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林外 / 野步仍用韻示封張二子 其二
拼

《野步仍用韻示封張二子 其二》

林外 〔宋代〕

信步不知晚,歸途那計迂。一歡閒里足,萬籟靜中無。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壺。娟娟林外樹,江月伴人孤。

复制

野步仍用韻示封張二子 其二 - 賞析

林外

作者:林外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晉江馬坪村人,為林知八世孫,字豈塵,號肇殷。生於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卒於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場之路很曲折,屢試不第,直到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已超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才登進士,他受命為興化縣令,仕途也就此止步。

林外其它诗文

《第二回》

林外 〔宋代〕

  遵師言投生擇地 游冥府奉命提魂

  虛無子自領師命,二次神遊空中,選視積善之家,以為投生計。殊意神飛天外,俯察塵寰,散處居民。雖繡錯星羅,類皆黑霧漫空,毫無祥光發現。暗自思曰:「此方不穀,非吾投生之地。」雲頭播轉,向西而行。西地紫霧蒙臧,結成一片,周詳審視,究難分善者之所居。將袖拂之,倏起一陣微風,吹紫霧為七段,一段投西之北,三段投西之東,再三段旋繞空中無有定所。虛無子曰:「紫霧凝結,其地必臧。但不能室辨芝蘭,安可輕將吾神墮入凡胎?」於是按下雲頭,墜於雪煉山嶺。

  雲頭剛墜,當方見而迎曰:「仙子其神遊相外,覽山水之奇乎?」虛無子曰:「非也。前日道祖身登八卦台,傷大道之不明,特聚仙真臨台囑咐,選一道根深蘊者托化入世,一則闡明大道,除卻旁敷;一則鍛煉仙根,登諸上品。有紫霞真人者,道祖長弟,即吾師也,奉命歸來,高豎聚仙旗於繡雲洞外。俄而旗尖飄舉,霞生五色,金鈴響徹,雲集眾仙。師道其由,盡皆啞然不答。久之,呼吾至座,囑以投世之言。吾恐其任難勝,力辭弗許。紫霞曰:『師觀弟子中,惟爾道根深厚,闡道一事,輪次在爾。爾不應諾,必遭天譴。』吾祈師寬時日,四境游神。細察紅塵,皆陷仙之窟。今限已滿,應合投生。先睹乎東,黑霧迷天;轉西而行,紫霧遙結,知西之勝於東也多矣。但紫霧入目,雖知是地為善地,究不知尤善者為誰。爾司當方,應識此境居民誰為善,誰為尤善,一一指陳,俾吾有地投生。他日闡明大道,爾功不小。」當方曰:「仙子所言,吾何敢輕。以吾管轄計之,共一萬零三百六十八戶。冊中善惡註明無紊,敬呈仙子,隨所擇而投焉。」言已,將冊呈上。

  虛無子詳細披閱,其中八德有缺四五者,有缺三四與二三者。合冊觀畢,絕無有八德俱全之人。因拭淚言曰:「世人多矣,求一全善者而不得,將何以復吾師命哉?」當方曰:「八德中能全一二,即是善人矣,奚必求全若是?」虛無子曰:「仙子投生,不過暫為鍛煉,終亦必成上品。既成上品,九玄七祖,皆可超升,八德不全,何敢當此?」當方曰:「如是,則小神所轄,無可以當仙子親矣。」虛無子曰:「西之北其善如何?」當方曰:「是宜詢諸北地當方焉。」

  虛無子將神一展,向北而去,駐於黃鶴溪邊。見一女娘沿溪直下,身懷六甲,面帶愁容,頭上祥光時時出現。虛無子欲詢其詳,奈神人相隔,不能與語。口訣吟動,當方拜而迎曰:「仙子呼小神何遣?」虛無子曰:「特呼爾來詢此婦為何人,與其人之行為若何耳?」當方曰:「母家耿氏,所配者常老次子。于歸三載,常子病亡,此婦誓守節操,心如鐵石,兼之翁姑性躁,每加呵斥,毫無怨恨。姑今疾矣,幾次彌留,割股者再,有是節孝,神欽鬼敬。不知仙子何意於此婦而詢之?」虛無子當將投生事訴厥由來。當方曰:「如仙子言,此婦功行可為母否?」虛無子曰:「可則可耳,但吾之生也,宜擇吉日。何日大吉,爾其為吾卜之。」當方曰:「是月廿三,乃天恩主照,投生此日,吉莫大焉。」虛無子曰:「如是,廿三日爾來導吾常宅投生,毋誤此大事也可。」當方唯唯。

