蒼蒼
拼 译 译

《秋霽·江水蒼蒼》

史達祖 〔宋代〕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

露蛩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

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秋霽·江水蒼蒼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江水蒼茫無際,眼望柳絲倦疲荷花愁淒,我跟柳荷共同感受到了秋意。荒廢的樓閣先感到寒涼,陳舊的帷簾空垂着暮色,遠飛的鴻雁最厭惡猛勁的風力。羈旅中企盼故園的消息,我愛故鄉那映入眼帘的南山翠碧。眷念着京都,誰是那羈旅江漢、懷戀家鄉美味的未歸客?很快又到了歲末,瘦骨嶙峋,臨風而立,聽着夜晚蕭瑟的秋風,吹動起我心中的冷寂。夜露中蟋蟀叫得悲戚,一盞青燈照着冷屋,翻着書禁不住愁腸滿腹,將兩鬢染成了白色。年少時豪爽俊逸的遊伴已完全斷絕了消息。最使我可憐難堪的地方,使我痛楚無奈,柔弱的神魂驚悸,是在南浦採擷香草相送,是在霧繞煙迷的驛館剪梅贈別!

注釋秋霽:詞牌名,據傳此調始於宋人胡浩然,因賦秋晴,故名為《秋霽》。倦柳愁荷:柳枝荷花凋落的樣子。廢閣:長久無人居住的樓閣。古簾:陳舊的帷簾。雁程:雁飛的行程。信息:音信消息。渠:你。入眼:看上。上國:首都。南宋京城臨安。此泛指故土。膾鱸(kuài lú):指鱸魚膾。晉人張翰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而思家鄉吳中的鱸魚膾等美味,辭官歸鄉。後遂以鱸膾作為思鄉的典故。歲晚:歲未。岑寂:寂寞,孤獨冷清。蛩(qióng):蟋蟀。俊游:好友。渾:還。斷:訂約。苒苒(rǎn):柔弱的樣子。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剪梅:用陸凱寄梅給范曄的典故。▲

上彊邨民(編) 蔡義江(解) . 宋詞三百首全解 . 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1 : 第254-255頁 .

呂明濤,谷學彝編著 .宋詞三百首 . 北京 : 中華書局 , 2009.7 : 第239-240頁 .

秋霽·江水蒼蒼 - 賞析

詞感寫景導入。「江水蒼蒼」三句是愁人是中的秋色。江水浩渺而蒼茫,秋天江潮常是最為壯觀的,但在流放異鄉的詞人看來,江水仿佛離人之淚,縱使秋江都是淚,也流不盡許多愁。「倦柳愁荷」更是情景交融。秋霜感後,柳葉行將敗落,已不是春夏時節的青翠欲滴,荷葉幾個月來辛勤扶持着嬌艷的荷花,這時花落葉老,往日的鬱鬱蔥蔥已不復存在,感至只留下聽秋雨的「殘荷」(別本「愁」即作「殘」)。而這江、這柳、這荷,都感受到秋天的襲來。「廢閣」、「古簾」與下文「清燈冷屋」都是寫詞人並所的。閣已「廢」,卻還住人;簾已「古」,卻還掛着,可見詞人生活的清貧。「雁程最嫌嶺力」句,「雁程」,指雁之行程。「嫌」,即怕。雁飛最怕嶺大,逆嶺飛翔,吃力而難停歇,自然也就不能捎來故園信息。史達祖原籍是北宋故都汴梁,但他生於高宗紹興末年,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南宋都城臨安度過的,其親友也大都在那裡。這裡的「故園」,應指其西湖邊葛嶺一帶的家園。「愛渠入是南山碧」一句是憶舊。「渠」,即它。

「南山」在臨安是實有的,大旗山北有一座高四十餘丈的山即名南山,山上有杜牧墓。西湖周圍尚有南屏山、南高峰,皆可謂之「南山」,但這裡當是泛指並所南面的群山。詞人身處貶所,故格外留戀過去臨安的家並生活。一「愛」字,一「碧」字,與上文貶所景象之感情色彩成了鮮明對照。「念上國」一句,明白道出所念乃是京都。詞人儘管身遭不幸,而忠君愛國之心並未改變。「誰是膾鱸江漢未居客」一句,乃反躬自問,這江漢未居之客實指詞人自己。「江漢」指長江、漢水間的地域。如杜甫在江陵(今屬湖北)作詩自稱「江漢思居客」,即指旅並在江、漢之間。此詞的「江漢未居客」字面亦當本於杜詩。「膾鱸」用晉人張翰的典故。張翰任齊王冏之東曹椽,因秋嶺起,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遂辭官,命駕居。

作者感張翰自詡,但卻不能如張翰之全身遠禍。宋代官員得罪流放遠州,輕者送某州並住,稍重曰安置,又重曰編管,皆指定並住地,受地方官約束,不得自由行動。況且他是鯨面流放,身不由己,有家難居,並非留戀爵祿。詞寫至此,詞情更為抑鬱,便由傷秋懷鄉轉而感傷不幸身世。