  言談及此,東角上金光一縷,閃閃而來。虛無子以為師遣神祗促彼投生,近而視之,虛心子也。謂虛無子曰:「兄領師命托化凡塵,今尚濡滯在茲,其命不幾有負?」虛無子曰:「師命何承負。所以不即投生者,以善人之室驟未能得,今始得之也。」虛心子曰:「誰氏?」虛無子曰:「即溪右常老之次媳耳。」虛心子曰:「卜吉何日?」虛無子曰:「是月廿三,無可待矣。」虛心子曰:「兄此一行,功滿登天,不生不滅,吾輩庸庸碌碌,不知何日乃能及兄。」虛無子曰:「兄道甚高,即不鍛煉,亦是上品。」虛心子未及回言,虛無子已神飛天際,歸得洞府。眾友問其投生有地,皆煮黃粱以為賀。

  無何,廿三已至,虛無子拜辭紫霞、眾友,直投常宅。未見當方,口訣一吟,當方由常宅出。虛無子曰:「命爾導吾,爾其忘耶?」當方曰:「吾候久矣。仙子不至,恐其別有所投。轉瞬間一道祥光落於宅內,小神驚而入視,而牀頭呱呱,已產子焉。」虛無子曰:「此何鬼妖,竊吾投生之所?」袖中默會,知是虛心子,跌足言曰:「吾今而知言宜謹也。」當方慰之曰:「別豈無善地乎?」虛無子無可如何,只得神立雲頭,又往異地而擇之。

  向南四望,遙觀南面黑霧內白光突起,挺立千尋。神墜其間,乃一帶柳林,林外翠竹青松,交相掩映;轉從東去,紅垣在目,耳聞垣內書聲隱隱。當誦口訣,當方見而跪迎曰:「仙子何來?」虛無子曰:「吾見此宅白光挺立,不識宅中有何善人,特呼爾而一詢耳。」當方曰:「是宅李翁所住。翁世代孝友,故有此光。」虛無子曰:「翁有子乎?」當方曰:「只一子,名榮慶,年始十六,已服青衿,今三旬矣,因科名未就,尚日日吟哦。仙子所聞書聲者,即其人也。」虛無子曰:「榮慶有几子耶?」當方曰:「弄瓦者一,弄璋尚有待之。」虛無子喜曰:「吾欲入世投生,此宅正合吾意。」當方曰:「論翁富豪,可甲一郡;論翁孝友,可以動天。仙子如欲投生,則榮慶之妻已負孕十月矣。」虛無子曰:「果爾,吾筮吉臨塵,爾可為吾先導。」當方諾,虛無子遂隱神光於宅內,候其時至而蒂落焉。

  韶光易逝,誕期已臨。無垢子忽然而至曰:「吾奉師命來與爾言。爾入胎降地時,須將『塵根易墜、仙體難還』八字,常記於心,切不可稍去諸懷以自誤也。」言已,乘雲而去。虛無子謂當方曰:「投生是其時乎?」當方曰:「是其時矣。」虛無子即赴母懷,霎時墜地。

  丫輩見產麟兒,喜報李翁,翁命僕婦溫水洗潔。洗左能以左臂就洗,右亦能以右臂將,僕婦笑曰:「始出母懷,似知人事,此子後日的是非凡。」及母以乳哺之,不食,再哺,再不食。母驚曰:「兒有疾耶?何乳之不食也?」其子答曰:「兒無疾,只畏將師父『塵根易墜、仙體難還』八字忘卻,故口常誦而忘飢耳。」其母駭而他適。家人驚詢,母以乳子能言告,自此畏近其子矣。李翁聞之異,於門外詢曰:「汝妖乎?鬼乎?可為吾告之。」其子曰:「吾非妖鬼,乃仙也。」翁曰:「仙子何入凡胎?」其子曰:「為闡道計,不得不然。腹飢矣,母可以胡麻飼我。」李翁駭,家人亦駭。僕婦曰:「此必怪也,不除終為家害。」丫環曰:「相公望嗣多年,如其死之,安知復能產子否也。」僕婦曰:「乳子能言,千古罕有,留之,始而以言駭人,終而以口噬人矣,吾輩安能逃乎?」丫環曰:「此必世之多言而辯者,初來投生,尚禁不慣嘴兒,不如留以長成,為吾鄉作一說客。」僕婦曰:「乳子即能嚼舌,待長成時必顛倒此方是非。且請之翁,看將若何?」翁曰:「誅之。」僕婦聞言,撩袖之室。乳子曰:「爾色怒甚,意欲何為?」僕婦曰:「誅怪耳。」乳子曰:「爾乃真怪,不自誅己,反欲誅吾耶?」僕婦曰:「吾怪安在?」乳子曰:「絕人血食,毒如蛇蠍,非怪而何?」僕婦忿然,以手緊逼其喉,乳子氣無所伸而命絕。

  魂離軀殼,暗自恨曰:「不生爾室,別豈無可投之家乎?」遂離李宅,向前徐行。

  約行十里,見數童子遊戲松下。虛無子亦坐於是,謂童子曰:「爾輩在此何干?」童子曰:「遊戲耳。」虛無子曰:「手執花幡,又將何用?」童子曰:「引魂耳。」虛無子曰:「職司引魂,吾問爾陰曹究何光景?」童子曰:「陰曹地面,寬闊無際,隨所之而皆有勝境焉。」虛無子曰:「吾與爾輩偕行可乎?」童子曰:「有胡不可,但不知爾屬何界人物?」虛無子曰:「平常者流,何足掛齒。」童子曰:「如是隨吾行之。」路過火風山下,遙見猛火飛逐行人。虛無子駭然曰:「是火也,胡為乎向人而逐乎?」童子曰:「火由地生,蓋自天派,司火神將,管束嚴謹,火亦不敢肆焉。其向人而逐者,是人在世必忤逆父母,不顧庭幃之養,沒入此間,猛火無故飛騰,毀濫身軀,以昭逆報也。」虛無子立視良久,童子催促前進。

  行至寬廣之地,見一犢高大異常,凡遇來人,觸之以角,觸碎而食,喉似雷鳴。虛無子曰:「犢厲如是,其殆世之稱犟犢而不通人事者歟?」童子曰:「君言過矣。」虛無子曰:「以吾思之,世之一理不知,橫逆加人,而自號為豪傑者,比於是犢,殆有甚焉。」童子曰:「是犢也,陰曹特設以報食犢脯、殺犢軀者,世豈有是犢哉?」虛無子曰:「爾之言犢,吾已知矣。而左旁犬子盈千累萬,遇人而嚼者,其亦世之守財犬以及騰口食人者所化歟?」童子曰:「否。是犬也。天地生之以報擊犬而食犬者也。」虛無子曰:「前之暗無天日、黑霧瀰漫者,即世所謂枉死城耶?」童子曰:「然。」上之騰騰紫氣、音樂嗷嘈者,又何所哉?」童子曰:「升仙國耳。」虛無子曰:「升仙國中何榮若此?」童子曰:「人生斯世,能敦倫紀,見善即行,縱不能拔宅飛升,亦必名列仙班,以彰為善之報。」虛無子曰:「升仙之說,其在是矣。前山古洞中龜行如蟻,是物也,何如是之多乎?」童子曰:「是洞由轉輪車內而出,龜也,其實皆人所化耳。」虛無子曰:「人胡以化龜耶?」童子曰:「世之毀人器具而匿其形者化之,交友不信、遇患難而縮首者化之,不顧廉恥、一味縱淫薦枕、詠及新台者化之。」虛無子曰:「北面矮室內剖人腹而抽其腸者,何哉?」童子曰:「世之使詐懷裡而害人性命者,剖之也。」虛無子曰:「山麓牛馬成群,又來何自?」童子曰:「此則世之痞騙錢銀而離人妻子、間人骨肉者所化焉。」虛無子尚欲問詢,童子曰:「陰曹之事,一言難盡,一時難窺。爾欲何之,吾將歸矣。」撒手而去。

  虛無子途程不識,左走右奔,適被銅頭鬼王見之,知為仙子臨凡,真性迷卻。竊自喜曰:「吾專司七百里野鬼,難以統攝,不如收此人於麾下,伏彼珊珊仙骨鎮壓鬼魂,俟到時有可乘,好統吾部屬投生,以為世擾。」計議已決,化一少年男子,約與偕行。虛無子正畏迷逃難返,當即隨歸鬼窟。投生闡道之命,自此已忘。

  紫霞真人默會得知,遂書法旨,命淨塵子身入冥府,提返真魂。淨塵子得命前來,直向鬼王索齲鬼王曰:「吾奉玉旨管轄鬼魂,政務甚煩,何時得遇上界仙子?」淨塵子曰:「爾言未遇,胡鬼窟中一縷祥光,直射窟外?」鬼王曰:「祥光發現,即仙子哉?鬼中能存善念,又豈無祥光乎?」淨塵子見其言語支吾,將麈一揮,鬼王連跌二次,忙將陰風駕動,與淨塵子斗於天半。酣戰良久,鬼王力不能敵,取出觸仙銅錘,向空拋之。淨塵子敗回洞府,稟之紫霞。紫霞乘五色祥雲,直逐鬼王。鬼王不服,復與相鬥。紫霞怒,拋下紫霞瓶,吞鬼王於瓶內。鬼王於內一變,化蠅而逃。紫霞口吐金光,照耀大千世界。

  鬼王知難逃遁,手捧玉旨,竟到凌霄,奏紫霞恃仙欺鬼。紫霞隨至,俯伏金階,將闡道源流暨鬼王隱匿虛無子之情,一一奏之。上皇斥責鬼王不應匿闡道仙真,打入陰幽受罪,敕將虛無子真魂提出,以便臨凡。紫霞得旨,金光下照鬼窟,群鬼護送虛無子而來焉。