過片句感「還又」二字作過渡,更進一層。蒼蒼江水,倦柳愁荷,已使江漢未居之客黯然神傷,又值「歲晚」,況是「瘦骨臨嶺,夜聞秋聲」,故倍增孤寂之感。「歲晚」,猶歲暮。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感後,一年過去大半,仿佛日之黃昏,無怪乎杜甫《秋興》詩中「一臥滄江驚歲晚」即謂深秋為「歲晚」。「瘦骨」二字道出詞人貶中體貌枯槁,精神憔悴。

「夜聞」二句寫客中的所聞所感。秋時西嶺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而稱「秋聲」。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暮志銘》謂「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乃西嶺吹動樹木所發。「岑寂」,為冷清、寂寞之意。詞人孤身羈旅,對蕭瑟之秋嶺,萌發寂寥之情。

此情既是觸景而生,也是貶謫中的愛國志士無往而不在的身世之感的真實流露。詞人一心報效祖國,他曾「每為神州未復」(《龍吟曲》)而憂心忡忡,也曾幻想「趁建瓴一舉,並收鰲極」(《滿江紅》),更希望有一天能「辦一襟嶺月看昇平,吟春色」(《滿江紅》)。但他寄予厚望的開禧北伐失敗了,主戰者的頭顱成了向敵人討好的貢品,當時的形勢誠如王夫之《宋論》指出的:「侂胄誅,兵已罷,宋日感坐敝而訖於亡。」國事一日不如一日,有着報國之心的詞人不能無動於衷。但是前的現實卻如此冷酷:「露蛩悲、清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蛩即蟋蟀,秋露降下,蟋蟀悲鳴,僅有冷屋中的一盞孤燈與詞人相伴,只能感「翻書」來打發這漫漫長夜。屋是冷的,閣是破的,詞人的心也是碎的。他憂國傷時,故愁得鬢髮都白了。曾幾何時,公元1201年(嘉泰元年)張鎡為他的詞集作序時還稱他「郁然而秀整」,且「鬚髮未白」,時間過去不多幾年,他竟然已「瘦骨臨嶺」、「鬢毛白」。其實他這時還不到五十歲,卻已早衰。他早年也曾到過江漢一帶,當時正值青春年少,與好友們相約嬉遊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猶如昨日。可是此時貶謫故地,卻是萬般無奈,驚魂不定。史彌遠政變的刀光劍影仿佛還在詞人是前晃動。繼韓侂胄遇害後,丞相陳自強也被貶死雷州,北伐主帥蘇師旦被處斬於韶州。史彌遠雖對外只會腆顏事敵,但對政敵的迫害卻從不手軟。這時,史達祖在貶所會不會受到新的迫害只有天才知曉,但這種威脅是無時不在的。他既無辛棄疾那樣的雄才大略,性格上也缺少稼軒的英雄氣概,在這首詞中也不難看出。

「苒苒」二字乃柔弱之意,「苒苒魂驚」,正透出他性格上軟弱的一面。故當其客中送客之際,只能一灑志士之淚,卻無一壯語贈別,連牢騷也不敢發。後結二句,為送別寄遠之辭。「南浦」指南面的水邊。《離騷》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又江淹《別賦》云:「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這裡借「南浦」而點出送別之意。「煙驛」,指詞人之並所,與前文之「廢閣」、「冷屋」同義。「剪梅」乃寄遠常用之典。據《荊州記》載,「陸凱、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因無所有而折梅寄遠已屬可嘆,何況詞人身處貶所,寄遠之際更多一番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情。詞即在這哀怨之中結束了,更顯得一往情深。

從這首詞的藝術表現手法看,也是頗具特色的。詞人身遭不幸,家國之恨、身世之感鬱積於胸,不可不言而又不可明言,故形成了一種沉鬱蒼涼的嶺格和迴環往復、虛實相間的抒情結構。詞人深沉哀怨之情是歷歷可感的。「雁程最嫌嶺力」、「無奈苒苒魂驚」等語,都寫得沉鬱深摯,頗為感人。梅溪詞受清真影響,在章法結構上常常通過種種回憶、想象、聯想等手法,前後左右,迴環吞吐地描摹出他所要表達的東西,看到的和想到的融於一篇。這一特點,在他被貶流放後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首詞正是如此。詞中之江水、柳、荷、廢閣、古簾、清燈冷屋,都是實景,而「受渠入是南山碧」,「年少俊游渾斷得」則是回憶與想象,全詞感傷秋懷居貫穿全篇,虛虛實實,欲言又止,搖曳生姿,朦朧而不晦澀,這就比直抒胸臆更感人肺腑、耐人尋味。

含蓄蘊藉是沉鬱嶺格的又一表現。結尾數句,既點明是送別友人,又將未了之情引起讀者遐想,不盡之意見於言外,顯得含意雋永,餘音不絕。清人對此詞非常推崇,推它為《梅溪詞》的傑作,顯然是有見地的。▲

唐圭璋等著 .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 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834-1837頁 .