  虛無子見紫霞真人,似曾相識,而又忘之者。紫霞拍其額而呼曰:「塵根易墜今何墜,仙體難還務要還。」虛無子聞此二語,恍然悟曰:「爾吾師耶?吾何護世而猶在此耶?」紫霞詳言所以,且曰:「生限已違一次,爾宜急急投世,毋得再誤焉。」虛無子曰:「紅塵甫入,首迷之厲如斯;若久在人間,其迷我者更不知何如也。吾不願入世矣。」紫霞曰:「前諾後悔,有是理哉?」用袖揮之,虛無子神飄天外,倚雲而泣曰:「仙降紅塵,欲得一生,而艱難若是,豈吾非仔肩大道者,而乃有此挫折也。」正悲泣間,赤霧真人穿雲而至,笑謂虛無子曰:「爾尚在仙界耶?」虛無子立道其由。赤霧曰:「乳子能言,人多為怪,見怪思斃,常情乃爾。如再投世,須謹言焉。」虛無子曰:「善家難得,今古同慨,又將誰投?」赤霧曰:「自孩軀喪後,吾命仙童納丹口中,俟爾二次神附其體,奚必另擇他所乎?言訖,即導虛無子直投孩墓。

  榮慶妻自知子嗣艱難,日守孩墓,泣曰:「為娘艱於得嗣,兒即早言,亦願撫之。此皆僕婦斃兒,悔何及乎?」倚墓而泣,已歷半月。是夜更深,赤霧呼雷劈開孩墓,暴其軀於荒野,遣群鶴展翅覆之。次日,榮慶妻率丫環數人,又臨墓所獻果品之屬。剛至其地,群鶴飛鳴,乳孩呱呱。丫環驚而近視曰:「公子生矣。」榮慶妻喜出望外,急抱歸去。李翁恐為家害,令居異地。候至數日,無異常孩,始命歸來,同居一室,竟至七八載未嘗出一語焉。李翁以為啞也,更其名曰三緘。三緘樂觀書史,日夜不倦。翁惜其啞不能言,為之廣積陰功,以祈神佑。

  祈禱甚久,毫無應驗,已置諸度外矣。

  是歲,李翁七秩虛度,遍辭賓客,以酒燕之費為寒衣之施。衣始施余,門外來一老道,鳴木魚唱偈。李翁迓入,食以齋供。

  食已,詢及龍孫,翁以啞不能言為終身恨。老道曰:「是何足憂?今夜命彼同吾一室,明晨即能言矣。」李翁如命。老道於人靜候,私謂三緘曰:「爾何不言?」三緘曰:「言恐必死。」老道曰:「向之言太早耳,今其時矣。」李翁聞之,悉入室,喜曰:「孫能言耶?」遂命家人厚備禮儀以謝老道。老道曰:「謝吾不受。他年如許爾孫與吾結冰水之緣,其願足矣。」言罷,飄然而去。

  李翁於是命子榮慶聘請名士,以訓三緘。

复制

《第十六回》

林外 〔宋代〕

  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三緘驅羊山外,群羊齊奔,彼亦急急逐之。奈羊不擇地而游,三緘被荊棘勾衣,茅茨刺足,血流不止,蹣跚難行。日夕歸來,匈奴視之,曰:「爾足底未能結實,故不敵茅茨之鋒。」遂插鐵板於爐中,俟其紅時,烙及兩足。三緘痛不可忍,呼號欲絕。匈奴曰:「不如是,不能驅羊山崗,何呼號乃爾?」竟將兩足烙畢,身以羊毛氈披之,首以羊皮袋覆之,儼然又一匈奴也。次早給彼蕎餅,命急驅出群羊。三緘足甚痛疼,一拐一跛,勉強驅至山頂。山下澗水一泓,群羊欲飲,狂奔而去。三緘恐羊去遠,不能追逐;又懼羊若有失,受辱匈奴,事處兩難,不顧痛楚,隨之下澗。群羊飲罷,一羊傍澗酣眠,則眾羊效之。

  三緘於羊眠後,席地而坐,自覺足底如焚,呻吟之聲不絕於口。

  復禮子領得師命,乘雲空際,以查三緘,如有難臨,速為援救。正從秦嶺見三緘獨坐於地,雲頭按下,意欲相近與之交談。恐其偶露行藏,為彼窺破,於是略顯仙法,指衣成氈,化石成羊,緩緩驅來,眠於澗左。連呼三緘曰:「爾羊飽否?食餅其時矣。」三緘亦問曰:「爾羊何如?」復禮子曰:「吾羊烈甚,往往狂奔,追逐數山,始眠於此。」三緘曰:「爾羊既眠,諒已飽矣,來茲一晤可乎?」復禮子曰:「吾正無侶,急欲與子閒談也。」言畢,撩衣涉澗,至三緘處,兩相交揖而後並坐焉。

  坐已,復禮子曰:「吾兄愁顏如此其極,其殆初入是地而役任看羊乎?」三緘曰:「然。」復禮子曰:「初任看羊,必烙足底,若無藥以擦其患處,終則濃血交流,牧任難勝。匈奴惡之,必加鞭笞之苦。」三緘曰:「吾於斯時,已不聊生,再加鞭笞,有死而已。兄屬何名,步履若是其健乎?」復禮子曰:「吾傅姓名理,始以訪友求道四方,繼戀功名,參及胡將軍行伍。前剿匈奴敗績,為彼所擒,已受五年看羊之役,不惟足底堅實,而且蕎餅慣吃,雨雪風霜久不畏之,故強健乃爾。」三緘聞而泣曰:「吾不知若何而後如君也。」復禮子曰:「必歷四五春秋,方能強劍然子初到,難受此地煙瘴,吾有藥一貼,掬水而飲,非但煙瘴可避,而足自步履如常。」遂取藥身旁,以予三緘,三緘立而跌者再。復禮子曰:「爾全不能行動耶?」三緘曰:「不能。」復禮子曰:「爾不能行動,今夜露宿於此,虎狼一至,安保爾軀?」三緘聆言,大聲哭曰:「願死虎口,以了一生。」復禮子曰:「毋泣毋泣,吾且扶爾至澗,掬水飲藥。」三緘起,手撫復禮子兩肩,一步一停,曳踵而至,躬身掬水,將藥飲之。昏絕片時,蘇來覺得精神爽快,以足踏地,其痛若失。

  三緘謝曰:「服君藥餌,不啻仙丹,倘能得脫牢籠,仍歸故里,兄與杜公恩德,吾必報之。」復禮子曰:「斯言既出,不可忘也。」三緘指天誓曰:「若忘斯言,有如是日。」復禮子曰:「此山虎狼甚伙,慣盜其羊而食,每於牧罷歸去,匈奴磬點其數,如或欠一,鞭笞定所不免。吾有異術能化石成羊,兄羊如被虎狼所吞,向石呼曰:『爾石來,爾石來,吾今換爾入羊胎。

  速速化,速速化,化作羊兒回去罷。吾奉紫霞命,弄假可成真。』只此數言,石化為羊,以補其缺。」三緘將口訣記下,復禮子用手一指,石果化羊,旋化為石焉。化已,又語之曰:「是山虎狼不但食羊,即看羊人多被吞嘧,教爾一咒,虎狼縱近爾體,亦不過舌舐鼻嗅而已。」三緘曰:「其咒如何?」復禮子曰:「我是天仙體,牧羊將他倚,山神聽我令,化為木石侶;虎狼宜速避,莫違天律語。爾見虎狼則念此咒,但須穩坐毋動,如其畏而奔走,必不利爾躬也。」三緘一一記之。復禮子曰:「日已西墜,吾途尚遙。」言別一聲,驅動群羊,竟投山後。

  三緘返,匈奴點明羊數,又予蕎餅。三緘吃罷,倚檐而臥。

  天曉驅羊向左,山左之草,更見蔥蘢,群羊濟濟趨奔,爭奪而食。後一驅羊者呼曰:「是地不可牧也,若再前驅,爾羊莫保。」三緘曰:「草綠縟而深肥,羊腹易飽,何不可牧?」其人曰:「中有怪物,善能噬羊,如何牧之,早已草色無存矣。」三緘聞言,忙將群羊驅轉向北。北面牧羊者眾,三緘所牧有四五頭入彼隊中,其心以為驅歸之時自然各理各隊,不料匈奴牧子慣以己羊驅於人牧之旁,人羊一入彼群,即為已有。驅歸,主點其數,多得者厚賞。三緘初任此役,未識其中詭譎,毫不介懷。

  彼牧羊者恐三緘見號擇認,故將驅羊竹杖,向羊繞之,羊遂合群驅之而去。三緘呼曰:「吾羊四五入爾群內,爾何不辨其號而驅去乎?」牧羊者曰:「吾隊無爾羊,毋得妄認。」三緘曰:「羊入爾群,不過片時,胡即謂為爾有?」牧者不答,三緘入彼羊群擇之。牧者怒氣勃勃,將三緘扭臥,毒手相加。三緘體弱難支,昏絕在地。牧者釋手,驅羊竟去。