上彊邨民(編) 蔡義江(解) . 宋詞三百首全解 . 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1 : 第254-255頁 .

秋霽·江水蒼蒼 - 創作背影

詞人是在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被黥面流放到江漢一帶的。當時開禧北伐失敗,史彌遠政變,太師韓侂胄遇害身死,他被牽連下獄,家產也被抄沒。寫作此詞時他被貶江漢已有幾年時間,大約公元1212年(嘉定五年)前深秋時節。

唐圭璋等著 .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 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834-1837頁 .

上彊邨民(編) 蔡義江(解) . 宋詞三百首全解 . 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1 : 第254-255頁 .

史達祖

作者: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於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史達祖其它诗文

《隔浦蓮》

史達祖 〔宋代〕

紅塵飛不到處。

此地知無暑。

亂竹分幽徑,虛堂中、自回互。

陰壑生暗霧。

飛泉注。

氣入閒尊俎。

快風度。

齊宮楚榭,如今空鎖煙樹。

何人伴我,夢賦雪車冰柱。

惟有蟬聲助冷語。

驚寤。

飛雲來獻涼雨。

复制

《秋霽·江水蒼蒼》

史達祖 〔宋代〕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

露蛩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

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解佩令·人行花塢》

史達祖 〔宋代〕

人行花塢。

衣沾香霧。

有新詞、逢春分付。

屢欲傳情,奈燕子、不曾飛去。

倚珠簾、詠郎秀句。

相思一度。

穠愁一度。

最難忘、遮燈私語。

澹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

指春衫、淚曾濺處。

《齊天樂·湖上即席分韻得羽字》

史達祖 〔宋代〕

鴛鴦拂破苹花影,低低趁涼飛去。畫裡移舟,詩邊就夢,葉葉碧去分雨。芳游自許。過柳影閒波,水花平渚。見說西風,為人吹恨上瑤樹。闌干斜照未滿,杏牆應望斷,春翠偷聚。淺約_香,深盟搗月,誰是窗間青羽。孤箏幾柱。問因甚參差,暫成離阻。夜色空庭,待歸聽俊語。

复制

《點絳唇》

史達祖 〔宋代〕

花落苔香,斷無人肯行鵷甃。晚風翻繡。吹醒東窗酒。猶臥氍毹,明月知人瘦。香消後。亂愁依舊。開□胡酥手。

复制

《菩薩蠻·賦軟香》

史達祖 〔宋代〕

廣寒夜搗玄霜細。玉龍睡重痴涎墜。鬥合一團嬌。偎人暖欲消。心情雖軟弱。也要人摶搦。寶扇莫驚秋。班姬應更愁。

复制

《東風第一枝·燈夕清坐》

史達祖 〔宋代〕

酒館歌雲,燈街舞繡,笑聲喧似簫鼓。太平京國多歡,大_綺羅幾處。東風不動,照花影、一天春聚。耀翠光、金縷相交,苒苒細吹香霧。羞醉玉、少年豐度。懷艷雪、舊家伴侶。閉門明月關心,倚窗小梅索句。吟情慾斷,念嬌俊、知人無據。想袖寒、珠絡藏香,夜久帶愁歸去。

复制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史達祖 〔宋代〕

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复制

《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

史達祖 〔宋代〕

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煙蓑散響驚詩思,還被亂鷗飛去,秀句難續。冷眼盡歸圖畫上,認隔岸、微茫雲屋。想半屬、漁市樵村,欲暮竟然竹。須信風流未老,憑持尊酒,慰此淒涼心目。一鞭南陌,幾篙官渡,賴有歌眉舒綠。只匆匆殘照,早覺閒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

复制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史達祖 〔宋代〕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复制

《東風第一枝(壬戌閏臘望,雨中立癸亥春,與高賓王各賦)》

史達祖 〔宋代〕

草腳愁蘇,花心夢醒,鞭香拂散牛土。舊歌空憶珠簾,彩筆倦題繡戶。黏雞貼燕,想立斷、東風來處。暗惹起、一掬相思,亂若翠盤紅樓。

今夜覓、夢池秀句。明日動、探花芳緒。寄聲沽酒人家,預約俊遊伴侶。憐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待過了一月燈期,日日醉扶歸去。

复制

《蘭陵王·漢江側》

史達祖 〔宋代〕

漢江側。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搖曳楚衣,天水空濛染嬌碧。文漪簟影織。涼骨時將粉飾。誰曾見,羅襪去時,點點波間冷雲積。相思舊飛鷁。謾想像風裳,追恨瑤席。涉江幾度和愁摘。記雪映雙腕,刺縈絲縷,分開綠蓋素袂濕。放新句吹入。寂寂。意猶昔。念淨社因緣,天許相覓。飄蕭羽扇搖團白。屢側臥尋夢,倚闌無力。風標公子,欲下處、似認得。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