  紫霞真人適登講道台,呼及群弟子排班聽道,將道講畢,向復禮子而言曰:「三緘牧羊失羊,已為得羊者毆斃。爾急入塵世,以丹活之。」復禮子曰:「三緘受磨已多,師胡弗稍解一二。」紫霞曰:「是非爾所知也,譬諸塵世之子,迷於嫖賭,為父母者,先教以甜言,不聽,繼加以夏楚,亦不聽。父母見其心性難於移易,欲置之死,或遇親友勸解釋之,而其作為仍復如前。父母無可為情,任之而已。子見父母不加責斥,忌憚愈無,必至於金盡身窮,幾乎莩死,始轉念而深厭嫖賭,卒能成家登富者,何哉?磨鍊精、迷陣破也。三緘自入名場,以至於今,迷陣尚深,道心未動,弗使之一生九死,安能磨出白玉精金。不然師命脫化紅塵,豈不思一磨不使之受乎?」復禮子曰:「紅塵真似海,陷溺日愈深,不怕天仙子,難跳陷人坑。」紫霞曰:「凡由仙入世,不有指點,終墜孽海,所以俗子煉道能出塵者難,入塵而思出塵者更難。爾等既已成真,思凡塵心切不可抱。」言已。退入仙府。

  諸弟子謂復禮子曰:「師命爾持丹以救三緘,可速去之。」復禮子諾,去車駕動,竟墜嶺頭。瞥見三緘仰臥於地,忙納丹口內,頃刻魂歸軀殼,猶然大哭曰:「還吾羊來。」復禮子曰:「爾羊安在?」三緘曰:「吾羊誤入爾隊,爾可不分皂白,竟驅去乎?」復禮子曰:「爾其急起,要羊不難也。」三緘漸漸清醒,將復禮子諦視一遍而泣曰:「爾傅兄乎?」應之曰:「是矣。」三緘曰:「吾驅羊至此,誤入人群,彼不辨明,占驅之去。吾不服,入群擇之,被牧羊者毒毆而昏,不醒人事。茲遇傅兄救吾於既死,恩固大矣,然吾羊不得,烏能對及匈奴?恐承兄恩活於此時,難免鞭死於今夕。」復禮子曰:「要爾之羊,易如反掌耳。」三緘拜而求之。復禮子以手招曰:「失羊來,失羊來,毋入他群惹禍胎。急急歸,急急歸,仍與羊群共一堆。」偈甫畢,突來四五羊入群內。三緘恐非己之所失,試查其號,果故物也。方欲拜謝傅理,遍尋不得,以為牧羊異地矣。

  自此見牧羊多處,暗向別地驅之。

  時屆秋深,三緘牧羊雲嶺,遙聞年少匈奴處吹笙,觸動杜公相別之情,與言宥罪歸都之事,不覺心腹如割,淚滴羊氈,望着南關大哭,曰:「孤身如雁在遼陽,思及高堂暗自傷;望見南關魂欲斷,頻將消息問蒼蒼。」正傷感間,忽聽喚羊聲,極目相視之,乃一年少牧子驅羊嶺左。三緘畏甚,將羊驅至嶺右。彼見三緘驅羊右行,即以所持竹杖插於地,群羊惰而皆眠。

  三緘見彼羊已眠,不復他適,獨坐於老樹之下,默默不語,淚滴胸襟。

  頃之少年亦至,與三緘並肩而坐。三緘恐如前日匈奴毒手相加,起而避之。少年曰:「君毋避吾,吾亦大朝子民,誤入此地者也。」三緘聆其言善,乃詳問曰:「爾胡為而至此?」少年曰:「吾父石蘊山,翰林學士也。吾甫六齡,母即物故,後母悍毒,刻待吾身,幸父送吾讀於同年家中不受羅織。自父沒後,宦囊雖飽,為後母所掌,後母所生弟妹錦衣有餘,吾禦敵寒而不足,且日加打罵,弗堪聊生,吾畏歸,尋至舅爺家下,傍舅爺為生活計。舅爺見吾伶俐,攜與為侶,貿易江湖。前歲販貿南關,正遇匈奴搶掠,舅爺遭戮,吾身被擒,因此役任牧羊,常受奔走之苦。今見爾牧羊無偶,知必為匈奴所擄者。得同地之人而相與語之,庶胸次寬而愁腸少耳。」三緘曰:「吾以名誤,爾以利誤,可知名利二字,福人不少者,禍人亦不少也。」少年曰:「爾又胡為至此?」三緘見彼此同病,且泣且訴,盡道其由。少年聞之,亦傷感不已,曰:「從此爾我合為一體,每日來茲,伙牧群羊,歸則各認其記。」三緘諾,二人於是深相親愛,不啻乃弟乃兄。牧至日西,各驅羊群,依依不捨而返。

  次日,三緘後至。少年曰:「爾來何遲也?」三緘曰:「吾由雪嶺直下,較左旋更捷。殊至嶺上,前面匈奴牧子約有十數隊,吾侵羊亂,俟彼去盡,然後驅羊來此,所以稍遲。」少年曰:「可將群羊驅至草茂處,使彼飽餐,吾與兄席地閒談,而商暗逃之計。」言剛至此,遙見對山羊群四散,牧羊者或梯樹而上,隱於葉密之中,或向崖而奔,潛於石縫之內。三緘曰:「是何事故,人羊慌亂如斯?」少年曰:「是必虎狼出穴,捕食人羊,險莫過於此者。」三緘曰:「對山有惡獸,吾與爾禁步勿入,諒亦無妨。」少年曰:「無山無虎狼,但出有其時,亦無濫嚼人羊之理。所畏者今日彼山既出虎狼,是山不知又在何日。」三緘曰:「虎狼欲出,可前知乎?」少年曰:「山風狂卷,次日定出。」三緘曰:「如是,是山未動狂風,明日諒不出穴。」

  言猶未已,忽見一虎銜一牧子,飛奔前來,後面一狼奮力馳追,似欲爭奪其人而食者。一時狂風四起,虎嘯之聲動搖山嶽。二人駭極,忙至樹下。少年先梯上樹,三緘上而復下者累累。少年以索縋地,三緘隨索而上,坐於枝間。但見無數虎狼,張牙舞爪,羊群潰亂,四散紛然。幸而對山之羊奔過是地者甚眾,虎狼各攫其一,無爾無蹤。三緘曰:「天已昏黑,群羊不知所往,烏乎歸?」少年曰:「虎狼出穴,即匈奴亦緊閉門戶。爾我敢下是樹,自討喪亡哉?」三緘於是穩坐枝頭,不敢聲張。

  三更將近,大雨如注,賴此樹枝茂密,不能濕及羊氈。大雨停時,微出月光一線,可以視及里許。少年驚曰:「完矣,完矣。山魈出矣!」三緘低聲詢曰:「山魈安在?」少年附耳告曰:「前林外身長丈許、目似燈球者是也。」三緘曰:「山魈之出,又將何為?」少年曰:「捕人而食耳。」三緘曰:「如彼來茲,將何以御?」少年曰:「聽其自然,應死山魈,烏能逃卻?吾與爾且隱身不露,以避其鋒。」頃見山魈往來,愈聚愈伙。有至高者,有低於至高者,四面窺伺,時而自相舞斗,為勝者哀號震地,駭人聞聽。

  是山左崖下忽然一聲響亮,如萬鈞石墜,聲停後來一偉漢,高過山魈。山魈見之,群皆俯首。偉漢一一披其額,山魈隱,彼亦下崖而沒。三緘曰:「偉漢為誰,何能伏及山魈?」少年曰:「此山王也。凡山魈虎狼,皆為管轄。許出則出,弗許則不敢,故山王一至,而山魈俱隱焉。」三緘曰:「山魈狼虎而外,別無怪異乎?」少年曰:「天地之大,何所不有。」言此,樹下忽然牛喘。二人俯視,見無數巨獸,頭生三角,毛深尺余,一步一鳴,聲傳吻吻,前倡後和,若有數十之多。或倚樹而擦其皮,則全樹搖搖,幾為顛撲。此物甫去,山巔復出一物,長約數丈,粗如桶底,口吐紅珠一粒,閃灼光明。三緘曰:「此何物乎?」少年曰:「此乃老蟒拋珠耳。」三緘曰:「擦樹巨獸,又何名耶?」少年曰:「吾不識也。」

  一夜之間,二人膽碎心驚,未敢閉目。天曉群物不見,二人下得樹來,遍呼其羊,無有形影。三緘曰:「羊群如失,何以歸見匈奴。」少年曰:「虎狼出時,羊亦尋穴合住,不敢亂散,散則必受吞噬。可由山右尋之。」尋不過箭地途程,瞥見崖間有一石穴,少年斜斜直上,視已笑曰:「爾我之羊,盡在其中。」以杖邀之,二隊俱出,各點其數,無一失者。二人喜極,驅至山腰。少年曰:「腹甚餒矣,可急驅歸以求蕎餅。」遂驅羊向左,三緘向右,相別而回。匈奴點視無缺,予以蕎餅曰:「今日暫歇,明日再牧。」午刻另賞牛羊肉食。三緘只食蕎餅,而棄牛羊肉焉。

  食已出外,下望南關甚近,切念思鄉,回視匈奴無人窺伺,暗暗逞步偷下南關。孰料匈奴見之,忙然追至,扭發而歸,曰:「娃子思逃乎?吾必賣之。」三緘不能辯。匈奴恨甚,每日只予一餅,三緘不能裹腹,幸少年常常分給,不至啼飢。他日驅羊山側,仍望老樹而來,羊已飽而同眠少年未至。正盼望不已,突見山右一虎,飛奔身旁,思及傅兄之言,念咒穩坐,虎至,以爪戲摳羊氈,又以舌舐其口鼻,久則傍身而臥矣。三緘乘隙奔竄,虎若始其為人也者,隨後馳追。三緘氣逼力微,絆石倒地。虎方舉口,旁一紅須大漢以鞭擊之,虎哮而逃。

  三緘見虎已遠,微微起立,不意復來數虎,直入羊群,各齧一羊奔去山巔。三緘曰:「牧羊此地,已受無限艱辛,又兼山多虎狼,諒不死於饑寒,必死於毒獸,與其生遭挫折,不若投入澗內,死尚安然。」剛欲抱石而投,少年忽至,詢其所以,三緘悉道其由。少年曰:「受得艱苦,大器方成。爾且暫留殘軀,俟匈奴朝賀乃王時,乘間逃之。」三緘聆言,投澗之心遂止。少年曰:「今日匈奴命吾易羊他所,不能久候,明日再晤可也。」言罷而去。三緘查點羊數,已缺其三,照偈誦之,石果化羊,以補其缺。三緘喜,合隊驅歸。匈奴曰:「此後爾毋牧羊,明日隨吾易羊他方,自享安樂。

复制

《秋江晚望》

林外 〔宋代〕

黃蘆洲渚赤楓林,林外殘陽疊嶂深。

記得廣陵城裡市。董源橫障賣千金。

复制

《解連環》

林外 〔宋代〕

岩空人悄。澹霜林渲晚,霞天回照。認一抹林外晴沙,是鶴瘦筇孤,那回曾到。

寫出青山,寫不盡鵑啼猿嘯。悵平生心事,向平五嶽,安期三島。

尺幅平量畫稿。有名家點筆,詞仙借抱。盡縹緲天際歸舟,只攪碎秋心,亂蛩衰草。

斷夢無痕,又轉入玉京仙調。夜燈青,念君髯影,蕭蕭吟老。

复制

《琵琶仙 橘溪夜泊》

林外 〔宋代〕

寒月孤篷,空載得、黃葉滿船而返。又早白雁,聲聲離程趁秋晚。

極目是、蘆煙葦雪,竹林外、荒罾誰管。田舍柴荊,酒家燈火,供客魚飯。

問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風波出門懶。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穩。

聽處處、焙茶搗紙,願一年、春雨無損。怎識歲暮歸途,擁爐腸斷。

复制

《驪山懷古與湯以脩紀善聯句》

林外 〔宋代〕

長安晚出裊唫鞭,稅駕驪山一悵然。烽火台空人已去,蓮花湯暖水猶膻。

山猿窺果來林外,野鹿銜花出苑前。樵子云中薪古木,耕夫雨後拾遺鈿。

前朝社稷胡雛壞,上古陰符老母傳。嬴墓已飛三月火,漢陵猶鎖四時煙。

落霞疑似張緋幕,流水還如奏管弦。斗寶謾勞談往事,坑儒徒自憶當年。

朱樓紫殿空遺趾,漢碣唐碑蝕舊鐫。夜月行營人寂寂,春風輦路草芊芊。

荒祠燕雀寒山下,高冢牛羊夕照邊。眼底興亡存鑑戒,何須搔首問蒼天。

复制

《懷柔旅次》

林外 〔宋代〕

古樹蕭條蔭縣門,縣前民舍似山村。何如荒歉頻年後,猶有承平舊俗存。

愛客別延林外館,多情還倒炕頭尊。不徒行役能相慰,兼復詩書可共論。

复制

《拜外舅陳公禹謨墓柬陳原輔》

林外 〔宋代〕

貳館東風憶昔年,笙歌如沸酒如泉。

麒麟錦帳銷銀燭,孔雀雲屏列玳筵。

井塌銅瓶渾臥雨,香闌瓊佩已迷煙。

傷心孤冢楓林外,寒食殘花墮紙錢。

复制

《日晚》

林外 〔宋代〕

清秋來早晚,落日正蕭然。稍見林外水,獨聽風際蟬。

牛羊暝知道,墟落遠生煙。歲事看禾黍,方知沮溺賢。

复制

《漢宮春 秋日同姜如農給諫散步城隅歐陽公集有真州東園記此其遺址也》

林外 〔宋代〕

白露蒼煙,憶醉翁椽筆,曾記東園。高台畫舫安在,風物依然。

重陽近也,覓黃花、共倚危欄。楓林外,澄江如練,寒鴉千點飛翻。

頗怪并州舊尹,早蒪鱸夢斷,偃臥邱樊。故鄉烏衣門巷,衰草荒阡。

干戈滿地,何從問、盤谷斜川。君笑曰、無如此處,濠梁秋水之間。

复制

《秋日移榻上雙鏡樓》

林外 〔宋代〕

誰說仙人好住樓,道心如水意如秋。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夢,當時已見海無漚。抱襟獨坐寒更迥,白眼碧霄兩不收。

复制

《謁金門 春曉》

林外 〔宋代〕

人未起。聽盡一湖春水。林外杜鵑聲不已。杜鵑花發未。

多少深閨羅綺。臨鏡不勝悲喜。花發遲遲花落易。留春須早計。

复制